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媒體宣傳中的幾個新趨勢引起關注

一、新趨勢

(一)宣傳理念更開放。 一是領導幹部成為新興領域的“明白人”。 新媒體知識、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資訊技術新知識不再是領導幹部的“盲區”“短板”, 領導幹部主動接受監督、主動公開、自覺適應在新聞媒體的意識不斷提高。 二是新媒體工作者宣傳理念與時俱進。 作為宣傳一線的新媒體工作者, 完成了從“畏媒”到“與媒共舞”, 從“不敢說”到“主動說”的理念轉變, 日常宣傳喜聞樂見, 輿情應對得體自如。

(二)宣傳方式更立體。 一是故事類宣傳文稿異軍突起。 相比“說教體”“會議體”, 故事類文稿抓取檢察工作中的細節,

以飽含人文的筆觸講檢察故事, 例如廣安檢察講述的“阿福哥”故事, 樹立了敬業奉獻的檢察官形象, 打動全國人民。 二是動態宣傳載體吸引眼球。 新時期的新媒體宣傳綜合文字、視頻、音訊、動漫、H5、遊戲等多種載體優勢, 用簡潔通俗, 輕鬆有趣的宣傳形式展現政法工作, 例如建軍節“換軍裝”遊戲吸引10億人次參與, 取得了巨大的宣傳效果。

(四)宣傳品牌更鮮明。 新時期的檢察宣傳注重打造“拳頭作品”, 用新載體展現檢察工作中的特色, 以成都“亮晶晶”宣講團隊為代表的法制宣講團, 以“檢察新媒體走基層”為代表的系列活動、以《我是一名檢察官》為代表的優秀視頻, 這些反映檢察特色的活動、優秀新媒體作品成為檢察宣傳中的亮點,

有效提升了檢察宣傳的吸引力、傳播力和影響力。

二、應對建議

(一)加強培訓力度, 提升媒體素養。 一是新媒體宣傳培訓常態化。 將新媒體宣傳培訓作為檢察幹部的必修課納入年度培訓計畫, 充分瞭解媒體前沿技術、強化主動公開觀念、掌握輿情應對技巧。 二是掌握宣傳的時、度、效。 注重時效, 先人一步、先聲奪人, 掌握主動權和話語權;把握好新聞宣傳的尺度, 客觀真實地報導新聞事實;保證新聞宣傳產生好的效果, 增強影響力、吸引力、感染力, 使群眾愛聽愛看。

(二)創新表達方式, 講好檢察故事。 一是講政法幹警故事。 從基層幹警平凡事蹟、點滴小事入手, 讓小人物成為故事主角。 二是講執法辦案故事。 發現案件背後的細節,

把幹警的剛正、專業、智慧、執著, 案件處理的公正、嚴肅、權威、文明, 挖出來、講出去。 三是講百姓的故事。 讓當事人、公眾成為故事的主角和講述者, 從他們的角度講故事, 講他們的身邊故事和切身感受, 用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滿意度來反映檢察工作新成效。

(三)精准定位受眾, 拓展宣傳平臺。 一是仔細研究新宣傳平臺的受眾、表達方式。 分析新受眾的年齡層, 受教育程度, 仔細研究其口味、偏好和語態, 做到“胸有成竹”。 二是精心設計資訊。 用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符合司法定位的內涵, 用有層次、有深度的系列報導、專刊傳播檢察“暖新聞”“軟新聞”, 用精彩、走心的內容吸引點擊、關注。 三是掌握推送策略。 邀請領域內意見領袖發聲,

多方聯動支援, 在形成基本統一的輿論聲勢同時, 最大限度擴大宣傳影響。

(四)突出檢察特色, 打造“拳頭作品”。 一是充分調研, 借鑒優秀檢察新媒體的創作方法、運營模式, 與時俱進, 優化新媒體宣傳方法、模式。 二是凝練核心宣傳要點。 在檢察工作中挖掘既體現檢察工作特色, 又符合宣傳規律的亮點, 統一的內涵, 集中展現在系列宣傳中。 三是以技術為支撐, 運用H5、PS、航拍等新技術, 將稿件由單一的文字形態轉化為文字、視頻、音訊、動漫、H5等形態, 讓靜態的新聞動起來, 實現立體、交互傳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