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數學是什麼?

原文作者:德夫林, 斯坦福大學數學教授, 英國數學科普作家。

翻譯作者:心一, 就讀于南開大學數學專業。

投稿可發至郵箱1178853280@qq.com, 詳情參見徵稿說明。

一直以來, 中學致力於講授數學的技巧, 很少講數學是什麼, 學生因此認為數學就是學習並應用相關技巧以解決特定問題的一門學科。 這有點像把足球運動看作是運用策略讓球進門一樣;二者確實點出了一些關鍵, 但同時也丟掉了對整個圖景的認識。

當然, 考慮到中學課程安排的需要, 上述情形容易理解, 然而這種安排所導致的後果也不容小覷。 尤其在當今世界,

對數學的深度, 廣度, 效力以及局限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對於每一個人都大有裨益。 這些年來, 我(指Keith Devlin教授)見過許多數學相關專業的人, 比如工程, 物理, 電腦甚至數學專業本身, 他們告訴我, 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學下來, 他們還是不知道數學到底是什麼。 只是在後來偶然的情形, 當接觸到數學某一部分真正的本質時, 他們才開始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Ⅰ 不僅僅是算術

當下科技使用的數學, 絕大部分是近三百年的成果, 有些甚至只有一百年。 然而中學的傳統課程, 卻是至少三百年前甚至兩千年前的知識。 講授歷史如此悠久的內容無可厚非, 正如諺語所雲:物盡其用。 事實上, 八九世紀阿拉伯世界商人為提高交易效率而發展的算術依舊有用,

區別只在於他們手算我們用試算表。 隨著時間推移, 社會進步, 對新的數學的需求也日漸凸顯, 相應的教育也應與時俱進。

據研究, 數學始於一萬年前數和運算的發明, 接下來的幾個世紀, 古埃及人和古巴比倫人在此前基礎上發展了幾何學和三角學。 對上述文明而言, 數學就像菜譜, 實用為上(“對一個數或一個圖先作這個, 再作那個, 就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西元前500年到西元300年, 數學進入希臘新紀元。 古希臘人對幾何有特殊的偏愛, 他們用線段長度來表示數位, 當發現沒有數位可對應的長度時(無理數的發現), 他們的研究止步了。

事實上, 數學正是從希臘時期開始被當作一門嚴肅的研究, 不再像以前作為度量或計數技巧而存在。

大約西元前500年, 米利都的泰勒斯最早引進了現在被公認為數學基石的概念:定理, 即數學論斷可以通過形式推理得到證明。 泰勒斯所指出的道路, 在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中體現地淋漓盡致, 《幾何原本》也因此成為繼《聖經》之後流傳最廣的經典。

到第一個千禧年的前半頁, 印度人發明進位制, 伊斯蘭世界的學者在後半頁將其進一步深化, 到中世紀歐洲南部掌握了這一方法, 此後數學的發展未曾停步, 持續至今。 與此對照, 中學的課程在包含上述內容之外, 只增加了兩門新課程:初等微積分和初等概率論。 也就是說, 過去三百年發展起來的學科無一入選中學課程, 而我們用的大多數數學正好就是這二三百年發展起來的!

因此, 對數學的認識只局限于中學的人, 就不大能理解數學研究其實是一項普世而經久不息的活動, 也不會理解數學會像空氣一樣彌漫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很少有人知道, 美國哪個機構雇傭了數量最多的數學博士(答案是國家安全局,

為其效力的大多數數學家的主要工作是破解密碼, 以此説明安全局獲取被加密了的資訊)。

近一百年來數學的發展可謂爆炸式。 20世紀初, 數學包含十二個子學科:代數, 幾何, 分析以及其他。 現在, 這個數字增長到60~70, 有些子學科比如代數或拓撲, 可進一步分為子子學科, 其他比如複分析或動力系統, 則完全是新領域。 數學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爆炸式的增長, 也革新了我們對數學的認識:數學是研究模式的科學。 依據這個認識, 數學的任務是界定並分析抽象的模式——數值的模式, 形狀的模式, 運動的模式, 表現的模式, 選舉的模式, 可重複的隨機性的模式等等。 這些模式可以是真實的, 也可以是想像的, 可以是可見的,也可以不可見,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是實用的,也可以是好玩的:從實際背景到思維創造,它們可以是世界的任何模式。不同的模式對應不同的數學分支,比如:

