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水果當飯吃:惹來妊娠糖尿病

30歲的阿蘭(化名)懷上第一個孩子, 平時注重保養的她深知妊娠期飲食不當將導致肥胖、高血壓等問題, 於是在懷孕之初就非常重視飲食搭配, 為了避免飯菜攝入過多油脂, 她將飲食重心轉移到了低脂又美味的水果上, 葡萄、芒果、哈密瓜……每天大量水果成了她三餐以外的“加餐”專案。 不久前, 懷孕28周的她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進行常規產檢時, 營養門診副主任醫師楊桂蓮發現, 身高156釐米的阿蘭體重已達到74千克, 血糖明顯偏高, 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 楊桂蓮分析, 正是這看似“健康”的水果加餐, 讓阿蘭攝入了過多的糖分,

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發生。

據悉, 妊娠期糖尿病有兩種情況, 一種為妊娠前已確診患糖尿病, 稱“糖尿病合併妊娠”;另一種為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妊娠期才出現或確診的糖尿病, 又稱“妊娠期糖尿病(GDM)”。 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為GDM, 糖尿病合併妊娠者不足20%。 中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為2.5%-3.1%, 近年有明顯增高趨勢。 “2016年, 在我們醫院住院的孕產婦中, 24%是因為妊娠合併糖尿病入院治療。 ”楊桂蓮介紹, 妊娠合併糖尿病對孕產婦及胎嬰兒的危害巨大, 孕產婦易發生胎膜早破、感染、早產, 嚴重者可發生酮症酸中毒, 產後可能長期患有糖尿病。 胎兒易發生自然流產、胎兒畸形、胎兒缺氧, 嚴重者可能發生胎死宮內。

高血糖易使胎兒生長為巨大兒, 分娩時難產的機會增加, 出生後易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和低血糖等併發症, 嚴重者可致死亡。

“通過合理飲食, 86%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和63%的糖尿病合併妊娠能將血糖控制到良好範圍, 因此飲食是最好的‘處方’。 ”楊桂蓮提醒准媽媽, 要避免妊娠期糖尿病, 在懷孕期間必須走出飲食“誤區”, 健康精准地“補”身體。

“魚湯長智力, 骨頭湯補鈣。 ”是最常見的傳統進補理念。 但楊桂蓮介紹, 這個觀點其實並不科學。 魚肉尤其是深海魚肉中含有對胎兒智力、視力發育有益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 但僅限於魚肉中, 真正滲入到湯裡的並不多, 如果只喝湯不吃肉, 將導致營養攝入不全面。 同樣, 骨頭中的鈣不容易溶解在湯中,

也不容易被腸胃吸收。 其實, 人體每天必須吸收的鈣量是1000毫克, 如果膳食平衡的話, 大多可以通過食物攝取。 而喝了過多骨頭湯, 反而可能導致油脂攝入過多引發肥胖、糖尿病。

此外, 很多孕媽媽認為, 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各種營養物質, 平時應該多吃菜, 少吃飯。 “我們發現, 很多准媽媽都是因為正餐時飯吃得不夠, 導致加餐時的水果、零食攝入過多, 最終讓血脂血糖超標。 ”楊桂蓮介紹, 正確的孕婦飲食應該是在孕前正常飲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肉類、蛋、奶的攝入, 而每天水果的食用量應控制在200-350克之間, 且應選擇柚子、桃、蘋果、橘子、柳丁等低糖水果, 油脂含量高的堅果也應嚴格控制。 本報記者 王璐 通訊員 周文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