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你知道大薊和小薊有什麼不同之處嗎?還知道什麼秘密嗎?

化了九牛二虎之力, 寫了一篇大薊和小薊的區別, 目的是解決有許多人所提出的疑問, 但是頭條說是舊問而沒有通過。 想想不服氣, 半夜三更又再寫, 換一個標題終於通過了。 大薊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 甘、苦, 涼。 歸心、肝經。 本品苦涼清泄, 甘能解毒, 入心、肝經。 既清血分熱邪而涼血止血, 為治血熱出血之要藥, 又散瘀解毒而消癰腫, 為治癰腫瘡毒所常用。 有涼血止血, 散瘀消癰的作用。 可以治療血熱咯血、衄血、吐血、崩漏、尿血, 外傷出血。 熱毒癰腫等等。 如果用大薊配小薊:因為兩藥均性涼而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同用則藥力更強, 內服:煎湯, 9~15g, 鮮品30~60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研末調敷, 或鮮品搗敷, 或絞汁塗搽。 使用注意】本品清泄散瘀, 故孕婦及無瘀滯者慎服, 脾胃虛寒者忌服。 以下是大薊的三張照片;

小薊菊科植物刺兒菜的乾燥地上部分。 性味甘、苦, 涼。 歸心、肝經。 本品苦涼清泄, 甘能解毒, 入心、肝經。 功似大薊而力稍弱, 亦為治血熱出血及熱毒瘡腫所常用。 且兼利尿, 最善治尿血、血淋。 涼血止血, 散瘀消癰。 主治血熱尿血、血淋、咯血、衄血、吐血、崩漏, 外傷出血。 熱毒癰腫。 內服:煎湯, 5~12g, 鮮品30~60g;或入丸散, 或搗汁。 外用:適量, 研末撒或調敷, 或煎湯洗, 或鮮品搗敷。 本品性涼, 故脾虛便溏或泄瀉者慎服。 以下是小薊的三張照片;

大薊、小薊, 均性涼, 歸心、肝經。 均能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 治血熱妄行之諸出血證及熱毒瘡癰。 不同的是:大薊涼血止血力較強, 多用於吐血、咯血及崩漏等;小薊則藥力較弱又能利尿, 多用於尿血、血淋。

謝謝喜歡《認識是寶》的朋友, 收藏, 轉發, 關注, 加粉。 共同進步, 共同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