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好山出好水 好水蘊商機

好山出好水,貴州天然飲用水產業異軍突起,正在成長為貴州特色優勢產業繼酒、煙、茶、藥、食品後的“第六張名片”。

“貴州好水”基礎好

專家解讀

“貴州好水”底氣足

武鴻麟(全國政協委員):貴州作為優質飲用水資源大省的同時又是飲用水產業發展的小省, 飲用水行業以中小企業居多, 行業集中度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強, 為進一步推動貴州水產業做大做強, 貴州飲用水企業要在提升貴州好水品牌影響力、拓寬外省銷售管道上下功夫, “多彩貴州”無疑是最佳選擇。

吳強(貴州省經濟和資訊化委主任):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高舉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大旗,生態優勢明顯,水資源量足,水源品質好,都是貴州的底氣。 良好勢頭不是憑空而來,貴州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底氣十足。

(本報綜合報導)

“貴州好水”突起

是一次供給側改革的成功探索

隨著大健康理念的普及,

健康飲水觀念已成為主流, 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飲料消費中, 天然礦泉水已占三分之一以上, 而且明顯呈持續上升趨勢;根據2016年《中國公眾健康飲水藍皮書》調查顯示, 飲用天然礦泉水的人數比例占到調查總人數近半數(46%)。 貴州把天然飲用水發展和打造成繼煙、酒、茶、中藥材之後另一個特色優勢產業和第五張名片, 條件優越, 前景廣闊。

貴州省有近3000個泉點可用于高品質山(礦)泉水開發。 目前貴州全省有729家飲用水企業, 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但即使經過2016年的大發展, 全年銷售額加起來卻也就100億元, 而國內某品牌天然飲用水產值一年就150億元。 貴州飲用水行業的“小、散、亂現象仍沒有徹底得到改觀。 貴州作為優質飲用水資源大省的同時又是飲用水產業發展的小省,

更加深刻的感到了這種痛感和危機。

貴州有優良生態資源稟賦, 如果說, 酒、煙、茶、藥、食品這五張名片是依託於這一稟賦, 而貴州天然飲用水產業異軍突起則是瞄準需求側後, 對供給側結構的一次整合。 它不再單一的依賴于天然資源, 而是整合了國家的環境保護政策、貴州的大資料、貴州旅遊以及前五張名片的優勢, 在此基礎上, 印發《貴州省促進天然飲用水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 編制貴州省“十三五”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規劃,通過2016首屆貴州(銅仁)國際天然飲用水博覽會等活動, 將資源優勢轉為發展優勢, 水產業鏈條日益壯大。

在這條鏈條上, 最引人注目的還不是天然飲用水,

而是生態平衡。 通過打好天然飲用水這第六張名片, 有機的帶動起前五張名片的潛在活力, 更帶動了旅遊、服裝等產業的發展。 而這樣的發展, 使得貴州必須更加注意對環境的保護, 必須使突出的自然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區位優勢, 符合大資料、大扶貧、大健康的戰略要求, 使貴州在天然飲用水產業異軍突起時, 生態平衡走向良性迴圈。 與六張名片比起來, 生態平衡的良性迴圈發展, 才是貴州最寶貴的資源。

貴山出好水, 貴水天下飲。 似乎還可以再加一句:貴在水精神。

貴州抓住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精髓, 以強大的政治社會責任心, 把貴州的各種資源調和成貴州發展的獨特優勢。 我們有理由相信, 掌控生態平衡良性迴圈發展的貴州,

很快會再給世界一個驚喜。

(丁慎毅)

“貴州好水”突起

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喝乾淨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吃安全的食品, 這是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和追求, 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農夫山泉的一句“我們不生產水, 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廣告語, 形象地反映了普通消費者對能夠直接喝上天然礦泉水的渴望和需求。

貴州省提出做好“水”文章, 將天然飲用水產業培育成貴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打造成長為貴州特色優勢產業繼酒、煙、茶、藥、食品後的“第六張名片”。 從經濟發展規律角度說, 這是立足于貴州水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的戰略決策, 符合經濟學上的比較優勢理論, 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一方面,貴州具有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最堅實的資源基礎和軟體優勢。全省地表水資源量為1062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是259.95億立方米,擁有66個總流量達6.3萬立方米/天的礦泉水點,近3000個可用于高品質天然山泉水開發的泉點。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均有80%水源達到品質標準Ⅱ類水。而且,貴州省天然礦泉水總體特點為低礦化度、低鈉、中性偏弱鹼性的淡水,基本不含硫化氫氣體,飲用口感非常好。

