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爭議旋渦中的賈躍亭,你還相信他嗎?

近日, 微信公眾號“顧穎瓊博士說天下”爆出猛料, 稱賈躍亭轉移資產到國外設立信託基金, 再次將賈躍亭推上風口浪尖。

儘管賈躍亭夫婦相繼站出來澄清, 稱要在中美兩地起訴顧穎瓊, 但信託基金引來的風波還在持續。 9月15日, 顧穎瓊再次現身, 否認信託基金英文檔造假的可能性, 表示自己從好幾家律所拿到了相應文件, 篤定信源可靠。

同日, 賈躍亭抵達香港, 出現在港大附近的一家餐廳, 不少網友紛紛曬出合影照片。 而樂視控股方面也向媒體確認, 賈躍亭本人確實到了香港。

關於賈躍亭此次來港的舉動,

樂視控股方面回應主要解決兩件事情:一是全力解決樂視非上市體系債務問題, 進一步推進落實方案;另一件則是為汽車業務尤其是FF的融資會見投資人, 進行談判。

樂視深處資金鏈危機中, 賈躍亭姐弟不但未完成借款承諾, 反而早早套現離場。 樂視大樓外討薪的債主們, 樂視非上市體系員工們遲遲未結的工資, 都還沒有得到解決。 賈躍亭在美國遲遲未歸, 即使有回國傳聞, 大多逗留香港, 慢慢消耗信譽值的賈躍亭, 還能在汽車創業中實現翻盤的機會麼?

管理, 賈躍亭創業中的“痛”

在創業路上, 賈躍亭奮鬥了20多年。 從他的三次創業經歷來看, 有個很明顯的特點:每次公司要做到最頂點時, 業績突然急轉直下,

參與業務領域多且繁雜, 資金主要依靠貸款和融資。

作為山西出來的企業家, 賈躍亭有著晉商的冒險和精明。

1995年, 賈躍亭在垣曲縣地稅局謀得網路技術管理員的工作, 薪資大概在300元左右, 標準的公務員標準, 在大多數人還在豔羨這份工作的時候, 他幹了一年選擇辭職。

1996年, 23歲的賈躍亭創辦了山西垣曲縣卓越實業公司, 做膠印廠和鋼材買賣等多種生意。 隨後又籌資500萬元人民幣, 投資建設卓越雙語學校。 不滿足于此, 賈躍亭還開過磚廠, 做運輸, 經營過一家電腦培訓機構, 甚至還開過一家速食店, 取名麥肯基。

“業務範圍廣, 只要能賺錢的項目基本都做。 ”賈躍亭在地稅局、一起經營過磚窯廠的同事們, 都這麼點評過賈躍亭。 在曾經的老同事眼中, 賈躍亭是個有超前想法的人, 在經營老業務的同時就會開展新業務, 在新業務還沒有成熟的時候又開始另一項新業務。 “他並不追求業務能否盈利, 只是想著生意可以做大”。

2002年, 賈躍亭成立了山西西貝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個人出資額為70萬元人民幣,

不到一年時間, 出資額就增加到了2400萬元。 據賈躍亭北京合夥人向媒體透露資訊得知, 賈躍亭在北京西伯爾時期, 公司的發展資金幾乎全部來自銀行, 真實收入對賈躍亭來說並不重要, 繼續想辦法貸款來發展新業務。

而後, 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賈躍亭與樂視的故事了。

拋開樂視資金鏈的問題, 樂視網、樂視電視、樂視手機、樂視體育、樂視汽車在各自領域創造了不錯的成績, 除了阿裡, 國內能同時在幾條不同產品線上作出產品的互聯網公司也就只有樂視了。

賈躍亭的冒險精神是可貴的, 也是比較致命的, 樂視其他版塊業績剛剛步入正軌, 又開展了新的業務。 從2016年收購樂視影業失敗起, 這邊樂視資金鏈問題不斷爆出,

那邊樂視又傳出花鉅資開展新的業務的消息。

“樂視的管理一直是個問題, 賈躍亭對業務不設KPI指標, 業績做不好也沒人負責”, 一位同行告訴小官。 2016年11月, 賈躍亭就發表過一封公開信, 聲稱樂視將結束過去三年的燒錢階段, 轉向經營和盈利, 並對公司組織管理進行第三次調整。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賈躍亭曾承認過樂視發展的三個失誤:一,節奏策略上,樂視子業務生態佈局過快,燒錢也快;二,樂視同時進軍美國、亞太、印度和俄羅斯市場,但組織能力沒跟上,非上市公司業務“後勁不足”;三,人員擴張問題,大半年時間樂視全球員工從6000人擴張到13000人,加重管理難度,業務板塊也比較分裂。

