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孩子真能通過網路自主學程式設計?上海程式設計少年的經驗分享

之前, 我線上下設計思維課中, 遇到了一位令我印象極深的孩子, 他叫Mark, 是上海某國際學校的初一學生, 當天淩晨4點坐高鐵趕來參加課程。

在課程最後的產品展示環節中, 他條理清楚地介紹小組的設計方案、分析別的組產品的不足。 還能夠指出設計方案中存在的風險:比如GPS在定位上的誤差、藍牙的有效通信範圍...

誰能相信極客范兒的Mark從沒有上過培訓班, 也沒有系統學過程式設計。 他的電腦知識完全靠書籍、網路資源習得。 Mark現在已經開始自學C語言和Java, 有自己搭的網站, 還能夠利用網上開源的代碼自己寫遊戲...

Mark用Github上的開原始程式碼寫的網頁遊戲

項目制學習教會他自主學習

Mark的自學能力得益於他從小接受到專案制學習模式。

Mark在上海一所國際學校念書, 從小學開始, 他們的作業就是以專案制的方式進行。 在歐美, “項目制學習”是一個很火的詞, 孩子們圍繞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專案主題, 而不是一個知識點, 展開跨學科的綜合學習, 這個過程多是小組協作完成, 且不一定得在課堂上完成。

這種以學生為中心, 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法, 將學生變成學習的主動參與者, 有效地鍛煉了孩子獲取資訊、研究史實、討論協商、撰寫文稿和實踐動手等能力。

1英語課的作業是拍微電影

各個學科都會採用專案制學習, 主題都很注重實用性。

Mark給我舉了個例子, 比如老師會佈置一個作業:介紹埃及的文化歷史。 孩子們就要自己去圖書館、去網上, 搜集各種英文資料, 自己查字典理解複雜單詞的意思, 最後以PPT、手繪壁報等形式, 做個Presentation, 把自己小組的成果展示給大家。

這個過程中, 對詞彙量、英文閱讀能力、口語的提升都是單純背課文所達不到的。

Mark前兩天還跟同伴們為英語課自己錄製了一個“微電影”, 不僅改編了動漫《你的名字》, 還小小惡搞了一把雷軍, 從劇本(全英文)、配樂、拍攝、後期, 都是他們獨立完成的。

Mark小組視頻片段, 惡搞雷軍

到了高年級段, 學生們通過專案制的作業掌握了各種技能, 幾乎都是樣樣精通, 各有所長, 還非常關注當下的熱點。 而PPT、拍攝、視訊短片、後期等這些技能, 全都是他們自己琢磨出來的, 並非老師所教。

2數學作業竟是搭埃菲爾鐵塔

Mark說數學作業也很有意思。 相比於做題, 他們更愛讓學生把數學原理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Mark說, 他們的數學作業很多都是用“模型”來完成, 作業週期有大概一個月。

比如, 最近學習了三角形和幾何知識, 老師就會要求他們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等, 搭建出一些幾何模型, 很多同學就會發揮想像力, 自己搭埃菲爾鐵搭等等。

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實際生活中可感的東西,並且讓孩子親手操作,去運用和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能不喜歡嗎?

沒有圖紙的機器人社團

同樣地,電腦教育也是課程中的重中之重。

在小學階段,就有為期2-3個月的選修專案,學生根據興趣進行選擇,在期末前要做出成品,展示自己的學習結果。Mark在讀六年級時就選擇了做機器人。

Mark的機器人作品之一

後來媽媽又給他報了課外的機器人課,六年級的Mark已經能和初三、高中學生一起合作,並在小組中獨立擔任程式設計部分的工作。

Mark和兩個哥哥的機器人團隊

直升到初中部後,Mark還參加了學校的電腦社團,社團老師是個美國人,非常注重引導孩子自己探索。

他們並不是照著什麼圖紙依葫蘆畫瓢,而是自由創作。Mark的老師會拿出示波器、萬用表、開發板、強磁鍼等等一大堆元件,讓大家頭腦風暴,創造出一個作品。

當孩子接觸到這些儀器,就是一次科技的啟蒙。有的孩子在這個社團中開始愛上了電路設計,有的學會了機械搭建。同時,大家一起鑽研程式設計,把軟硬體結合起來,做出各種好玩兒的東西,比如用Arduino控制的木板小夜燈等。

項目制學習,家長該怎麼做?

