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標準化不是民宿的未來

世間一切, 都是時勢使然。

以經濟學的維度來看, 成就民宿的時勢, 是消費升級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消費升級的核心, 是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

民宿最具辨識度的特徵便是“個性”。 在野蠻生長數年之後, 由於有力地盤活了冗余住宅資源、創造了就業機會, 又與新型城鎮化、旅遊扶貧等方針戰略勾聯, 國家已儼然將其當做一種可以撬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門類。

今年8月, 由國家旅遊局牽頭起草的民宿“國標”公佈, 並將於10月1日開始執行。 這是國家旅遊局出臺的首個旅遊民宿行業標準, 從民宿的定義、評價原則、基本要求、管理規範及等級劃分條件等方面對民宿行業發展給出了指導性意見。 其中關於民宿不能多於14間房、主人參與接待以及金宿級、銀宿級的評分, 引起了行業的熱議。

總體來說, 民宿“國標”依然是參照傳統酒店行業制定的標準, 對於行業規範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但民宿的千差萬別, 使得實際落地仍有不小的難度。

另一方面, 由於多方資本入局, 站在共用經濟風口的民宿已成為橫跨旅遊、鄉建、房地產、互聯網的綜合性產業, 行業法律法規制度保障缺乏、平臺監管機制有待完善才是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桎梏。

與此同時, 新技術的發展加速了民宿行業的反覆運算, 這意味著監管制度也應順應潮流, 不斷反覆運算和跨界。

1

-難產的民宿標準-

民宿是什麼?一千個人心中, 也許有一千種答案。

一般來說, 民宿可追溯到半個多世紀前的歐洲, 作為鄉村地區的一種旅遊業態。 西風東漸, 在日本、臺灣等地, 民宿從鄉村走向城市、從農場走向景區, 不僅形態萬千而且別具特色, 甚至成為區域性旅遊品牌及核心吸引物的重要構成。

由於地域毗鄰, 文化亦有交疊之處, 中國當下的民宿概念, 很大程度上受這兩地的影響。

很長的時間, 民宿在中國只是一種“情懷”概念。 早期民宿用戶主要是熱愛旅行的文藝青年, 更多被認為是一種具備文化符號意義的住宿空間,

農家樂、相對標準化的精品酒店, 並不在他們的民宿認知之內。 即便是從業者, 對於民宿定義, 同樣莫衷一是。

8月21日, 國家旅遊局發佈了《旅遊經營者處理投訴規範》、《文化主題旅遊飯店基本要求與評價》、《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精品旅遊飯店》等4項行業標準, 並將從今年10月1日起實施。 這也是首個國家層面的行業標準, 其中所涉及的主體就是民宿。

《旅遊經營者處理投訴規範》關注解決消費者投訴方面的問題, 在此之前, 民宿糾紛常常面臨投訴無門, 無法可依的尷尬。 《文化主題旅遊飯店基本要求與評價》、《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精品旅遊飯店》這三個則是住宿業態細化的指導性檔,

對包括裝修風格、服務標準、消防、衛生等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該標準對民宿的定義進行了明確:利用當地閒置資源, 民宿主人參與接待, 為遊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 其中, 根據所處地域的不同可分為城鎮民宿和鄉村民宿。

值得注意的是,民宿主人是民宿業主或經營管理者,不只是房屋的主人。國家在鼓勵資本和外界品牌運營、管理人才參與行業的意圖,顯而易見。

很多新事物的發展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早期無序地野蠻生長之後,影響逐漸擴大,資本和政府介入,相應的規範、管理制度出臺,產業開始規模化擴張,並實現有序監管。