孫宏斌豪擲150億元,震驚了業界,當大家以為賈躍亭憑藉這次股權置換渡過危機時,樂視的資金鏈開始一步步崩塌瓦解。“我一月份的時候就跟老賈說什麼叫斷臂求生、破釜沉舟。但是(後來)做的哪一件事情都和這些沒關係。”

樂視的最大問題跟賈躍亭早期創業模式有關。沒有能夠持續產生利潤的業務,一味地開展新業務,不計賺錢的問題,而樂視的手機和體育又是兩個比較燒錢的板塊,但賈躍亭並沒有停止的意思。而這些燒的錢,大多數來自借款。

據Wind資訊不完全統計,包括樂視網在內的樂視體系近幾年融資額(直接融資+間接融資)高達728.59億元,各項已投資額、投資計畫或達1500億元。

由於管理的問題,樂視體育一度陷入不計代價的燒錢。據騰訊科技報導,樂視體育負責內容運營的劉建巨集團隊曾與某高爾夫賽事版權方接觸,對方開價10萬美元,但考慮到高爾夫過於小眾,劉建宏直接拒絕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不久後,他發現該樂視高管帶領的版權部門居然已經買了下來,價格是最初的6倍。

孫宏斌入駐樂視後,首先就是進行樂視上市體系與非上市體系的分離,派遣在融創中國負責風控和內審的高級總經理劉淑青擔任非獨立董事,還向樂視致新派駐了CFO及向樂視影業、樂視網派駐了財務經理。對於非上市體系,諸如樂視體育、易到等,孫宏斌秉持的原則是“該賣的賣,該合作的合作”。

但孫宏斌本人或許也沒想到,樂視的資金鏈已經不是150億元所能解決的危機,近期出現在融創發佈會上的孫宏斌也是滿腹委屈,淚灑現場:“老賈手上拿了一把好牌打得這麼爛,這就是因為沒吃過虧,吃了虧下次就知道了”。

愛冒險的夢想家or專割“韭菜”的騙子?

賈躍亭,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企業家,有人被他的夢想感動,有“賈布斯”的稱譽;也有人認為他是個“概念炒作高手”。

2002年,賈躍亭在北京創立西伯爾科技並且把山西西貝爾的業務裝進來,2007年西伯爾科技在新加坡上市。2008年西伯爾科技的營收是3.62億元,稅後淨利潤是1.07億元。但2010年之後,西伯爾科技的經營每況愈下,2012年甚至出現了虧損。

事實上,賈躍亭2004年就成立了樂視,之後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樂視上了,並從樂視衍生出一大堆公司(據說有60多個)。但賈躍亭在2010年又在新加坡搞了一次增發,2800萬股,每股0.4087新加坡元,說要裝進一些樂視的業務,而且還增發成功了,又撈了一筆錢,然後又是持續虧損。

終於,在2016年3月15日,西伯爾科技退市了。在退市之前,股價徘徊在0.1新加坡元附近(大約相當於0.4~0.5元人民幣),退市時是0.128新加坡元。

此後,樂視網也經歷了業務從高速擴張到突然急轉直下。

2015年,賈躍亭曾在10天的時間內相繼宣佈:樂視盒子恢復銷售、樂視體育進行A輪融資、將樂視影業資產逐漸注入上市公司、宣佈樂視造車“SEE計畫”,這也使得樂視股價直接飆升。

賈躍亭做樂視的邏輯是,用質押樂視網股份獲得的資金支援樂視七個生態的發展,體育、手機等生態業務的發展促進樂視網股價上漲,市值飆升。如果在前燒完之前,能夠獲得持續的利潤,生態就做成了。但樂視的結局是還沒有盈利,資金鏈就斷了。

