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秀山茶葉獲中央黨報“點贊”!秀山產茶歷史你知道多少?

渝茶說 :

國務院主辦的中央黨報《經濟日報》今天刊發文章《重慶秀山縣:讓茶葉遠近飄香》, 對秀山縣積極主動調整農業結構, 推動茶產業做大做強的成效和亮點做了報導。

這篇文章到底寫了啥?

以下是整篇文章的全文

進入九月, 張茂華開始忙碌起來。 每天天一亮, 他就背上竹簍趕往茶山採摘鮮葉, 一直忙到傍晚時分。

今年63歲的張茂華是重慶秀山縣峨溶鎮峨溶村村民。 他告訴記者,

該村從2009年開始種植茶葉, 2013年引進重慶皇茗苑農業開發公司, 從事茶葉種植和加工銷售, 目前已發展茶葉4000餘畝。

記者在秀山峨溶鎮大坪茶葉基地看到, 漫山茶樹層層疊疊, 長勢喜人。

重慶皇茗苑農業公司總經理劉國軍介紹, 茶葉種植帶動了當地400多戶村民增收。

峨溶鎮是秀山縣茶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秀山縣地處武陵山腹地, 是重慶市最大的茶葉基地縣, 也是重慶市3大茶葉綜合示範區之一。

秀山縣農委提供的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 該縣茶葉種植面積9萬畝, 覆蓋全縣16個鄉鎮55個村, 帶動農戶1.2萬戶。

“選擇將茶葉作為特色產業進行培育, 秀山縣委、縣政府是經過調研分析的。 ”秀山縣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一方面, 秀山地處武陵山腹地, 立體氣候特徵明顯, 具備茶葉生長所需的土壤、氣溫等自然條件;

另一方面, 秀山茶葉生產歷史悠久, 早在清朝末年, 秀山所產“猛洞茶”就被列為貢茶, 並有“斗米換斤茶”之說。

近幾年來, 秀山縣把茶葉產業發展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對於秀山茶產業來說, “調結構”就是調整茶樹的品種結構和茶葉產品結構。

秀山縣農委產業科科長龍雲輝說, 秀山在改造川小葉老茶樹的基礎上, 引進了福鼎大白茶、黃金茶、金觀音等優良品種, 並鼓勵茶葉加工企業創建標準化示範基地, 輻射帶動散戶發展茶葉基地。

為了推動茶產業做大做強, 秀山縣探索實施了“產業託管”“龍頭企業先租後股”“國有企業助推”以及“農戶自主經營”4種茶產業發展模式。

以產業託管模式為例。 秀山縣利用全縣產業扶貧資金, 成立村級專業合作社, 以農民土地入股、貧困戶優先的方式發展茶葉基地, 並實行統一購苗、統一管護、務工付酬。 3年後茶園收益按土地承包權屬交農戶管理, 獲取收益。

如今, 秀山的地岑村、中寨村、涼河村已按照這種方式發展安吉白茶3600餘畝。 目前, 全縣共有18家茶葉加工企業, 產品銷售輻射武陵山區的同時, 也銷往北京、湖北、福建等地。

2016年全縣實現茶葉綜合產值3.2億元, 茶葉產業覆蓋的群眾人均增收1540元。 (完)

延伸閱讀

秀山茶葉發展歷史

秀山茶葉生產歷史悠久,人們歷來就有飲茶的習慣,在歷史上有種茶習慣。

據《秀山農業局志》記載:平馬鄉猛洞村的“猛洞茶”、鐘靈鄉民主村的“平邑茶”、海洋鄉芭茅村的“尖山茶”早在清末民初就以口含銅錢而化馳名附近省、縣,被當時列為“貢茶”,並有“斗米換斤茶”、“此茶治百病”之說。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以生產細茶為主,農戶多用柴鍋炒制而成,但數量不多,只供本縣銷售飲用,無外銷。

據現有統計資料記載,民國38年(1949年)產細茶150擔(7.5噸)。

新中國成立後,五十年代對茶園面積進行清理登記,茶樹隨著農業生產合作化普遍入社集體經營。

1968年後,根據《全國茶葉會議紀要》的精神,縣革委對茶葉生產頗為重視,派出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到湖南、貴州等地參觀學習茶葉生產。

當時提出了“要把荒山變寶山”的號召,在全縣掀起了開荒種茶的熱潮。規劃出梅江、龍鳳、洪安為重點發展區,峻嶺、孝溪、三合、塘坳、美沙、梅江、鐘靈、巴家、洪安、雅江、平馬、峨溶等13個鄉鎮為茶葉重點發展鄉。

1976年,秀山全縣種植面積20850畝。

1977年,在峻嶺、梅江、洪安、孝溪建起年生產2000擔(100噸)能力的4個紅茶廠,生產紅碎茶出口創外匯。

進入90年代,秀山茶葉除少量加工外,80%銷往湖南、福建、廣東等地。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走向正軌,茶葉產業也得到復蘇,呈現穩步健康發展的趨勢。

2002年福建客商施信煌先生在鐘靈鄉投資30萬元建立鐘靈茶廠,開創秀山茶葉產業工廠化生產的新局面。

到2016年底,秀山有茶葉加工企業18家,其中市級龍頭企業3家,縣級龍頭企業10家。全縣茶葉面積發展達到9萬畝。

秀山縣農業農村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成“武陵茶都”的宏偉目標!

(完)

延伸閱讀

秀山茶葉發展歷史

秀山茶葉生產歷史悠久,人們歷來就有飲茶的習慣,在歷史上有種茶習慣。

據《秀山農業局志》記載:平馬鄉猛洞村的“猛洞茶”、鐘靈鄉民主村的“平邑茶”、海洋鄉芭茅村的“尖山茶”早在清末民初就以口含銅錢而化馳名附近省、縣,被當時列為“貢茶”,並有“斗米換斤茶”、“此茶治百病”之說。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以生產細茶為主,農戶多用柴鍋炒制而成,但數量不多,只供本縣銷售飲用,無外銷。

據現有統計資料記載,民國38年(1949年)產細茶150擔(7.5噸)。

新中國成立後,五十年代對茶園面積進行清理登記,茶樹隨著農業生產合作化普遍入社集體經營。

1968年後,根據《全國茶葉會議紀要》的精神,縣革委對茶葉生產頗為重視,派出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到湖南、貴州等地參觀學習茶葉生產。

當時提出了“要把荒山變寶山”的號召,在全縣掀起了開荒種茶的熱潮。規劃出梅江、龍鳳、洪安為重點發展區,峻嶺、孝溪、三合、塘坳、美沙、梅江、鐘靈、巴家、洪安、雅江、平馬、峨溶等13個鄉鎮為茶葉重點發展鄉。

1976年,秀山全縣種植面積20850畝。

1977年,在峻嶺、梅江、洪安、孝溪建起年生產2000擔(100噸)能力的4個紅茶廠,生產紅碎茶出口創外匯。

進入90年代,秀山茶葉除少量加工外,80%銷往湖南、福建、廣東等地。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走向正軌,茶葉產業也得到復蘇,呈現穩步健康發展的趨勢。

2002年福建客商施信煌先生在鐘靈鄉投資30萬元建立鐘靈茶廠,開創秀山茶葉產業工廠化生產的新局面。

到2016年底,秀山有茶葉加工企業18家,其中市級龍頭企業3家,縣級龍頭企業10家。全縣茶葉面積發展達到9萬畝。

秀山縣農業農村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建成“武陵茶都”的宏偉目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