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與正值青春期叛逆的男孩安然相處?要避開這三條孩子禁線

養孩子難。 一個完整的家庭, 尚且有人手幫忙, 常忙得夠嗆。

單身媽媽養孩子, 特別是養兒子更難。 家庭離異, 一個媽媽既要承擔生活的重壓, 又要照顧孩子的生活、學習, 還要時不時揣摩孩子的心理, 常常是辛苦的付出, 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 身心俱疲!

前不久的晚上, 大概九點多了, 我洗漱完畢, 正打算陪孩子就寢。 手機響了, 號碼顯示是阿琳。

阿琳是我多年的一個朋友, 前些年走動得比較勤, 後來她的生活變故很大, 我也忙著照顧自己的家庭, 大家的聯繫就越來越少。 這個點, 阿琳來電話, 讓我有些意外,

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接起電話, 一時間有些靜默, 很快便傳來阿琳著急的聲音, 說話間又似乎帶著一絲哭腔:“不好意思, 這麼晚還打你電話, 我實在沒辦法了, 麻煩你幫我打個電話給傑……”

傑是我的同學, 機緣巧合, 通過我認識了阿琳, 一見傾心, 倆人後來戀愛、結婚、生子。 再後來, 因為一些無法調和的矛盾, 傑與阿琳離了婚, 兒子歸阿琳。

傑和阿琳離婚, 各有原因, 且不追究誰之過。 當時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倆人鬧得挺厲害。 我作為中間人, 左手是朋友, 右手是同學, 勸不了合, 實在尷尬。

天下的媽媽大抵都這樣, 寧可自己苦一些, 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兒子終於歸了阿琳, 可一個單身媽媽, 獨自撫養十幾歲的男孩, 想想處境就堪憂。

阿琳性格上比較強勢, 義無反顧帶著孩子生活了。

離婚後的一段時間, 傑偶爾曾有幾次聯繫過我, 大概意思就是:離婚了, 總不至於成仇人, 他還是孩子的爸, 可阿琳總是想方設法不讓父子相處……這種行為讓阿傑很頭疼, 他希望我有機會勸勸阿琳。 我曾勸過阿琳幾次, 她不樂意聽, 漸漸的, 我們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少。

今天這個電話, 主要是阿琳和兒子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衝突, 母子倆因為誰去開家長會的事, 鬧得天翻地覆, 甚至殃及到阿琳新任的丈夫。 平日還算聽話的兒子, 一反常態, 如此過激的反應, 讓阿琳怎麼也想不到, 想不明白。

兒子今年讀初中, 新學期開家長會, 原本是阿琳自己去的, 臨時單位有事走不開, 於是叫現任丈夫去代開。 阿琳沒覺得這是多大的事, 結果在兒子心裡, 卻成為了重要“事故”。 放學回來兒子就跟阿琳狠狠吵了一架, 兒子憤怒, 阿琳委屈, 新任老公尷尬……

吵架是在晚飯後, 兒子摔門走了, 直到九點還沒回來。 阿琳打了很多電話都不得蹤跡, 估摸著孩子是不是找自己爸爸去了?所以請求我打個電話去探問一下。

事情就是這樣一個經過, 正當我瞭解得差不多, 準備掛下電話去問阿傑時, 阿琳突然匆匆說了一句:“等一下……”不一會兒, 又悄悄說了一聲:“他回來了……”然後就匆忙掛下了電話。

孩子回家就好。 掛下電話, 我重又陪兒子就寢, 看著身邊熟睡的兒子, 想著阿琳剛才的那個電話, 久不能寐。

一個單身媽媽, 獨自撫養兒子成長, 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兒!阿琳有了新任丈夫, 我為她感到欣慰, 起碼生活上多了一個能照應的人。 但是想想她與兒子之間的相處, 卻令人憂心。

一個單身媽媽, 如何帶兒子生活?在阿琳的身上, 我看到三個問題, 這或許也是很多單身媽媽的共性。 如何與正值青春期叛逆的男孩安然相處,

我覺得單身媽媽一定要避開這三條孩子禁線。

禁線一:不刻意阻止父子相處

夫妻走到離婚這一步, 一定有逼不得已的無奈。 如何安放前夫的位置, 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很多媽媽, 在離婚之後, 要麼幫助孩子和父親之間建立親密的關係, 要麼阻止孩子與父親之間的交往。 很遺憾, 阿琳屬於後者。 強勢的性格, 讓阿琳在面對前夫的這個問題上, 從親人直接變成仇人。

