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梭子蟹裡有“寄生蟲”?專家:附生的動物對人體無害

原標題:梭子蟹裡有奇怪的“寄生蟲”?真相是……

■現象

梭子蟹裡發現“寄生蟲”?

“好不容易等到開海可以多吃點蟹子, 臨近中秋又是蟹子肥美的時候,

結果在活蟹子裡發現了像寄生蟲一樣的東西, 有點噁心人。 ”近日, 微信朋友圈和網上論壇裡出現一些引人關注的帖子, 內文稱扒開活蟹子的外殼, 在蟹子體內發現了一些蠕動的類似寄生蟲一樣的東西。 通過文章的配圖可以看到, 這些附著在蟹子體內的生物看起來半透明, 並有些微紅色, 長度也就1釐米左右, 外形類似剛剛鑽出地面還沒打開傘蓋的細高狀蘑菇。

這些內容“驚爆”的網貼, 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和圍觀。 不少網友都好奇這些生物到底是什麼東西, 還有網友擔心吃下這樣的螃蟹會影響身體健康。 “這些小東西不會是挑戰吃貨的饞蟲吧?不管是啥, 總不會是螃蟹原生的吧, 膽子小的扔掉別吃了;膽子大的,

蒸熟了一樣是入口的肉。 ”有網友如此淡定地說。

記者搜索發現, 網上關於在螃蟹中發現“寄生蟲”的資訊不在少數, 其中有一些便是關於這種形似“小蘑菇”的生物。 根據這些網友提供的資訊總結發現, 體內發現這種生物的蟹子多是生活在海水中的梭子蟹。 面對這樣的資訊, 不少島城市民產生了疑問:青島作為盛產各種海鮮的海濱之城, 青島人又是熱愛品嘗各種海鮮的“吃貨”, 那麼, 青島市場的梭子蟹裡是否也有這種生物呢?記者決定對此進行探訪實驗。

■實驗

買回三隻蟹子, 其中兩隻抓到現行

這三隻蟹子裡有沒有網友反映的奇怪生物呢?記者首先打開了其中一個外殼是紫色的蟹子。 打開外殼後, 蟹心還在有力地搏動著, 仔細觀察了一圈並未發現異樣。 記者用剪刀撥開兩側一條條的蟹腮, 然後發現了玄機, 蟹腮的內側面粘附著幾個微黃色的“小蘑菇”, 正是網貼中反映的“寄生蟲”。 記者又打開了另一隻蟹子的背殼, 撥開蟹腮發現裡面的“寄生蟲”數量更多, 粗略數了一下, 兩側加起來約有30多個。 而第三只蟹子的蟹腮裡則沒發現有這樣的生物。 記者用剪刀輕輕碰觸這些“寄生蟲”, 發現其會有輕微的轉動, 很輕易就從將其從蟹腮上摘下。

■專家

附生的蔓足類動物, 對人體無害

這些體長約1釐米、底端半透明、頂部淡黃色的生物究竟是何物,

它們是如何出現在蟹子體內的, 又是否對人體健康帶來影響呢?帶著這個疑問, 18日, 記者諮詢了中科院海洋所蟹類專家崔朝霞研究員, 她仔細觀察了記者拍攝的照片後稱, 這種生物名叫茗荷, 屬於甲殼類動物中的蔓足類, “它並不是寄生蟲, 而是附生的, 因此不會吸取蟹子的養分, 但出現在蟹腮中多少會影響蟹子的呼吸。 ”崔朝霞說, 這些長約1釐米左右的茗荷已經是成體了, 繁殖能力很強, 廣泛分佈在我國潮間帶和淺海區域, 主要附著在移動的物體上面, 可成群地固著在海洋中的浮標、碼頭設施表面和海輪底面。

這些茗荷是如何出現在蟹子體內的呢?對於這個問題, 崔朝霞猜測, 應該是在蟹子成長的階段中,通過呼吸進入到蟹子的體內,然後附著在蟹腮上。“今年這種現象還挺多的,寧波、上海等地也有發現,究其原因應該是海洋環境的變化導致。”崔朝霞稱,發現這種情況後,她隨即聯繫了在浙江舟山、濰坊昌邑及青島近海的一些養殖基地,發現在養殖的梭子蟹體內,極少發現茗荷。

茗荷這種生物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呢?“一般來說,附著在蟹腮的茗荷不會被吃進體內,因為大家在吃蟹子的時候,都會把蟹腮去掉。”崔朝霞說,茗荷這種生物雖說對人體無害,但從螃蟹中看到大量附著時還是會引起視覺不適。此外,像蟹子附著茗荷這種附著的現象,在海洋中貝殼類動物裡很常見,像牡蠣殼上附著的小藤壺等,市民大可不必擔心,只是在吃蟹子的時候徹底蒸熟即可。

應該是在蟹子成長的階段中,通過呼吸進入到蟹子的體內,然後附著在蟹腮上。“今年這種現象還挺多的,寧波、上海等地也有發現,究其原因應該是海洋環境的變化導致。”崔朝霞稱,發現這種情況後,她隨即聯繫了在浙江舟山、濰坊昌邑及青島近海的一些養殖基地,發現在養殖的梭子蟹體內,極少發現茗荷。

茗荷這種生物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呢?“一般來說,附著在蟹腮的茗荷不會被吃進體內,因為大家在吃蟹子的時候,都會把蟹腮去掉。”崔朝霞說,茗荷這種生物雖說對人體無害,但從螃蟹中看到大量附著時還是會引起視覺不適。此外,像蟹子附著茗荷這種附著的現象,在海洋中貝殼類動物裡很常見,像牡蠣殼上附著的小藤壺等,市民大可不必擔心,只是在吃蟹子的時候徹底蒸熟即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