●代數與數論研究數和計數的模式

●幾何研究形狀的模式

●邏輯研究推理的模式

●概率研究隨機性的模式

●拓撲研究緊密度和位置關係的模式

●分形理論研究自然界自相似性的模式

Ⅱ 數學符號

各種天書般的符號——代數運算式,複雜的公式以及幾何圖表——是人們對現代數學的基本印象。數學家如此依賴抽象符號,某種程度反映了他們所研究的模式本身的抽象性。

現實世界不同的領域需要不同的表示方法,比如研究地形分佈或者給初來乍到的人指路,最好是畫個地圖,而非文字說明。類似地,我們通過城市規劃圖來定位某個建築,用曲譜記錄樂曲。

在分析處理各種抽象的模式和結構時,數學的符號,概念以及程式被證明是最佳的選擇。比如我們熟知的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運用代數符號極其方便有效。我們以加法交換律為例:

(文字形式)兩數相加,順序無關

(代數形式)m+n=n+m

上述例子只是對數學抽象性的驚鴻一瞥。對大部分的數學分支,假如不用抽象的符號,數學將不可避免的繁複。也因此,符號系統伴隨數學的發展穩步增長。

符號進入數學,一般歸功於法國數學家法蘭西斯·韋達。其實,西元250年亞歷山大裡亞的丟番圖就已經開始使用代數符號。他的十三卷經典《算術》(現存6卷)公認是最早的代數教科書。在書中,丟番圖用特殊符號代表未知數,未知數的冪以及減法和等號。

現在的數學書充斥各種符號,但符號之於數學正如樂譜之於樂曲。一段譜子代表一段曲子,譜子只有被唱出來或者演奏出來才成為靈動的曲子,也就是說,樂曲存在于我們的思維中而非紙上。對數學而言,道理也是如此:符號只是數學的表示,當經過專業人員(這裡指受過數學訓練的人)的解讀,抽象的符號有了意義,數學如交響樂一樣迴響在讀者的腦海中。

回到本節開頭,再次強調:數學符號的抽象在於數學物件本身的抽象。抽象的數學可以説明我們理解世界的運行模式。1623年,伽利略寫道:

自然這本大書只有掌握它的語言的人方能讀懂,這語言就是數學。

事實上,物理學可以用數學語言精確地描述。我們用飛機的例子來說明,數學何以説明我們理解物理定律。噴氣式飛機飛行時,我們是看不到任何向上托它的力量的,只有借助數學,我們才能理解那股隱形的力量。而這股力量,最早由十七世紀的伊薩克·牛頓所研究,經過幾個世紀數學和工程的持續發展,我們終於能夠製造出實際的飛機。這個例子很好地凸顯了數學的力量:讓不可見變成可見。

Ⅲ 大學水準的數學

經過前述對數學歷史的回顧,現在我們來說明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的本質區別。

大約150年前,雖然當時的數學已遠遠拓展到數之外的範疇,但數學家依舊認為數學的本質是計算,對數學的精通就意味著能夠做複雜計算或者熟練推演符號。大體上,中學數學正是在這樣的傳統觀念中建立起來。

直到19世紀,隨著數學家攻克更複雜的問題,他們發現直覺並不總是能引導下一步的研究,相反,之前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發展出來的方法可能會引出違反直覺的結果,比如Banach-Tarski悖論就是一個例子。這個悖論講的是,理論上,我們可以把一個圓球用某種方式切成小塊然後重新組合,就能得到兩個(是兩個,你沒看錯)和原來一樣大小的圓球。

由此開始,數學邁入了只能在其內部理解自身的新階段。(因為Banach-Tarski悖論在數學上無懈可擊,其結論雖然詭異,我們依舊要承認它)類似上述只能在數學上加以說明而不可能借助其他方式驗證的結果,促使數學家用數學方法來檢驗數學本身。

19世紀中期開始的這種“內省”,讓數學家對數學有了全新認識:數學的重心不再是計算求解,而是理解抽象概念和關係,數學由強調“實操”轉變為注重“理解”。數學物件不再局限於特定的函數,而是某一抽象性質的載體,證明不僅僅是按照規則變換物件,而是從概念出發進行邏輯推演。

這次觀念革命,徹底改變了數學家對數學的看法。然而對數學家之外的人,世界依舊如常。人們真正感覺到變化,是從大學課程開始。比如說你是一個數學專業的大學生,初次接觸“新數學”,結果被折磨地死去活來,你很可能會問候狄利克雷,戴德金,黎曼以及所有其他發明這些該死的知識的人。

