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軍隊研究生入學後需要完成的9個重要任務

閱讀提示

1、如果您看到這篇文章, 請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也許不少戰友正迫切需要。 舉手之勞, 方便他人!

2、更多軍隊研究生招生權威資訊,

請長按上方或文末的二維碼關注“黃埔一號v軍校資訊”微信平臺。 本平臺近期將陸續發佈各研究生招生單位的招生簡章, 以及2018年研究生招生政策及計畫。

前言:

新學期開始, 新同學入學了, 對新同學, 我們總是報以熱切的期望, 但是過了一兩年, 我們又總是對其中部分同學報以遺憾的目光。 究其原因, 還在於這些同學沒有真正的完成好研究生該完成的任務。

表面看, 研究生完成的任務無非是兩個:課程和論文。 前者達到一定的學分就可以了。 課程學習完了, 剩下的就是做一定數量的論文等待畢業。 上述任務看似簡單, 但是對於直接讀博士研究生的同學來說, 似乎不那麼容易。

碩士研究生相對要求低, 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做科研,

而博士研究生就是實施做科研了。 那麼怎麼才能完成上述看似簡單的任務呢?我認為研究生的任務可以細化為下面的若干分解動作。

任務一從被教育到自我教育。

在大學以前, 一切學習圍繞著考試轉, 無非是上課, 考試等老套的流程。 但是研究生的課程就不能僅僅這樣進行。 研究生學習的課程的目的不在於考試是否優秀, 而在於是否真正的掌握。

因此, 在學習的過程中, 需要大量閱讀相關的文獻, 自學成了主要的形式, 上課只是輔助的形式。 很多研究生同學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對上課老師充滿了期待。 其實, 自我教育是真正的可持續教育。 不能學會自我教育, 那就不能適應研究中的各種新知識的獲取。

任務二從他人認可到自我認可。

大學以前的好學生是守規矩, 成績好的學生。 這些學生是被認可的, 而到了研究生階段, 即便老師說你好, 也未必就真的好, 因為老師也有眼光的高低。 考試僅在一年級存在, 剩下的就沒有了所謂的考試, 因此認可的來源發生的模糊的變化。

尤其不能指望周圍的人的即時認可。

這時候急需要轉化為自我認可。 因為好不好是有客觀的標準的, 對不對也有科學的依據。 一個課題成果的好壞自己是能夠做到比較準確的評估的, 也不需要周邊的人的首肯。 只要完成了自我認可, 那就離獨立科研的距離近了一步。

任務三從群居到獨居。

大學以前的學習都是一個大集體, 同學一門課, 統考一張試卷, 但是研究生的後期, 以前的同班同學可能課題都不相同, 大家沒有直接的可比性, 因此, 很多同學就不適應這樣的沒有直面對手的感覺。 這就是所謂的獨居生活。 要學會自我一個人去學習, 去思考, 去鑽研。 有些同學直到畢業, 還都不能擺脫這樣的窘境。

更深層次來看, 大多數同學喜歡做比較熱鬧的課題, 不喜歡做看似荒涼的課題, 主要原因在於熱鬧的課題很多人討論, 周圍也可以找到很多人, 而荒涼的課題, 一個研究所可能就你一個。 這樣的課題做起來就有孤獨感, 好比獨居的人沒有鄰居。 但是, 我們不能都去做很熱的課題, 對於荒涼的課題需要有拓荒者。 學會獨居是研究生的另一個心理難題。

任務四從整塊學習到零星學習。

上課很好上, 都是教材, 老師上課。 但是到了研究中就不那麼容易了。 課題進行中可能遇到不少以前沒有在課堂上學習過的知識, 那就要學會從各種教材或者論文中尋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 並且及時的補充。 很多同學不適應這樣的學習方式, 總是寄希望去聽課解決。

但是對於很多前沿課題來說,其知識往往就是零散的,還沒有成熟到可以進教科書的程度,這裡面除了零散之外,還魚龍混雜,很多論文甚至有誤導的嫌疑。從這些良莠不齊的零星材料中吸收養分也是研究生必須完成的一個重要轉變。

任務五從記憶到運用。

大學以前的學習是為了知道,最多是很熟練的知道一些知識,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知識的作用發生重要的轉變,那就是學著是為了用的。如果還習慣於記住一些知識,那就不能適應研究生的生活。不能用起來的知識還不能算是自己的能力的一部分。必須讓自己學到的知識活起來,能夠靈活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用起來,這才是研究生需要做的一個重要任務。

任務六從解題到找題。

大學以前的課程練習都是照葫蘆畫瓢式的解題訓練,這些訓練的針對性很強,都是針對某些公式,某些理論的直接應用,還沒有什麼難度。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可能發現題目並不是現成,也不是象教科書裡那樣,把條件擺的具體而完備。

往往有很多課題沒有很好的形式化,處於原生態的狀態。那就需要我們及時的轉變思路,從寄希望于解現成的題目到自我定義題目。這個難度是很大的。很多同學直到畢業也沒有能夠完成這個任務,還僅限於實現和解題。

