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徐道勝:石橋老街那棵來自西漢的古槐

石橋古槐樹

槐樹, 又稱國槐, 豆科槐屬, 和草本的大豆原是一家。 它是中國一種重要的古老樹種, 歷史悠久。

在古代, 槐樹被認為代表“祿”,

古代朝廷種三槐九棘, 公卿大夫坐于其下, 面對 三槐者為三公, 《周禮"秋官"朝士》上說:“面三槐, 三公位焉”。 《古文觀止》中有一篇東坡先生所著的《三槐堂銘》, 講的就是這個典故。 北宋初年, 尚書兵部侍郎王佑文章寫得極好, 做官也很有政績。 他相信王家後代必出公相, 所以在院子裡種下三棵槐樹, 作為標誌。 後來, 他的兒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 當時人稱“三槐王氏”, 在開封建了一座三槐堂。 種了三棵槐樹, 子孫就當上了大官, 這槐樹還真有點神奇。

當然, 這只是一個傳說。 我們今天說的, 是宛北名鎮銀石橋老街上的一棵古槐, 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說, 這棵古槐栽種於西漢時期, 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因此, 又被人們稱之為“漢槐”。

又因其處於正街上, 還被人們稱為“過街槐”。 當地就曾流傳著“三棵柏一棵槐, 玉石影壁過街槐”的說法, 基本上概括了石橋街上的古文景觀。

這棵古槐樹幹直徑一米餘, 樹冠占地數十平方米。 我們前去採訪的時候, 雖是初冬季節, 但這棵古槐仍以枝繁葉茂的形象呈現於我們面前。 惟一讓人感到可惜的是, 它的樹皮基本上全部呈龜裂狀, 主樹幹也差不多全空了。 陪同我們前去採訪的張衡高中退休教師丁章華說, 這棵古槐, 木髓、木質層全沒有了, 全靠樹皮來輸送營養。 但他又很專業地說, 他查過資料, 槐樹長到百年以後, 樹皮就會破裂, 專業上稱為韌皮壞死, 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也是辨別槐樹是否是古樹的重要依據。 他還告訴我們,

拍《南陽大會戰》時, 有一個演員在樹洞裡隱蔽的鏡頭, 就是在這棵古槐上拍攝的。

從小在石橋街上長大的丁老師還說, 他一直比較關注這棵古槐, 對它的發芽時間做過多年的記錄, 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別的槐樹每年3月底發芽, 這棵古槐基本上都是每年4月20日發芽。 個中原因, 他曾詢問過多人, 但沒有人給出一個令人折服的答案。

還有, 這棵古槐, 每年至少要開兩次花, 與別的槐樹不同的是, 一般的槐樹結的果是槐角, 這棵古槐結的果卻是平平的槐板。 但就是這些槐板, 救過不少人的命。 據說, 解放初期, 附近一個村的村民普遍拉肚子, 而且一拉就是半月, 眼看不少人就要命赴黃泉, 一位病人突然做了個夢, 說槐板熬茶喝可治病,

於是, 就讓家人照辦。 讓人沒想到的是, 他喝了槐板茶後, 第二天病就好了。 後來, 大家紛紛效仿, 全村人的病竟然奇跡般地全好了。 如今, 附近很多村民, 一旦拉肚子, 就會用槐板熬茶喝, 屢試不爽。

石橋高中丁章華老師為這棵樹做的畫

關於這棵古槐,

還有很多神奇的傳說。 現年79歲的石橋二村村民呂廷有老人說, 他20多歲時, 有一天晚上回家路過這棵古槐時, 突然發現樹上有一隻小白兔。 就在他準備爬上樹逮小白兔時, 恍恍惚惚看到一位白鬍子老頭走了過來, 用不知是什麼的東西朝他身上打了一下, 嚇得他沒命似地大叫。 而當很多村民跑過來時, 卻什麼也沒有了。

呂廷有還說,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煉鋼鐵時, 當時有位公社幹部讓附近的老百姓把這棵古槐伐了, 但沒人敢, 大家都說這棵古槐有仙界。 沒辦法, 這位幹部就自己動手用斧頭砍去了一枝樹幹, 可第二天, 就莫名其妙地死去了。 老百姓都說, 他這是遭的報應。 從此以後, 再也沒人敢動這棵樹了。 老百姓有所求時, 都會燒上一燭清香,每月的初一、十五,前來燒香者更多。2000年大年初一,就因為群眾燒香,這棵古槐還著了一次火,附近居民用盆盆罐罐救火,根本就無濟於事,最後,還是南陽的消防隊把火撲滅了。讓人稱奇的是,大火著了一個多小時,古槐竟然安然無恙。

故事歸故事,傳說歸傳說,但古槐的保護讓人心痛。採訪中,記者看到,雖然有群眾自發用水泥把古槐的底部圍了起來,伸出很遠的枝幹也用電線杆支了起來,但這種保護過於原始和簡單,基本上起不到什麼作用。而且,附近的一些商戶文物保護意識淡薄,把很大的看板子緊挨著樹幹直接釘在了樹的根部。

2005年5月16日,南陽市人民政府曾對這棵古槐的保護做出過明確規定:以樹幹週邊為基線向四周擴展20米為保護範圍;自保護範圍邊線向外擴展50米為建築控制地帶。但實際上,這些可行性的保護措施,目前還僅僅局限在文字上。

都會燒上一燭清香,每月的初一、十五,前來燒香者更多。2000年大年初一,就因為群眾燒香,這棵古槐還著了一次火,附近居民用盆盆罐罐救火,根本就無濟於事,最後,還是南陽的消防隊把火撲滅了。讓人稱奇的是,大火著了一個多小時,古槐竟然安然無恙。

故事歸故事,傳說歸傳說,但古槐的保護讓人心痛。採訪中,記者看到,雖然有群眾自發用水泥把古槐的底部圍了起來,伸出很遠的枝幹也用電線杆支了起來,但這種保護過於原始和簡單,基本上起不到什麼作用。而且,附近的一些商戶文物保護意識淡薄,把很大的看板子緊挨著樹幹直接釘在了樹的根部。

2005年5月16日,南陽市人民政府曾對這棵古槐的保護做出過明確規定:以樹幹週邊為基線向四周擴展20米為保護範圍;自保護範圍邊線向外擴展50米為建築控制地帶。但實際上,這些可行性的保護措施,目前還僅僅局限在文字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