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0萬留學海歸月薪2000,你還想著送孩子出國嗎?

現在, 有不少父母會千方百計送孩子到國外求學。 杭州一名26歲的小林一家就是其中的一員。

6年前, 小林的父母賣掉了唯一的房子,

拼湊200萬作為女兒小林留學澳洲的費用。 6年後, 小林留學歸來, 本想著可以拿高薪, 結果找工作四處碰壁, 更讓她無奈的是, 相對于留學生, 國內的很多大公司反而更青睞985、211高校的畢業生。 一家公司甚至給她開出了2000元的底薪。

最終, 還是在父母的幫助下, 小林才找到了月薪5000的工作。

事實上, 像小林這樣的遭遇如今並不少見。 根據《都市快報》的一項針對杭州50位海歸的隨機採訪發現:

☆有28%“海歸”起薪在6000元以下, 最低的只有3500元;

☆起薪在6000-8000元的海歸最多, 占40%。

這一數值, 已經與杭州眾多高校畢業生的起薪相差無幾。

中國家長最愛送孩子出國!

如今, 像小林的父母這樣的中國家長並不少見。 根據滙豐銀行發佈的最新全球教育報告顯示, 中國的家長最愛送孩子出國留學, 並為此做出巨大犧牲:

滙豐銀行對來自全球15個國家, 8481對家長的教育投入、教育理念和對孩子的教育預期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結果顯示:

☆全球範圍內, 父母們平均在孩子教育方面支出44221美元, 其中, 中國香港排在第一位,

平均教育支出高達132161美元;中國臺灣($56,424)和中國大陸($42,892)分別排在第四和第五位。

☆54%的中國家長希望送孩子留學。 並願意為孩子留學海外接收高等教育花費高達10萬美元。

☆93%的中國父母給孩子請私人輔導, 95%的中國家長考慮讓孩子讀研究生。

☆約1/3中國家長表示已為此減少對長期儲蓄/投資的支出, 這比全球平均水準高10%。 1/3的中國家長承認他們大幅度減少或完全終止娛樂活動或休假來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

報告還顯示:儘管做出如此犧牲, 70%的中國父母仍擔心自己為孩子做得還不夠好, 這比全球平均水準高出13%。

爸媽為何要送孩子留學?

為何家長不惜血本也要送孩子出國留學呢?一般來說, 家長送孩子出國的目的有三:

1:接受尖端教育

一些家長認為, 中國的應試教育讓很多人的思維都固化了, 孩子去國外可以接受先進的教育, 長見識, 開眼界, 拓思維。

如果讓孩子留學只是為了陶冶情操, 或者單純是為了學術, 不在乎金錢和時間上的成本, 那麼留學對家庭來說只是坦然的追求,

不必在乎別人怎麼評價孩子的留學價值, 更不用懷疑自己的留學價值。

2:留學有優越感

有些家長把孩子留學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 陶醉在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中。

事實上, 孩子留學價值的高低不在於是否能得到高薪高規格的工作和生活, 而在於留學後該有的國際視野、能力以及素質, 那些盲目的優越感並不能給孩子加分。

3:為了更好的發展

簡單來說,就是學成回國可以找高薪工作。為此,不少工薪家庭不惜掏出全部家底讓孩子留學深造教育大投資。

如果讓孩子留學就是為了回國找高薪工作,那麼,家長一開始的時候就要做好風險和受益準備。畢竟這種做法風險很大,就像新聞中提到的小林,家裡賣掉房子,拼湊200萬留學,回國後只能找到2000元的工作,欠妥。

儘管我們不能簡單地用付出與回報的比例來看待這樣的現象,但在送孩子出國留學之前,家長還是需要慎重考慮,千萬別盲目。

低齡留學更需做好萬全準備

在留學熱中,低齡留學似乎也有越來越熱的趨勢。不少家長在初中甚至高中就會把孩子送出國。這些家長認為,讓孩子接受海外教育越早越好,這樣他的語言、生活習慣、文化等各方面都能融入當地的社會,對於求學、工作都會更有優勢。

