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榮寶齋珍藏繪畫卷欣賞(十)

石濤(約一六四二—約一七〇七)(其生年有一六三六、一六四一年諸說, 卒年有一七〇五、一七一八年諸說。 )釋氏。 俗姓朱, 名若極, 小字阿長;法名原濟, 一作元濟, 以字行, 號大滌子;別署清湘遺人(陳人、老人)、湘源濟山僧、苦瓜和尚等;晚號瞎尊者、零丁老人等。 廣西全州人, 明靖江王朱守謙裔孫。 早年漫遊浙皖名山, 中年住南京, 晚年居揚州。 善畫山水、人物、蘭竹、花果。 尤擅山水, 善用墨法, 喜為濕筆, 佈局、意境務求新奇。 主張“借古以開今”。

《山麓聽泉圖》

紙本水墨 縱二二二·五釐米 橫七二·八釐米

創作年代:一六九三年

題識:聽泉入山麓,

訪舊到松源。 蹤跡無知處, 高枝亦掛。 癸酉夏日, 為肖翁老先生博正, 元濟石濤。

畫樹倒掛枝者, 人多不然, 意我作古。 坡公《題寒林詩》雲:“不是山曾獨往, 何人解作掛猿枝”, 余又信古, 而非作者暗中摹(摸)索, 不禁爽然自失。 久旱忽雨, 兀坐亭上, 再展此幅漫書。 濟道人。

鈐印:搜盡奇峰打草稿 老濤 頭白依然不識字 清湘石濤

《山麓聽泉圖》

王原祁(一六四二—一七一五)字茂京, 號麓台, 別署石師道人。 江南太倉(今屬江蘇)人, 王時敏孫。 專心畫學, 山水能繼祖法, 于黃公望淺絳尤為獨絕, 書卷之氣盎然楮墨外。 嘗謂王翬畫“太熟”, 稱查士標畫“太生”, 而以不生不熟自處。 王鑒見之, 謂時敏曰:“吾二人當讓一頭地。 ”清康熙九年(一六七〇)進士, 官至戶部侍郎, 世稱“王司農”。 以畫供奉內廷, 鑒定古今名畫。 四十四年(一七〇五)擢侍講學士, 轉侍讀學士, 直南書房, 充《佩文齋書畫譜》纂輯官。 與王時敏、王鑒、王翬並稱“四王”, 時尊為山水正宗。 論者惜其只知臨摹黃公望, 筆墨鈍滯, 後學陳陳相因, 無複清新氣象。 著有《雨窗漫筆》《掃花庵題跋》。

《皆山園圖卷》

絹本設色 縱五七釐米 橫一七一·五釐米

題識:婁東家少農公手筆於今為天下第一。 平常辦公直廬, 手不停綴, 間亦取暇為同朝點黛, 亦必經營慘澹, 淋漓盡致而後已。 故每經涉寒暑, 久而後成, 未嘗肯苟焉塞意也。 大司寇公張太老夫子與少農師交稱善, 於庚寅歲屬作《皆山園圖》, 當即欣然命筆, 大致兼用松雪、一峰意為之, 時敬實從旁觀焉。 墨稿甫成, 已深得皆山大意, 第岩回復, 景象邃深, 包括鏤鎪, 功難猝就, 侵尋六載, 不意少農師遂及飛遊。 太老夫子謂續成未竟之功, 非可托之泛泛者, 以敬從遊日久, 舊為所證, 可輒辱以相授, 敬雖凡下, 詎敢固辭。 用是妄為渲染一二, 以足當時未足之意。 呈繳鈞鑒, 並謹識數語於此。

康熙丙申正月, 門下晚生嘉定王敬銘。

鈐印:佳處 敬銘 臥遊

按:此圖由王敬銘續成。 卷後有張英、張玉書、李光地、許汝霖、王頊齡、阮爾詢、王思軾、王鴻緒、龔易圖、匡源跋, 未錄。

《皆山園圖卷》

王原祁

《仿梅道人筆意山水圖》

紙本水墨 縱八八·五釐米 橫四九·二釐米

創作年代:一七一三年

題識:石田先生詩雲:“梅華主墨精神, 七十年來用未真。 ”可見主用墨處, 其精神貫注, 有出於尋常畦徑之外者也。 餘亦老矣, 頗有志于梅道人墨法, 而拙鈍未能進步。 偶憶白石翁詩, 為之三歎。 康熙癸巳春日, 為丹思作于穀詒堂中並題, 麓台祁年七十有二。

