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說之樹下的告白:二十年前的《心跳回憶》,二十年後的VR化

1998年, 國內個人電腦開始逐漸普及, 一塊裝配有586晶片的電腦降到了一萬元左右的親民價格, 讓不少家境小康的家庭擁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個人電腦。

那個時候, 正是遊戲機廳和以“小霸王”為代表的電視主機遊戲機橫行當道之時。 很多青少年翹課蹺課, 一頭鑽進這些虛擬的遊戲世界無法自拔, “遊戲機”在當時已然被社會主流輿論貼上了“電子海洛因”的標籤, 成為了影響深遠的社會問題。

而相對的, 有著多樣功能, 承擔著寓教於樂性質的個人電腦反而很容易地就被社會主流大眾接受了。

由於當時的互聯網尚未普及, 這批擁有個人電腦的使用者獲取相關資訊最直接的管道便是來自於各類軟體雜誌, 而其中, 在國內發行量名列前茅的, 當屬《大眾軟體》。 也正是在這本雜誌發展歷程的鼎盛時期, 《大眾軟體》和日本著名的遊戲廠商KONAMI合作, 以雜誌合訂本贈品的名義,

推出了國內第一款日本正版遊戲。 她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心跳回憶》。

雖然不能以偏概全, 但對於《心跳回憶》這款遊戲, 如果你向一位80後甚至70後玩家打聽這款遊戲, 那他們的答案也許會相當一致:《心跳回憶》被這些玩家奉為了永恆的經典回憶。

80年代, KONAMI在日本的協力廠商遊戲市場中嶄露頭角, 當時他們發售的《實況足球》系列與《魂鬥羅》系列, 讓KONAMI在體育遊戲和橫版射擊遊戲領域站穩了腳跟。

《實況足球》初代

但隨著90年代來臨, 3D遊戲開始成為市場主流, 他們手裡的兩大金字招牌逐漸失去了核心競爭力。

KONAMI決定避其鋒芒, 從其他遊戲領域入手, 主打戀愛養成。

《心跳回憶》就此誕生了。

不同於早先各種打著擦邊球, 名為“戀愛”, 實為“色情”的H-game, 《心跳回憶》是一款純愛系的戀愛養成遊戲。 在遊戲中, 沒有“劍與魔法”, 沒有“拯救世界”, 玩家將扮演一位日本高中學生,

過著普通而真實的高中三年生活。

但正是這種純真質樸的遊戲劇情, 才讓遊戲中與每一位可以“攻略”的女生, 比如學習與外表都出眾的藤崎詩織, 或是善解人意的標準人妻虹野沙希等, 顯得真實而可感。 雖然是日本高中校園生活, 但的的確確讓當時坐在電腦前的每一位中國玩家, 能夠回憶起自己的高校生活,回憶起那段純真美好的“心跳回憶”。

《心跳回憶》的首發平臺是在裝機量非常有限的PC Engine平臺,導致遊戲雖然素質極佳,但銷量卻不盡人意。KONAMI自然是明白玩家們對於這款遊戲的熱情,於是在1年後,將遊戲從PC Engine移植到了PlayStation平臺上。

PlayStation版本的《心跳回憶》,擁有著非常精美的遊戲畫面,再配合上全程全人物語音的遊戲過場,使得遊戲整體素質非常優秀,遊戲銷量也節節攀升,並一舉拿下了當年的PS最佳遊戲。

《心跳回憶》的成功讓其名揚海外。而《大眾軟體》在瞭解到了這款遊戲之後,也就通過雜誌增刊的形式在國內代理發售了這款《心跳回憶》。

由於本身就是基於文字的戀愛遊戲,語言的翻譯無疑成為了這款遊戲能否在國內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實際上,《心跳回憶》的漢化非常優秀,玩家在聆聽遊戲全程語音的同時,還能非常順利地通過閱讀文字瞭解故事進程,在當時絕對是難以言表的美好體驗。

最後,遊戲的中文版國內銷量超過20萬套,即便是現在,就拿《仙劍奇俠傳》為例,最新一作的銷量也就百萬上下,而20年前,就連家用電腦都尚未普及的大陸,就能達到如此銷量,可見《心跳回憶》的十足魅力。

哦,當然了,作為正版引進的戀愛遊戲,遊戲在審查階段也充分考慮了中國特色,一些略帶擦邊球的偷窺場景自然是被全盤和諧了。

但不管怎樣,《心跳回憶》作為一代人的經典,毋庸置疑。

時至今日,KONAMI在與小島秀夫分道揚鑣之後,公司一直處於低迷狀態,面對著規模逐漸龐大的手遊市場,這家專注于開發主機遊戲的公司似乎也難以抵擋時代的潮流。於是,作為試水之作,《心跳回憶》的手遊作品《心跳偶像》也順勢而生。

