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稱重100粒兒大米交5根老鼠尾巴,比起簽名,奇葩作業家長更傷不起

我小學作業的家長簽名都是冒簽的, 後來被老師發現叫家長, 我媽回家的路上抱怨我怎麼不冒得像一點……

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這是不是也是你小時候的記憶?近日浙江一小學叫停家長在作業上簽字,

為家長減負。 學校提出, 認真批改作業, 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職責!

其實要叫停的不止是在孩子作業上簽字, 家長更想問的是, 這些燒腦的奇葩作業誰來寫?

找八十片不同類別的樹葉

(我是要帶孩子去幾片大森林裡才能找夠?)

畫出家裡房間的平面圖

(來, 寶寶, 先畫一個長方形代表樹葉!媽媽, 長方形是啥?……)

要求霧天數星星 , 還要認北斗七星

(在雲層很厚, 有星星的日子本來就少的成都, 不是不想數, 是真的看不見。 )

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月亮一次, 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 堅持28天。

(作為上海天文學會秘書長的學生家長, 甚至無法幫助他的孩子完成這項作業, 因為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 晚上7點到9點是根本看不到月亮的。 )

請在國慶放假期間, 為幼兒準備不同膚色的小朋友、中國有名的建築、世界有名的建築以及國旗國徽圖片, 並豐富幼兒的相關知識, 以圖文並茂的形式, 做成簡報。

(這要求提的讓專業編輯也抓不到重點)

“請把孩子小長假的活動做成PPT, PPT分成幾個系列, 一個是閱讀的書, 一個是參加的旅遊點, 一個是幫爸爸媽媽做的家務……”

(上學時沒學好PPT的我經過磨煉成了PPT高手)

家長和孩子用廢棄的材料做一個熊貓牌電視機, 要求能看能發聲

(後悔當年自己為啥沒學機電專業)

杭州城裡曾掀起過一場“滿城找桑葉”大戰。 為了協助孩子完成當地小學三年級科學課的作業——養蠶, 2萬多家長使出渾身解數, 全城奔走搜集桑葉, 為蠶兒們的吃食焦頭爛額。

(真是一份作業牽動一座城)

稱一稱100粒兒大米有多重,

100粒米要怎麼稱啊?我們家長跑遍了菜場、米店, 各種稱量工具都稱不出, 最後到珠寶店裡用電子小秤才稱出了答案。

(腦子裡充滿了下次該稱什麼的恐懼)

用碎布縫製一條一米長的軟棒, 裡面塞點彈力絮, 然後兩頭縫上扣子和紐扣眼。

(至今沒弄明白這是要幹啥)

女兒作業“出本書”媽媽跑了十幾家印刷廠,爸爸說,裡面的內容還好說,用姑娘自己的作文。但是一本真正的書,還有封面、排版、印刷、序言這些必不可少的要素。

(這哪是做作業,純粹就是在拼爹呀!)

做一個昆蟲標準,先要捉蟲子,然後製作標本、固定標本,關鍵還要給標本進行各種精美的裝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網上淘寶,發現從幾毛錢到幾千元的標本都有,還可以負責裝裱,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都有,取了個巧,花50元裝裱好的蠍子標本給學校送過去,總算把這件事“蒙混”過去了。

(有困難,找淘寶)

“手工縫製長頸鹿”

(到底應該從哪下手)

背景:老師讓帶一條魚去去學校觀察

孩子: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的和別人的不一樣?

(從後腦勺都可以看出來他比沒帶魚的小朋友都絕望)

三年級的孩子要交一篇經濟小論文

(當年交研究生論文也沒這麼難過,不能做得太成熟,還要把握好孩子的尺度。沒辦法,別人都是爸媽寫,你讓孩子自己寫的話,肯定分數不高。)

某一個數與自己相加、相減、相乘、相除之後,所得到的和、差、積、商之和是100。請問:這個數是多少?

(阿拉伯數字裡還有這種數?)

家長們做完作業靜下心來想想,他們明白了,可能這一切都是輪回:

“我想起自己小學時的一個經歷。老師佈置我們每天要做一件好人好事,比如拾金不昧啊,扶老奶奶過馬路啊,幫鄰居拿報紙啊。有一天我放學後在家附近的十字路等了一兩個鐘頭也沒等來老奶奶,只好拿了爸爸的1分錢上交給老師,說是自己撿的。”就這樣,我用這爸爸的1分錢換來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朵小紅花。

“八幾年的時候吧,學校裡除四害。老師要求每人交一根老鼠尾巴,到後來就要求交5根。據我所知有的同學沒逮到,就用蘿蔔根來冒充。”我媽在牛圈裡忙活了一天,才好不容易才逮著一隻小老鼠。“我把鼠尾巴上繳之後,又得了第二朵小紅花。”

可再多的紅花也解答不了我心裡的疑惑,“我至今都不知道這些尾巴收上去是幹什麼用的。”

家長要是忙活兒半天依舊焦頭爛額,苦難的娃兒第二天會對老師這樣說:

女兒作業“出本書”媽媽跑了十幾家印刷廠,爸爸說,裡面的內容還好說,用姑娘自己的作文。但是一本真正的書,還有封面、排版、印刷、序言這些必不可少的要素。

(這哪是做作業,純粹就是在拼爹呀!)

做一個昆蟲標準,先要捉蟲子,然後製作標本、固定標本,關鍵還要給標本進行各種精美的裝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網上淘寶,發現從幾毛錢到幾千元的標本都有,還可以負責裝裱,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都有,取了個巧,花50元裝裱好的蠍子標本給學校送過去,總算把這件事“蒙混”過去了。

(有困難,找淘寶)

“手工縫製長頸鹿”

(到底應該從哪下手)

背景:老師讓帶一條魚去去學校觀察

孩子: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的和別人的不一樣?

(從後腦勺都可以看出來他比沒帶魚的小朋友都絕望)

三年級的孩子要交一篇經濟小論文

(當年交研究生論文也沒這麼難過,不能做得太成熟,還要把握好孩子的尺度。沒辦法,別人都是爸媽寫,你讓孩子自己寫的話,肯定分數不高。)

某一個數與自己相加、相減、相乘、相除之後,所得到的和、差、積、商之和是100。請問:這個數是多少?

(阿拉伯數字裡還有這種數?)

家長們做完作業靜下心來想想,他們明白了,可能這一切都是輪回:

“我想起自己小學時的一個經歷。老師佈置我們每天要做一件好人好事,比如拾金不昧啊,扶老奶奶過馬路啊,幫鄰居拿報紙啊。有一天我放學後在家附近的十字路等了一兩個鐘頭也沒等來老奶奶,只好拿了爸爸的1分錢上交給老師,說是自己撿的。”就這樣,我用這爸爸的1分錢換來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朵小紅花。

“八幾年的時候吧,學校裡除四害。老師要求每人交一根老鼠尾巴,到後來就要求交5根。據我所知有的同學沒逮到,就用蘿蔔根來冒充。”我媽在牛圈裡忙活了一天,才好不容易才逮著一隻小老鼠。“我把鼠尾巴上繳之後,又得了第二朵小紅花。”

可再多的紅花也解答不了我心裡的疑惑,“我至今都不知道這些尾巴收上去是幹什麼用的。”

家長要是忙活兒半天依舊焦頭爛額,苦難的娃兒第二天會對老師這樣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