任務七從業餘到職業。

科研相比於其他工作是一個職業化程度較高的一個行業。大學以前的教育都不能很好的勝任這個行業的任務,應該說即使大學畢業了,對於科研還是個門外漢,是個業餘的選手,到了研究生階段,就要完成從一個業餘選手到專業選手的本質轉變。這裡面需要瞭解這個職業的一些行規和習慣,甚至潛規則,並能熟練的行動。直到最後完全成了一個具備職業修養的專業選手。

任務八從面到點。

大學以前的教育還是面上的教育,很多知識涵蓋範圍很大,可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做的課題可能僅僅是所學方向中的一個小點。這在很多同學也是不適應的。點上的學習和麵上的學習有較大的不同。

面上的學習重在一般的規律和整體的大方向,而點上的學習是在結合全域基礎上的細節深入。大多數同學沒有經歷過深入領會一個點的過程,因此,對於詳細到很細細節的學習方式很不適應,往往需要一兩年才能夠做到。

任務九:從接受到創造。

大學以前的學習是真正的學習,而到了研究生階段,嚴格來說已經不是學習,而是為了創造。所謂的創造是為了解決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發現以前存在東西裡面的錯誤或者缺陷。

這種需要很強否定能力的過程也是我們很多同學沒有充分思想準備的。同學們不習慣去否定已經發表的論文,不習慣否定一些名家的結論。可是不習慣歸不習慣,任務本身就決定了我們必須這樣做。如果做不到,那就永遠進不了科研的大門。

總的來說:

研究生需要完成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尤其在中國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出來的優秀學生們,很容易被以前的成功經驗所迷惑。新的階段帶來的挑戰遠遠超出他們的想像。

上述列出來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真心希望我們有更多的同學能夠及時地、高效地、高品質地完成上述且不限於上述的各種任務,讓自己登上科學的高峰,為自己所在的這個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而無愧於是個精英。

總是寄希望去聽課解決。

但是對於很多前沿課題來說,其知識往往就是零散的,還沒有成熟到可以進教科書的程度,這裡面除了零散之外,還魚龍混雜,很多論文甚至有誤導的嫌疑。從這些良莠不齊的零星材料中吸收養分也是研究生必須完成的一個重要轉變。

任務五從記憶到運用。

大學以前的學習是為了知道,最多是很熟練的知道一些知識,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知識的作用發生重要的轉變,那就是學著是為了用的。如果還習慣於記住一些知識,那就不能適應研究生的生活。不能用起來的知識還不能算是自己的能力的一部分。必須讓自己學到的知識活起來,能夠靈活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用起來,這才是研究生需要做的一個重要任務。

任務六從解題到找題。

大學以前的課程練習都是照葫蘆畫瓢式的解題訓練,這些訓練的針對性很強,都是針對某些公式,某些理論的直接應用,還沒有什麼難度。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可能發現題目並不是現成,也不是象教科書裡那樣,把條件擺的具體而完備。

往往有很多課題沒有很好的形式化,處於原生態的狀態。那就需要我們及時的轉變思路,從寄希望于解現成的題目到自我定義題目。這個難度是很大的。很多同學直到畢業也沒有能夠完成這個任務,還僅限於實現和解題。

任務七從業餘到職業。

科研相比於其他工作是一個職業化程度較高的一個行業。大學以前的教育都不能很好的勝任這個行業的任務,應該說即使大學畢業了,對於科研還是個門外漢,是個業餘的選手,到了研究生階段,就要完成從一個業餘選手到專業選手的本質轉變。這裡面需要瞭解這個職業的一些行規和習慣,甚至潛規則,並能熟練的行動。直到最後完全成了一個具備職業修養的專業選手。

任務八從面到點。

大學以前的教育還是面上的教育,很多知識涵蓋範圍很大,可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做的課題可能僅僅是所學方向中的一個小點。這在很多同學也是不適應的。點上的學習和麵上的學習有較大的不同。

面上的學習重在一般的規律和整體的大方向,而點上的學習是在結合全域基礎上的細節深入。大多數同學沒有經歷過深入領會一個點的過程,因此,對於詳細到很細細節的學習方式很不適應,往往需要一兩年才能夠做到。

任務九:從接受到創造。

大學以前的學習是真正的學習,而到了研究生階段,嚴格來說已經不是學習,而是為了創造。所謂的創造是為了解決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發現以前存在東西裡面的錯誤或者缺陷。

這種需要很強否定能力的過程也是我們很多同學沒有充分思想準備的。同學們不習慣去否定已經發表的論文,不習慣否定一些名家的結論。可是不習慣歸不習慣,任務本身就決定了我們必須這樣做。如果做不到,那就永遠進不了科研的大門。

總的來說:

研究生需要完成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尤其在中國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出來的優秀學生們,很容易被以前的成功經驗所迷惑。新的階段帶來的挑戰遠遠超出他們的想像。

上述列出來的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真心希望我們有更多的同學能夠及時地、高效地、高品質地完成上述且不限於上述的各種任務,讓自己登上科學的高峰,為自己所在的這個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而無愧於是個精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