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都怪我”愛的卑微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推開幸福,否定自己的?

01

你劈腿?都怪我不好

小安是個"付出型"的女孩, 她和男友相戀3年, 愛的很卑微:

男友愛瘦, 她就節食減肥餓到暈;

男友嗜辣, 她就逼自己頓頓吃辣。

至於來著姨媽給男友洗襪子, 半夜給他整理出差行李……更是"義不容辭"。

朋友們勸她:

你這哪是“女朋友”, 簡直是男主子收的“通房大丫頭”

愛的這樣卑微, 未必能"在塵埃中開出花", 也許只是被別人踩在腳下。 男友劈腿成癮——可小安不去指責渣男, 反而檢討自己:

“都是我刻板沒趣, 對他不夠關心, 他才出去找補……”

她因為對方劈腿, 責備自己, 又把這種“失敗”, 泛化擴展到各個方面——“我什麼都搞不定”, 給自己貼上一個大大的標籤:

“我就是一個loser”, “我不值得別人去愛”。

在腦海中, 反復發酵成一場災難:

"我愛的這麼沒底線了, 還是留不住他!我太差勁了!沒人會愛我……我肯定嫁不出去了……要是30多歲, 還剩在家裡, 同事、鄰居會怎麼看我?爸媽的臉都讓我丟盡了……我註定要孤獨一生了……"

一次小小的失戀, 經過大腦的認知處理, 已經發酵成生死大事, 整個人都深陷在自我否定、嚴重焦慮的泥潭當中……

這時候, 對這個可憐的姑娘來說, 她失去的哪是一個男人?

她的自信, 她的自我肯定, 繼續去愛的勇氣, 追求幸福的決心……都隨著這個人一起離去……

02

小時缺愛, 長大往往愛的卑微

為什麼像小安這類的女生, 會把一切“罪因”都攬到自己身上?

哪怕是面對劈腿、家暴……甚至還在自我攻擊:

“都怪我不好, 才氣得他打我……”

“都怪我管得太多, 他才想出軌放鬆下……”

人們在遇到一件事情後, 不管是好事壞事, 大腦都會對這些事實加以解釋, 不同的解釋風格, 就是認知習慣。

有人習慣向外歸因——都怪渣男, 都怪這社會……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

有的人是習慣向內歸因——是我不夠努力, 是我不夠漂亮……小安就是典型的向內歸因, 並且極端地把問題過度概括, 不區分人和事, 泛化成自我人格的否定。

這類姑娘, 往往缺乏自信, 自我價值感低, 她們接納不了自己,

只能通過取悅別人, 去獲得肯定。

什麼是自信呢?

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經說過:真正的自信來源於自我接納。

這種自我接納, 最早來源於父母的愛。

小孩的世界裡, 父母就是一切。 如果童年時, 父母營造了穩固、溫暖的家庭關係,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護,

就好像種子落在肥沃的土壤上, 盡情的舒展生長——她覺得, 自己是好的, 是值得愛的, 長出了自信, 長出了開朗。

而相反, 大量案例中, 有跡可循的是:

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裡, 從小缺愛的孩子, 會下意識把各種問題都怪在自己身上。

是我不好, 媽媽才不要我了;

是我不好, 爸爸才不回家;

是我不好, 大家的生活才這麼糟糕……

他們的成長過程中, 不斷累加著父母的斥責、嫌棄、辱駡, 甚至是被拋棄的威脅, 像被困守在隨時會傾覆的大廈裡, 內心充滿了不安全感。

她們在家裡小心翼翼, 努力討父母歡心, 有時候做了某件事, 比如拼命做家務, 或者考了好成績……換回父母偶爾的好臉色時, 她們就此建立錯誤的回饋機制:

我必須表現得很好, 才可以換回別人的愛。

要維繫一段關係,必須討好,才能取悅別人。

長大後的戀愛關係中,也習慣用過度付出,曲意逢迎,刻意討好,維持關係。

03

比“變得更好”更重要的是:接納現在的自己

我們沒辦法選擇父母,也不能讓時光逆轉,如果已經養成了這種認知思維怎麼辦?

先來一粒止痛丸:

停下那只不斷鞭打自己的毒手,停下自我攻擊和自我歸罪,啟動自我同情機制,不要再做“如果我表現再好一點的話,也許就……”這樣的假設和自我譴責。

抱抱那個受傷的自己,像你開導閨蜜時,那樣溫柔,充滿耐心:

你們沒在一起,只是因為性格不合;

只是因為你不是她喜歡的類型;

只是你們相遇的時機不對;

只是你們兩家離得太遠……

其實,這可能就是分開的真正原因……

等你有能力走出陰霾後,再回過頭,去剖析這段關係中的對錯原因。

再加一顆定心丹:

把你的心——你的標準定在這裡,別跟著別人的標準跑了。

多好才算好?

