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烏蘭浩特市多點發力推進農牧業提質增效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 烏蘭浩特市不斷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 在把握當下農業發展新特點、新趨勢的同時, 優化產業結構, 重點從水稻、設施農業、特色產業、休閒農業、庭院經濟、養殖業等多方面入手, 持續推動農牧業現代化, 為農民增收尋找新的發力點。

“水田旱作”, 做大水稻產業。 實施旱改水工程, 推廣“水田旱作”模式, 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堅持農機農藝相結合, 做好水稻旱種技術培訓, 加強旱種水稻品種的選擇、育秧、植保以及田間管理等技術服務。 在葛根廟鎮、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擴大水稻種植面積2.2萬畝,

全市總面積達12萬畝。 同時, 依託嶺南香等品牌, 提高綠色有機水稻種植比例, 帶動水稻種植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推廣“三新”, 做強設施農業。 堅持提高效益、設施與露地並重, 內供與外銷協調, 基地與直銷對接, 品種與季節適應, 突出抓好冬春設施蔬菜提質增效、夏秋高標準露地蔬菜生產, 重點推廣“三新”技術。 今年將引進具有高產、抗病性強和適應性廣的番茄、茄子、甜瓜、黃瓜、豆角、葉菜6種作物20個新品種;引進彌霧機、補光燈、病蟲災防控機、卷膜機、溫控儀等新裝備;推廣高畦(壟)栽培, 覆膜栽培與膜下暗灌, 植株調整、吊蔓栽培, 病蟲害防治技術等新技術。

“訂單”發展, 做活特色產業。 依託龍頭企業, 發展訂單式特色農業。

依託內蒙古日出東方藥業有限公司, 重點在烏蘭哈達鎮合特嘎查、舍林嘎查, 葛根廟鎮白音花嘎查、白音塔拉嘎查、白音烏蘇嘎查, 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朝陽村、紅星村、火星村等規劃種植黃風、黃芩等中草藥2000畝;依託內蒙古蒙犇畜牧有限責任公司, 發展糧改飼2萬畝。 擴大花生種植面積, 乙太本站鎮為中心, 規劃種植四粒紅、白沙等花生5000畝。

“旅遊+”, 做美休閒農業。 圍繞義勒力特鎮的義勒力特嘎查、黃家店嘎查、勝利嘎查、查幹嘎查等, 打造體驗式農業產業帶;圍繞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有機水稻示範園區、烏蘭哈達鎮胡力斯台設施農業園區等, 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帶;圍繞烏蘭哈達鎮烏蘭胡碩嘎查、三合村, 葛根廟設施農業園區,

斯力很現代農業園區國光村、先鋒村打造休閒農業產業帶;圍繞太本站鎮新華村、建設村、曙光村打造特色種養產業帶, 實現“旅遊+農業”全力助推“全域旅遊”。

“一村一品”, 做精庭院經濟。 在每個鎮、園區打造1個庭院經濟專業村, 全市共5個。 繼續培育庭院經濟示範戶, 鞏固庭院經濟發展成果, 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培訓等措施, 推進庭院經濟向縱深發展, 真正形成“一村一品, 一鎮一業”“小庭院, 大產業”的庭院經濟產業格局。

轉型升級, 做優養殖業。 制定促進肉牛發展的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 加強棚圈、青貯窖等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肉牛、奶牛、肉羊、肉驢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提高品種品質;推進“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

實施標準化養殖社區建設專案, 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實施糧改飼, 引導農民種植整株青貯玉米和優質苜蓿, 促進種養結合, 開展農作物秸稈高效利用示範;全面強化疫病防控, 從源頭控制動物疫病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