另一方面,貴州具有進一步做大做強天然飲用水產業的產業基礎和硬體基礎。目前,全省飲用水年產量637.3萬噸,全國排名第六。全省有飲用水企業729家,規模以上34家,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68.87億元。

從價值規律角度講,貴州省大力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擴大天然飲用水的市場供應,這順應了和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天然礦泉水是健康之源,在國際上,天然礦泉水曾被稱為貴族水。近年來,由於人民群眾生活水準、消費水準的快速增長,人們已經從吃飽穿暖的基本生活要求向追求自然、健康的高品質生活過渡。隨著健康飲水觀念的傳播和普及,天然礦泉水必將成為飲用水市場的主導、主力產品,消費者對天然礦泉水有著巨大的需求,這是大勢所趨。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和2014年我國天然礦泉水的市場份額分別以39%、78%的增速迅速擴容,2014年已佔據約15%的包裝飲用水市場;2016我國天然礦泉水產量達到了2080萬噸,占其包裝飲用水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18.3%增長到22%。

總而言之,天然礦泉水產業增長強勁、潛力巨大,貴州省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正當時,可以讓全國人民、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分享共飲“貴州好水”。

(何 勇)

發展“貴州好水” 不能竭澤而漁

貴州飲用水產業風聲水起,有諸多原因,比如生態環境優良、水資源充足、水源品質好。貴州不管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均有80%水源達到品質標準Ⅱ類水。可以比較的是,在2011年,全國200個城市地下水質監測中,“較差”和“極差”水質的比例達到55%。這些資料讓人看到貴州有著充裕的優質水資源。對此要善加利用,要能盤活水資源,讓好水變“活水”,讓其造福於社會,並帶動經濟。

現在不少地方環境污染嚴重,水質堪憂,而貴州卻能“獨善其身”,這讓諸如農夫山泉、康師傅、娃哈哈、屈臣氏等知名企業紛紛投資貴州,與本地企業合作,這對貴州來說,可算是“天時”;而貴州水資源充足,是一座座待開發的“富礦”,這是“地利”;另外,貴州致力於環境保護,“綠色貴州”生態環境好,水源品質好,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強,這是“人和”。

貴州天然飲用水產業的發展,能成為貴州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貴州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果。對此,就不僅要利用水資源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也要避免由此帶來對水資源的竭澤而漁,破壞生態保護成果,也對水資源過度攫取,只將自己變成“摘桃派”,而不是當“種桃派”。這也並非沒有前車之鑒,比如在2013年,農夫山泉就被曝出水源地污染問題。不能以為水資源充裕,便無止境攫取而不懂與不去進行保護。

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同時,更要顧及水資源的可再生性,要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要能讓水資源可迴圈利用。這樣既能保護好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又能讓水資源成為取之不竭的財富,促進經濟發展,造福全社會。

優質水資源不是自天上來,況且不管是對水資源,還是其他的資源保護,要能保護存量,也要想辦法做大增量。促進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就不只能看經濟利益,也要看到水資源是人類的生命線,短期的經濟利益在與永恆的人類權益相衝突時,必須是前者作出讓步,這是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不可碰觸的底線。

(戴先任)

發展“貴州好水” 要打好“行銷牌”

水是生命之源,每個人都需要。在現代社會,飲用水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有很多企業和品牌在同台競逐,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面積大,山脈眾多,水量充足,加上立體化的喀斯特地理環境,使貴州省的天然飲用水不易受到污染,並飽含大量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由此形成了數量眾多、品質優越的天然飲用水資源。

提起貴州特產,最令人熟知的就是酒、茶、藥、煙、食品等,特別是茅臺酒為代表的貴州酒業,更是全國聞名。眾所周知,釀酒需要好水,茅臺酒之所以能夠獨佔鰲頭,跟茅臺鎮的水有著密切的關係。其它優質土特產,也都是依靠貴州的水來灌溉、養育、加工製造完成。長期以來,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貴州特產上,卻忽視了貴州的優質水,導致這個最寶貴的特產,未能有效開發利用。