2015年6月,賈躍亭分別以每股68.5元和73.33元的價格,套現現金25.00億元。隨後,中國股市一瀉千里,賈躍亭成功高位套現,同時套現的還有賈躍亭的姐姐賈躍芳。賈躍亭姐弟宣佈將套現的資金無息借給樂視控股五年,用於公司日常經營,金額總計74億元。

但外界質疑的是,在樂視資金最緊張的時候,賈躍亭姐弟卻收回了對樂視網的借款。樂視網2016年年報就顯示,樂視網分別歸還了賈躍亭和賈躍芳20.68億元、9.68億元借款。到了2017年半年報,樂視網欠賈躍亭賈躍芳姐弟260.07萬元、9.68億元借款餘額也已清零。

樂視2017年半年報

五年74億元承諾未兌現,賈躍亭姐弟套現離場。樂視網現金流緊張情況下,賈躍亭姐弟提前收回借款,難免讓外界嗤之以鼻,被認為“未信守承諾”。孫宏斌也提到過這點,“老賈承諾沒有做到,這是信用受到了損害。”

而最近的顧穎瓊與信託基金風波,也讓賈躍亭再次陷入了信譽危機。顧穎瓊質疑,賈躍亭在國內巨額套現並且把這些錢弄到海外,使得國內的供應商無處討債。在美國卻繼續造車,擁有美國豪宅。

對於賈躍亭夫婦的辯駁,尤其是賈躍亭在檔中“YT”簽名的解釋,他認為就是在轉移視線,“簽YT和簽賈躍亭沒有任何區別,因為這個證書要公證的時候,會有公證人員,需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證ID,然後簽字,這個時候簽草書或者正式名字都可以”。

不過除了信託基金風波,對於賈躍亭的套現離場和豪宅,孫宏斌曾公開表示過理解,“他賣股票賣了100億元,買套房子也是應該的。人有成功有失敗,鼓勵創新,容忍失敗。”

為造車落過淚的賈躍亭,還值得信任麼?

企業家與騙子的區別,企業家可以拿出產品,而騙子只鼓吹概念。賈躍亭在樂視的日子,雖然也一直暢談夢想和概念,但從各個業務板塊來論,產品基本都拿的出手。

事實上,直到現在,依然不乏有人堅信,那個有夢想的賈躍亭會回來。

一位元認識了多年的朋友,現在依然堅守在樂視崗位,每當樂視出現負面新聞時,都會問他在樂視過得還好麼?甚至一度勸他,“你們工資都發不了,怎麼還不辭職離開?”每次他(她)都淡定地回應說,對於樂視還有賈躍亭還是有著情感。

最近一次,我又問候了他,“你只在年會上見過他一次,為什麼對他還那麼有情感?”

“可能是因為他的性格跟我很像吧,無畏無懼,喜歡冒險,一直覺得他是個有夢想的人。”

如今來看,造車是賈躍亭唯一還在執著的夢想。2013年冬,賈躍亭提出了造車的想法,隨後召集樂視高管們做了一次投票。那時,幾乎所有核心高層都堅決反對,理由很明確,一沒做過,二有風險。

之後,樂視汽車先後發佈UI系統,宣佈與北汽、阿斯頓·馬丁合作,戰略投資者充電樁公司佈局產業,控股易到切入汽車共用行業,與美國初創電動車公司Faraday & Future達成戰略合作。

直到2016年4月,樂視公佈了首款概念樣車,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坐在“超級汽車”駕駛坐上出現在發佈會,賈躍亭站在車旁向觀眾介紹,期間幾度哽咽,激動得語無倫次。即使有著外界的懷疑,但入駐樂視後的孫宏斌卻在汽車這個業務上支持了賈躍亭。

2017年7月6日,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但繼續擔任著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如今,汽車業務主要在海外,賈躍亭今日到達香港,除了解決債務危機,另一目的就在於汽車業務的融資了。

目前,信譽危機中的賈躍亭,還能獲得多少融資?還有多少人願意相信他,期間考驗的是大多數投資人的心理博弈。即使相信了賈躍亭,但不改變他以往的經營策略,有再多融資最終也會像樂視那樣再度陷入危機。