廣告都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別人的度量衡裡,你永遠做不到完美。

成熟的人要懂得:

世界並不是只有“好”或“不好”的兩極分化,更不是“沒做好某件事=你不好。”

自信從來不是,等你足夠優秀足夠好之後,功成名就的附贈品。它是不管在哪段路上,不管別人如何評價,我始終堅信——我很好。

開朗就是:我始終堅持自己的衡量標準,欣賞自己。

那個發誓從此“學跳舞去減肥賺大錢”的姑娘,以為搞定琴棋書畫,就能借此搞定那個“嫌棄”她的男人,都是“自卑”毒深入臟腑,執迷不悟抱著所謂的“問題”死死折磨自己。

武志紅老師曾講過一個案例:

尿床的小男孩,興高采烈告別醫生。

家人問:尿床治好了嗎?

小男孩興奮地說:不,醫生只是告訴我——那不是個問題。

放輕鬆一點,你會發現,拋開那個“都是我不好”的大帽子,你已經可以區分“人”和“事”了。

別人對你的拒絕和否定,只針對那件“具體的事”。

真正的事實是:

我們只是這件事情做的不好,其它的事情,做得很棒。

只是分個手,你還是個可愛的姑娘;

只是這次考砸了,你還是個好學生;

只是這次晉升失利,你還是一個有能力的好員工……

具體到事,合理歸因。

心定了,再服下這粒大力丸:

去強化你的長板,而不是一味揭短。

黃有璨老師寫道,他從小就內向害羞,不善言辭,很發怵和人交際。但是他擅長寫作,於是不斷提升寫作能力,把自己的很多思考,用文章傳播出來——很多人真的先認同了他的文,又欣然接受了他的人。

不斷強化你的長處,通過長處,感受被人們認可、欣賞的感覺,讓這些成功的感覺,給你自信,通過這樣的正向回饋,讓內心逐漸強大、自信起來,擁有抵抗抑鬱和焦慮的能量,救贖自我否定的靈魂。

其實,你比你想像的,更好。

- END -

※作者:綠林好菡,初心客廳專欄作者。溫柔未遂女菡子。廣告人,設計師,夢裡有片海。

才可以換回別人的愛。

要維繫一段關係,必須討好,才能取悅別人。

長大後的戀愛關係中,也習慣用過度付出,曲意逢迎,刻意討好,維持關係。

03

比“變得更好”更重要的是:接納現在的自己

我們沒辦法選擇父母,也不能讓時光逆轉,如果已經養成了這種認知思維怎麼辦?

先來一粒止痛丸:

停下那只不斷鞭打自己的毒手,停下自我攻擊和自我歸罪,啟動自我同情機制,不要再做“如果我表現再好一點的話,也許就……”這樣的假設和自我譴責。

抱抱那個受傷的自己,像你開導閨蜜時,那樣溫柔,充滿耐心:

你們沒在一起,只是因為性格不合;

只是因為你不是她喜歡的類型;

只是你們相遇的時機不對;

只是你們兩家離得太遠……

其實,這可能就是分開的真正原因……

等你有能力走出陰霾後,再回過頭,去剖析這段關係中的對錯原因。

再加一顆定心丹:

把你的心——你的標準定在這裡,別跟著別人的標準跑了。

多好才算好?

廣告都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別人的度量衡裡,你永遠做不到完美。

成熟的人要懂得:

世界並不是只有“好”或“不好”的兩極分化,更不是“沒做好某件事=你不好。”

自信從來不是,等你足夠優秀足夠好之後,功成名就的附贈品。它是不管在哪段路上,不管別人如何評價,我始終堅信——我很好。

開朗就是:我始終堅持自己的衡量標準,欣賞自己。

那個發誓從此“學跳舞去減肥賺大錢”的姑娘,以為搞定琴棋書畫,就能借此搞定那個“嫌棄”她的男人,都是“自卑”毒深入臟腑,執迷不悟抱著所謂的“問題”死死折磨自己。

武志紅老師曾講過一個案例:

尿床的小男孩,興高采烈告別醫生。

家人問:尿床治好了嗎?

小男孩興奮地說:不,醫生只是告訴我——那不是個問題。

放輕鬆一點,你會發現,拋開那個“都是我不好”的大帽子,你已經可以區分“人”和“事”了。

別人對你的拒絕和否定,只針對那件“具體的事”。

真正的事實是:

我們只是這件事情做的不好,其它的事情,做得很棒。

只是分個手,你還是個可愛的姑娘;

只是這次考砸了,你還是個好學生;

只是這次晉升失利,你還是一個有能力的好員工……

具體到事,合理歸因。

心定了,再服下這粒大力丸:

去強化你的長板,而不是一味揭短。

黃有璨老師寫道,他從小就內向害羞,不善言辭,很發怵和人交際。但是他擅長寫作,於是不斷提升寫作能力,把自己的很多思考,用文章傳播出來——很多人真的先認同了他的文,又欣然接受了他的人。

不斷強化你的長處,通過長處,感受被人們認可、欣賞的感覺,讓這些成功的感覺,給你自信,通過這樣的正向回饋,讓內心逐漸強大、自信起來,擁有抵抗抑鬱和焦慮的能量,救贖自我否定的靈魂。

其實,你比你想像的,更好。

- END -

※作者:綠林好菡,初心客廳專欄作者。溫柔未遂女菡子。廣告人,設計師,夢裡有片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