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節氣|秋分

暑退秋澄氣轉涼, 日光夜色兩均長。

銀棉金稻千重秀, 丹桂小菊萬里香。

——左河水《秋分》

落葉知秋

秋分(Autumnal equinox), 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今年在09月23日。

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秋分時節, 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 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 產生一次次的降水, 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 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 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 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 此時, 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

秋日

私語

重健脾胃

秋分節氣過後漸入深秋, 此時易誘發胃腸病或使舊有的胃腸病復發。 中醫認為, 秋分應養生宜養脾胃。 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 定時定量, 少食多餐, 不吃過涼、過燙、過硬、過辣、過黏食物, 避免暴飲暴食, 戒煙限酒。

此外, 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 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如明代李挺認為“蓋晨起食粥, 推陳致新, 利膈養胃, 生津液, 令人一日清爽, 所補不小”。 在配製這些粥品食療時, 不妨選用一些中藥, 如枸杞、懷山藥、黃芪、黨參、茯苓、丁香、豆蔻、桂皮等, 可以提高保健強身、預防疾病的功效。

防秋鬱

俗話說“傷春悲秋”, 這個節氣更容易觸發抑鬱情緒,

尤其是中老年人。

若是不注意精神養生, 身體就容易出毛病。 中醫認為從“天人相應”來看, 肺屬金, 與秋氣相應, 肺主氣司呼吸, 在志為憂。 肺氣虛者對秋天氣候的變化敏感,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風冷雨、花木凋零、萬物蕭條的深秋景況, 常在心中引起悲秋、淒涼、垂暮之感,

易產生抑鬱情緒。 因此, 秋季注重調攝精神為養生之要務。

早臥早起

中醫認為, 秋分時節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附向收斂、閉藏, 秋分以後, 起居作息要相應調整。

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 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

使肺氣得以舒展。 醫學認為, 人體的生理活動要適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 因此, 秋季要特別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 起居睡眠有其原則。

世間美妙始于春, 盛于夏, 成於秋。

秋分至, 代表九十天的秋天過半。 而在冬至來臨之前, 這是萬物享有的最後一點生命的鮮豔, 還不趕快來神農草堂看一看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