然而,低齡留學生出國讀書面臨著很多問題,學習環境的適應、獨立生活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將迎來巨大的考驗。

如果父母已經早早為孩子規劃了留學路線,在送孩子出國之前,以下幾點可不能忽視:

1、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在國內,許多父母從小嬌慣孩子。孩子的衣服都是父母洗,飯菜都是由父母做,導致他們做家務的能力低下。有的孩子連每天需要換洗自己的衣服都不知道。一旦孩子離開了父母,開始寄宿生活,許多以前父母操辦的事情,現在不得不親力親為。

對於準備留學的低齡寶寶們,家長們一定要在國內就要開始鍛煉孩子們的獨立生活能力,讓孩子從洗澡,洗衣開始,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

2、提前做好留學計畫

對於低齡孩子來說,家長最好給針對孩子及家庭的情況制定一份留學計畫,如去陪讀就跟孩子一起同步學習,一起瞭解留學期間的大小事項,在國外該用怎樣的學習方法?做好心理和學習準備。

3、瞭解國外國情民俗

不同異域的社會、國情、經濟、文化都可能迥然不同。中國學生的留學之路,不應僅僅是在校園中求學的過程,更是接觸和瞭解、乃至運用國際社會文化“為自己發展而用”的一個難得的過程。在出國前,充分瞭解國外的社會人文、歷史、經濟、民族、就業等方面的豐富資訊,會説明一個中國學生更快地創建屬於自己的留學生活圈子。

4、提升外語水準

留學前和留學後的第一年一定要著重學習外語,無論是平時的學習用的,還是口語都非常重要。在國外,如果能夠用語言和其他小夥伴們正常溝通,上課能夠聽懂教師上課,這樣才能更加快速的融入留學生活。

5、養成主動學習習慣

在國內,一般學生習慣性的是按照老師的步伐走,老師留什麼作業,留多少就做多少,沒有就不做。但在國外不同,學生一般都會在課外主動學習,自己給自己定一個學習計畫,無論哪一門,都要去學,去研究,學會思考,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

6、萬一孩子想家了

剛上寄宿學校的孩子,尤其是低齡中、小學生,常常由於想家,思念父母而哭鬧。現在的網路很發達,且學校會提供無線網,溝通也會很順暢、方便。對於處於青少年的學生來講,是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的,所以家長也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定的適應時間。

寄宿的孩子,離家之後,想家,戀家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父母不應粗暴地責駡孩子。而應該慢慢安慰他們,讓他們明白:父母明白他們的心情,也理解他們的感受。

7、定時溝通

父母和孩子約定每天/每週固定的交流時間。在孩子開始寄宿的最初一段時間內,父母可以約定每天和孩子打電話或發微信,瞭解孩子的生活和情緒。這樣既可以解決了孩子思念父母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父母瞭解了孩子的新生活。

此外,在和孩子溝通時,父母要注意避免每天和孩子打許多電話,或者給孩子無休無止地發短信。因為父母頻繁地和孩子聯繫不僅會勾起孩子的思鄉之情,也會擾亂孩子的生活,讓他們更難適應新的生活節奏。

8、培養安全意識

孩子去了國外留學,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注意自身安全。讓他們明白父母不在身邊時,如何保護自己。在擁有高素質群體的精英學校,學生素質會比較高,也會非常的團結,所以整體環境良好,不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干擾。

那些盲目的優越感並不能給孩子加分。

3:為了更好的發展

簡單來說,就是學成回國可以找高薪工作。為此,不少工薪家庭不惜掏出全部家底讓孩子留學深造教育大投資。

如果讓孩子留學就是為了回國找高薪工作,那麼,家長一開始的時候就要做好風險和受益準備。畢竟這種做法風險很大,就像新聞中提到的小林,家裡賣掉房子,拼湊200萬留學,回國後只能找到2000元的工作,欠妥。

