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環衛設備行業分析:整體處於基本階段,與國際差異仍大

行業機械化率還未到第二階段

城市環衛水準根據不同城市的不同條件, 其發展起點和每一過程中的發展重點都不盡相同, 並與國民經濟發展水準和城市社會發展水準協調一致。 根據機械化水準、以及對國外發達國家城市環衛發展階段的分析, 典型的城市環衛水準可分為三個階段:初級環衛裝備階段、基本環衛裝備階段和全面環衛裝備階段。

根據 2015 年《中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鑒》的資料計算,

2015 年全國城市道路清掃總面積 73 億平方米, 機械化清掃面積 40.5 億平方米, 平均機械化清掃率為 55.5%。 各地區計算機械化清掃面積的標準高低不一, 比如一條道路一天需要清掃四次, 有的城市要求只要一次機械清潔就算機械化清掃, 而有的城市要求每次都是機械清潔才算機械化清掃。 因此根據住建部的資料計算的機械化清掃率一定程度上高估了全國平均機械化清掃水準。

根據計算結果, 目前機械化清掃率最高的三個省市為天津、江蘇和上海, 分別達 86.3%、73.2%和 71.4%。 按照標準, 目前只有天津市機械化清掃率超過 80%, 進入全面環衛裝備階段;上海、北京、江蘇等少數一線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的機械化清掃率達到 60%, 進入基本環衛裝備階段;而其餘省份目前還都處於初級環衛裝備階段。 因此, 以城鄉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為替代指標來看, 我國城鄉平均環衛還較低, 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近年環衛車輛銷售突飛猛漲

環衛裝備行業發展與一國城市環衛發展水準密切相關。 若城市環衛水準較低, 則環衛裝備行業發展水準也較低, 而城市環衛水準較高則環衛裝備發展水準也較高。 與我國城市建設相對應, 我國環衛設備行業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低水準及階段、技術提升階段和快速發展階段。

進入 21 世紀, 我國行業進入了發展時期。 統計資料顯示, 2009 年至 2016 年我國環衛車總產量分別為 1.43 萬輛、2.32 萬輛、3.12 萬輛、3.34 萬輛、6.98 萬輛、5.15 萬輛、6.64 萬輛、8.68 萬輛, 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 29.4%, 發展勢頭及其迅猛。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其中,2015 年環衛設備行業增速為負 30%,主要原因系 2014 年 4 月 14 日工信部發佈的第 27 號公告,國四排放標準將從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實施,只允許銷售國五的車型,主機廠生產提速衝量,提前消化了 2015 年的市場需求,因此 15 年整體行業增速為負,而 2016 年逐步回到正常增長情況。

2016 年,我國環衛裝備製造行業扭轉了 2015 年行業產量下滑的局面,各類環衛車型的產量全面增長。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中國專用汽車行業月度資料服務報告》資料統計,2016 年度,我國環衛車總產量為 8.7 萬輛,同比增幅 30.56%;2017 年上半年,我國環衛車總量為 4.7 萬輛,同比增產 1.15 萬輛,增幅 32.43%,增長勢頭仍然迅猛。

清潔類車輛增長最快,中高端比例上升迅猛

2016 年環衛清潔類車輛總產量 3.9 萬輛,同比增長 39.44%。增幅主要來自于高壓清洗車和抑塵車銷量增長。2016 年我國高壓清洗車總產量為 8278 輛,增產 2971 輛,增幅55.98%。高壓清洗車是城市路面清潔的基礎裝備,屬於剛需,在經歷了 2014、2015年的產量下滑後,2016 年迎來高增長是意料之中。此外,抑塵車也是增長的重要來源,其產量為 1209 輛,增產 1104 輛,增幅高達 1051.43%。由於近年來霧霾天氣日愈演愈烈,除塵降塵成為個城市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相應地帶來了對於除塵車的需求。2017年上半年度,環衛清潔類車輛產量 2.4 萬輛,同比增長 7003 輛,增幅 40.39%,主要是綠化噴灑車產量增幅較大所致,其產量為 6098 輛,同比增長 4089 輛,增幅為 203.53%。