傑曾努力去改變過這種狀態, 無果, 後來估計也累了吧, 不再爭取。 兒子到底多久能見一次爸爸, 離婚以後到底見過幾次爸爸?阿琳兒子心裡的苦悶, 或許只有孩子自己清楚。

父母離婚, 誰對誰錯已成過去, 不應讓孩子來繼續買單!離婚已經給孩子造成了缺失與傷害, 單親媽媽們不要為了泄內心的私憤,刻意阻攔孩子與生父相處。

孩子如果想見爸爸怎麼辦?答應他!並可以支持孩子過去與父親小住幾天,孩子並不會因為分別這幾天,回來後就冷落了媽媽,實際上卻是對孩子受傷心理的撫慰。如果條件可以,更贊成媽媽們能夠勇敢面對離婚帶給自己的傷害,主動和孩子的親生父親一起帶孩子外出活動。一切以孩子為重,放下對彼此的成見,克服尷尬。

特別是面對男孩,像阿琳的兒子這般到了十幾歲,正值青春叛逆期,他需要爸爸的説明,如果與親生父親來往密切,很多問題,他都可以直接問爸爸,這有助於男孩心理與生理的健康成長。

禁線二、不與孩子正面起衝突

對獨自撫養兒子的單身媽媽來說,青春叛逆期,是最令她頭疼的階段。孩子生理上迅速發育成長,內心渴望獨立,時時刻刻都想證明自己的力量,渴盼不受制于母親的管束。在正常的家庭裡面,父母們還可以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輪番上陣,與爸爸鬧翻,還有媽媽可以依賴。可是在一個單親的家庭裡面,媽媽就是唯一,既是唯一的管教人,也是唯一給孩子愛的人。

可是,媽媽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見識高低,與孩子之間難免發生不愉快的相處。孩子處於青春叛逆期,雖然他的反抗會深深傷害媽媽,但實際上,看到傷心欲絕的媽媽,他自己心裡也難受,也後悔,也害怕媽媽不再愛他。

如果衝突難免,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一個準則,儘量避免事態惡化,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

A、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喝口水,提醒孩子,讓我們平靜來討論話題,當然媽媽要做出表率。

B、如果你自己實在控制不住情緒,在失控之前,躲開孩子,暫停話題。

C、當你調節完自己的情緒準備再和孩子討論時,先鋪墊一下談話氛圍,告訴孩子: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是為了彼此更和諧生活,我會有原則地讓步,也應該有原則地堅持。讓孩子深明大義,再討論具體事情,應該來得順利多。

禁線三、不要企圖讓他人取代孩子親生父親的位置

在我印象中,阿琳的兒子一直是個乖寶,平時很聽媽媽的話,這一部分的原因或許是阿琳一貫的強勢。阿琳刻意不讓孩子接近父親,成為孩子心裡的“梗”,嘴上不說,不代表心裡沒有想法。所以,當他看到參加家長會的不是媽媽,不是爸爸,而是生活中新出現的這個打著“爸爸”角色的陌生人,這些年,在他心中積鬱的不滿,一下子爆發。

繼父不能取代親生父親。阿琳或許沒有主觀上沒想把新任丈夫作為孩子的父親來相待,但是在她的潛意識裡面,或許就有這樣的想法。當然,一個母親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她希望能重建一個和諧的三角關係。

但是,孩子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的內心裡面,親生父親的位置是誰也不能取代的,哪怕那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同樣在他內心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永遠是自己的爸爸!

