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安監之星」張濤:守護首都燃氣安全紅線的領頭羊

安監之星·北京榜樣

八月月星人物:張濤

張濤

張濤, 1973年12月出生, 北京市燃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安全部經理, 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

他從基層技術員幹起, 一步一個腳印, 深受同事和領導信任, 直至成為集團公司安全管理團隊的負責人。

在基層崗位, 他愛崗敬業、勤懇務實、開拓進取, 提出並實現了多項重大生產技術創新, 在提升兩個效益方面成效顯著;

在管理崗位, 他勤于思考、精心鑽研、推陳出新, 在編制安全規劃、創新管理模式、改進效能考核等方面取得多項成果, 並在全集團得以推廣;

上任集團企業安全部經理近兩年來, 他兢兢業業, 在推進集團公司安全管理資訊化、精細化、扁平化建設方面精耕細作, 得到各方高度認可。

從業22年來, 他堅持“做就要精益求精, 幹就要至善至美”的信條, 帶領著他的團隊, 精心呵護著首都燃氣供給的生命線。

火的使用,

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燃氣的使用, 則代表著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的水準。 對作為全球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城市北京來說, 燃氣安全不僅僅意味著暖與熱, 還包含著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燃氣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 我們不但要時刻提醒自己, 還要時刻提醒和督促全集團成千上萬的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 ”作為北京燃氣集團企業安全部經理的張濤, 深知肩上責任重大。

截至2016年, 北京天然氣供應量152億立方米, 燃氣用戶580萬戶, 運行管線2萬公里。 無數個節點, 哪怕出現一絲差錯, 出現一點點失誤, 輕則造成市民的生活不便, 重則影響首都的城市運行。 北京燃氣集團公司這支安全團隊, 在張濤的帶領下, 用幹勁換實效,

以實效促提升, 全力保障著北京市的燃氣安全。

守護首都燃氣安全紅線的領頭羊

敬業前行, 廿載春秋寫壯志

“這個工地的現場管理整體不錯, 但還存在一些不規範的地方, 比如氣瓶倒伏放置、作業交底與實際不符等。 你們要抓緊整改, 別等著隱患整改通知單下來了才動手……”9月1日上午,

張濤檢查了海澱中關村某處施工現場後, 對現場負責人當場提出了整改要求。

施工現場總開挖面積不到十平方米, 張濤就檢查了近半個小時, 先後發現了近十處隱患。 一名現場安監員站得離作業現場遠了點, 他也給指了出來:“你是安監員, 就得負起責來, 站那麼遠算怎麼回事?”

為了確保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後的首都安全, 按照國務院安委會部署, 自8月初以來, 北京燃氣集團公司就採用“四不兩直”方式, 由集團領導帶隊, 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 張濤所在的企業安全部牽頭負責, 不但要查基層作業單位, 還要查集團平級部門。 對張濤來說, 這意味著他幾乎每天都要下基層檢查。

8月18日, 張濤前往一工地檢查, 在檢查中他注意到, 某設備廠家調試設備時, 忽略了設備在調試中已屬於“帶氣運行”, 而“帶氣運行”又屬於集團安全制度中嚴格管控的環節, 廠家並不清楚當日作業中具體的安全要求。 當天下著中雨, 檢查人員的鞋都濕透了, 可問題不理清, 誰也不能走。 張濤等11個人擠在一處屋簷下, 開了一個現場會, 提出了初步處理意見。

回到公司後, 張濤所在的企業安全部迅速向集團生產運營部發出了一份安全管理建議單。 事情很普通, 其實不簡單。 “向我們的同級部門發建議單, 這是以往沒有過的。 過去碰上類似事情, 都是私底下提醒他們一聲, 有時不能起到督促警示作用。 加強安全管理, 必須改變以往的做法, 要靠制度,不能靠人情。”張濤說。

都說幹安全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張濤主管的企業安全部,職責類似企業裡的安監局,有時也得“得罪人”。比如,張濤借助集團的季度安全工作,搭建了一個安全經驗交流平臺,除了分析形勢、通報情況,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各單位的工作進行實名點評。張濤的做法是,“做得好,當然要表揚;做得不好,就得提出批評”。

目前,各基層單位對實名點評已經從最先的害怕、抵觸,轉變為現在的理解和歡迎了。怎麼會出現這種轉變呢?