目前的賈躍亭,能選擇的唯一道路,也只有專心造車了。20年的創業生涯,賈躍亭是時候學會“取捨”了。

並對公司組織管理進行第三次調整。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賈躍亭曾承認過樂視發展的三個失誤:一,節奏策略上,樂視子業務生態佈局過快,燒錢也快;二,樂視同時進軍美國、亞太、印度和俄羅斯市場,但組織能力沒跟上,非上市公司業務“後勁不足”;三,人員擴張問題,大半年時間樂視全球員工從6000人擴張到13000人,加重管理難度,業務板塊也比較分裂。

孫宏斌豪擲150億元,震驚了業界,當大家以為賈躍亭憑藉這次股權置換渡過危機時,樂視的資金鏈開始一步步崩塌瓦解。“我一月份的時候就跟老賈說什麼叫斷臂求生、破釜沉舟。但是(後來)做的哪一件事情都和這些沒關係。”

樂視的最大問題跟賈躍亭早期創業模式有關。沒有能夠持續產生利潤的業務,一味地開展新業務,不計賺錢的問題,而樂視的手機和體育又是兩個比較燒錢的板塊,但賈躍亭並沒有停止的意思。而這些燒的錢,大多數來自借款。

據Wind資訊不完全統計,包括樂視網在內的樂視體系近幾年融資額(直接融資+間接融資)高達728.59億元,各項已投資額、投資計畫或達1500億元。

由於管理的問題,樂視體育一度陷入不計代價的燒錢。據騰訊科技報導,樂視體育負責內容運營的劉建巨集團隊曾與某高爾夫賽事版權方接觸,對方開價10萬美元,但考慮到高爾夫過於小眾,劉建宏直接拒絕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不久後,他發現該樂視高管帶領的版權部門居然已經買了下來,價格是最初的6倍。

孫宏斌入駐樂視後,首先就是進行樂視上市體系與非上市體系的分離,派遣在融創中國負責風控和內審的高級總經理劉淑青擔任非獨立董事,還向樂視致新派駐了CFO及向樂視影業、樂視網派駐了財務經理。對於非上市體系,諸如樂視體育、易到等,孫宏斌秉持的原則是“該賣的賣,該合作的合作”。

但孫宏斌本人或許也沒想到,樂視的資金鏈已經不是150億元所能解決的危機,近期出現在融創發佈會上的孫宏斌也是滿腹委屈,淚灑現場:“老賈手上拿了一把好牌打得這麼爛,這就是因為沒吃過虧,吃了虧下次就知道了”。

愛冒險的夢想家or專割“韭菜”的騙子?

賈躍亭,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企業家,有人被他的夢想感動,有“賈布斯”的稱譽;也有人認為他是個“概念炒作高手”。

2002年,賈躍亭在北京創立西伯爾科技並且把山西西貝爾的業務裝進來,2007年西伯爾科技在新加坡上市。2008年西伯爾科技的營收是3.62億元,稅後淨利潤是1.07億元。但2010年之後,西伯爾科技的經營每況愈下,2012年甚至出現了虧損。

事實上,賈躍亭2004年就成立了樂視,之後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樂視上了,並從樂視衍生出一大堆公司(據說有60多個)。但賈躍亭在2010年又在新加坡搞了一次增發,2800萬股,每股0.4087新加坡元,說要裝進一些樂視的業務,而且還增發成功了,又撈了一筆錢,然後又是持續虧損。

終於,在2016年3月15日,西伯爾科技退市了。在退市之前,股價徘徊在0.1新加坡元附近(大約相當於0.4~0.5元人民幣),退市時是0.128新加坡元。

此後,樂視網也經歷了業務從高速擴張到突然急轉直下。

2015年,賈躍亭曾在10天的時間內相繼宣佈:樂視盒子恢復銷售、樂視體育進行A輪融資、將樂視影業資產逐漸注入上市公司、宣佈樂視造車“SEE計畫”,這也使得樂視股價直接飆升。

賈躍亭做樂視的邏輯是,用質押樂視網股份獲得的資金支援樂視七個生態的發展,體育、手機等生態業務的發展促進樂視網股價上漲,市值飆升。如果在前燒完之前,能夠獲得持續的利潤,生態就做成了。但樂視的結局是還沒有盈利,資金鏈就斷了。

