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聯體來了!它給百姓帶來哪些便利?

醫聯體讓居民在社區醫院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的醫療服務。

“打了四天嗝, 沒想到兩針就解決問題了, 真是太神奇了。 ”9月5日上午,

在臨夏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居民葛大爺對針灸師範娥的醫術是讚不絕口。 接著葛大爺的話茬, 正在接受針灸治療的羅女士也對范大夫的醫術表示肯定, “我患上軟組織風濕症有大半年了, 嚴重時生活都不能自理, 住了兩次院都無濟於事, 在這裡扎針20天, 病情大有好轉, 社區醫院比大醫院都強啊!”其實範娥並不是這裡的醫生, 她的真實身份是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針灸中心主治醫生, 醫學碩士, 她是被醫院派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為期一年的幫扶工作。 臨夏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馮輝說, “范大夫太受居民們歡迎了, 每天都排長隊來治療。 基層醫院缺的是人才, 希望能多派些這樣的大夫來我們這裡。
”首席記者田小東文/圖

醫聯體發展大勢所趨如火如荼

范娥主治醫生的異地執業行為是甘肅省推進醫聯體建設的措施之一。 6月17日, 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實施方案》, 成為公立醫院改革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6月18日,“全省醫聯體建設啟動及現場推進會議暨甘肅省人民醫院優勢學科醫聯體大會”召開。 會上, 省衛生計生委主任郭玉芬在會上通報了甘肅省醫聯體建設開展情況並對醫聯體建設實施方案進行解讀。 甘肅省人民醫院與147家市、縣級人民(公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了“甘肅省人民醫院優勢學科醫聯體”協議, 組建醫聯體理事會。 該醫聯體以1492家遠端網路會診平臺醫院組成第一層次醫聯體;以“一院四區”組成第二層次醫聯體;以蘭州市城關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組成第三層次醫聯體。

省人民醫院與基層醫院簽訂科室合作協定552份, 103位專家與502位醫生建立了“一幫一”終身師承指導關係, 形成了包括普外、腫瘤、腦卒中、重症醫學、燒傷等多個專科聯盟。

8月16日,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專科聯盟啟動會暨合作簽約儀式在蘭舉行。 蘭大二院以專科協作形成聯合體, 由骨科、普外科、眼科等32個專科組建, 共吸收省內外200餘家醫院、880個專科加盟。 9月1日,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與省內160余家醫療保健機構(包括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企業醫院、民營醫院等)簽訂聯盟合作協定, 宣佈甘肅婦產科、兒科專科聯盟正式成立。

2020年將形成蘭州市居民“15分鐘就醫圈”

9月7日上午, 72歲的屠大爺按時來到城關區臨夏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整藥品, 為他接診的醫生程馨禾來自甘肅省人民醫院呼吸科。

屠大爺患慢阻肺十多年了, 以前提起去三甲醫院看病就讓他發愁, “隊排得太長了, 看一次病一個上午就過去了。 現在, 社區醫院出門走5分鐘就到, 掛號、看病、取藥不用排隊, 需要做手術還可以轉到省人民醫院去, 省心又方便”。

原來, 從2016年起甘肅省人民醫院就相繼選派23名青年骨幹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 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健康教育等多種方式, 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實惠的醫療衛生服務。 這就是醫聯體帶來的便利。 蘭州市政府辦公廳也印發了《蘭州市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實施方案》。

按照《方案》, 2017年, 蘭州市實現醫聯體基層全覆蓋, 縣域內公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100%參加醫聯體;醫聯體內市、縣級醫院通過給予家庭醫生一定比例的門診號源和住院床位, 為簽約居民提供優先就診和住院服務;加強全科醫生人才隊伍建設, 逐步形成以全科醫生為主體的分級診療服務隊伍;基層醫療機構診療量占總診療量比例≥65%, 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 縣級醫院住院患者按病種付費的覆蓋面≥90%。 到2020年, 建成佈局合理、規模適當、層級優化、職責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 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科學運行, 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城市居民“15分鐘就醫圈”和農村居民“30分鐘就醫圈”基本形成,城鄉居民享受基本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達到科學合理。

蘭州組建兩個城市醫療集團及專科聯盟

5月10日,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與城關區東崗街道深溝橋社區衛生服務站構建醫聯體。9月19日上午,綜合內科主任醫師吳俊蘭來到這裡,與77歲的辛葉先老人和88歲高興國老人簽訂了協議,做了他們的家庭醫生。蘭州市醫聯體建設正在悄悄推進。根據蘭州市的規劃,以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為核心,組建兩個城市醫療集團,在市域和縣域範圍內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科學合理的就醫新格局。

以西固區、紅古區、永登縣、榆中縣、皋蘭縣縣區級醫院為核心,相應縣區基層醫療機構為組建單位,通過實施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管理,組建五個醫聯體。在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對口支援永登縣人民醫院、皋蘭縣人民醫院和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對口支援榆中縣第一人民醫院的基礎上,組建兩個醫療集團和相應對口支援縣級醫院的複合型醫聯體。

中醫特色專科聯盟以蘭州市中醫醫院中藏醫臨床醫學中心和疼痛、風濕病、康復等專業為主。傳染病專科聯盟以蘭州市肺科醫院傳染病臨床醫學中心為主。婦科和新生兒專科聯盟以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臨床醫學中心和新生兒臨床醫學中心為主。精神衛生專科聯盟以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衛生臨床醫學中心為主。市級口腔專科聯盟以蘭州市口腔醫院口腔臨床醫學中心(數字3D列印中心)為主。

市縣鄉遠端會診診斷共用網路平臺以蘭州市級醫院為核心,縣區級醫院為樞紐,基層醫療機構為網底,建設病理、影像、心電、檢驗、消毒等共用診斷(供應)中心。

城市居民“15分鐘就醫圈”和農村居民“30分鐘就醫圈”基本形成,城鄉居民享受基本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達到科學合理。

蘭州組建兩個城市醫療集團及專科聯盟

5月10日,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與城關區東崗街道深溝橋社區衛生服務站構建醫聯體。9月19日上午,綜合內科主任醫師吳俊蘭來到這裡,與77歲的辛葉先老人和88歲高興國老人簽訂了協議,做了他們的家庭醫生。蘭州市醫聯體建設正在悄悄推進。根據蘭州市的規劃,以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為核心,組建兩個城市醫療集團,在市域和縣域範圍內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科學合理的就醫新格局。

以西固區、紅古區、永登縣、榆中縣、皋蘭縣縣區級醫院為核心,相應縣區基層醫療機構為組建單位,通過實施縣鄉一體化、鄉村一體化管理,組建五個醫聯體。在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對口支援永登縣人民醫院、皋蘭縣人民醫院和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對口支援榆中縣第一人民醫院的基礎上,組建兩個醫療集團和相應對口支援縣級醫院的複合型醫聯體。

中醫特色專科聯盟以蘭州市中醫醫院中藏醫臨床醫學中心和疼痛、風濕病、康復等專業為主。傳染病專科聯盟以蘭州市肺科醫院傳染病臨床醫學中心為主。婦科和新生兒專科聯盟以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臨床醫學中心和新生兒臨床醫學中心為主。精神衛生專科聯盟以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衛生臨床醫學中心為主。市級口腔專科聯盟以蘭州市口腔醫院口腔臨床醫學中心(數字3D列印中心)為主。

市縣鄉遠端會診診斷共用網路平臺以蘭州市級醫院為核心,縣區級醫院為樞紐,基層醫療機構為網底,建設病理、影像、心電、檢驗、消毒等共用診斷(供應)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