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半月治癒耳鳴病例,中醫方藥及方法用藥經驗介紹!

曾治療一個中年男性耳鳴患者, 患病約七八年, 無明顯誘因出現耳鳴現象, 安靜時如耳內蟬鳴, 並影響聽力, 西醫檢查診斷為“神經性耳鳴”, 服用中西藥治療, 症狀改善不大。 經人介紹, 來我處就診, 患者平素身體健康, 無特殊慢性病, 平時食欲差, 伴有疲倦乏力、腰膝酸困等現象, 大小便睡眠等無明顯異常, 查舌脈氣色等屬氣血虧虛徵象。

予處方:黃芪60克, 紅參6克, 白術15克, 炙甘草10克, 陳皮12克, 當歸13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生薑2片, 大棗30克, 路路通20克, 石菖蒲60克, 仙鶴草60克, 葛根60克, 骨碎補15克。

大約使用上方加減調理半月左右, 耳鳴症狀消失能八九成以上, 患者自行停藥;後因為其他病來診, 隨訪耳鳴症狀未復發。

按:根據氣色舌脈等, 判斷患者平素脾胃虧虛, 中焦不運, 氣血生化不足, 氣血不能上榮官竅, 所以出現耳鳴的現象;所以使用補中益氣丸, 補益中氣健運中焦, 促使氣血生成, 上榮頭面官竅, 以治本;路路通、石菖蒲、仙鶴草、葛根、骨碎補等, 是借鑒前輩經驗或治耳鳴單方, 都是重要藥物;患者疾病頑固, 如果藥輕力薄, 則不能取效, 所以使用的藥物都相對大劑量。

總體而言, 耳鳴是相對頑固、難治的疑難雜症之一, 很多患者患病一二十年不愈, 失去信心。 中醫治療要考慮患者體質的根本, 以辨證論治為基礎。

如溫陽或使用四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右歸丸之類;陰虛陽亢或使用杞菊地黃丸、耳聾左磁丸之類;氣滯血瘀或使用血府逐瘀湯之類;氣血不足或使用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丸之類。

我認為在以上辨證的基礎上, 加上路路通、石菖蒲、仙鶴草、葛根、骨碎補等藥物, 且用量相對大一點, 能極大的增強療效。

以上病案、方藥、方法供同道及患者參考;症狀複雜, 建議找中醫醫師就診。

關注我, 頭條號裡有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