2015年6月,賈躍亭分別以每股68.5元和73.33元的價格,套現現金25.00億元。隨後,中國股市一瀉千里,賈躍亭成功高位套現,同時套現的還有賈躍亭的姐姐賈躍芳。賈躍亭姐弟宣佈將套現的資金無息借給樂視控股五年,用於公司日常經營,金額總計74億元。

但外界質疑的是,在樂視資金最緊張的時候,賈躍亭姐弟卻收回了對樂視網的借款。樂視網2016年年報就顯示,樂視網分別歸還了賈躍亭和賈躍芳20.68億元、9.68億元借款。到了2017年半年報,樂視網欠賈躍亭賈躍芳姐弟260.07萬元、9.68億元借款餘額也已清零。

樂視2017年半年報

五年74億元承諾未兌現,賈躍亭姐弟套現離場。樂視網現金流緊張情況下,賈躍亭姐弟提前收回借款,難免讓外界嗤之以鼻,被認為“未信守承諾”。孫宏斌也提到過這點,“老賈承諾沒有做到,這是信用受到了損害。”

而最近的顧穎瓊與信託基金風波,也讓賈躍亭再次陷入了信譽危機。顧穎瓊質疑,賈躍亭在國內巨額套現並且把這些錢弄到海外,使得國內的供應商無處討債。在美國卻繼續造車,擁有美國豪宅。

對於賈躍亭夫婦的辯駁,尤其是賈躍亭在檔中“YT”簽名的解釋,他認為就是在轉移視線,“簽YT和簽賈躍亭沒有任何區別,因為這個證書要公證的時候,會有公證人員,需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證ID,然後簽字,這個時候簽草書或者正式名字都可以”。

不過除了信託基金風波,對於賈躍亭的套現離場和豪宅,孫宏斌曾公開表示過理解,“他賣股票賣了100億元,買套房子也是應該的。人有成功有失敗,鼓勵創新,容忍失敗。”

為造車落過淚的賈躍亭,還值得信任麼?

企業家與騙子的區別,企業家可以拿出產品,而騙子只鼓吹概念。賈躍亭在樂視的日子,雖然也一直暢談夢想和概念,但從各個業務板塊來論,產品基本都拿的出手。

事實上,直到現在,依然不乏有人堅信,那個有夢想的賈躍亭會回來。

一位元認識了多年的朋友,現在依然堅守在樂視崗位,每當樂視出現負面新聞時,都會問他在樂視過得還好麼?甚至一度勸他,“你們工資都發不了,怎麼還不辭職離開?”每次他(她)都淡定地回應說,對於樂視還有賈躍亭還是有著情感。

最近一次,我又問候了他,“你只在年會上見過他一次,為什麼對他還那麼有情感?”

“可能是因為他的性格跟我很像吧,無畏無懼,喜歡冒險,一直覺得他是個有夢想的人。”

如今來看,造車是賈躍亭唯一還在執著的夢想。2013年冬,賈躍亭提出了造車的想法,隨後召集樂視高管們做了一次投票。那時,幾乎所有核心高層都堅決反對,理由很明確,一沒做過,二有風險。

之後,樂視汽車先後發佈UI系統,宣佈與北汽、阿斯頓·馬丁合作,戰略投資者充電樁公司佈局產業,控股易到切入汽車共用行業,與美國初創電動車公司Faraday & Future達成戰略合作。

直到2016年4月,樂視公佈了首款概念樣車,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坐在“超級汽車”駕駛坐上出現在發佈會,賈躍亭站在車旁向觀眾介紹,期間幾度哽咽,激動得語無倫次。即使有著外界的懷疑,但入駐樂視後的孫宏斌卻在汽車這個業務上支持了賈躍亭。

2017年7月6日,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但繼續擔任著樂視汽車生態全球董事長。如今,汽車業務主要在海外,賈躍亭今日到達香港,除了解決債務危機,另一目的就在於汽車業務的融資了。

目前,信譽危機中的賈躍亭,還能獲得多少融資?還有多少人願意相信他,期間考驗的是大多數投資人的心理博弈。即使相信了賈躍亭,但不改變他以往的經營策略,有再多融資最終也會像樂視那樣再度陷入危機。

目前的賈躍亭,能選擇的唯一道路,也只有專心造車了。20年的創業生涯,賈躍亭是時候學會“取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