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你越來越能接受加班?

如果需要不必委屈、如果能免不必硬來。

晚上 9 點, 在辦公室接到小叔打來的電話, 關心我的近況。 當他得知我還在公司加班並且沒有加班費時,

我聽到電話那頭傳來了他不屑的一聲“切!”

“真不明白, 你們這群年輕人為什麼偏愛往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跑?有什麼好的?環境差、房子貴、工作不好找,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個累得像狗一樣還賺不到錢, 圖什麼?如果不給我加班費, 我連手指頭都不會動一下的。 ”

我無法和年過五旬、一輩子都在工廠吃大鍋飯的小叔去爭辯什麼。 就像加班這回事, 在他看來就是你出錢我出力, 而對我們這代人來說, 加班的意義遠不是錢的事。

意識形態的轉變

加班最直觀的理由是為了多賺點錢, 可即便沒有加班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能接受加班這件事。

我的諸多朋友, 無論是在知名外企、諮詢公司、事業單位、還是創業公司,

加班就像大自然一樣自然。 下班一小時內還沒離開單位都不能算做加班了, 晚上九點離開公司你才好意思和別人說“剛加完班。 ”

為什麼我們變得“樂意”加班了?

首先, 是意識轉變促成的。

過去, 能夠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人受人尊重;現在, “忙到沒有性生活”的工作狀態備受推崇。

證明人生成功的標準越來越趨於單一, 那些只有在工作中——而非生活上——取得成就的人才有資格受大家膜拜。

就像我小叔這代人認為為了工作——尤其是無薪時, 犧牲身體和生活是不值得的, 所以上班對他們而言就是:拿多少錢出多少力+等待下班。

但時代發展到我們這一代, 工作還有賺錢之外的附加意義, 比如個人發展、終身事業、價值寄託等。

過去的普遍看法是, 工作不重要, 生活逍遙自在才重要;而現在的看法是, 如果你逍遙自在的生活是低品質的, 比如物質基礎不牢靠、人生目標不清晰, 還不如先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累積財富(不一定是直接通過錢, 職位晉升、人脈累積、能力發展都算)、尋找意義。

如果只有健康的身體、但生活缺少目標和成就感, 這樣的人生過一輩子也未必見得美好。

尋求高級身份認同

其次, 當我們加班時其實是在尋求一種更高級的身份認同。

競爭激烈不進則退、工作太多不加不行, 這些當然都是加班的原因, 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在潛意識裡, 我們傾向於用加班這種方式來告訴大家“我很重要”。

社會學家、哈佛教授 Michèle Lamont 指出, “對上層中產階層而言, 事業雄心和強烈的職業道德極其重要, 是個人道德品質和社會經濟純度的標誌。 ”

因為無論在成功勵志書裡, 還是現實的教育中, 工作狂、熱愛加班這些事看上去更像是精英、成功人士的必備技能, 所以耳濡目染, 我們開始傾向于把人生重心放在工作上,

以此來彰顯自己的責任感、專業性和能力水準。

而且這種現象正在全世界蔓延。 前兩天和 Bruce 教授聊天時他說, “現在的美國, 精英階層靠極其密集的排程來突顯自己的社會地位。 ”

不忙是罪、是無能、是低階層的表現。 抱著這樣的意識, 人人不得不“熱衷”於加班。

“加班”不是“應不應該”而是“會不會”的問題

即便現在的職場提倡加班, 但我們都知道加班其實不是件好事, 它能反映很多問題:

從能力角度考慮, 加班也許意味著需要你要檢查一下自己的工作計畫是否合理?是否擅長時間管理?是否懂得放權?是否能區分工作優先順序?

從資源角度考慮,加班可能意味著你在浪費時間和能量,因為有很多研究已經證明延長工時並不能保證工作結果的優秀。

從個人角度考慮,加班一定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對身體、情緒、思維和精神都有弊端。比如,經常加班會導致員工工作積極性下降、精力無法集中、離職率高居不下以及為健康支付的醫療費用激增。

所以,“會”加班就顯得非常重要。

不要為了加班而加班

“會”加班首先意味著你的加班必須“事出有因”,不要為了加班而加班,尤其要杜絕“作秀型”、“交往型”加班。

美國 Energy Project CEO Tony Schwartz 說過,“公司和員工之間一直存在某種隱性合約,即雙方都設法以更快的速度從對方那裡攫取更多,然後一意孤行,不再回頭。”這其實是一種相互毀損的行為。

如果企業文化奉行加班,甚至是沒事也要耗在崗位上表現給領導看的“作秀型”加班,員工的士氣、對企業的信任都會遭受嚴重打擊。試想一個整天想著如何show、又總是抱怨無事加班的員工如何能把精力投入真正的價值創造中?

