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公益與商業的距離不在左右,而在競爭和人才

上周, 中國人民大學康曉光教授一篇檄文對南都基金會徐永光先生《公益向右 商業向左》這本書及觀點進行了言辭激烈的批判。 兩位都是公益領域有極高江湖地位的前輩, 且相交多年, 這樣公開爭辯起來(並且感覺康老師的文章中有很多“扣帽子”的詞彙), 自然引起眾人圍觀, 有人站隊、有人純看熱鬧。

當時也有朋友問我做何感想。 我當時在忙, 所以也沒看康老師的文章及徐老師的回應。 另一個原因是看到文章標題和各朋友圈的討論, 我竟然沒有點開文章閱讀的欲望——主要是因為這場辯論實在是太“二元論”了, 做辯論大賽題目可以, 拿到現實中爭辯意義並不是很大(作為學術討論是有意義的)。 因此, 直到周日, 我才認真讀了二位老師的文章及各種評論(書還沒來得及看)。 又過一日, 大概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借本周評論之機發出, 純屬理論探討。

首先說一下我的基本立場。 我認同徐老師所說的, 公益可以更市場化, 以便更有效率, 並能引入更多資源, 可以解決更多規模龐大的社會問題;但我對社會企業的信心不足, 不是因為社會企業本質上不好(我覺得這不是康老師說的“兔魚”問題), 而是這個概念已經被國內的NGO掰彎了, 要捋直的難度很大。 我也認同康老師說的, 人是有利他的一面, NGO和商業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 如果世界上只剩下商業, 是很可悲的, 但我不認為這樣的論述必然匯出“永光謬論”的結果, 更談不上說徐是資本代言人了。 總之, 我覺得兩人說的不完全是一件事情。

從本源上說, 公益組織與商業組織, 其實都是廣義上社會組織的一種, 就像蘋果和梨都是水果界的一員,

兩者沒有可比性、沒有高下之分。 喜歡蘋果的人會覺得梨沒那麼好, 喜歡梨的人會覺得蘋果沒那麼好。 所以, 當其他內外部條件完全一樣的時候, 公益組織和商業組織只是目的上的不同, 一個是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 一個是為了股東利益而存在, 這兩個目的, 一個對應“左”, 一個對應“右”。 在上述假設前提“當其他內外部條件完全一樣”下, “左”“右”除了目的以外是沒有區別的。 比方說, 公益組織也好, 商業組織也好, 都可以運用科學管理的方法提升自身效率, 因為科學管理的方法可以適用於任何由人組成的組織;又比方說, 公益組織也好, 商業組織也好, 都可以申請ISO14000的認證成為更環保的組織, 因為很多ISO標準的適用物件是“組織”。

那麼, 為什麼在現實社會中, 在多數人的眼中, 公益與商業存在如此之大的距離呢?我覺得, 這無關左右(組織的目的), 而在競爭、資金和人才。

或許一些NGO朋友不認同, 但我還是認為公益圈的競爭是不夠充分的。 雖然這幾年已經有所改善,

公益圈競爭也加大了, 但到了商業圈, 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叫殘酷的現實。 在現實的商業世界, 公司績效不好, 就只好關門(除非你有錢一直燒著);員工績效不好, 就只能收拾包袱走人(除非你有人罩著);情懷和理想在這個商業圈裡當個甜點可以, 當主菜就等著餓死吧。 但在公益圈, 做不好主業卻仍然能晃晃悠悠好些年的個人和組織並不罕見。 優勝劣汰機制缺位的結果, 便是NGO效率低下。 至少, 在平均意義上是如此。

深究一層, 為何公益圈的競爭不夠激烈?有觀點認為, 這是因為NGO的績效不好量化, 難以評估, 所以“公益市場”甄別和淘汰“懶人/爛人”的成本比較高。 這有一點道理, 但我覺得不是深層次原因。 我覺得深層次的原因是資金和人才的問題。 公益這個圈子的資金體量太少(或者說資源太少)。2017中國慈善藍皮書顯示,2016年我國社會捐贈總量約1346億元,這點錢相當於餘額寶這一個金融產品的資產規模的10%。更別說這1346億元中還有7成是來自企業的捐款。錢少,願意來爭搶且有能力爭搶的人也就相對少了,因為不值當。所以公益圈就像小馬圈,草料不太豐盛,只養了些瘦馬,大家可以輕輕鬆松跑著玩,也不用背負太多KPIs;真正激烈的比賽在商業的賽場。每年9月9日,兩個圈子也會交流一下,但多數商業圈的並不知道發生在公益圈的激烈賽事(上週末,我在清華經管給EMBA授課,幾乎沒有人知道99公益日,零星有人聽說過一元購畫!我還是挺震驚的)。

