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請給癌症病人多一些陪伴,研究表明親屬關懷可縮短住院時間

家人和朋友關懷可縮短住院時間

親友生病了, 該不該到醫院陪病、探病呢?雖然有許多告誡;病人需要休息, 不要去打擾;病人很怕感染,

尤其是癌症病人, 探病的人如果感冒, 不要靠近病人;醫院不乾淨, 院內感染嚴重說不好使探病者染病出來。 儘管言者諄諄, 但是聽者藐藐, 因為自古以來, 華人社會已視探病、陪病為道德, 甚至已經將它禮儀化、世俗化了。 不特此也, 倘若不行禮如儀, 還會遭人物議。

不過, 最近來自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 病人有親人好友的支援, 恢復速度更快。 相關研究發表在《物理醫學與康復檔案》。

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複健科學系博士生兼主筆Zakkoyya Lewis說:“沒有家人和朋友支援的病人, 他們的恢復時間可能更久。 ”

研究以關節置換手術、骨折或中風病人為例, 這類病人在出院前往往須先送到複健中心。 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

醫療保險可為病人支付一定時期的康復費用。

2012年, 在119439名複健中心的病患中, 研究人員比較了他們的保險預期住院時長及實際住院時長。 同時也分析了病人提供的社會支援的資訊。

研究顯示, 與有親朋好友作後盾的病患相比, 那些幾乎沒有社會支援的病人在複健中心待的時間比預期的要久。

探病雖然有時是社交探病, 但在某種情況就不再只是社交活動, 而是一種責任。 基督徒認為借著探訪病人, 可以在病人身上看到基督。 因為耶穌說過:我患病, 你們看顧了我。 凡你們對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 就是對我做的。 子女對父母的陪病、探病也是天經地義的責任。

最新的研究指出, 家人和朋友關懷可縮短住院時間,

使得這個人類才有的陪病、探病活動更具正當性了。

照顧者健康狀況影響癌症病人治療效果

根據癌症管理結局研究和監測(CanCORS)聯盟的資料, 如果癌症病人的照顧者生病或憂鬱的話, 癌症病人報告的生活品質會較低。

許多醫生都瞭解照顧者對癌症病人的重要性。

研究小組收集了CanCORS從2003-2006年的資料, 檢驗家庭照顧者憂鬱症狀與自我評價的主觀健康狀況之間的關係。 共納入672例病人。

結果發現, 照顧者憂鬱等級越高, 癌症病人報告的治療品質越差, 照顧者憂鬱症狀每增加1個點, 報告治療較差的可能性增加6%。

這種相關性僅在那些有臨床意義的憂鬱症狀照顧者中才存在。 研究結果發表在《臨床腫瘤學雜誌》。 當照顧者報告自我健康狀況較差, 癌症病人治療品質較差的可能性增加3.76倍。 這種相關性也僅在那些有臨床顯著意義的憂鬱症狀水準的照顧者中才存在。

這提示減少「照顧者」的憂鬱症狀, 哪怕只有輕微降低, 也可能對癌症病人治療有所幫助。 可見不但病人要珍重,

照顧病人的家屬更要珍重。

照顧生病家屬可以延壽

照顧病人固然是一件苦差事, 不過上帝對於這些看待家屬不離不棄的人, 總有意想不到的祝福。 一項新研究顯示, 照顧者通常比那些不用照料病人的人活得更長。

《美國流行病雜誌》研究報告指出, 為慢性病或殘疾家庭成員提供照料的成年人與不參與照料的人相比, 死亡率較低。 研究結果出乎意外。 因為之前發現, 照顧者的死亡風險會有所增加, 且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況更差。

有3503例照顧者納入該研究, 超過80%的人說他們沒有出現心理或情緒壓力。 只有低於20%的人感到「壓力很大」。 大約三分之二的照顧者是女性, 大約三分之一是成年孩子, 大約五分之一是夫妻。 超過一半的照顧者每週花在照料上的時間低於14小時。

莎士比亞說:有良友伴行,路遙不覺其遠。尤其在病苦中有良友親人相伴同行。研究發現,照顧者似乎可以獲益於為別人提供的無私照顧。其死亡率比非照顧者下降18%。從2003至2012研究期間,大約7.5%的照顧者死亡,而同等數量的非照顧者死亡率為9%。可見,行善的同時,受惠的不只是對方,更祝福了自己。

一周兩次的短信改善病人的健康行為

對於不能與生病親人同住或就近照顧的家人,經常給病人發發短信,也可以帶給病人健康與平安。根據一項剛剛發表在 《醫學和互聯網研究雜誌》上的新研究指出, 每週接收兩次鼓勵他們吃更多水果和蔬菜,以及攝入更少脂肪的短信的病人,與沒有接收到這些短信的病人相比,這樣做的可能性多出 40%。

也許有些醫護人員會暗示你希望通常是一個不稱職的嚮導,它往往會使病人有過多的期待,但「希望」仍是路途上很好的同伴。帶有希望鼓勵話語的短訊,確實可以激勵遠方的病人,尤其當病人是你的至親。

莎士比亞說:有良友伴行,路遙不覺其遠。尤其在病苦中有良友親人相伴同行。研究發現,照顧者似乎可以獲益於為別人提供的無私照顧。其死亡率比非照顧者下降18%。從2003至2012研究期間,大約7.5%的照顧者死亡,而同等數量的非照顧者死亡率為9%。可見,行善的同時,受惠的不只是對方,更祝福了自己。

一周兩次的短信改善病人的健康行為

對於不能與生病親人同住或就近照顧的家人,經常給病人發發短信,也可以帶給病人健康與平安。根據一項剛剛發表在 《醫學和互聯網研究雜誌》上的新研究指出, 每週接收兩次鼓勵他們吃更多水果和蔬菜,以及攝入更少脂肪的短信的病人,與沒有接收到這些短信的病人相比,這樣做的可能性多出 40%。

也許有些醫護人員會暗示你希望通常是一個不稱職的嚮導,它往往會使病人有過多的期待,但「希望」仍是路途上很好的同伴。帶有希望鼓勵話語的短訊,確實可以激勵遠方的病人,尤其當病人是你的至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