全省有近3000個泉點可用于高品質山(礦)泉水開發,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均有80%水源達到品質標準Ⅱ類水,豐富優質的水資源奠定開發飲用水產業基礎。目前全省有700餘家飲用水企業,但全年銷售額加起來卻不到50億元,水產業中小企業居多,行業集中度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強。需要加大招商引資,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共同開發貴水資源。同時,嚴格行業品質把關,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鼓勵優勝劣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如今,對水源點水質十分嚴苛的農夫山泉、康師傅、娃哈哈、屈臣氏等知名企業相繼投資貴州,與匯善穀、黔山秀水、北極熊、飛龍雨、貴州泉等貴州企業共同推動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貴州水產業彙聚了眾多優秀企業,具備資金、品牌、行銷網路等優勢,善加利用的話,一定會把貴州水做大做強。

好水也怕巷子深。貴州水雖好,但知名度尚未打出去,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稟賦優勢,做好行銷宣傳推廣工作,樹立“貴州好水”的品質形象,將“貴州好水”“名片”散播到全國、全世界,讓天下的消費者都知道貴州水的優質所在。

因此,可以借助其它五張貴州“名片”,進行捆綁式行銷宣傳,寫好貴水故事,講述貴州水資源優勢,向廣大消費者灌輸貴水的優質、特色,以逐步樹立起貴水品牌。在全國範圍內邀請知名專家,組建評審專家組,開展“中國好水”“世界好水”的評選活動,形成全國性、制度性賽事,籍此提升貴州好水的知名度、美譽度。

(江德斌)

發展“貴州好水” 更須以綠作底

好山出好水,貴州天然飲用水產業異軍突起,正在成長為貴州特色優勢產業繼酒、煙、茶、藥、食品後的“第六張名片”。資料顯示,2015年全省包裝飲用水實現銷售收入47.3億元,產量328.5萬噸,較2010年增加6.2倍,產量排名全國第七,增速全國第一。2016年,發展勢頭更加迅猛,產量幾乎比上一年翻了一番,達到637.3萬噸,排名上升至全國第六。

以綠作底,讓青山潤綠水,綠水變“玉水”,多彩貴州“風生水起”。基於貴州的特殊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面積大、降水豐富,加上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形成了數量眾多、品質優越的天然飲用水資源。鼓足信心做好“水”文章,寫好“水”故事,貴州已讓這美好的“生態水”變身于造福於民的“財富水”。

專家建言的貴州飲用水有基礎做成上千億元的產業,這話絕非是誇下海口。從客觀條件看,當前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5億人口面臨缺水,全球河流流量的40%左右已被污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貴州得天獨厚的天然飲用水資源,已然成為投資者“淘金”的地方。

“財富水”要大力發展;但同時,護好“生態水”也須不遺餘力。生態文明的貴州實踐證明,守住綠水青山,才能換來金山銀山。2017年1月1日,貴州省正式實施水資源保護條例,為合理保護、節約、開發和利用水資源,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規範性措施。這就需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

同樣,對於每個人而言,既要享受“貴州好水”帶來的發展恩惠,更應該呵護好“貴州好水”的生態和諧。正所謂,親水家園重在護。這就需要,一則對執政者而言,應秉持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保障水生態安全;二則需要全民動員起來,增強愛水、節水、護水意識。總之,不能為了得到金山銀山,而讓“貴山貴水”變成“窮山惡水”。

多彩貴州培育出來的酒、煙、茶、藥、食品和天然飲用水產業等“六張名片”,是惠及子孫的宏大工程。同時,這“六張名片”是以貴州良好的生態為發展根基的。近日貴州出臺的發展新經濟的相關意見,就涉及數字經濟、健康等重點產業,也唯有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百姓富、產業優、生態美的畫卷才能漸次展開,讓百姓得到永不枯竭的福祉。

(楊玉龍)

