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印度巴基斯坦1971年朗格維爾戰役

1971年11月21日, 印度趁東巴基斯坦鬧獨立之機大舉出兵, 從西南、西北、北和東四個方向向東巴基斯坦發起進攻, 由此引發了第三次印巴戰爭, 整個東部戰線成為第三次印巴戰爭的主要戰場。 在東線陷入不利局面的巴基斯坦軍方最高指揮部為了扭轉戰局, 計畫在西線印巴交界、廣漠無邊的塔爾沙漠集中數個機械師的地面裝甲部隊對印度西部發動一次“閃電戰”。 由此爆發了1971年的朗格維爾(Longewal)戰役。

巴方將全部寄望於地面部隊

按照常理, 處於印、巴交界的塔爾沙漠地區並不適合展開軍事行動。 該地區的沙漠多為流沙,

極為鬆軟, 一般輪式車輛根本無法通過, 即便是履帶式車輛, 也很容易陷入其中。 加之塔爾沙漠處於內陸, 無法像二戰中的北非戰場那樣通過大量海港運輸部隊, 僅存的幾條公路難以承受大部隊戰役級別的機動需要。 此外, 巴軍這次“閃電戰”計畫過於冒險, 他們將一切希望全部集中到地面裝甲部隊上, 忽視了空中配合以及奪取制空權的重要性, 由此為其在朗格維爾戰役的最終戰果蒙上了一層陰影。

巴方處於塔爾沙漠地區的是鐵路交通樞紐城鎮拉希米亞, 它連接了巴基斯坦北方旁遮普省和南方的首都卡拉奇。 印方處於此地的有賈沙麥爾、巴麻爾、比卡內爾和焦特布爾4個重要城鎮。 1971年底, 印軍將部分兵力集中在賈沙麥爾和巴麻爾兩處,

還設立了空軍前進基地, 原本打算從這裡進攻巴方拉希米亞, 以此切斷整個西巴基斯坦的鐵路交通。 但最終擔心此地沙漠交通不便, 最後放棄了發起進攻的念頭轉而進行防守。

然而, 不按常理出兵, 往往會取得出其不意的奇襲效果。

巴方就想在塔爾沙漠發動一次“閃電戰”, 他們計畫以賈巴爾—朗格維爾為軸線發起突然襲擊, 然後一路向北, 直取賈沙麥爾、巴麻爾、比卡內爾和焦特布爾4個印度城鎮。

巴軍首輪進攻瞬間即被擊退

1971年12月3日, 巴軍以5個師的兵力, 在上百架作戰飛機的配合下越過印巴邊界展開進攻, 朗格維爾戰役正式打響。 巴軍機械化裝甲部隊從北、南兩個方向朝印軍發動鉗形攻勢, 企圖合圍印軍佈防在此的3個步兵師。 第二天, 印軍偵察部隊發現了已經深入印度國境16公里的巴軍部隊。 巴軍裝備了大量坦克、裝甲車輛以及牽引式火炮, 但由於道路狹窄且路況不佳, 巴軍的行進速度極為緩慢, “閃電戰”的進程受到嚴重影響。

直到當天下午, 巴軍第18師的一個先頭營才到達位於朗格維爾的印軍防線前300米處。

巴軍獲得情報顯示印軍在此防守的僅有1個步兵連, 而且缺少反坦克武器和地雷。 由此, 巴軍先頭營指揮官認為自身有坦克支援, 因而沒有等待後續大部隊到達便立即向印軍防線發起了攻擊。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 印軍指揮官辛格·查德普裡 (SinghChandpuri)少校沉著應戰。 他主動收縮防線, 集中佈設了全連所有的無後坐力炮、迫擊炮和輕、重機槍, 待巴軍開進至陣地前, 所有輕、重火器一道開火, 令巴軍遭受重創。 巴軍2輛坦克接連被無後坐力炮擊中, 爆炸後冒出濃煙, 步兵更是被密集的機槍火力壓制, 傷亡超過百人。 巴軍首輪進攻轉瞬間即被擊退,

部隊被迫後撤。 先頭營指揮官向巴軍司令部報告說情報有誤, 駐守朗格維爾的印軍兵力遠不止一個連。 於是, 巴軍的進攻勢頭受阻, 只得等待後續炮兵部隊前來, 對朗格維爾的印軍防線實施炮擊。