悉心留意,這套標準的起草者為國家旅遊局監督管理司、浙江省旅遊局、浙江旅遊職業學院。事實上,民宿標準數年前已經在浙江開始推行。

距離上海3小時車程的莫干山,因為地理區位的優勢,在20世紀20年代就成為長三角地區的避暑勝地。當時一批外國商人在這裡興建別墅、游泳池和網球場,還養了牛來製作牛排,莫干山在當時被稱為浙江的“上海灘”。2000年之後,莫干山的民宿開始悄然流行。2016年底莫干山民宿已經將近800家,比2015年多出400多家。時至今日,莫干山的名宿仍是業內的標杆,“住民宿” 甚至變成了旅遊目的本身。

2015年5月,莫干山所在的德清縣發佈國內第一部縣級民宿地方標準——《德清縣鄉村民宿服務品質等級劃分與評定》。這一標準,在2016年底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列入城鄉統籌國家標準制定項目。浙江省受此啟發,杭州《民宿業服務等級劃分與評定規範》次年出臺,《浙江省民宿(農家樂)治安消防管理暫行規定》也同步實施。

2015年,同樣是民宿發展較為成熟區的深圳大鵬半島,出臺了廣東省首個民宿管理辦法,成立省內第一家民宿協會,由協會與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制定了大鵬民宿的相關標準,並試水評定、發放牌照。

由旅遊局牽頭,制定民宿“國標”,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還曾被深圳的政協委員朱鼎健提上議案。對比之下,今年8月出臺的標準,與浙江、大鵬的實踐有異曲同工之處,基本內容大多相同,關於民宿單幢建築客房數量應不超過14間(套),此前在浙江的標準中是15間,而關於民宿評分金宿級和銀宿級,在浙江標準中,為標準、特色和精品三級別。

不少業內人士充滿期待,“國標”落地執行,民宿何去何從,恐怕還有待觀察——歸根到底,還是由市場和用戶體驗決定的。

2

-難以被標準的民宿行業-

我的一個校友,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工作,關注建築消防領域。這一兩年,他們頻繁接觸到民宿群的消防諮詢專案,甲方多半為當地政府。一年前,她來杭州,為桐廬一片山谷的民居改造項目做消防評估。民宿預訂、服務、內部裝飾,以及村政府的眼界、專業、市場意識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那些棲息於茶園之中,聽山風鳥語的民宿的價格,也著實令她乍舌。

數月之後,他們赴河南調研一個古村落的改造,同樣涉及民宿消防。然而,專案還未規劃完成,當地政府與村民之間,就違建、拆遷補償等問題,已經僵持不下,對於文旅開發,當地村民的認知多半停留在拆遷進而“一夜暴富”的層面,最終整個古村改造計畫作罷。

事實上,中國地域廣闊,中西部地區鄉村和東南沿海地區,發展嚴重失衡,文化差異性巨大,不論是對於旅遊還是民宿的理解、消費觀念幾乎截然不同。民宿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適宜的“狗皮膏藥”,因地制宜,也通常意味著很難標準化,或者說標準需要因地制宜。

縱觀莫干山、千島湖民宿,不難發現,一個地區民宿產業發展得較好,通常符合這些規律:一是當地風景秀美、文化底蘊濃厚,具備文旅開發的價值;二是位於一個經濟較為發展的城市或者區域的輻射範圍內(這意味著具有消費力的客源,也就是有效流量),隨著大交通的發展,區位優勢正在弱化但依然有明顯影響——尤其是對週末遊;三是有“過硬”的民宿產品、品牌,使得民宿本身成為旅遊目的地,進而帶動區域民宿集群化發展。內容為王的邏輯,在民宿發展中同樣適用,這意味著,高端民宿入局本身是有一定的門檻的,並且還在逐步抬高。

整體來看,長三角、深圳大鵬的鄉村等地已經進入民宿發展的高級階段,面臨的是市場監管規範化、品牌升級、融資擴張等問題,中西部鄉村旅遊剛剛起步地區的農家樂,還處於產業培育的初級階段,以村民副業為主,特色裝飾、文化體驗則不呈遑論。如果以同一套衛生、服務、消防標準嚴格要求,則並不合理。例如,標準中涉及的民宿從業人員還應經過衛生培訓和健康檢查,持證上崗,對於部分鄉村地區,明顯過於嚴苛。