企業安全部副經理顧先凱,是張濤的搭檔,年長張濤幾歲。他說,張濤從事燃氣安全管理工作22年來,對工作從來都是嚴格要求,並以身作則。“平時張濤對我很尊重,但遇上工作,一樣會嚴格要求,絕不會降低標準。”

顧先凱還舉了一個例子。每年集團的第一個會就是1月5日召開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會議報告都要提前一兩個月準備,經過反復修改。張濤任企業安全部經理後,每年都會帶領同事對會議報告逐字逐句審讀,最晚的一次從頭天改到第二天早上四五時。顧先凱說:“當時,我心裡也感覺很苦。但現在回想起來,這段工作經歷值!從張濤身上,我學到了什麼叫全身心投入。”

賈文祿曾是張濤帶過的“兵”,現任二分公司生產運營部經理。賈文祿也對張濤十分敬佩,“他既嚴格要求我們,也樂於發掘和培育人才。他總是會想辦法,為我們的成長進步創造條件”。目前,張濤帶過的“兵”中,出了4名分公司中層管理幹部。

公生明,廉生威。正因為有這種態度、精神,張濤幹的雖然是 “得罪人”的活,卻總能卻讓大家服氣、理解和支持,進而能自覺按規章制度,去糾正自己的錯誤。

智慧創新,聚精會神求至善

近五年來,北京市燃氣供應規模逐年大幅攀升,年均增長率約為15%。對普通人來說,這個數字略顯枯燥;但對張濤及其安全團隊來說,這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和責任。

燃氣安全方面,一些老問題沉澱多年,一些新問題不斷湧現,還有時新老交錯。怎麼辦?張濤在工作中逐漸體會到,要在堅守集團“氣融萬物、惠澤萬家”核心理念基礎上,善於學習、勇於創新,用新視角發現問題,用新方法解決問題,通過要素整合,推動協同創新,“做就要精益求精,幹就要至善至美”。

張濤曾任職二分公司。有一段時間內,二分公司轄區管道洩漏事故時有發生。在一些會議、檢查等場合,張濤要求加強巡檢,但仍然於事無補。張濤多方收集資料,進行了認真思考,認為當務之急是提高巡檢效能。

怎麼提高,是向集團要人要資金嗎?這會增加企業運行成本,可行性不高,張濤自己就將這個方法否定了。唯一可行的就是通過創新,改進管理模式,挖掘內部潛力。2011年,張濤嘗試著在二分公司推行了網格無差別運行模式。

原來,巡檢是以小組模式進行,每組有多名人員,分別負責不同的專業領域和環節。網格無差別運行模式要求改成單人巡檢,即把轄區劃分成不同的儲存格,每人負責一塊。一方面,不用額外增加巡檢人員數量;二是每個人的責任清晰了,杜絕了以往少數巡檢人員跟著巡檢組“濫竽充數”的現象。在正式實施前,張濤組織巡檢人員進行了培訓。後期,張濤還根據各儲存格的巡檢工作量,重新設立了考核工作指標,實現了巡檢人員的工作績效與收入成正比。一年後,統計結果出來了,巡檢人員發現漏氣的及時率提高了23%。很快,這一運行模式在全集團得以推廣。

燃氣管道洩漏有時不可預料,一旦出現,就得緊急處置。作為首善之區的北京,各方面對燃氣管道洩漏的應急要求是,發現早、反應快、處置好。

張濤在二分公司任職時就發現,燃氣管道出現洩漏後,應急人員趕到現場,第一步就是先瞭解並核實大量圖紙資料,才能著手處置,耽誤時間,還十分被動。張濤查閱一些資料後就琢磨著,能不能推行一種最小控制單元,縮短搶險處置時間?張濤提出,自上而下,制訂模組化的應急預案,把若干模組嵌入使用者資訊。發現險情後,搶險車抵達現場,就向集團應急平臺傳回位置資訊,實施遠端應急預案的調閱。按照誰先到、誰先擔任一級指揮員的原則,現場馬上進入控制處置環節。張濤說,這樣可以解決現場必須依靠某個人的能力,才能解決問題的尷尬局面。推行最小網格單元處置,可以使突發事件及其後續處置措施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目前這一設想在集團層面得以實現,在結合北斗導航系統後,更是如虎添翼。