垃圾收轉車總產量為 4.76 萬輛,增產 9237 輛,增幅 24.07%,增幅主要來源於車廂可卸式垃圾車和餐廚垃圾車。2016 年車廂可卸式垃圾車總產量 1.75 萬輛,增產 6784 輛,增幅 63.41%。此外,由於國家出臺政策全面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各試點城市處於餐廚垃圾處理專案規劃期,陸續開始餐廚垃圾收轉裝備設備採購計畫,餐廚垃圾車產量也有所上升,增幅達 64.96%。2017 年上半年度,垃圾收轉類車輛 2.3 萬輛,同比減產 4506 輛,降幅 24.82%,該品類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垃圾轉運車產量同比減少 3958 輛,降幅 49.98%。

中高端產品在總產量中的占比逐步增大。2016 年環衛市場中高端產品(主要包含洗掃車、掃路車、高壓清洗車、多功能抑塵車、壓縮式垃圾車、餐余垃圾車等)總產量為3.53 萬輛,同比增加 49.2%。2016 年中高端產品占整個環衛市場的比重達到了 40.67%,與 2015 年相比增加了 5 個百分點。

設備往機械化方向發展,但整體水準與國際差異仍大

環衛作業方式由傳統的人工作業向半機械化、機械化方向發展,環衛車輛的技術由簡易型向高新技術方向發展。近年來,我國環衛清潔設備,尤其是環衛車輛生產企業一方面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例如德國、義大利、芬蘭等國家的環衛車整車技術等,另一方面加快國產環衛車輛新產品研發生產,使國產環衛車輛的技術裝備水準得到較快 提高。

垃圾處理及焚燒與國外差距仍大。我國的垃圾收轉裝備領域經過 30 多年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局部使用到大量推廣的過程,裝備品種日趨齊全、作業功能更加合理、技術水準逐步提高。垃圾收轉裝備逐漸由敞開式向密閉式發展,由非壓縮式向壓縮式過渡,降低了垃圾的二次污染並提高了轉運效率。然而我國的垃圾填埋、焚燒及糞便處理相關機械設備研製生產起步較晚,與國外先進水準相比差距較大。

以垃圾焚燒為例:垃圾焚燒是現今發達國家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但是垃圾焚燒會產生有毒物質二噁英,因此發達國家一直致力於改進焚燒裝臵、開發新型焚燒爐,在遏制二噁英排放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早在 2011 年,焚燒技術先進的丹麥、瑞典等國垃圾焚燒率已經分別達到了 54%和 51%,截止 2016 年丹麥目前共有 29 座焚燒垃圾發電廠,服務於全國 550 萬人口,還有 10 座正在籌建中。

在整個歐洲,共有約 400 座焚燒垃圾發電廠,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其中丹麥、德國和荷蘭增長最快。而受制於焚燒設備技術的發展,截至 2016年,我國全國建成運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近 300 座,雖然數量上是 2006 年的 5 倍,但垃圾焚燒處理比例占垃圾清運量僅為 35%,仍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其中,2015 年環衛設備行業增速為負 30%,主要原因系 2014 年 4 月 14 日工信部發佈的第 27 號公告,國四排放標準將從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實施,只允許銷售國五的車型,主機廠生產提速衝量,提前消化了 2015 年的市場需求,因此 15 年整體行業增速為負,而 2016 年逐步回到正常增長情況。

2016 年,我國環衛裝備製造行業扭轉了 2015 年行業產量下滑的局面,各類環衛車型的產量全面增長。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中國專用汽車行業月度資料服務報告》資料統計,2016 年度,我國環衛車總產量為 8.7 萬輛,同比增幅 30.56%;2017 年上半年,我國環衛車總量為 4.7 萬輛,同比增產 1.15 萬輛,增幅 32.43%,增長勢頭仍然迅猛。