此外,一些木結構的古民居,改造民宿,其消防、採光、製冷、保暖等設施,與一般磚木結構建築相比,標準的差別恐怕還要更細化。

另一方面,民宿發展是消費升級的產物,尤其是極具文化特色的民宿。“國標”中要求,民宿的建築和裝修宜體現地方特色與文化,主體建築應與環境協調美觀,景觀有地域特色等等軟性標準,這些實際上非常難以定性及規範的。

“開始吧”CEO徐建軍在今年一次民宿論壇上指出,消費升級的核心並不是用更高的價格去獲得更高品質的東西,而是我們需要更多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個性化的需求。由原來酒店標準化服務的,升級為由這些有想法、有感情、有溫度的民宿主從自己的想像來提供的。

那麼也就是說,一定程度上,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讓用戶通過細節體驗與民宿主實現情感溝通,建立觀念、價值、審美的認同。事實上,民宿的裝修風格、審美取向,很大程度上是主人個人風格的呈現。如果以一套標準來進行評分,同樣有失公允。

方塘智庫認為,民宿“國標”的意義其實更多是國家監管的態度,但對於民宿在不同商業場景中的應用仍有待細化。縱觀已經落地執行的大鵬半島、杭州地區,民宿標準對於市場的影響甚微,民宿行業牽涉部分眾多,至今仍沒有統一的管理方及行業協會,這一非贏利性機構在日本、臺灣等地民宿管理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所以,民宿“國標”想要成為像“酒店星級”標準一樣,有廣泛認可度,並影響行業發展,仍有很遠的路要走。但其中指出的衛生、消防及投訴處理等內容,仍值得肯定,這使得民宿監管有了一定的依據。

3

-民宿行業急需的是“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3月,美國民宿預訂平臺Airbnb宣佈中文名“愛彼迎”,並發佈一系列高調進軍中國市場的規劃。一個月之後,美團點評對外宣佈正式推出民宿業務,旗下榛果民宿APP上線。此前,國內短租市場玩家還有與攜程關係密切的途家和小豬短租。攜程、去哪兒及阿裡巴巴旗下航旅產品飛豬等也開始涉足民宿。

不管是哪方玩家,民宿短租正在走出小眾市場的趨勢正是吸引他們加碼這項生意的重要原因。途家收購螞蟻短租後,其CEO羅軍曾對外宣稱:“途家上有45萬套,螞蟻短租上有35萬套,攜程和去哪兒網上的民宿也有一些,整體在房源去重後估計有100萬套左右。”如果加上其他平臺的,這個體量則十分可觀。

攜程、飛豬等平臺大多都有評價、回饋功能,許多用戶在選擇民宿時優先參考網友評論,另一方面,為了提升服務,途家甚至提供統一床單,統一進行床品洗滌,統一採用智慧門鎖,和政府公安對接,隨時入住,隨時登記,隨時掃描,隨時上傳,榛果民宿同樣提供清潔服務。

中國的大旅遊市場還處於高速增長階段,民宿短租業自然會同比增長。當前民宿房源高度集中在一線城市的城區內,和酒店旅店的地域重合度非常高。在這些核心城市區域之外,比如在一線城市的郊區郊縣、有旅遊資源的二線城市,以及擁有民族特色或歷史特色的鄉鎮,都非常適合開發出房源。隨著這些運營平臺以及部分房地產公司的介入,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都將成為可預見的趨勢。

方塘智庫認為,民宿的跨界性讓民宿成為很難標準化的業態,在互聯網時代,民宿評級、文化、特色等標準,政府其實應該釋放空間,交給市場和消費者。如果按照傳統開酒店的管理辦法,各種證照審批、費用稅賦、銷售宣傳,基本就是微利,民宿行業一直沒有被納入酒店行業管理,政府對新事物的鼓勵可見一斑。

