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畫這樣構圖,想畫醜很難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 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 所以稱為中國, 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 簡稱“國畫”。 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

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 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 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 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 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

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 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一幅優秀的中國畫, 應該是“詩”、“書”、“畫”、“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作品, 它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國畫佳作的構圖規律

一、賓主朝揖的關係

在中國畫中, 主體只有一個, 其它的是陪襯的次要的賓體, 起著輔助、從屬於主體的作用。 主和賓是相互依存、渾然一體的, 只有構圖中“賓主分明, 畫面才能主體分明, 才能不至於“喧賓奪主”。

二、起、承、轉、合的關係

“起”、“承”、“轉”、“合”是一幅中國畫的幾個關鍵的相關聯的環節。 所謂“起”, 是主體展開氣勢和方向, “承“是按主勢和起勢, 增加變化, 充實、豐富層次, 因勢利導的運動過程。 “轉”是借勢逆轉, 以增加變化和趣味, 是指打破主勢, 增加矛盾改變方向的部分。

“合”, 是複歸於主勢, 總結全域, 氣勢的複歸, 以達到相接相承、相呼應的統一完善的結局。 一幅繪畫中有多個的開合、承接、轉折。

三、虛實關係

在中國畫中有“陰陽相生”、“虛實相生”之論法。 它是一對矛盾, 有虛則實存, 有實則虛生, 這樣才能達到“生動自然”。

“實”可以指在畫面上的突出的實實在在的主體, “虛”往往指處於次要的、遠的、淡的、襯托的物象。 古人有“知白守黑”、“以虛襯實”的說法。 在中國畫中尤其重視“虛白”的地方,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 它往往是畫中的關鍵地方。 觀者往往從實處著眼, 虛處留意, 它能使人產生聯想和想像, 達到意外之意, 畫外之畫的“虛境”。

四、疏密、聚散的關係

中國畫有“疏可跑馬, 密不通風”的說法, 要求有大疏大密的對比關係。 這裡包括有疏與密、聚與散、動與靜、明與暗種種對比。 要求通過對比產生一種運動感、節奏感和韻律感, 在佈局中使畫面更加富有變化。

五、蓄勢與寫勢

古人將構圖稱為:“置陣佈勢”。一幅中國畫作品必須有一種氣勢和力量,具有一種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勢不可擋的氣勢。運用虛實、抑揚頓挫、曲折往復等方法,以達到“欲左先右”、“欲放先收”、“欲行先蓄”變化,最終完成“蓄勢”。

六、題款與印章

中國畫的題款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出土的壁畫及帛畫上就已有明確的題字,但畫家真正有目的地在畫上題款,據記載是從唐代開始的。唐人題款多藏于樹根石罅之中,到了宋代以蘇軾等文人為代表的文人畫家開始大量地在畫面上題字,元代以後題款藝術已經成熟,元以後,幾乎每幅畫都有題款。

題款,又稱落款、款題、題畫、題字,或稱為款識,是指古代鐘鼎彝器鑄刻的文字。畫的題款,包含“題”與“款”兩方面的內容,在畫上題寫詩文,叫做“題”。題畫的文字,從體裁分有題畫贊、題畫詩(詞)、題畫記、題畫跋、畫題等。在畫上記寫年月、簽署姓名、別號和鈐蓋印章等,稱為“款”。有的款文還記寫籍貫、年齡以及作畫處所等等。如系贈人之作,又須寫上受贈者的姓名、字型大小、稱謂以及應酬語和謙詞等等,內容與格式變化紛繁。在實際應用之中,人們對題與款的區分並不嚴格,有時籠統稱為題款。題款不僅要求詩文精美,同時也要求書法精妙,因此,題款必須在文學和書法上同時具備較高的修養。