清潔類車輛增長最快,中高端比例上升迅猛

2016 年環衛清潔類車輛總產量 3.9 萬輛,同比增長 39.44%。增幅主要來自于高壓清洗車和抑塵車銷量增長。2016 年我國高壓清洗車總產量為 8278 輛,增產 2971 輛,增幅55.98%。高壓清洗車是城市路面清潔的基礎裝備,屬於剛需,在經歷了 2014、2015年的產量下滑後,2016 年迎來高增長是意料之中。此外,抑塵車也是增長的重要來源,其產量為 1209 輛,增產 1104 輛,增幅高達 1051.43%。由於近年來霧霾天氣日愈演愈烈,除塵降塵成為個城市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相應地帶來了對於除塵車的需求。2017年上半年度,環衛清潔類車輛產量 2.4 萬輛,同比增長 7003 輛,增幅 40.39%,主要是綠化噴灑車產量增幅較大所致,其產量為 6098 輛,同比增長 4089 輛,增幅為 203.53%。

垃圾收轉車總產量為 4.76 萬輛,增產 9237 輛,增幅 24.07%,增幅主要來源於車廂可卸式垃圾車和餐廚垃圾車。2016 年車廂可卸式垃圾車總產量 1.75 萬輛,增產 6784 輛,增幅 63.41%。此外,由於國家出臺政策全面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各試點城市處於餐廚垃圾處理專案規劃期,陸續開始餐廚垃圾收轉裝備設備採購計畫,餐廚垃圾車產量也有所上升,增幅達 64.96%。2017 年上半年度,垃圾收轉類車輛 2.3 萬輛,同比減產 4506 輛,降幅 24.82%,該品類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垃圾轉運車產量同比減少 3958 輛,降幅 49.98%。

中高端產品在總產量中的占比逐步增大。2016 年環衛市場中高端產品(主要包含洗掃車、掃路車、高壓清洗車、多功能抑塵車、壓縮式垃圾車、餐余垃圾車等)總產量為3.53 萬輛,同比增加 49.2%。2016 年中高端產品占整個環衛市場的比重達到了 40.67%,與 2015 年相比增加了 5 個百分點。

設備往機械化方向發展,但整體水準與國際差異仍大

環衛作業方式由傳統的人工作業向半機械化、機械化方向發展,環衛車輛的技術由簡易型向高新技術方向發展。近年來,我國環衛清潔設備,尤其是環衛車輛生產企業一方面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例如德國、義大利、芬蘭等國家的環衛車整車技術等,另一方面加快國產環衛車輛新產品研發生產,使國產環衛車輛的技術裝備水準得到較快 提高。

垃圾處理及焚燒與國外差距仍大。我國的垃圾收轉裝備領域經過 30 多年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局部使用到大量推廣的過程,裝備品種日趨齊全、作業功能更加合理、技術水準逐步提高。垃圾收轉裝備逐漸由敞開式向密閉式發展,由非壓縮式向壓縮式過渡,降低了垃圾的二次污染並提高了轉運效率。然而我國的垃圾填埋、焚燒及糞便處理相關機械設備研製生產起步較晚,與國外先進水準相比差距較大。

以垃圾焚燒為例:垃圾焚燒是現今發達國家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但是垃圾焚燒會產生有毒物質二噁英,因此發達國家一直致力於改進焚燒裝臵、開發新型焚燒爐,在遏制二噁英排放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早在 2011 年,焚燒技術先進的丹麥、瑞典等國垃圾焚燒率已經分別達到了 54%和 51%,截止 2016 年丹麥目前共有 29 座焚燒垃圾發電廠,服務於全國 550 萬人口,還有 10 座正在籌建中。

在整個歐洲,共有約 400 座焚燒垃圾發電廠,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其中丹麥、德國和荷蘭增長最快。而受制於焚燒設備技術的發展,截至 2016年,我國全國建成運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近 300 座,雖然數量上是 2006 年的 5 倍,但垃圾焚燒處理比例占垃圾清運量僅為 35%,仍明顯落後於發達國家。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點擊下方連結“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