而公司也不得不接受員工無法完全投入工作的事實,得不斷聘用和培訓新人來填補離職員工(有能力和野心的員工是不會在這種氛圍的企業裡長待的)的空缺。

“交往型”加班也是如此。不是該下班的時候還待在辦公室工作才叫加班,那些下班後上司拉你去喝酒、週末要陪客戶打球、逛街也因為與你的工作利益產生關聯而被定義為加班。

這些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看上去挺愉快,但處在“伴君如伴虎”的狀態下,而且連僅剩的一點私人生活也被貢獻出去,勢必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所以,對加班最好的態度應該是:如果需要不必委屈、如果能免不必硬來。

“會”加班的關鍵是什麼?

“會”加班的關鍵是區分出哪些工作是有必要的、哪些工作是可以“偷懶”的。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裡提到過一項研究:腦力勞動者在不必要的任務上耗費了大量時間平均費時 41% ,這些任務幾乎不能帶來個人成就感,而且換作他人也能完全勝任。

我們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放不下這些讓我們因為感覺忙碌而產生了成就感的工作。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陷入這類不必要的任務,以此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避免把時間耗費在沒有意義的工作上。

也許下面三個問題能幫你區分必要和不必要的工作:

1. 這項工作對團隊、企業能產生真正的價值麼?——時刻以結果而非興趣、討喜程度為導向。

2. 這項任務能否通過“外包”或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你在這項工作中是不是不可或缺的。

3. 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會接手麼?——職場上的自我價值觀。

不過,就算現在的員工迫於競爭和壓力能夠以更加兢兢業業和無私的態度對待加班這件事,也不意味著企業就該無下限的盤剝職員。

就像知乎上有人問“如何讓下屬把加班當成一種習慣?”,點贊最高的回答是“當上司把加工資當成一種習慣的時候。”

加班 年輕人 北上廣

從資源角度考慮,加班可能意味著你在浪費時間和能量,因為有很多研究已經證明延長工時並不能保證工作結果的優秀。

從個人角度考慮,加班一定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對身體、情緒、思維和精神都有弊端。比如,經常加班會導致員工工作積極性下降、精力無法集中、離職率高居不下以及為健康支付的醫療費用激增。

所以,“會”加班就顯得非常重要。

不要為了加班而加班

“會”加班首先意味著你的加班必須“事出有因”,不要為了加班而加班,尤其要杜絕“作秀型”、“交往型”加班。

美國 Energy Project CEO Tony Schwartz 說過,“公司和員工之間一直存在某種隱性合約,即雙方都設法以更快的速度從對方那裡攫取更多,然後一意孤行,不再回頭。”這其實是一種相互毀損的行為。

如果企業文化奉行加班,甚至是沒事也要耗在崗位上表現給領導看的“作秀型”加班,員工的士氣、對企業的信任都會遭受嚴重打擊。試想一個整天想著如何show、又總是抱怨無事加班的員工如何能把精力投入真正的價值創造中?

而公司也不得不接受員工無法完全投入工作的事實,得不斷聘用和培訓新人來填補離職員工(有能力和野心的員工是不會在這種氛圍的企業裡長待的)的空缺。

“交往型”加班也是如此。不是該下班的時候還待在辦公室工作才叫加班,那些下班後上司拉你去喝酒、週末要陪客戶打球、逛街也因為與你的工作利益產生關聯而被定義為加班。

這些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看上去挺愉快,但處在“伴君如伴虎”的狀態下,而且連僅剩的一點私人生活也被貢獻出去,勢必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所以,對加班最好的態度應該是:如果需要不必委屈、如果能免不必硬來。

“會”加班的關鍵是什麼?

“會”加班的關鍵是區分出哪些工作是有必要的、哪些工作是可以“偷懶”的。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裡提到過一項研究:腦力勞動者在不必要的任務上耗費了大量時間平均費時 41% ,這些任務幾乎不能帶來個人成就感,而且換作他人也能完全勝任。

我們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放不下這些讓我們因為感覺忙碌而產生了成就感的工作。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陷入這類不必要的任務,以此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避免把時間耗費在沒有意義的工作上。

也許下面三個問題能幫你區分必要和不必要的工作:

1. 這項工作對團隊、企業能產生真正的價值麼?——時刻以結果而非興趣、討喜程度為導向。

2. 這項任務能否通過“外包”或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你在這項工作中是不是不可或缺的。

3. 如果重新選擇我還會接手麼?——職場上的自我價值觀。

不過,就算現在的員工迫於競爭和壓力能夠以更加兢兢業業和無私的態度對待加班這件事,也不意味著企業就該無下限的盤剝職員。

就像知乎上有人問“如何讓下屬把加班當成一種習慣?”,點贊最高的回答是“當上司把加工資當成一種習慣的時候。”

加班 年輕人 北上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