印度2架老舊飛機讓形勢逆轉

巴軍第18師指揮部原計劃於當天晚上推進到賈沙麥爾並於第二天早上攻至焦特布爾。 與此同時, 駐守在賈沙麥爾北部塔諾特(Tanot)的印軍第12步兵師已經獲悉巴軍發起全面進攻, 並意識到自己的側翼受到了嚴重威脅。 與巴軍的大膽進攻相反, 印軍第12步兵師指揮部小心謹慎, 不敢抽調兵力增援朗格維爾, 以免削弱己方主陣地防禦力度。 於是, 為朗格維爾提供支援的重任落到了印度空軍的肩上。

當時,印度空軍部署在賈沙麥爾前進機場的只有2架老舊過時的英國霍克公司生產的“獵人”式戰鬥機,主要負責執行空中偵察任務。當時位於該機場的兩名飛行員之一的R·N·巴厘上尉回憶說:“我們是在12月5日淩晨被命令要求飛往朗格維爾,摧毀進攻那裡的巴軍坦克。接到命令後,我們只有2個小時進行準備。好在“獵人”原本就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地勤人員很快就為2架飛機裝載了反坦克火箭彈並為機關炮加滿彈藥。但我們的心裡卻十分緊張,因為這次執行的任務和以前的偵察完全不同,危險性大了許多。

“12月5日一清早,我們便飛至朗格維爾上空。從空中看下去,巴軍坦克大都分佈在幾條狹窄的公路附近,對我方陣地在實施進攻。這對於我們而言是非常理想的攻擊目標,而且在這一地區沒有巴軍的戰鬥機。於是,我通過對講機命令僚機和我一同進行俯衝攻擊。我們不斷按動發射鈕,一枚枚火箭彈拖著橙色的火焰射向巴軍的坦克。在打光了所有火箭彈後,地面上的巴軍坦克紛紛冒出了濃煙並開始爆炸。隨即,我們又把所有機關炮彈一股腦兒地傾斜向剩餘巴軍車輛……”

至12月6日,印度空軍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蘇-7”式攻擊機和“獵人”式等戰鬥機,對進攻朗格維爾的巴軍實施了狂轟濫炸。巴軍損失了美制“謝爾曼”式、蘇制T-55式合計138輛,朗格維爾一時間成為巴軍坦克部隊的墳墓。此外,巴軍還有不計其數的火炮、高射炮和各種車輛被摧毀,巴軍第18師師長這時才意識到制空權的重要性,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向巴基斯坦空軍司令部求救,要求其迅速派出戰鬥機趕來支援。

“閃電戰”被印軍徹底粉碎

於是,朗格維爾戰役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雙方將角逐的重點從地面轉移到了空中。每當印、巴雙方攻擊機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都會遭到對方戰鬥機的攔截,朗格維爾上空不斷出現雙方作戰飛機的激烈廝殺。戰鬥中,巴空軍主要使用美制F -86型、蘇制米格-19型以及中國制殲-6型戰鬥機;印度空軍則主要使用蘇制米格-21型和英制“獵人”式戰鬥機。由於雙方作戰飛機在性能上相差不大,因此互有得失,各有數十架飛機被擊落。

在巴方“閃電戰”被迫中止後,戰局形勢逐漸發生改變。12月9日起,印軍一面組織力量抵抗巴軍進攻,一面著手實施反擊。印軍第26和第39步兵師向北面出擊,第36和第54步兵師向南面出擊,在印度空軍強有力的支援下,強行突破了巴軍的鉗形攻勢並一路反擊,最終反而攻入西巴基斯坦境內1公里縱深。印軍第11和第12步兵師也一舉擊退進攻朗格維爾的巴軍並一路反擊至巴基斯坦信德省。

至此,原本由巴軍發起的“閃電戰”被印軍徹底粉碎,巴方反而丟失了26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其後幾天作戰中,巴軍為奪回失地發起了反攻,但由於遭到印度空軍猛烈轟炸無功而返,直到戰爭結束也沒能從印軍手中奪回。

此時,東線戰局形勢也越來越有利於印軍,東巴基斯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達卡被印軍團團圍住。12月16日,印軍攻佔達卡。1971年12月17日,在聯合國的干預之下,印、巴雙方簽署停火協定,朗格維爾戰役連同整個第三次印巴戰爭宣告結束。