儘管我們不能簡單地用付出與回報的比例來看待這樣的現象,但在送孩子出國留學之前,家長還是需要慎重考慮,千萬別盲目。

低齡留學更需做好萬全準備

在留學熱中,低齡留學似乎也有越來越熱的趨勢。不少家長在初中甚至高中就會把孩子送出國。這些家長認為,讓孩子接受海外教育越早越好,這樣他的語言、生活習慣、文化等各方面都能融入當地的社會,對於求學、工作都會更有優勢。

然而,低齡留學生出國讀書面臨著很多問題,學習環境的適應、獨立生活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將迎來巨大的考驗。

如果父母已經早早為孩子規劃了留學路線,在送孩子出國之前,以下幾點可不能忽視:

1、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在國內,許多父母從小嬌慣孩子。孩子的衣服都是父母洗,飯菜都是由父母做,導致他們做家務的能力低下。有的孩子連每天需要換洗自己的衣服都不知道。一旦孩子離開了父母,開始寄宿生活,許多以前父母操辦的事情,現在不得不親力親為。

對於準備留學的低齡寶寶們,家長們一定要在國內就要開始鍛煉孩子們的獨立生活能力,讓孩子從洗澡,洗衣開始,學會打理自己的生活。

2、提前做好留學計畫

對於低齡孩子來說,家長最好給針對孩子及家庭的情況制定一份留學計畫,如去陪讀就跟孩子一起同步學習,一起瞭解留學期間的大小事項,在國外該用怎樣的學習方法?做好心理和學習準備。

3、瞭解國外國情民俗

不同異域的社會、國情、經濟、文化都可能迥然不同。中國學生的留學之路,不應僅僅是在校園中求學的過程,更是接觸和瞭解、乃至運用國際社會文化“為自己發展而用”的一個難得的過程。在出國前,充分瞭解國外的社會人文、歷史、經濟、民族、就業等方面的豐富資訊,會説明一個中國學生更快地創建屬於自己的留學生活圈子。

4、提升外語水準

留學前和留學後的第一年一定要著重學習外語,無論是平時的學習用的,還是口語都非常重要。在國外,如果能夠用語言和其他小夥伴們正常溝通,上課能夠聽懂教師上課,這樣才能更加快速的融入留學生活。

5、養成主動學習習慣

在國內,一般學生習慣性的是按照老師的步伐走,老師留什麼作業,留多少就做多少,沒有就不做。但在國外不同,學生一般都會在課外主動學習,自己給自己定一個學習計畫,無論哪一門,都要去學,去研究,學會思考,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

6、萬一孩子想家了

剛上寄宿學校的孩子,尤其是低齡中、小學生,常常由於想家,思念父母而哭鬧。現在的網路很發達,且學校會提供無線網,溝通也會很順暢、方便。對於處於青少年的學生來講,是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的,所以家長也應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一定的適應時間。

寄宿的孩子,離家之後,想家,戀家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父母不應粗暴地責駡孩子。而應該慢慢安慰他們,讓他們明白:父母明白他們的心情,也理解他們的感受。

7、定時溝通

父母和孩子約定每天/每週固定的交流時間。在孩子開始寄宿的最初一段時間內,父母可以約定每天和孩子打電話或發微信,瞭解孩子的生活和情緒。這樣既可以解決了孩子思念父母之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父母瞭解了孩子的新生活。

此外,在和孩子溝通時,父母要注意避免每天和孩子打許多電話,或者給孩子無休無止地發短信。因為父母頻繁地和孩子聯繫不僅會勾起孩子的思鄉之情,也會擾亂孩子的生活,讓他們更難適應新的生活節奏。

8、培養安全意識

孩子去了國外留學,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注意自身安全。讓他們明白父母不在身邊時,如何保護自己。在擁有高素質群體的精英學校,學生素質會比較高,也會非常的團結,所以整體環境良好,不會受到來自外界的干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