離婚再組建家庭,這是媽媽們正常的生活軌跡。當媽媽們在重設自己人生的時候,一定要多考慮孩子的心理,注意以下幾點。

A、單身媽媽,如果你還沒有對一個男人足夠瞭解,還沒有做好與這個男人長期生活的準備,那麼一定不要冒失地提前引薦給孩子。包括媽媽們的約會,也要避開孩子的視線,減少對孩子無謂的傷害。

B、單身媽媽,如果找到了新的伴侶,一定要坦然告訴兒子,並再三強調,在媽媽心裡,最重要的是永遠是孩子。不要企圖用買東西收買孩子的心,而是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孩子感受到一如既往的愛。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保持穩定的夫妻關係。但這個社會,充滿太多的誘惑與不確定,如果婚姻不幸走到盡頭,那麼父母們,為了孩子繼續健康成長,一定要繞開禁線,盡可能減少給孩子的傷害。

單親媽媽們不要為了泄內心的私憤,刻意阻攔孩子與生父相處。

孩子如果想見爸爸怎麼辦?答應他!並可以支持孩子過去與父親小住幾天,孩子並不會因為分別這幾天,回來後就冷落了媽媽,實際上卻是對孩子受傷心理的撫慰。如果條件可以,更贊成媽媽們能夠勇敢面對離婚帶給自己的傷害,主動和孩子的親生父親一起帶孩子外出活動。一切以孩子為重,放下對彼此的成見,克服尷尬。

特別是面對男孩,像阿琳的兒子這般到了十幾歲,正值青春叛逆期,他需要爸爸的説明,如果與親生父親來往密切,很多問題,他都可以直接問爸爸,這有助於男孩心理與生理的健康成長。

禁線二、不與孩子正面起衝突

對獨自撫養兒子的單身媽媽來說,青春叛逆期,是最令她頭疼的階段。孩子生理上迅速發育成長,內心渴望獨立,時時刻刻都想證明自己的力量,渴盼不受制于母親的管束。在正常的家庭裡面,父母們還可以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輪番上陣,與爸爸鬧翻,還有媽媽可以依賴。可是在一個單親的家庭裡面,媽媽就是唯一,既是唯一的管教人,也是唯一給孩子愛的人。

可是,媽媽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見識高低,與孩子之間難免發生不愉快的相處。孩子處於青春叛逆期,雖然他的反抗會深深傷害媽媽,但實際上,看到傷心欲絕的媽媽,他自己心裡也難受,也後悔,也害怕媽媽不再愛他。

如果衝突難免,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一個準則,儘量避免事態惡化,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

A、如果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喝口水,提醒孩子,讓我們平靜來討論話題,當然媽媽要做出表率。

B、如果你自己實在控制不住情緒,在失控之前,躲開孩子,暫停話題。

C、當你調節完自己的情緒準備再和孩子討論時,先鋪墊一下談話氛圍,告訴孩子: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是為了彼此更和諧生活,我會有原則地讓步,也應該有原則地堅持。讓孩子深明大義,再討論具體事情,應該來得順利多。

禁線三、不要企圖讓他人取代孩子親生父親的位置

在我印象中,阿琳的兒子一直是個乖寶,平時很聽媽媽的話,這一部分的原因或許是阿琳一貫的強勢。阿琳刻意不讓孩子接近父親,成為孩子心裡的“梗”,嘴上不說,不代表心裡沒有想法。所以,當他看到參加家長會的不是媽媽,不是爸爸,而是生活中新出現的這個打著“爸爸”角色的陌生人,這些年,在他心中積鬱的不滿,一下子爆發。

繼父不能取代親生父親。阿琳或許沒有主觀上沒想把新任丈夫作為孩子的父親來相待,但是在她的潛意識裡面,或許就有這樣的想法。當然,一個母親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她希望能重建一個和諧的三角關係。

但是,孩子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的內心裡面,親生父親的位置是誰也不能取代的,哪怕那是一個不稱職的父親,同樣在他內心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永遠是自己的爸爸!

離婚再組建家庭,這是媽媽們正常的生活軌跡。當媽媽們在重設自己人生的時候,一定要多考慮孩子的心理,注意以下幾點。

A、單身媽媽,如果你還沒有對一個男人足夠瞭解,還沒有做好與這個男人長期生活的準備,那麼一定不要冒失地提前引薦給孩子。包括媽媽們的約會,也要避開孩子的視線,減少對孩子無謂的傷害。

B、單身媽媽,如果找到了新的伴侶,一定要坦然告訴兒子,並再三強調,在媽媽心裡,最重要的是永遠是孩子。不要企圖用買東西收買孩子的心,而是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孩子感受到一如既往的愛。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保持穩定的夫妻關係。但這個社會,充滿太多的誘惑與不確定,如果婚姻不幸走到盡頭,那麼父母們,為了孩子繼續健康成長,一定要繞開禁線,盡可能減少給孩子的傷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