再深究一層,為什麼投入公益這個圈子的資金太少?這個是個歷史問題。自打世界上有了重商主義,商人的地位提升了,社會的規則也發生了變化,金錢越來越成為人們用以衡量身邊組織、人和物件的一種價值準繩(國家的GDP體系亦是如此)。所以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錢主要還是跟著商業走,因此資金以及用資金衡量的資源自然也就向商業圈傾斜,公益圈的資金(或資源)太少。

釜底抽薪的辦法,自然是改變社會的價值準繩。當社會以辦NGO為榮、非以首富(包括國民老公之類)為榮時,公益圈的大繁榮時代就會到來。前幾天學習中央反腐敗精神,讀到一篇文章《"五假副部"盧恩光的神奇升遷之路》,文章提到,盧恩光“本是小有名氣的私營企業主,攢下上億身家。但他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當官高......1992年盧恩光看到鄉里有的企業老闆名片上印著公司黨委書記的頭銜,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黨內的念頭”。如果盧當年看到名片上印著的是“公司基金會理事長”的頭銜,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NGO的念頭,社會的價值準繩就變了,結局很可能會不同。但很顯然,也很無奈,這只能是個玩笑,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大面積發生。

既然如此,我們只好面對現實。可行的方法應該是引入更多資金,做大公益圈的盤子,吸引更多人才,製造充分競爭,提高組織效率。公益向右多掙錢、商業向左多花錢(或解決社會問題)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給公益圈帶來更多資金,這一點我贊同徐永光老師。這也符合國際上企業社會責任的大趨勢,大企業確實有從“問題製造者(Problem makers)”轉向“解決方案提供者(Solution providers)”,但這是因為“利他”還是因為“利己”?說不清楚,見仁見智。

然而,我也必須要提醒公益夥伴和商業同仁,無論是公益向右還是商業向左,都不容易,絕不是換個招牌就萬事大吉。前段時間有個朋友跟我說,想把自己一手創建的NGO改為企業。我問為什麼?答曰改為企業可以多發錢、就會效率高。我說,這不是改個名字就能自動實現的,要改基因。要改的基因包括:商業模式、組織文化、管理制度、人事任免等。若是這些基因不變,改成什麼名字都沒有用;若是這些基因變了,就算是NGO也無妨。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卻是很多標榜社會企業的機構沒有搞明白的。

如果按康老師說的,公益不向右,商業不向左,我們是不是就沒有出路呢?我覺得也不會。社會各類組織能各行其道,做好自己也是不錯的。若按馬斯洛理論分析的人性,當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一些溢出到公益領域。公益圈這個盤子也會逐步擴大,只是這樣的有機增長,時間會慢一些。過去一兩百年間,資本主義的公益和商業也是在這樣的情景下發展壯大,各顯其能的。只是在最近這幾十年,情況在改變,公益和商業的邊界在模糊化,不僅是公益向右、商業向左,有時還是公益把商業控制了,讓商業服務於公益目標(如德國博世的基金會)。固守公益和商業原有的定義和邊界一點不放鬆,就好像認為只有燒汽油才是汽車一樣,太古板了。

總之,從宏觀角度看,全行業要想方設法將更多資金(資源)引入公益圈,把盤子做大;從微觀角度看,公益組織要提升自身能力、學習商業思維,把專業做好,不必天天想“我是誰”的問題。哲學家才會天天問自己“我是誰”,普通人問多了,會變傻的。

本文作者:郭沛源(資深公益人,獨立撰稿人)