其實,Mark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和媽媽分不開。Mark的媽媽完全不懂電腦,但她盡一切努力,為兒子尋找優質的平臺和資源,開闊兒子的眼界。比如帶著Mark晨4點從上海趕來,為了參加我們的設計思維課程,讓孩子能接觸到更多、更新的知識和學習方式。找懂行的老師諮詢,和孩子一起篩選書籍、網路資源等等。

國際學校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上得了的,但項目制學習的機會是每個家長都能有機會給孩子創造的。

比如我之前有介紹過的童童媽媽,在家用項目制的方法引導女兒創作程式設計作品:從零開始,我是如何讓女兒面對挫敗做出程式設計遊戲的?以及臺灣的徐宏義夫婦,他們用PBL+STEM的方法,把3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天才!家長們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也可以跟著我們的線上程式設計課,和孩子一起進行項目制學習。明晚,我們的第二期零基礎程式設計課要開始報名了,程式設計課以項目制學習為主,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程式設計的能力,請關注明天的推文。

自己搭埃菲爾鐵搭等等。

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實際生活中可感的東西,並且讓孩子親手操作,去運用和理解這些抽象的概念,這樣的學習方式孩子能不喜歡嗎?

沒有圖紙的機器人社團

同樣地,電腦教育也是課程中的重中之重。

在小學階段,就有為期2-3個月的選修專案,學生根據興趣進行選擇,在期末前要做出成品,展示自己的學習結果。Mark在讀六年級時就選擇了做機器人。

Mark的機器人作品之一

後來媽媽又給他報了課外的機器人課,六年級的Mark已經能和初三、高中學生一起合作,並在小組中獨立擔任程式設計部分的工作。

Mark和兩個哥哥的機器人團隊

直升到初中部後,Mark還參加了學校的電腦社團,社團老師是個美國人,非常注重引導孩子自己探索。

他們並不是照著什麼圖紙依葫蘆畫瓢,而是自由創作。Mark的老師會拿出示波器、萬用表、開發板、強磁鍼等等一大堆元件,讓大家頭腦風暴,創造出一個作品。

當孩子接觸到這些儀器,就是一次科技的啟蒙。有的孩子在這個社團中開始愛上了電路設計,有的學會了機械搭建。同時,大家一起鑽研程式設計,把軟硬體結合起來,做出各種好玩兒的東西,比如用Arduino控制的木板小夜燈等。

項目制學習,家長該怎麼做?

其實,Mark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和媽媽分不開。Mark的媽媽完全不懂電腦,但她盡一切努力,為兒子尋找優質的平臺和資源,開闊兒子的眼界。比如帶著Mark晨4點從上海趕來,為了參加我們的設計思維課程,讓孩子能接觸到更多、更新的知識和學習方式。找懂行的老師諮詢,和孩子一起篩選書籍、網路資源等等。

國際學校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上得了的,但項目制學習的機會是每個家長都能有機會給孩子創造的。

比如我之前有介紹過的童童媽媽,在家用項目制的方法引導女兒創作程式設計作品:從零開始,我是如何讓女兒面對挫敗做出程式設計遊戲的?以及臺灣的徐宏義夫婦,他們用PBL+STEM的方法,把3個兒子都培養成了天才!家長們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也可以跟著我們的線上程式設計課,和孩子一起進行項目制學習。明晚,我們的第二期零基礎程式設計課要開始報名了,程式設計課以項目制學習為主,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程式設計的能力,請關注明天的推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