安全生產重在預防。100起漏氣,哪怕有99起都妥善處置了,只要有1起沒有處置好,就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張濤開始思考,能不能在天然氣洩漏發生前發現這些隱患點,這樣就可以防患未然、提前處置了。在查閱分析相關資料後,張濤發現,所有出現洩漏的管道都存在一個共性問題,即管道防腐塗層事前都受到過外力破壞或存在破損。但管道埋在地下,隔著幾米厚的土層,要想檢查出防腐塗層的損壞情況,可不容易。張濤和同事嘗試利用現有設備,給管道通上微小電流,再通過電流溢出的大小,就可以較準確判斷破損點所在及嚴重程度。這項成果在二分公司應用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據初步統計,使用這項成果後,通過提前發現並處置防腐塗層損壞,搶修成本下降了50%以上,修復過的地區燃氣管道洩漏發生率下降了20%以上。這項成果也很快在集團生產管理系統得以推廣應用。

查患治患是加強安全生產的關鍵。2015年底,張濤任職企業安全部經理後提出,要在全集團確立以隱患排查系統為核心,推進安全管理工作。張濤和他的團隊借力北京市安監局的隱患排查治理平臺,建立了適合燃氣行業的隱患排查治理系統。過去,集團內只對治患提出過要求,卻沒有排查治理的細則。張濤他們嘗試著建立了隱患風險分級模型,使不同級別的部門、人員應該承擔什麼責任、如何做,一目了然。2017年,張濤與團隊一起又設計了隱患排查治理資訊系統,能嵌入所有業務部門的管理系統,讓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看得見、能落實。

為民情懷,平安心願化春雨

滿懷為民情懷,做好查患治患工作,是張濤多年的堅守和心願。他堅持和宣導,要儘早發現隱患,佑護居民安全;要妥善處置隱患,盡力方便居民;要舉一反三,實現除患治本。

北京市的學院路周邊高校眾多,人口密集,是北京燃氣集團重點保障的區域之一。2016年9月份,位於學院路上的中國礦業大學校園內一處燃氣管道周邊燃氣濃度異常,安全風險極大。

接報後,張濤提議進一步擴大檢測範圍,開展管道全面安全評估,對整個校區次高壓以上管道進行徹底體檢。通過檢測,評估管道防腐層等級為劣,並發現了13個防腐層破損點。這意味著即使洩漏修復了,仍然會存在13處風險點。

依照此類評估結果,通常會將該段管道列入下一年度更新改造專案計畫,專案實施週期大約在6個月左右。考慮到學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及安全評估結果,張濤立即組織專題會議,把隱患緊急情況向各部門進行通報,提出緊急立項實施的需求;同時請協力廠商專業機構現場核實取證,確認搶險工程的性質及工程內容,簡化流程,快速處置,不徹底消隱絕不放手。

由於組織協調得力,相關單位全力配合,利用國慶日放假的有利時機,不間斷地組織管道整體改造工程,10月20日,完成了此次管線更新改造任務並恢復通氣,共更新管道470米。從發現隱患到隱患得到徹底治理,僅用時1個月。

天然氣從管道進入用戶家中後,就屬使用環節了,同樣存在風險和隱患。對那些低保家庭來說,他們長年使用同一套灶具和軟管,甚至可能使用了不合格灶具,由於年久失修,意外洩漏隨時可能發生。一旦發生意外,還可能威脅到鄰居的生命財產安全。

2015年底,北京市領導到北京燃氣集團調研考察時,提出要對不合格燃氣灶具問題高度重視。事後,在集團的全力支持下,企業安全部參與了低保家庭不合格燃氣灶具的更換工作。張濤牽頭制訂了更換工作總體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在制訂方案過程中,張濤注意到,對用戶來說,燃氣安全薄弱環節不止存在於不合格灶具,還有一個是燃氣軟管,只更換前者,並不能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