下面再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轉變。十九世紀之前,數學家對函數的普遍看法是,諸如y=x²+3x-5這樣給定x生成y的式子是一個函數。然後逆天的狄利克雷出場,他說:忘掉那些式子吧,多想想函數的輸入-輸出機制。函數,就是能把一個數變成另一個數的法則。這法則,不必非得是代數運算式,甚至,都不必局限在數的範圍內:只要能把一類事物變成另一類事物,這樣的法則就是函數。

依據這一看法,下面的定義就是一個函數:

x是有理數時,f(x)=0

x是無理數時,f(x)=1

試試畫一下這個函數的圖像!

由此開始,數學家轉向研究抽象函數的特徵而非代數運算式,比如不同的起始值是否總能對應不同的函數值?(這樣的性質叫做單射)

這條抽象的道路為數學其中一個分支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個分支即實分析。在實分析中,抽象函數的連續性與可導性是主要研究物件,所使用的“δ-ε(讀作“德爾塔-埃普西隆”)定義”,直到今天,仍然是微積分課程的攔路虎。

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黎曼根據可微性定義復函數,在此之前,偉大的高斯首次把帶運算的集合作為數學物件加以研究,由此定義了模剩餘類。高斯思想的後繼者,戴德金,則進一步研究環,域和理想,而這些概念,也是帶某類運算的集合。

類似的變化,不一而足。

像大多數的變革一樣,十九世紀的這次轉變也有久遠的淵源。古希臘時期,數學就從單純的計算被提升到思維體操的高度,到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另一發明人,萊布尼茨,則對數學的兩方面都進行了研究。即便如此,直到十九世紀數學還是被當作解決問題的手段。生活在今天的數學家可能很難感受當時的衝擊,而這場變革就這樣悄悄地發生,漸漸地被遺忘,默默地影響數學的走向。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懷著為讀者提供理解現代數學的思維工具的使命而誕生。

十九世紀後半頁的新數學成為大學數學的主旋律,但是高中的數學內容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正因如此,你需要一本這樣的書(《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Thinking》)來完成思維的轉變。事實上,六十年代有過所謂的“新數學”運動,但大學數學系的精神被高中嚴重曲解,以致運動很快就被叫停。

對十八世紀的數學家而言,計算和理解同樣重要,十九世紀的革命只是二者孰重孰輕的區別。但六十年代高中老師的解讀卻是,“忘掉計算,專注理解”,這種荒謬的論調遭到數學家Tom Lehrer的嘲笑,他在自編的歌曲「新數學」中寫道:答案不知道,方法最重要。最終,“新數學運動”幾年後慘澹收場,退出高中。

自由社會的教育政策就是這樣,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再來一次“新數學運動”?我們也不知道社會是否期待這樣的改變,教育界就學生是否應該先掌握計算技巧然後再作抽象研究還有廣泛的爭議。

Ⅳ 為什麼你應該學數學

至此,你應該明白,數學在十九世紀的變革(從強調計算到注重理解),只局限於以研究數學本質為己任的數學家群體。對於大多數的科學家,工程師以及其他在日常工作中用到數學的人來說,數學只是計算工具,直到今天依舊如此。甚至,計算在今天的重要性和廣泛性遠超歷史的任何時期。

因此,在數學家之外的人看來,十九世紀的變革更像是內容的擴張而非焦點的轉換。對於今天的大學生,學校期望他們不僅要掌握解決具體問題的技巧,同時也應清楚背後的思想並能從數學上證明他們所使用的方法。

這樣的要求是否過分?這難得不應該是數學家的事情麼?對於那些只是為了找份好工作而不得不學數學的學生來說(比如工程類專業),為什麼也如此高要求?