是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一方面,貴州具有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最堅實的資源基礎和軟體優勢。全省地表水資源量為1062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是259.95億立方米,擁有66個總流量達6.3萬立方米/天的礦泉水點,近3000個可用于高品質天然山泉水開發的泉點。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均有80%水源達到品質標準Ⅱ類水。而且,貴州省天然礦泉水總體特點為低礦化度、低鈉、中性偏弱鹼性的淡水,基本不含硫化氫氣體,飲用口感非常好。

另一方面,貴州具有進一步做大做強天然飲用水產業的產業基礎和硬體基礎。目前,全省飲用水年產量637.3萬噸,全國排名第六。全省有飲用水企業729家,規模以上34家,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68.87億元。

從價值規律角度講,貴州省大力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擴大天然飲用水的市場供應,這順應了和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天然礦泉水是健康之源,在國際上,天然礦泉水曾被稱為貴族水。近年來,由於人民群眾生活水準、消費水準的快速增長,人們已經從吃飽穿暖的基本生活要求向追求自然、健康的高品質生活過渡。隨著健康飲水觀念的傳播和普及,天然礦泉水必將成為飲用水市場的主導、主力產品,消費者對天然礦泉水有著巨大的需求,這是大勢所趨。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和2014年我國天然礦泉水的市場份額分別以39%、78%的增速迅速擴容,2014年已佔據約15%的包裝飲用水市場;2016我國天然礦泉水產量達到了2080萬噸,占其包裝飲用水的市場份額從2015年的18.3%增長到22%。

總而言之,天然礦泉水產業增長強勁、潛力巨大,貴州省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正當時,可以讓全國人民、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分享共飲“貴州好水”。

(何 勇)

發展“貴州好水” 不能竭澤而漁

貴州飲用水產業風聲水起,有諸多原因,比如生態環境優良、水資源充足、水源品質好。貴州不管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均有80%水源達到品質標準Ⅱ類水。可以比較的是,在2011年,全國200個城市地下水質監測中,“較差”和“極差”水質的比例達到55%。這些資料讓人看到貴州有著充裕的優質水資源。對此要善加利用,要能盤活水資源,讓好水變“活水”,讓其造福於社會,並帶動經濟。

現在不少地方環境污染嚴重,水質堪憂,而貴州卻能“獨善其身”,這讓諸如農夫山泉、康師傅、娃哈哈、屈臣氏等知名企業紛紛投資貴州,與本地企業合作,這對貴州來說,可算是“天時”;而貴州水資源充足,是一座座待開發的“富礦”,這是“地利”;另外,貴州致力於環境保護,“綠色貴州”生態環境好,水源品質好,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強,這是“人和”。

貴州天然飲用水產業的發展,能成為貴州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貴州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果。對此,就不僅要利用水資源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也要避免由此帶來對水資源的竭澤而漁,破壞生態保護成果,也對水資源過度攫取,只將自己變成“摘桃派”,而不是當“種桃派”。這也並非沒有前車之鑒,比如在2013年,農夫山泉就被曝出水源地污染問題。不能以為水資源充裕,便無止境攫取而不懂與不去進行保護。

在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同時,更要顧及水資源的可再生性,要對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要能讓水資源可迴圈利用。這樣既能保護好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又能讓水資源成為取之不竭的財富,促進經濟發展,造福全社會。

優質水資源不是自天上來,況且不管是對水資源,還是其他的資源保護,要能保護存量,也要想辦法做大增量。促進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就不只能看經濟利益,也要看到水資源是人類的生命線,短期的經濟利益在與永恆的人類權益相衝突時,必須是前者作出讓步,這是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不可碰觸的底線。

(戴先任)

發展“貴州好水” 要打好“行銷牌”

水是生命之源,每個人都需要。在現代社會,飲用水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市場,有很多企業和品牌在同台競逐,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覆蓋面積大,山脈眾多,水量充足,加上立體化的喀斯特地理環境,使貴州省的天然飲用水不易受到污染,並飽含大量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由此形成了數量眾多、品質優越的天然飲用水資源。