但是隨著規模化發展,相應的法律、納稅、治安、食品安全等政策法規,以及針對新的互聯網平臺的監管機制,如果遲遲得不到完善,勢必將影響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互聯網共用經濟屬於新興業態,政府也缺乏相關的管理經驗,縱觀全球短租市場的政策,其實也是這兩年才推出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隨著產業發展的節奏不斷反覆運算的。

儘管關於民宿危機的探討從來沒有止息,泡沫破滅之說時有耳聞。“借宿”CEO夏雨清依然對此不無調侃地反駁:“不是民宿不行,而是你的民宿不行。” 2年7個億投資,3000家民宿,超過10個億人民幣的營業收入,這是杭州民宿成績單,其中精品民宿一晚數千依舊供不應求。

做民宿好比內容創業,10萬+的爆款越來越難。民宿是做潮流的事,做好一個民宿顯然是需要複合型的人才,既要懂酒店的運營,又要懂風土人情,還要理解時尚的風向。這意味著民宿人才培訓或將成為一個衍生熱點。

此外,房地產、建築師、設計師等入局,使得民宿在營造、裝修、設計和空間文化方面將愈來愈好。

市場的迷人之處,在於市場能敏銳的嗅到機遇,並高效地實現資源配置。最後總結一下我的意思:我並非說民宿標準無益,只是說對待民宿,政府應創新思維,不必花心思限制民宿該長什麼樣子,而應下大力氣,制定行業發展的政策、監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規,厘清權責,做好“基礎設施”。

編輯 | 王真真

來源 | 方塘智庫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民宿主人是民宿業主或經營管理者,不只是房屋的主人。國家在鼓勵資本和外界品牌運營、管理人才參與行業的意圖,顯而易見。

很多新事物的發展都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早期無序地野蠻生長之後,影響逐漸擴大,資本和政府介入,相應的規範、管理制度出臺,產業開始規模化擴張,並實現有序監管。

悉心留意,這套標準的起草者為國家旅遊局監督管理司、浙江省旅遊局、浙江旅遊職業學院。事實上,民宿標準數年前已經在浙江開始推行。

距離上海3小時車程的莫干山,因為地理區位的優勢,在20世紀20年代就成為長三角地區的避暑勝地。當時一批外國商人在這裡興建別墅、游泳池和網球場,還養了牛來製作牛排,莫干山在當時被稱為浙江的“上海灘”。2000年之後,莫干山的民宿開始悄然流行。2016年底莫干山民宿已經將近800家,比2015年多出400多家。時至今日,莫干山的名宿仍是業內的標杆,“住民宿” 甚至變成了旅遊目的本身。

2015年5月,莫干山所在的德清縣發佈國內第一部縣級民宿地方標準——《德清縣鄉村民宿服務品質等級劃分與評定》。這一標準,在2016年底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列入城鄉統籌國家標準制定項目。浙江省受此啟發,杭州《民宿業服務等級劃分與評定規範》次年出臺,《浙江省民宿(農家樂)治安消防管理暫行規定》也同步實施。

2015年,同樣是民宿發展較為成熟區的深圳大鵬半島,出臺了廣東省首個民宿管理辦法,成立省內第一家民宿協會,由協會與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制定了大鵬民宿的相關標準,並試水評定、發放牌照。

由旅遊局牽頭,制定民宿“國標”,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還曾被深圳的政協委員朱鼎健提上議案。對比之下,今年8月出臺的標準,與浙江、大鵬的實踐有異曲同工之處,基本內容大多相同,關於民宿單幢建築客房數量應不超過14間(套),此前在浙江的標準中是15間,而關於民宿評分金宿級和銀宿級,在浙江標準中,為標準、特色和精品三級別。