在集團內部開研討會時,張濤提出,在更換不合格灶具時,要一併更換不合格軟管。另外,還要給居民加裝安全自閉閥,一旦出現洩漏,可以做到自動斷氣。這次更換工作惠及全市10萬餘戶低保家庭,燃氣集團承擔了其中7萬餘戶家庭的更換工作。預計到今年10月底,更換工作能全部完成,並進行驗收。

燃氣安全工作,物件是使用者。如果能發動用戶來關注、瞭解和參與燃氣安全,無疑會事半功倍。張濤認為,燃氣安全也要堅持走群眾路線。

今年,北京燃氣集團承辦了全國安全生產諮詢日北京地區的主會場活動。張濤和他的團隊接手了這項活動的策劃任務,而以往他們並沒有類似工作經驗。在北京市安監局的支持下,張濤他們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打造了全市第一個以燃氣安全為主題的公園,讓參與活動的群眾以遊園互動的方式,體驗和感受安全生產。

6月16日,諮詢日活動舉辦當天,張濤及其活動團隊還與學校合作,開展了燃氣安全進學校活動,參與活動的小學生達到了4000餘人。現場舉行了小手拉大手、燃氣安全大營救、安全小課堂等活動,很多家長也被吸引積極參加。據事後統計,這項活動在網上受到200多萬人關注,成為燃氣集團安全宣傳有史以來規格最高、受眾最廣、效果最好的燃氣安全宣傳活動。

在回憶活動策劃時,不輕易叫苦叫累的張濤,也忍不住用了一個詞來形象那段時間——嘔心瀝血。

重任在肩的張濤,又得繼續出發了。黨的十九大即將在北京召開。確保十九大期間的北京燃氣安全,這項工作任務既光榮又艱巨。“作為集團企業安全部的負責人,我對此責無旁貸。”張濤說。早在今年7月份,北京燃氣集團就將以往歷次重大活動的保障區域列入了排查計畫,“四不兩直”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開展當中。

往期回顧:

本期編輯:鄭羽莎 花又

要靠制度,不能靠人情。”張濤說。

都說幹安全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張濤主管的企業安全部,職責類似企業裡的安監局,有時也得“得罪人”。比如,張濤借助集團的季度安全工作,搭建了一個安全經驗交流平臺,除了分析形勢、通報情況,還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各單位的工作進行實名點評。張濤的做法是,“做得好,當然要表揚;做得不好,就得提出批評”。

目前,各基層單位對實名點評已經從最先的害怕、抵觸,轉變為現在的理解和歡迎了。怎麼會出現這種轉變呢?

企業安全部副經理顧先凱,是張濤的搭檔,年長張濤幾歲。他說,張濤從事燃氣安全管理工作22年來,對工作從來都是嚴格要求,並以身作則。“平時張濤對我很尊重,但遇上工作,一樣會嚴格要求,絕不會降低標準。”

顧先凱還舉了一個例子。每年集團的第一個會就是1月5日召開的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會議報告都要提前一兩個月準備,經過反復修改。張濤任企業安全部經理後,每年都會帶領同事對會議報告逐字逐句審讀,最晚的一次從頭天改到第二天早上四五時。顧先凱說:“當時,我心裡也感覺很苦。但現在回想起來,這段工作經歷值!從張濤身上,我學到了什麼叫全身心投入。”

賈文祿曾是張濤帶過的“兵”,現任二分公司生產運營部經理。賈文祿也對張濤十分敬佩,“他既嚴格要求我們,也樂於發掘和培育人才。他總是會想辦法,為我們的成長進步創造條件”。目前,張濤帶過的“兵”中,出了4名分公司中層管理幹部。

公生明,廉生威。正因為有這種態度、精神,張濤幹的雖然是 “得罪人”的活,卻總能卻讓大家服氣、理解和支持,進而能自覺按規章制度,去糾正自己的錯誤。

智慧創新,聚精會神求至善

近五年來,北京市燃氣供應規模逐年大幅攀升,年均增長率約為15%。對普通人來說,這個數字略顯枯燥;但對張濤及其安全團隊來說,這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和責任。

燃氣安全方面,一些老問題沉澱多年,一些新問題不斷湧現,還有時新老交錯。怎麼辦?張濤在工作中逐漸體會到,要在堅守集團“氣融萬物、惠澤萬家”核心理念基礎上,善於學習、勇於創新,用新視角發現問題,用新方法解決問題,通過要素整合,推動協同創新,“做就要精益求精,幹就要至善至美”。