有兩個原因(劇透下:只有兩個,並且這兩個本質上是同樣的意思)。

首先,教育不僅僅是職業培訓。作為人類偉大文明的成果之一,數學應該和科學,文學,藝術以及歷史一道,被當作文明珍寶而一代代傳承下來。我們學習不僅僅是為工作和職業,職業技能只是教育給予我們的很小一小部分。

這一條毋庸置疑,接下來我們說工作技能的原因。

眾所周知,很多工作需要數學技能。事實上,大多數行業對數學能力的要求遠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一點,找工作的同學會有深刻體會。

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每一次產業升級都會產生巨大的人才缺口,這些人才必須具備相應的數學技能。實際上,如果更細緻的考察這些技能,我們可以把它劃分為兩類。第一類,給定一個數學問題(即實際問題已經被歸結為數學模型),解決之。第二類,拋給一個實際問題,比如說製造問題,能否識別出關鍵因素並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即建模),然後解決之。

以往的情況是,社會對第一種技能需求巨大,對第二種需求很小。而數學教育能夠培養兼具兩種技能的人,雖然主要精力在培養第一種技能,但總會有人脫穎而出,掌握第二種技能。如此皆大歡喜。但在當今社會,隨著企業創新加快,第二種技能,即跳出數學框架來思考問題的能力,開始取代第一種技能的地位。頓時,一切都不好了。

掌握這種(第二種)技能的人,最關鍵的,是要對數學的力量,應用範圍,何時不可用何時可用以及如何應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他們還需掌握一定程度的,不一定非得精通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在跨領域的團隊中懂得合作,能夠從新的角度看問題,有快速學習能力,然後應用已知方法解決新問題。

那我們應如何培養這樣的學生?答案是:注重培養技巧背後的數學思想。古語有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新時代的數學教育而言,道理也是如此。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數學知識,並且新的還在不停增加,小學到大學的16年時間裡,不可能全部掌握。即便掌握了,等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時,有些知識已經過時,新的知識又成了風尚。因此,數學教育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十九世紀數學內部激增的複雜性引發了數學從計算到概念理解的變革,150年之後的今天,在社會變革是由更複雜的數學所推到的背景下,數學那一次變革的重要性就不僅僅是對數學家,而是對所有想應用數學的人!

到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什麼十九世紀的數學家要轉換焦點,同時也應明白,為什麼五十年代以來的大學生不僅要會計算也得掌握背後原理。換句話說,你應該明白了大學之所以逼著你學數學的良苦用心,比如能夠順利讀完這本書。最後,希望你能夠意識到數學對你人生的價值,而不僅僅是通過數學考試這麼簡單。

可以是可見的,也可以不可見,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是實用的,也可以是好玩的:從實際背景到思維創造,它們可以是世界的任何模式。不同的模式對應不同的數學分支,比如:

●代數與數論研究數和計數的模式

●幾何研究形狀的模式

●邏輯研究推理的模式

●概率研究隨機性的模式

●拓撲研究緊密度和位置關係的模式

●分形理論研究自然界自相似性的模式

Ⅱ 數學符號

各種天書般的符號——代數運算式,複雜的公式以及幾何圖表——是人們對現代數學的基本印象。數學家如此依賴抽象符號,某種程度反映了他們所研究的模式本身的抽象性。

現實世界不同的領域需要不同的表示方法,比如研究地形分佈或者給初來乍到的人指路,最好是畫個地圖,而非文字說明。類似地,我們通過城市規劃圖來定位某個建築,用曲譜記錄樂曲。

在分析處理各種抽象的模式和結構時,數學的符號,概念以及程式被證明是最佳的選擇。比如我們熟知的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律,運用代數符號極其方便有效。我們以加法交換律為例:

(文字形式)兩數相加,順序無關

(代數形式)m+n=n+m

上述例子只是對數學抽象性的驚鴻一瞥。對大部分的數學分支,假如不用抽象的符號,數學將不可避免的繁複。也因此,符號系統伴隨數學的發展穩步增長。

符號進入數學,一般歸功於法國數學家法蘭西斯·韋達。其實,西元250年亞歷山大裡亞的丟番圖就已經開始使用代數符號。他的十三卷經典《算術》(現存6卷)公認是最早的代數教科書。在書中,丟番圖用特殊符號代表未知數,未知數的冪以及減法和等號。

現在的數學書充斥各種符號,但符號之於數學正如樂譜之於樂曲。一段譜子代表一段曲子,譜子只有被唱出來或者演奏出來才成為靈動的曲子,也就是說,樂曲存在于我們的思維中而非紙上。對數學而言,道理也是如此:符號只是數學的表示,當經過專業人員(這裡指受過數學訓練的人)的解讀,抽象的符號有了意義,數學如交響樂一樣迴響在讀者的腦海中。

回到本節開頭,再次強調:數學符號的抽象在於數學物件本身的抽象。抽象的數學可以説明我們理解世界的運行模式。1623年,伽利略寫道:

自然這本大書只有掌握它的語言的人方能讀懂,這語言就是數學。

事實上,物理學可以用數學語言精確地描述。我們用飛機的例子來說明,數學何以説明我們理解物理定律。噴氣式飛機飛行時,我們是看不到任何向上托它的力量的,只有借助數學,我們才能理解那股隱形的力量。而這股力量,最早由十七世紀的伊薩克·牛頓所研究,經過幾個世紀數學和工程的持續發展,我們終於能夠製造出實際的飛機。這個例子很好地凸顯了數學的力量:讓不可見變成可見。

Ⅲ 大學水準的數學

經過前述對數學歷史的回顧,現在我們來說明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的本質區別。

大約150年前,雖然當時的數學已遠遠拓展到數之外的範疇,但數學家依舊認為數學的本質是計算,對數學的精通就意味著能夠做複雜計算或者熟練推演符號。大體上,中學數學正是在這樣的傳統觀念中建立起來。

直到19世紀,隨著數學家攻克更複雜的問題,他們發現直覺並不總是能引導下一步的研究,相反,之前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發展出來的方法可能會引出違反直覺的結果,比如Banach-Tarski悖論就是一個例子。這個悖論講的是,理論上,我們可以把一個圓球用某種方式切成小塊然後重新組合,就能得到兩個(是兩個,你沒看錯)和原來一樣大小的圓球。

由此開始,數學邁入了只能在其內部理解自身的新階段。(因為Banach-Tarski悖論在數學上無懈可擊,其結論雖然詭異,我們依舊要承認它)類似上述只能在數學上加以說明而不可能借助其他方式驗證的結果,促使數學家用數學方法來檢驗數學本身。

19世紀中期開始的這種“內省”,讓數學家對數學有了全新認識:數學的重心不再是計算求解,而是理解抽象概念和關係,數學由強調“實操”轉變為注重“理解”。數學物件不再局限於特定的函數,而是某一抽象性質的載體,證明不僅僅是按照規則變換物件,而是從概念出發進行邏輯推演。

這次觀念革命,徹底改變了數學家對數學的看法。然而對數學家之外的人,世界依舊如常。人們真正感覺到變化,是從大學課程開始。比如說你是一個數學專業的大學生,初次接觸“新數學”,結果被折磨地死去活來,你很可能會問候狄利克雷,戴德金,黎曼以及所有其他發明這些該死的知識的人。

下面再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種轉變。十九世紀之前,數學家對函數的普遍看法是,諸如y=x²+3x-5這樣給定x生成y的式子是一個函數。然後逆天的狄利克雷出場,他說:忘掉那些式子吧,多想想函數的輸入-輸出機制。函數,就是能把一個數變成另一個數的法則。這法則,不必非得是代數運算式,甚至,都不必局限在數的範圍內:只要能把一類事物變成另一類事物,這樣的法則就是函數。

依據這一看法,下面的定義就是一個函數:

x是有理數時,f(x)=0

x是無理數時,f(x)=1

試試畫一下這個函數的圖像!

由此開始,數學家轉向研究抽象函數的特徵而非代數運算式,比如不同的起始值是否總能對應不同的函數值?(這樣的性質叫做單射)

這條抽象的道路為數學其中一個分支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個分支即實分析。在實分析中,抽象函數的連續性與可導性是主要研究物件,所使用的“δ-ε(讀作“德爾塔-埃普西隆”)定義”,直到今天,仍然是微積分課程的攔路虎。

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黎曼根據可微性定義復函數,在此之前,偉大的高斯首次把帶運算的集合作為數學物件加以研究,由此定義了模剩餘類。高斯思想的後繼者,戴德金,則進一步研究環,域和理想,而這些概念,也是帶某類運算的集合。

類似的變化,不一而足。

像大多數的變革一樣,十九世紀的這次轉變也有久遠的淵源。古希臘時期,數學就從單純的計算被提升到思維體操的高度,到十七世紀,微積分的另一發明人,萊布尼茨,則對數學的兩方面都進行了研究。即便如此,直到十九世紀數學還是被當作解決問題的手段。生活在今天的數學家可能很難感受當時的衝擊,而這場變革就這樣悄悄地發生,漸漸地被遺忘,默默地影響數學的走向。本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懷著為讀者提供理解現代數學的思維工具的使命而誕生。