作為一款自帶IP,非常具有話題性的遊戲,《心跳偶像》在誕生之初,就充滿著現在主流美少女宅向遊戲的氣息:玩家作為一位管理員,與一群金髮碧眼的可愛偶像一起,向著最高的音樂夢想而...“氪金”。

為了蹭上更多的熱點和話題性,VR化也成為了噱頭之一。據悉,玩家可以通過佩戴VR眼鏡,在虛擬實境的場景中親自走到這些女孩子的身邊,仔細觀察這些由自己一手培養長大的虛擬偶像。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有些許感歎。雖然這是一款名副其實的《心跳回憶》正統續作,但它與我們記憶中的《心跳回憶》早已毫無關係。《心跳回憶》象徵了二十年前那個質樸的遊戲時代,沒有氪金充值,沒有口舌之爭,只有傳說之樹下的真情告白,以及那一刻,屬於每位年輕玩家的“心跳回憶”。

可惜,這樣的時代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作者連結——“天下第一”的遊戲《Persona》的前世今生

歡迎你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觀點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VR”閱讀更多原創VR乾貨

能夠回憶起自己的高校生活,回憶起那段純真美好的“心跳回憶”。

《心跳回憶》的首發平臺是在裝機量非常有限的PC Engine平臺,導致遊戲雖然素質極佳,但銷量卻不盡人意。KONAMI自然是明白玩家們對於這款遊戲的熱情,於是在1年後,將遊戲從PC Engine移植到了PlayStation平臺上。

PlayStation版本的《心跳回憶》,擁有著非常精美的遊戲畫面,再配合上全程全人物語音的遊戲過場,使得遊戲整體素質非常優秀,遊戲銷量也節節攀升,並一舉拿下了當年的PS最佳遊戲。

《心跳回憶》的成功讓其名揚海外。而《大眾軟體》在瞭解到了這款遊戲之後,也就通過雜誌增刊的形式在國內代理發售了這款《心跳回憶》。

由於本身就是基於文字的戀愛遊戲,語言的翻譯無疑成為了這款遊戲能否在國內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實際上,《心跳回憶》的漢化非常優秀,玩家在聆聽遊戲全程語音的同時,還能非常順利地通過閱讀文字瞭解故事進程,在當時絕對是難以言表的美好體驗。

最後,遊戲的中文版國內銷量超過20萬套,即便是現在,就拿《仙劍奇俠傳》為例,最新一作的銷量也就百萬上下,而20年前,就連家用電腦都尚未普及的大陸,就能達到如此銷量,可見《心跳回憶》的十足魅力。

哦,當然了,作為正版引進的戀愛遊戲,遊戲在審查階段也充分考慮了中國特色,一些略帶擦邊球的偷窺場景自然是被全盤和諧了。

但不管怎樣,《心跳回憶》作為一代人的經典,毋庸置疑。

時至今日,KONAMI在與小島秀夫分道揚鑣之後,公司一直處於低迷狀態,面對著規模逐漸龐大的手遊市場,這家專注于開發主機遊戲的公司似乎也難以抵擋時代的潮流。於是,作為試水之作,《心跳回憶》的手遊作品《心跳偶像》也順勢而生。

作為一款自帶IP,非常具有話題性的遊戲,《心跳偶像》在誕生之初,就充滿著現在主流美少女宅向遊戲的氣息:玩家作為一位管理員,與一群金髮碧眼的可愛偶像一起,向著最高的音樂夢想而...“氪金”。

為了蹭上更多的熱點和話題性,VR化也成為了噱頭之一。據悉,玩家可以通過佩戴VR眼鏡,在虛擬實境的場景中親自走到這些女孩子的身邊,仔細觀察這些由自己一手培養長大的虛擬偶像。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有些許感歎。雖然這是一款名副其實的《心跳回憶》正統續作,但它與我們記憶中的《心跳回憶》早已毫無關係。《心跳回憶》象徵了二十年前那個質樸的遊戲時代,沒有氪金充值,沒有口舌之爭,只有傳說之樹下的真情告白,以及那一刻,屬於每位年輕玩家的“心跳回憶”。

可惜,這樣的時代似乎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作者連結——“天下第一”的遊戲《Persona》的前世今生

歡迎你在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觀點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VR”閱讀更多原創VR乾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