張濤曾任職二分公司。有一段時間內,二分公司轄區管道洩漏事故時有發生。在一些會議、檢查等場合,張濤要求加強巡檢,但仍然於事無補。張濤多方收集資料,進行了認真思考,認為當務之急是提高巡檢效能。

怎麼提高,是向集團要人要資金嗎?這會增加企業運行成本,可行性不高,張濤自己就將這個方法否定了。唯一可行的就是通過創新,改進管理模式,挖掘內部潛力。2011年,張濤嘗試著在二分公司推行了網格無差別運行模式。

原來,巡檢是以小組模式進行,每組有多名人員,分別負責不同的專業領域和環節。網格無差別運行模式要求改成單人巡檢,即把轄區劃分成不同的儲存格,每人負責一塊。一方面,不用額外增加巡檢人員數量;二是每個人的責任清晰了,杜絕了以往少數巡檢人員跟著巡檢組“濫竽充數”的現象。在正式實施前,張濤組織巡檢人員進行了培訓。後期,張濤還根據各儲存格的巡檢工作量,重新設立了考核工作指標,實現了巡檢人員的工作績效與收入成正比。一年後,統計結果出來了,巡檢人員發現漏氣的及時率提高了23%。很快,這一運行模式在全集團得以推廣。

燃氣管道洩漏有時不可預料,一旦出現,就得緊急處置。作為首善之區的北京,各方面對燃氣管道洩漏的應急要求是,發現早、反應快、處置好。

張濤在二分公司任職時就發現,燃氣管道出現洩漏後,應急人員趕到現場,第一步就是先瞭解並核實大量圖紙資料,才能著手處置,耽誤時間,還十分被動。張濤查閱一些資料後就琢磨著,能不能推行一種最小控制單元,縮短搶險處置時間?張濤提出,自上而下,制訂模組化的應急預案,把若干模組嵌入使用者資訊。發現險情後,搶險車抵達現場,就向集團應急平臺傳回位置資訊,實施遠端應急預案的調閱。按照誰先到、誰先擔任一級指揮員的原則,現場馬上進入控制處置環節。張濤說,這樣可以解決現場必須依靠某個人的能力,才能解決問題的尷尬局面。推行最小網格單元處置,可以使突發事件及其後續處置措施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目前這一設想在集團層面得以實現,在結合北斗導航系統後,更是如虎添翼。

安全生產重在預防。100起漏氣,哪怕有99起都妥善處置了,只要有1起沒有處置好,就可能產生嚴重後果。張濤開始思考,能不能在天然氣洩漏發生前發現這些隱患點,這樣就可以防患未然、提前處置了。在查閱分析相關資料後,張濤發現,所有出現洩漏的管道都存在一個共性問題,即管道防腐塗層事前都受到過外力破壞或存在破損。但管道埋在地下,隔著幾米厚的土層,要想檢查出防腐塗層的損壞情況,可不容易。張濤和同事嘗試利用現有設備,給管道通上微小電流,再通過電流溢出的大小,就可以較準確判斷破損點所在及嚴重程度。這項成果在二分公司應用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據初步統計,使用這項成果後,通過提前發現並處置防腐塗層損壞,搶修成本下降了50%以上,修復過的地區燃氣管道洩漏發生率下降了20%以上。這項成果也很快在集團生產管理系統得以推廣應用。

查患治患是加強安全生產的關鍵。2015年底,張濤任職企業安全部經理後提出,要在全集團確立以隱患排查系統為核心,推進安全管理工作。張濤和他的團隊借力北京市安監局的隱患排查治理平臺,建立了適合燃氣行業的隱患排查治理系統。過去,集團內只對治患提出過要求,卻沒有排查治理的細則。張濤他們嘗試著建立了隱患風險分級模型,使不同級別的部門、人員應該承擔什麼責任、如何做,一目了然。2017年,張濤與團隊一起又設計了隱患排查治理資訊系統,能嵌入所有業務部門的管理系統,讓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看得見、能落實。