不少業內人士充滿期待,“國標”落地執行,民宿何去何從,恐怕還有待觀察——歸根到底,還是由市場和用戶體驗決定的。

2

-難以被標準的民宿行業-

我的一個校友,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工作,關注建築消防領域。這一兩年,他們頻繁接觸到民宿群的消防諮詢專案,甲方多半為當地政府。一年前,她來杭州,為桐廬一片山谷的民居改造項目做消防評估。民宿預訂、服務、內部裝飾,以及村政府的眼界、專業、市場意識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那些棲息於茶園之中,聽山風鳥語的民宿的價格,也著實令她乍舌。

數月之後,他們赴河南調研一個古村落的改造,同樣涉及民宿消防。然而,專案還未規劃完成,當地政府與村民之間,就違建、拆遷補償等問題,已經僵持不下,對於文旅開發,當地村民的認知多半停留在拆遷進而“一夜暴富”的層面,最終整個古村改造計畫作罷。

事實上,中國地域廣闊,中西部地區鄉村和東南沿海地區,發展嚴重失衡,文化差異性巨大,不論是對於旅遊還是民宿的理解、消費觀念幾乎截然不同。民宿本身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適宜的“狗皮膏藥”,因地制宜,也通常意味著很難標準化,或者說標準需要因地制宜。

縱觀莫干山、千島湖民宿,不難發現,一個地區民宿產業發展得較好,通常符合這些規律:一是當地風景秀美、文化底蘊濃厚,具備文旅開發的價值;二是位於一個經濟較為發展的城市或者區域的輻射範圍內(這意味著具有消費力的客源,也就是有效流量),隨著大交通的發展,區位優勢正在弱化但依然有明顯影響——尤其是對週末遊;三是有“過硬”的民宿產品、品牌,使得民宿本身成為旅遊目的地,進而帶動區域民宿集群化發展。內容為王的邏輯,在民宿發展中同樣適用,這意味著,高端民宿入局本身是有一定的門檻的,並且還在逐步抬高。

整體來看,長三角、深圳大鵬的鄉村等地已經進入民宿發展的高級階段,面臨的是市場監管規範化、品牌升級、融資擴張等問題,中西部鄉村旅遊剛剛起步地區的農家樂,還處於產業培育的初級階段,以村民副業為主,特色裝飾、文化體驗則不呈遑論。如果以同一套衛生、服務、消防標準嚴格要求,則並不合理。例如,標準中涉及的民宿從業人員還應經過衛生培訓和健康檢查,持證上崗,對於部分鄉村地區,明顯過於嚴苛。

此外,一些木結構的古民居,改造民宿,其消防、採光、製冷、保暖等設施,與一般磚木結構建築相比,標準的差別恐怕還要更細化。

另一方面,民宿發展是消費升級的產物,尤其是極具文化特色的民宿。“國標”中要求,民宿的建築和裝修宜體現地方特色與文化,主體建築應與環境協調美觀,景觀有地域特色等等軟性標準,這些實際上非常難以定性及規範的。

“開始吧”CEO徐建軍在今年一次民宿論壇上指出,消費升級的核心並不是用更高的價格去獲得更高品質的東西,而是我們需要更多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個性化的需求。由原來酒店標準化服務的,升級為由這些有想法、有感情、有溫度的民宿主從自己的想像來提供的。

那麼也就是說,一定程度上,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讓用戶通過細節體驗與民宿主實現情感溝通,建立觀念、價值、審美的認同。事實上,民宿的裝修風格、審美取向,很大程度上是主人個人風格的呈現。如果以一套標準來進行評分,同樣有失公允。

方塘智庫認為,民宿“國標”的意義其實更多是國家監管的態度,但對於民宿在不同商業場景中的應用仍有待細化。縱觀已經落地執行的大鵬半島、杭州地區,民宿標準對於市場的影響甚微,民宿行業牽涉部分眾多,至今仍沒有統一的管理方及行業協會,這一非贏利性機構在日本、臺灣等地民宿管理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所以,民宿“國標”想要成為像“酒店星級”標準一樣,有廣泛認可度,並影響行業發展,仍有很遠的路要走。但其中指出的衛生、消防及投訴處理等內容,仍值得肯定,這使得民宿監管有了一定的依據。