鈐印:禦畫圖留書與人看 御賜經德秉哲 王原祁印 麓台 西廬後人

《仿梅道人筆意山水圖》

楊涵(生卒年不詳)字水心;又名輔峭, 字雲峭, 號雲笠。 清康熙時山東益都(今青州)人。 貢生, 性簡傲。 能詩善畫, 尤長於墨竹。 每坐臥竹下, 領會枝葉偃仰斜之態。 故所作脈絡層疊, 絲毫不爽。 亦善書法。 著有《雲峭詩稿》。

《竹石圖》

紙本水墨 縱一八六釐米 橫四六·五釐米

鈐印:楊涵之印 輔峭

《竹石圖》

王槩

(一六四五—約一七一〇)初名匄,亦名丐,字東郭,更字安節。浙江秀水(今嘉興)人,久居南京。與弟王蓍皆以詩畫擅名于時,鬻畫為生。山水學龔賢,墨色濃淡相間,皴點粗放,蒼勁深厚。尤擅畫大幅山水及松石,以雄快取勢。兼工人物、花卉、翎毛。與湯燕生、李漁、程邃、周亮工等相往來。沈心友聘其與弟王蓍等編繪《芥子園畫傳》,於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至四十年(一七〇一)刊行,為後世學畫範本,影響甚巨。著有《畫學淺說》《山飛泉立草堂集》。

《山水冊》八開(節選)

紙本、絹本設色、水墨 每幅縱一九·五釐米 橫二一釐米

《山水冊》八開之一

《山水冊》八開之二

《山水冊》八開之三

《山水冊》八開之四

陸(日爲)(生卒年不詳)字日為,號遂山樵。清康熙時浙江遂昌人,居江南松江(今屬上海)。工畫山水,初學米芾、高克恭,後參以己意,自成一局。用挑筆密點,由淡及濃,不惜百遍,林巒崖石間,墨氣氤氳。佈置務求奇僻,能為尋丈大幅。

《山水冊》八開(節選)

紙本設色 每幅縱二五釐米 橫一六·二釐米

題識:雲間陸(日爲)寫。

《山水冊》八開之一

《山水冊》八開之二

《山水冊》八開之三

《山水冊》八開之四

(以上內容選自《榮寶齋珍藏》)

《竹石圖》

王槩

(一六四五—約一七一〇)初名匄,亦名丐,字東郭,更字安節。浙江秀水(今嘉興)人,久居南京。與弟王蓍皆以詩畫擅名于時,鬻畫為生。山水學龔賢,墨色濃淡相間,皴點粗放,蒼勁深厚。尤擅畫大幅山水及松石,以雄快取勢。兼工人物、花卉、翎毛。與湯燕生、李漁、程邃、周亮工等相往來。沈心友聘其與弟王蓍等編繪《芥子園畫傳》,於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至四十年(一七〇一)刊行,為後世學畫範本,影響甚巨。著有《畫學淺說》《山飛泉立草堂集》。

《山水冊》八開(節選)

紙本、絹本設色、水墨 每幅縱一九·五釐米 橫二一釐米

《山水冊》八開之一

《山水冊》八開之二

《山水冊》八開之三

《山水冊》八開之四

陸(日爲)(生卒年不詳)字日為,號遂山樵。清康熙時浙江遂昌人,居江南松江(今屬上海)。工畫山水,初學米芾、高克恭,後參以己意,自成一局。用挑筆密點,由淡及濃,不惜百遍,林巒崖石間,墨氣氤氳。佈置務求奇僻,能為尋丈大幅。

《山水冊》八開(節選)

紙本設色 每幅縱二五釐米 橫一六·二釐米

題識:雲間陸(日爲)寫。

《山水冊》八開之一

《山水冊》八開之二

《山水冊》八開之三

《山水冊》八開之四

(以上內容選自《榮寶齋珍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