為民情懷,平安心願化春雨

滿懷為民情懷,做好查患治患工作,是張濤多年的堅守和心願。他堅持和宣導,要儘早發現隱患,佑護居民安全;要妥善處置隱患,盡力方便居民;要舉一反三,實現除患治本。

北京市的學院路周邊高校眾多,人口密集,是北京燃氣集團重點保障的區域之一。2016年9月份,位於學院路上的中國礦業大學校園內一處燃氣管道周邊燃氣濃度異常,安全風險極大。

接報後,張濤提議進一步擴大檢測範圍,開展管道全面安全評估,對整個校區次高壓以上管道進行徹底體檢。通過檢測,評估管道防腐層等級為劣,並發現了13個防腐層破損點。這意味著即使洩漏修復了,仍然會存在13處風險點。

依照此類評估結果,通常會將該段管道列入下一年度更新改造專案計畫,專案實施週期大約在6個月左右。考慮到學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及安全評估結果,張濤立即組織專題會議,把隱患緊急情況向各部門進行通報,提出緊急立項實施的需求;同時請協力廠商專業機構現場核實取證,確認搶險工程的性質及工程內容,簡化流程,快速處置,不徹底消隱絕不放手。

由於組織協調得力,相關單位全力配合,利用國慶日放假的有利時機,不間斷地組織管道整體改造工程,10月20日,完成了此次管線更新改造任務並恢復通氣,共更新管道470米。從發現隱患到隱患得到徹底治理,僅用時1個月。

天然氣從管道進入用戶家中後,就屬使用環節了,同樣存在風險和隱患。對那些低保家庭來說,他們長年使用同一套灶具和軟管,甚至可能使用了不合格灶具,由於年久失修,意外洩漏隨時可能發生。一旦發生意外,還可能威脅到鄰居的生命財產安全。

2015年底,北京市領導到北京燃氣集團調研考察時,提出要對不合格燃氣灶具問題高度重視。事後,在集團的全力支持下,企業安全部參與了低保家庭不合格燃氣灶具的更換工作。張濤牽頭制訂了更換工作總體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在制訂方案過程中,張濤注意到,對用戶來說,燃氣安全薄弱環節不止存在於不合格灶具,還有一個是燃氣軟管,只更換前者,並不能確保百分之百的安全。

在集團內部開研討會時,張濤提出,在更換不合格灶具時,要一併更換不合格軟管。另外,還要給居民加裝安全自閉閥,一旦出現洩漏,可以做到自動斷氣。這次更換工作惠及全市10萬餘戶低保家庭,燃氣集團承擔了其中7萬餘戶家庭的更換工作。預計到今年10月底,更換工作能全部完成,並進行驗收。

燃氣安全工作,物件是使用者。如果能發動用戶來關注、瞭解和參與燃氣安全,無疑會事半功倍。張濤認為,燃氣安全也要堅持走群眾路線。

今年,北京燃氣集團承辦了全國安全生產諮詢日北京地區的主會場活動。張濤和他的團隊接手了這項活動的策劃任務,而以往他們並沒有類似工作經驗。在北京市安監局的支持下,張濤他們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打造了全市第一個以燃氣安全為主題的公園,讓參與活動的群眾以遊園互動的方式,體驗和感受安全生產。

6月16日,諮詢日活動舉辦當天,張濤及其活動團隊還與學校合作,開展了燃氣安全進學校活動,參與活動的小學生達到了4000餘人。現場舉行了小手拉大手、燃氣安全大營救、安全小課堂等活動,很多家長也被吸引積極參加。據事後統計,這項活動在網上受到200多萬人關注,成為燃氣集團安全宣傳有史以來規格最高、受眾最廣、效果最好的燃氣安全宣傳活動。

在回憶活動策劃時,不輕易叫苦叫累的張濤,也忍不住用了一個詞來形象那段時間——嘔心瀝血。

重任在肩的張濤,又得繼續出發了。黨的十九大即將在北京召開。確保十九大期間的北京燃氣安全,這項工作任務既光榮又艱巨。“作為集團企業安全部的負責人,我對此責無旁貸。”張濤說。早在今年7月份,北京燃氣集團就將以往歷次重大活動的保障區域列入了排查計畫,“四不兩直”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開展當中。

往期回顧:

本期編輯:鄭羽莎 花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