3

-民宿行業急需的是“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3月,美國民宿預訂平臺Airbnb宣佈中文名“愛彼迎”,並發佈一系列高調進軍中國市場的規劃。一個月之後,美團點評對外宣佈正式推出民宿業務,旗下榛果民宿APP上線。此前,國內短租市場玩家還有與攜程關係密切的途家和小豬短租。攜程、去哪兒及阿裡巴巴旗下航旅產品飛豬等也開始涉足民宿。

不管是哪方玩家,民宿短租正在走出小眾市場的趨勢正是吸引他們加碼這項生意的重要原因。途家收購螞蟻短租後,其CEO羅軍曾對外宣稱:“途家上有45萬套,螞蟻短租上有35萬套,攜程和去哪兒網上的民宿也有一些,整體在房源去重後估計有100萬套左右。”如果加上其他平臺的,這個體量則十分可觀。

攜程、飛豬等平臺大多都有評價、回饋功能,許多用戶在選擇民宿時優先參考網友評論,另一方面,為了提升服務,途家甚至提供統一床單,統一進行床品洗滌,統一採用智慧門鎖,和政府公安對接,隨時入住,隨時登記,隨時掃描,隨時上傳,榛果民宿同樣提供清潔服務。

中國的大旅遊市場還處於高速增長階段,民宿短租業自然會同比增長。當前民宿房源高度集中在一線城市的城區內,和酒店旅店的地域重合度非常高。在這些核心城市區域之外,比如在一線城市的郊區郊縣、有旅遊資源的二線城市,以及擁有民族特色或歷史特色的鄉鎮,都非常適合開發出房源。隨著這些運營平臺以及部分房地產公司的介入,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都將成為可預見的趨勢。

方塘智庫認為,民宿的跨界性讓民宿成為很難標準化的業態,在互聯網時代,民宿評級、文化、特色等標準,政府其實應該釋放空間,交給市場和消費者。如果按照傳統開酒店的管理辦法,各種證照審批、費用稅賦、銷售宣傳,基本就是微利,民宿行業一直沒有被納入酒店行業管理,政府對新事物的鼓勵可見一斑。

但是隨著規模化發展,相應的法律、納稅、治安、食品安全等政策法規,以及針對新的互聯網平臺的監管機制,如果遲遲得不到完善,勢必將影響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互聯網共用經濟屬於新興業態,政府也缺乏相關的管理經驗,縱觀全球短租市場的政策,其實也是這兩年才推出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隨著產業發展的節奏不斷反覆運算的。

儘管關於民宿危機的探討從來沒有止息,泡沫破滅之說時有耳聞。“借宿”CEO夏雨清依然對此不無調侃地反駁:“不是民宿不行,而是你的民宿不行。” 2年7個億投資,3000家民宿,超過10個億人民幣的營業收入,這是杭州民宿成績單,其中精品民宿一晚數千依舊供不應求。

做民宿好比內容創業,10萬+的爆款越來越難。民宿是做潮流的事,做好一個民宿顯然是需要複合型的人才,既要懂酒店的運營,又要懂風土人情,還要理解時尚的風向。這意味著民宿人才培訓或將成為一個衍生熱點。

此外,房地產、建築師、設計師等入局,使得民宿在營造、裝修、設計和空間文化方面將愈來愈好。

市場的迷人之處,在於市場能敏銳的嗅到機遇,並高效地實現資源配置。最後總結一下我的意思:我並非說民宿標準無益,只是說對待民宿,政府應創新思維,不必花心思限制民宿該長什麼樣子,而應下大力氣,制定行業發展的政策、監管制度、完善法律法規,厘清權責,做好“基礎設施”。

編輯 | 王真真

來源 | 方塘智庫

本文為新京報每日旅遊新聞(ID:xjblvyou)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