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桂林老太41歲開始學攝影 轉眼已堅持了64年

中華網

在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蓮花鎮蓮花街上, 有一個慈眉善目的老人李玉珍, 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容伯娘"。 她不僅是鎮上碩果僅存的兩位百歲老人之一,

還是鎮上那個最老照相館的攝影師, 從黑白到彩色, 從膠片到數碼, 可以說她用自己的百歲人生, 經歷並見證了國內攝影的各個發展階段。

早年的李玉珍上過女中, 屬於進步青年。 所以直至年近四旬經人介紹認識了丈夫蓉松庭,

1953年倆人成婚後李玉珍開始跟隨丈夫學習攝影。 而丈夫接觸攝影的時間比李玉珍更早, 早年曾經在廣州開設照相館, 1938年, 日本轟炸廣州時, 蓉松庭逃回了桂林在七星公園裡繼續給客人拍攝照片。 1944年, 日本開始轟炸桂林, 他又回到了恭城, 在原縣政府對面的街上繼續開設照相館。

在家裡的暗房裡, 李玉珍查看底片, 女兒容詞萍幫她把放大定影好的照片夾起來。

1963年, 李玉珍被下放至蓮花鎮, 在鎮上的綜合商店工作。 後來因為會照相, 李玉珍被調到供銷社照相館, 重拾了照相的手藝。 裝片--調節光圈快門--剪片--配藥--沖卷--放大,

所有的程式李玉珍至今都還牢記於心。 家裡珍藏的海鷗雙反相機, 很多人已經不會使用, 但老人上手依舊熟練。

由於當時戶籍制度的不完善, 李玉珍直至將近60歲方才退休。 女兒容詞萍接過母親的接力棒, 繼續在照相館幫鎮上的人照相。

改革開放後的1984年, 容詞萍借了200元開設了鎮上唯一的"光藝照相館"。 鎮上現在能找出的老照片, 幾乎都是"容伯娘"李玉珍和女兒容詞萍拍攝的。 老人找到的一張1972年拍攝的照片, 其它老照片被一次意外的房屋坍塌毀掉了。

老人依舊喜歡拿著以前的底片看看。

相館裡的相機也從開始的海鷗雙反,更新到海鷗135、尼康FM10、富士數碼、尼康數碼等相機。2000年前後,已經年近九旬的老人依舊時不時地在相館裡幫忙,有些老人來拍攝全家福或者證件照還指定要"容伯娘"。2010年,外孫李代強回家坐鎮"光藝"。淘汰下來的一台富士數碼相機就成了李玉珍的"玩具",她時不時用她依舊犀利的眼神在家的周圍拍攝一些山山水水,但她最愛拍的還是家人。

曾孫女拿著自己用手機拍攝的照片給曾祖母李玉珍看,李玉珍笑著跟她說"這樣拍可能更好看"。

如今,家裡依舊健在的家人就有5人從事攝影工作,就連還不到三歲的曾外孫女李佳馨也對攝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看著李佳馨拿起相機或者手機幫她拍照的樣子,李玉珍笑得合不攏嘴:後繼有人了!

相館裡的相機也從開始的海鷗雙反,更新到海鷗135、尼康FM10、富士數碼、尼康數碼等相機。2000年前後,已經年近九旬的老人依舊時不時地在相館裡幫忙,有些老人來拍攝全家福或者證件照還指定要"容伯娘"。2010年,外孫李代強回家坐鎮"光藝"。淘汰下來的一台富士數碼相機就成了李玉珍的"玩具",她時不時用她依舊犀利的眼神在家的周圍拍攝一些山山水水,但她最愛拍的還是家人。

曾孫女拿著自己用手機拍攝的照片給曾祖母李玉珍看,李玉珍笑著跟她說"這樣拍可能更好看"。

如今,家裡依舊健在的家人就有5人從事攝影工作,就連還不到三歲的曾外孫女李佳馨也對攝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看著李佳馨拿起相機或者手機幫她拍照的樣子,李玉珍笑得合不攏嘴:後繼有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