僅就朗格維爾戰役而言,它讓人們再一次認識到制空權對於當代戰爭的重要性:巴軍原本依靠“閃電戰”而取得的出人意料的奇襲戰果最終被印度空軍的空中打擊徹底粉碎。而對整個第三次印巴戰爭的戰果而言,它讓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今天的孟加拉,使得巴基斯坦遭到肢解,從而大大削弱了印度在南亞次大陸最大競爭對手的實力。

當時,印度空軍部署在賈沙麥爾前進機場的只有2架老舊過時的英國霍克公司生產的“獵人”式戰鬥機,主要負責執行空中偵察任務。當時位於該機場的兩名飛行員之一的R·N·巴厘上尉回憶說:“我們是在12月5日淩晨被命令要求飛往朗格維爾,摧毀進攻那裡的巴軍坦克。接到命令後,我們只有2個小時進行準備。好在“獵人”原本就具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地勤人員很快就為2架飛機裝載了反坦克火箭彈並為機關炮加滿彈藥。但我們的心裡卻十分緊張,因為這次執行的任務和以前的偵察完全不同,危險性大了許多。

“12月5日一清早,我們便飛至朗格維爾上空。從空中看下去,巴軍坦克大都分佈在幾條狹窄的公路附近,對我方陣地在實施進攻。這對於我們而言是非常理想的攻擊目標,而且在這一地區沒有巴軍的戰鬥機。於是,我通過對講機命令僚機和我一同進行俯衝攻擊。我們不斷按動發射鈕,一枚枚火箭彈拖著橙色的火焰射向巴軍的坦克。在打光了所有火箭彈後,地面上的巴軍坦克紛紛冒出了濃煙並開始爆炸。隨即,我們又把所有機關炮彈一股腦兒地傾斜向剩餘巴軍車輛……”

至12月6日,印度空軍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蘇-7”式攻擊機和“獵人”式等戰鬥機,對進攻朗格維爾的巴軍實施了狂轟濫炸。巴軍損失了美制“謝爾曼”式、蘇制T-55式合計138輛,朗格維爾一時間成為巴軍坦克部隊的墳墓。此外,巴軍還有不計其數的火炮、高射炮和各種車輛被摧毀,巴軍第18師師長這時才意識到制空權的重要性,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向巴基斯坦空軍司令部求救,要求其迅速派出戰鬥機趕來支援。

“閃電戰”被印軍徹底粉碎

於是,朗格維爾戰役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雙方將角逐的重點從地面轉移到了空中。每當印、巴雙方攻擊機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都會遭到對方戰鬥機的攔截,朗格維爾上空不斷出現雙方作戰飛機的激烈廝殺。戰鬥中,巴空軍主要使用美制F -86型、蘇制米格-19型以及中國制殲-6型戰鬥機;印度空軍則主要使用蘇制米格-21型和英制“獵人”式戰鬥機。由於雙方作戰飛機在性能上相差不大,因此互有得失,各有數十架飛機被擊落。

在巴方“閃電戰”被迫中止後,戰局形勢逐漸發生改變。12月9日起,印軍一面組織力量抵抗巴軍進攻,一面著手實施反擊。印軍第26和第39步兵師向北面出擊,第36和第54步兵師向南面出擊,在印度空軍強有力的支援下,強行突破了巴軍的鉗形攻勢並一路反擊,最終反而攻入西巴基斯坦境內1公里縱深。印軍第11和第12步兵師也一舉擊退進攻朗格維爾的巴軍並一路反擊至巴基斯坦信德省。

至此,原本由巴軍發起的“閃電戰”被印軍徹底粉碎,巴方反而丟失了26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其後幾天作戰中,巴軍為奪回失地發起了反攻,但由於遭到印度空軍猛烈轟炸無功而返,直到戰爭結束也沒能從印軍手中奪回。

此時,東線戰局形勢也越來越有利於印軍,東巴基斯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達卡被印軍團團圍住。12月16日,印軍攻佔達卡。1971年12月17日,在聯合國的干預之下,印、巴雙方簽署停火協定,朗格維爾戰役連同整個第三次印巴戰爭宣告結束。

僅就朗格維爾戰役而言,它讓人們再一次認識到制空權對於當代戰爭的重要性:巴軍原本依靠“閃電戰”而取得的出人意料的奇襲戰果最終被印度空軍的空中打擊徹底粉碎。而對整個第三次印巴戰爭的戰果而言,它讓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今天的孟加拉,使得巴基斯坦遭到肢解,從而大大削弱了印度在南亞次大陸最大競爭對手的實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