提起貴州特產,最令人熟知的就是酒、茶、藥、煙、食品等,特別是茅臺酒為代表的貴州酒業,更是全國聞名。眾所周知,釀酒需要好水,茅臺酒之所以能夠獨佔鰲頭,跟茅臺鎮的水有著密切的關係。其它優質土特產,也都是依靠貴州的水來灌溉、養育、加工製造完成。長期以來,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貴州特產上,卻忽視了貴州的優質水,導致這個最寶貴的特產,未能有效開發利用。

全省有近3000個泉點可用于高品質山(礦)泉水開發,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均有80%水源達到品質標準Ⅱ類水,豐富優質的水資源奠定開發飲用水產業基礎。目前全省有700餘家飲用水企業,但全年銷售額加起來卻不到50億元,水產業中小企業居多,行業集中度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強。需要加大招商引資,吸引更多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共同開發貴水資源。同時,嚴格行業品質把關,做好環境保護工作,鼓勵優勝劣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如今,對水源點水質十分嚴苛的農夫山泉、康師傅、娃哈哈、屈臣氏等知名企業相繼投資貴州,與匯善穀、黔山秀水、北極熊、飛龍雨、貴州泉等貴州企業共同推動天然飲用水產業發展。貴州水產業彙聚了眾多優秀企業,具備資金、品牌、行銷網路等優勢,善加利用的話,一定會把貴州水做大做強。

好水也怕巷子深。貴州水雖好,但知名度尚未打出去,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稟賦優勢,做好行銷宣傳推廣工作,樹立“貴州好水”的品質形象,將“貴州好水”“名片”散播到全國、全世界,讓天下的消費者都知道貴州水的優質所在。

因此,可以借助其它五張貴州“名片”,進行捆綁式行銷宣傳,寫好貴水故事,講述貴州水資源優勢,向廣大消費者灌輸貴水的優質、特色,以逐步樹立起貴水品牌。在全國範圍內邀請知名專家,組建評審專家組,開展“中國好水”“世界好水”的評選活動,形成全國性、制度性賽事,籍此提升貴州好水的知名度、美譽度。

(江德斌)

發展“貴州好水” 更須以綠作底

好山出好水,貴州天然飲用水產業異軍突起,正在成長為貴州特色優勢產業繼酒、煙、茶、藥、食品後的“第六張名片”。資料顯示,2015年全省包裝飲用水實現銷售收入47.3億元,產量328.5萬噸,較2010年增加6.2倍,產量排名全國第七,增速全國第一。2016年,發展勢頭更加迅猛,產量幾乎比上一年翻了一番,達到637.3萬噸,排名上升至全國第六。

以綠作底,讓青山潤綠水,綠水變“玉水”,多彩貴州“風生水起”。基於貴州的特殊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面積大、降水豐富,加上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形成了數量眾多、品質優越的天然飲用水資源。鼓足信心做好“水”文章,寫好“水”故事,貴州已讓這美好的“生態水”變身于造福於民的“財富水”。

專家建言的貴州飲用水有基礎做成上千億元的產業,這話絕非是誇下海口。從客觀條件看,當前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5億人口面臨缺水,全球河流流量的40%左右已被污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貴州得天獨厚的天然飲用水資源,已然成為投資者“淘金”的地方。

“財富水”要大力發展;但同時,護好“生態水”也須不遺餘力。生態文明的貴州實踐證明,守住綠水青山,才能換來金山銀山。2017年1月1日,貴州省正式實施水資源保護條例,為合理保護、節約、開發和利用水資源,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規範性措施。這就需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

同樣,對於每個人而言,既要享受“貴州好水”帶來的發展恩惠,更應該呵護好“貴州好水”的生態和諧。正所謂,親水家園重在護。這就需要,一則對執政者而言,應秉持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保障水生態安全;二則需要全民動員起來,增強愛水、節水、護水意識。總之,不能為了得到金山銀山,而讓“貴山貴水”變成“窮山惡水”。

多彩貴州培育出來的酒、煙、茶、藥、食品和天然飲用水產業等“六張名片”,是惠及子孫的宏大工程。同時,這“六張名片”是以貴州良好的生態為發展根基的。近日貴州出臺的發展新經濟的相關意見,就涉及數字經濟、健康等重點產業,也唯有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百姓富、產業優、生態美的畫卷才能漸次展開,讓百姓得到永不枯竭的福祉。

(楊玉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