十九世紀後半頁的新數學成為大學數學的主旋律,但是高中的數學內容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正因如此,你需要一本這樣的書(《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Thinking》)來完成思維的轉變。事實上,六十年代有過所謂的“新數學”運動,但大學數學系的精神被高中嚴重曲解,以致運動很快就被叫停。

對十八世紀的數學家而言,計算和理解同樣重要,十九世紀的革命只是二者孰重孰輕的區別。但六十年代高中老師的解讀卻是,“忘掉計算,專注理解”,這種荒謬的論調遭到數學家Tom Lehrer的嘲笑,他在自編的歌曲「新數學」中寫道:答案不知道,方法最重要。最終,“新數學運動”幾年後慘澹收場,退出高中。

自由社會的教育政策就是這樣,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再來一次“新數學運動”?我們也不知道社會是否期待這樣的改變,教育界就學生是否應該先掌握計算技巧然後再作抽象研究還有廣泛的爭議。

Ⅳ 為什麼你應該學數學

至此,你應該明白,數學在十九世紀的變革(從強調計算到注重理解),只局限於以研究數學本質為己任的數學家群體。對於大多數的科學家,工程師以及其他在日常工作中用到數學的人來說,數學只是計算工具,直到今天依舊如此。甚至,計算在今天的重要性和廣泛性遠超歷史的任何時期。

因此,在數學家之外的人看來,十九世紀的變革更像是內容的擴張而非焦點的轉換。對於今天的大學生,學校期望他們不僅要掌握解決具體問題的技巧,同時也應清楚背後的思想並能從數學上證明他們所使用的方法。

這樣的要求是否過分?這難得不應該是數學家的事情麼?對於那些只是為了找份好工作而不得不學數學的學生來說(比如工程類專業),為什麼也如此高要求?

有兩個原因(劇透下:只有兩個,並且這兩個本質上是同樣的意思)。

首先,教育不僅僅是職業培訓。作為人類偉大文明的成果之一,數學應該和科學,文學,藝術以及歷史一道,被當作文明珍寶而一代代傳承下來。我們學習不僅僅是為工作和職業,職業技能只是教育給予我們的很小一小部分。

這一條毋庸置疑,接下來我們說工作技能的原因。

眾所周知,很多工作需要數學技能。事實上,大多數行業對數學能力的要求遠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一點,找工作的同學會有深刻體會。

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每一次產業升級都會產生巨大的人才缺口,這些人才必須具備相應的數學技能。實際上,如果更細緻的考察這些技能,我們可以把它劃分為兩類。第一類,給定一個數學問題(即實際問題已經被歸結為數學模型),解決之。第二類,拋給一個實際問題,比如說製造問題,能否識別出關鍵因素並用數學語言表述出來(即建模),然後解決之。

以往的情況是,社會對第一種技能需求巨大,對第二種需求很小。而數學教育能夠培養兼具兩種技能的人,雖然主要精力在培養第一種技能,但總會有人脫穎而出,掌握第二種技能。如此皆大歡喜。但在當今社會,隨著企業創新加快,第二種技能,即跳出數學框架來思考問題的能力,開始取代第一種技能的地位。頓時,一切都不好了。

掌握這種(第二種)技能的人,最關鍵的,是要對數學的力量,應用範圍,何時不可用何時可用以及如何應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此基礎上,他們還需掌握一定程度的,不一定非得精通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在跨領域的團隊中懂得合作,能夠從新的角度看問題,有快速學習能力,然後應用已知方法解決新問題。

那我們應如何培養這樣的學生?答案是:注重培養技巧背後的數學思想。古語有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新時代的數學教育而言,道理也是如此。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數學知識,並且新的還在不停增加,小學到大學的16年時間裡,不可能全部掌握。即便掌握了,等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時,有些知識已經過時,新的知識又成了風尚。因此,數學教育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

十九世紀數學內部激增的複雜性引發了數學從計算到概念理解的變革,150年之後的今天,在社會變革是由更複雜的數學所推到的背景下,數學那一次變革的重要性就不僅僅是對數學家,而是對所有想應用數學的人!

到現在你應該明白,為什麼十九世紀的數學家要轉換焦點,同時也應明白,為什麼五十年代以來的大學生不僅要會計算也得掌握背後原理。換句話說,你應該明白了大學之所以逼著你學數學的良苦用心,比如能夠順利讀完這本書。最後,希望你能夠意識到數學對你人生的價值,而不僅僅是通過數學考試這麼簡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