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不堪重負19樓跳下:高學歷媽媽把孩子當木偶

望女成鳳、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共同心願, 但是你在為孩子做選擇的時候有考慮過孩子本人的想法嗎?你選擇的路是孩

子自己想要走的嗎?能讓孩子幸福嗎?這些你都有想過嗎?

早上起來, 被一條教育新聞引爆:

抱著已經冰冷的女兒, 小慧的媽媽精神徹底崩潰。 把一個“笨”女兒送進全國知名學府, 再讓她進入知名的律師事務所, 母

親付出了多少心血是可想而知的, 可女兒畢業才一年, 就用這樣的方式深深的回報母親的恩情!

這是怎麼回事呢?

教育 事情原委

1984年, 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一個可愛的生命誕生了,

媽媽看著粉嫩的孩子開心的對爸爸說:咱們家的孩子一定很聰明

就叫小慧吧, 咱們的孩子一定要比別人家的優秀。

然而, 小慧的表現卻讓媽媽大跌眼鏡: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想跑的時候, 小冉還走不穩;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會喊“阿姨”、“奶

奶”了,

小慧連“爸爸”、“媽媽”也不會說。 真正讓媽媽失望是從小慧上小學開始, 每次考試, 只要稍微有難度的題目, 總是

得不到高分。 小慧媽媽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本科生, 這使得自尊心無法自容。 為了讓女兒聰明起來, 媽媽成了各種腦

保健品的忠實粉絲, 每天逼著孩子吃各種補品。 不過, 學習成績沒有上去, 孩子卻早熟起來, 小學五年級就有了初潮。

最後, 還是在醫生朋友強烈反對下, 才停止了對女兒的補腦工程。

在小慧的日記裡記載到:我反應慢, 在團隊活動裡總是拖後腿的那一個。 可是, 媽媽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她總認為她和

爸爸都是精英, 按照基因遺傳, 我怎麼可能不聰明?所以, 父母能幹並不一定是好事, 我不快樂, 他們也活在辛苦當中。

小慧好不容易上了初中, 媽媽用盡家裡所有的積蓄, 為小慧請來各科家教老師。 到了最後只要一看到試題的前半部, 就

知道這道題的解題思路。 所以, 每次考試, 小慧在班級裡都是名列前茅。 媽媽總算滿意了。 她在拿到女兒成績單的那一

刻, 對小慧說:“你的聰明真是被媽媽強行挖掘出來的。 ”

後來小慧上了高中, 被媽媽安置在“尖子班, ”不到一個星期, 向來對媽媽言聽計從的小慧告訴媽媽:“我要退學”。 媽媽一

聽, 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小慧卻相當堅定:“老師講的東西, 我根本就聽不懂。 高中的課程對於我來說, 真是太難了。

我想上職校學護工, 將來到養老院工作”。 爸爸試圖說服媽媽尊重孩子的選擇, 可是媽媽憤怒的吼道:“除非我就死了, 否

則, 我一定要小慧上大學, 而且是名校!”

就這樣, 2003年小慧考入中國政法大學。 她天真的以為大學可以過輕鬆的生活, 然而事與願違由於媽媽的加入, 變得如

同高中一般, 苦不堪言。 大四畢業時, 小慧喝了很多酒, 輪到她發表畢業感言時, 她的發言讓很多同學紅了眼圈:“畢業

了, 大家最高興的是終於可以走向社會, 自力更生了。 而我最高興的是, 終於可以不用學習了。 這16年的讀書生涯太累

了, 累得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

畢業後媽媽幫她找了單位, 像以往一樣, 小慧就是有一萬個不願意, 也不得不服從媽媽的安排。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

的下午,小慧從單位19樓飛身而下,一朵鮮花枯萎了。

幾天後,媽媽才在自己的郵箱發現小慧自殺前發來的一封郵件,內容很簡短: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

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

的笨,我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活得很自由。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生活在自己的欲望和想像之中,每天都規劃著孩子的人生。但你們知道嗎?這樣做會使孩子的童年缺

少純粹的愛,有的只是功利性的謀事。照這樣繼續下去,社會中會有多少的“熊孩子”!

這樣的情形現在普遍存在,父母們難道你們不反思反思這樣的家庭教育了嗎?

教育是希望孩子幸福,用不要用標準去衡量,什麼成績、名校,當生命沒了還有啥顯得更重要呢?

也不得不服從媽媽的安排。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

的下午,小慧從單位19樓飛身而下,一朵鮮花枯萎了。

幾天後,媽媽才在自己的郵箱發現小慧自殺前發來的一封郵件,內容很簡短:爸爸媽媽,我一直希望可以成為你們希望

我成為的那種人,可是,我始終成不了那種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屬於自己的圈子裡,別人的優秀都是用來突出我

的笨,我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許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類,不聰明,但活得很快樂,活得很自由。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生活在自己的欲望和想像之中,每天都規劃著孩子的人生。但你們知道嗎?這樣做會使孩子的童年缺

少純粹的愛,有的只是功利性的謀事。照這樣繼續下去,社會中會有多少的“熊孩子”!

這樣的情形現在普遍存在,父母們難道你們不反思反思這樣的家庭教育了嗎?

教育是希望孩子幸福,用不要用標準去衡量,什麼成績、名校,當生命沒了還有啥顯得更重要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