公益這個圈子的資金體量太少(或者說資源太少)。2017中國慈善藍皮書顯示,2016年我國社會捐贈總量約1346億元,這點錢相當於餘額寶這一個金融產品的資產規模的10%。更別說這1346億元中還有7成是來自企業的捐款。錢少,願意來爭搶且有能力爭搶的人也就相對少了,因為不值當。所以公益圈就像小馬圈,草料不太豐盛,只養了些瘦馬,大家可以輕輕鬆松跑著玩,也不用背負太多KPIs;真正激烈的比賽在商業的賽場。每年9月9日,兩個圈子也會交流一下,但多數商業圈的並不知道發生在公益圈的激烈賽事(上週末,我在清華經管給EMBA授課,幾乎沒有人知道99公益日,零星有人聽說過一元購畫!我還是挺震驚的)。

再深究一層,為什麼投入公益這個圈子的資金太少?這個是個歷史問題。自打世界上有了重商主義,商人的地位提升了,社會的規則也發生了變化,金錢越來越成為人們用以衡量身邊組織、人和物件的一種價值準繩(國家的GDP體系亦是如此)。所以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錢主要還是跟著商業走,因此資金以及用資金衡量的資源自然也就向商業圈傾斜,公益圈的資金(或資源)太少。

釜底抽薪的辦法,自然是改變社會的價值準繩。當社會以辦NGO為榮、非以首富(包括國民老公之類)為榮時,公益圈的大繁榮時代就會到來。前幾天學習中央反腐敗精神,讀到一篇文章《"五假副部"盧恩光的神奇升遷之路》,文章提到,盧恩光“本是小有名氣的私營企業主,攢下上億身家。但他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當官高......1992年盧恩光看到鄉里有的企業老闆名片上印著公司黨委書記的頭銜,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黨內的念頭”。如果盧當年看到名片上印著的是“公司基金會理事長”的頭銜,深感羡慕,萌生了混入NGO的念頭,社會的價值準繩就變了,結局很可能會不同。但很顯然,也很無奈,這只能是個玩笑,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大面積發生。

既然如此,我們只好面對現實。可行的方法應該是引入更多資金,做大公益圈的盤子,吸引更多人才,製造充分競爭,提高組織效率。公益向右多掙錢、商業向左多花錢(或解決社會問題)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給公益圈帶來更多資金,這一點我贊同徐永光老師。這也符合國際上企業社會責任的大趨勢,大企業確實有從“問題製造者(Problem makers)”轉向“解決方案提供者(Solution providers)”,但這是因為“利他”還是因為“利己”?說不清楚,見仁見智。

然而,我也必須要提醒公益夥伴和商業同仁,無論是公益向右還是商業向左,都不容易,絕不是換個招牌就萬事大吉。前段時間有個朋友跟我說,想把自己一手創建的NGO改為企業。我問為什麼?答曰改為企業可以多發錢、就會效率高。我說,這不是改個名字就能自動實現的,要改基因。要改的基因包括:商業模式、組織文化、管理制度、人事任免等。若是這些基因不變,改成什麼名字都沒有用;若是這些基因變了,就算是NGO也無妨。這個道理看似簡單,但卻是很多標榜社會企業的機構沒有搞明白的。

如果按康老師說的,公益不向右,商業不向左,我們是不是就沒有出路呢?我覺得也不會。社會各類組織能各行其道,做好自己也是不錯的。若按馬斯洛理論分析的人性,當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一些溢出到公益領域。公益圈這個盤子也會逐步擴大,只是這樣的有機增長,時間會慢一些。過去一兩百年間,資本主義的公益和商業也是在這樣的情景下發展壯大,各顯其能的。只是在最近這幾十年,情況在改變,公益和商業的邊界在模糊化,不僅是公益向右、商業向左,有時還是公益把商業控制了,讓商業服務於公益目標(如德國博世的基金會)。固守公益和商業原有的定義和邊界一點不放鬆,就好像認為只有燒汽油才是汽車一樣,太古板了。

總之,從宏觀角度看,全行業要想方設法將更多資金(資源)引入公益圈,把盤子做大;從微觀角度看,公益組織要提升自身能力、學習商業思維,把專業做好,不必天天想“我是誰”的問題。哲學家才會天天問自己“我是誰”,普通人問多了,會變傻的。

本文作者:郭沛源(資深公益人,獨立撰稿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