題畫詩或文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它是中國畫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詩文、書法和繪畫完美結合在一起,稱為“三絕”。古人雲“功夫在詩外”,這種畫外功,有時對畫的品位有著重要的作用。好的詩文,對於豐富畫面,深化作者的情感,增加畫面的表現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詩文的優劣可以說是作者文化修養的具體展現,是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畫上題款,是靠書法具體實現的,如果書法欠佳反破壞了畫面。中國畫講“書畫同源”,一方面是技法的相互滲透,另一方面表現在題字、題款上,要求款式風格要和畫風相和諧,筆法相統一。一般說來,工筆宜用篆書、隸書和楷書,寫意宜選擇草篆、草隸和行書。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正常情況下,均以濃墨題款。文字的排列,以與畫面協調為宜。

印章有隨款印即姓名印、字型大小印、引首印、佈局印,或謂之閒章,多以格言、吉語等為內容,還有壓角章與欄邊印等。圖章的使用一般寧小勿大。圖章的作用可以豐富畫面,起到點睛的作用,它要求印要精良,印風格要和畫風相一致,一般寫意宜用粗放的印,工筆宜用工整的印。

中國畫是融詩文、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這是中國畫獨特的藝術傳統。中國畫上題寫的詩文與書法,不僅有助於補充和深化繪畫的意境,同時也豐富了畫面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畫家藉以表達感情、抒發個性、增強繪畫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蓄勢與寫勢

古人將構圖稱為:“置陣佈勢”。一幅中國畫作品必須有一種氣勢和力量,具有一種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勢不可擋的氣勢。運用虛實、抑揚頓挫、曲折往復等方法,以達到“欲左先右”、“欲放先收”、“欲行先蓄”變化,最終完成“蓄勢”。

六、題款與印章

中國畫的題款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漢代出土的壁畫及帛畫上就已有明確的題字,但畫家真正有目的地在畫上題款,據記載是從唐代開始的。唐人題款多藏于樹根石罅之中,到了宋代以蘇軾等文人為代表的文人畫家開始大量地在畫面上題字,元代以後題款藝術已經成熟,元以後,幾乎每幅畫都有題款。

題款,又稱落款、款題、題畫、題字,或稱為款識,是指古代鐘鼎彝器鑄刻的文字。畫的題款,包含“題”與“款”兩方面的內容,在畫上題寫詩文,叫做“題”。題畫的文字,從體裁分有題畫贊、題畫詩(詞)、題畫記、題畫跋、畫題等。在畫上記寫年月、簽署姓名、別號和鈐蓋印章等,稱為“款”。有的款文還記寫籍貫、年齡以及作畫處所等等。如系贈人之作,又須寫上受贈者的姓名、字型大小、稱謂以及應酬語和謙詞等等,內容與格式變化紛繁。在實際應用之中,人們對題與款的區分並不嚴格,有時籠統稱為題款。題款不僅要求詩文精美,同時也要求書法精妙,因此,題款必須在文學和書法上同時具備較高的修養。

題畫詩或文的內容是極為豐富的,它是中國畫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詩文、書法和繪畫完美結合在一起,稱為“三絕”。古人雲“功夫在詩外”,這種畫外功,有時對畫的品位有著重要的作用。好的詩文,對於豐富畫面,深化作者的情感,增加畫面的表現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詩文的優劣可以說是作者文化修養的具體展現,是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畫上題款,是靠書法具體實現的,如果書法欠佳反破壞了畫面。中國畫講“書畫同源”,一方面是技法的相互滲透,另一方面表現在題字、題款上,要求款式風格要和畫風相和諧,筆法相統一。一般說來,工筆宜用篆書、隸書和楷書,寫意宜選擇草篆、草隸和行書。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正常情況下,均以濃墨題款。文字的排列,以與畫面協調為宜。

印章有隨款印即姓名印、字型大小印、引首印、佈局印,或謂之閒章,多以格言、吉語等為內容,還有壓角章與欄邊印等。圖章的使用一般寧小勿大。圖章的作用可以豐富畫面,起到點睛的作用,它要求印要精良,印風格要和畫風相一致,一般寫意宜用粗放的印,工筆宜用工整的印。

中國畫是融詩文、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這是中國畫獨特的藝術傳統。中國畫上題寫的詩文與書法,不僅有助於補充和深化繪畫的意境,同時也豐富了畫面的藝術表現形式,是畫家藉以表達感情、抒發個性、增強繪畫藝術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