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名醫訪談」放療科舉辦“穿越歷史長河、走近放療大家”主題訪談活動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在中華大地的腫瘤放射治療界, 有四位教授, 他們經歷了中國放療從孕育出生到蓬勃發展的歷史進程, 是腫瘤放療界當之無愧的泰山北斗, 他們的名號響徹學界:殷蔚伯教授, 胡逸民教授, 徐國鎮教授, 余子豪教授。 而中國放療學界都流傳一個希望, 總有一個時刻這四位專家會會集聚一堂, 帶領所有人, 一起重溫那充滿奮鬥和激情的年代!

2017年9月11日, 一場充滿放療人情懷的訪談, 《穿越歷史長河, 走近放療大家》在腫瘤院所黨委和院辦大力支持, 放療科宣傳小組的積極籌備下順利召開。

儒雅的放療科主任李曄雄教授帶來了慷慨激昂的開場白之後, 親自邀請殷蔚伯教授第一位發言。 殷蔚伯教授雖已是耄耋老人, 但鶴髮童顏, 思維清晰, 帶領大家回顧了1958年放射治療科是如何在協和醫院的幫助下建立, 並解密了1986年中華醫學會腫瘤放射治療學分會成立的歷史淵源, 回顧了全國放療界調查是如何展開, 所有聽眾不停的發出讚歎和允諾之聲, 殷蔚伯教授的談話那麼熟悉, 又那麼陌生, 所有人漸漸明白, 中國放療人是在怎樣艱苦的歲月裡推動了放療事業!

2013年英國布萊頓召開的國際醫學物理學術大會(ICMP2013)上,

在國際範圍內遴選出50名對現代醫學物理學做出過卓越貢獻的醫學物理學家進行表彰。 胡逸民教授獲此殊榮, 成為當選的唯一中國專家!今天站在歷史的長河裡, 胡逸民教授侃侃而談, 和我們一起分享了在一個特殊時期, 在一個困難時期, 一位元偉大的物理專家如何發明了低熔點鉛, 手動多葉光柵, MIX-D, 自製光密度儀等設備。 我們能想像, 那樣一個特殊年代, 我們無法申請專利或者發表文章, 甚至很多發明早已隨歷史塵封, 但, 唯一不變的是過去充滿激情的歲月。 胡逸民教授最後語重心長的向所有年輕人提出了寶貴建議:擼起袖子加油幹, 有激情, 也要有思考!

余子豪教授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腫瘤醫院副所院長兼放療科主任,

2009 年還被北京市衛生局首都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協調委員會評選為首都健康衛士, 他語重心長的發言, 回顧了放療科和諧、嚴謹、創新、進取的優良傳統, 深入簡出, 更是犀利的指出了目前中國學術界可能存在的缺點, 希望所有後來人繼承優良傳統, 將科室發展推向更好的明天。

徐國鎮教授帶領大家回到60年代的臨床生活, 以一個又一個的實例告訴大家腫瘤治療多學科模式的建立, 腫瘤外科、腫瘤內科、腫瘤放療科、病理科、診斷科是如何相互協作, 嚴格執行綜合治療原則。 可以說, 六十年代腫瘤院所就巳十分正規執行了多學科會診的概念, 由此也吸引了京、津等地一些相關知名專家參與,

並會介紹一些病例來我科診治。

李曄雄主任在最後的總結中, 再次強調一個科室的興衰成敗根本上來源於優良的科風, 我們四位首席專家, 還有已經仙逝的吳桓興院長, 谷銑之教授都是嚴謹進取潛心研究放療學科, 他們不僅教會了我們專業技能, 更是把正派作風血脈相傳。 在一代又一代放療人的努力下, 整個放療科血肉豐滿, 蒸蒸日上!

訪談現場共到會100餘人, 包括放療科各個學組負責人, 專家教授, 中青年醫生, 進修生, 研究生悉數到場, 大家熱烈討論, 久久不願離去。

近3小時的訪談,臺上5位專家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聆聽和發表見解,多台攝像機和照片機在不停的閃爍,都在記錄這銘記放療學史的偉大訪談,所有人時而歡笑,時而落淚,時而感動,時而憤慨,在幾位專家的帶領下,穿越歷史長河,切身的感覺到老一輩人的和諧、嚴謹、創新、進取!

最後的合影環節,所有人熱情交流、握手、擁抱,或坐或站,圍繞幾位專家周圍,閃光燈不停額閃爍,那畫面就好像夜空中幾顆最亮的恒星周圍,簇擁著越來越多的恒星……

文:放療科 張江鵠

把手指按到下麵的指紋上,識別圖中二維碼,點關注後,免費訂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微信。

近3小時的訪談,臺上5位專家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聆聽和發表見解,多台攝像機和照片機在不停的閃爍,都在記錄這銘記放療學史的偉大訪談,所有人時而歡笑,時而落淚,時而感動,時而憤慨,在幾位專家的帶領下,穿越歷史長河,切身的感覺到老一輩人的和諧、嚴謹、創新、進取!

最後的合影環節,所有人熱情交流、握手、擁抱,或坐或站,圍繞幾位專家周圍,閃光燈不停額閃爍,那畫面就好像夜空中幾顆最亮的恒星周圍,簇擁著越來越多的恒星……

文:放療科 張江鵠

把手指按到下麵的指紋上,識別圖中二維碼,點關注後,免費訂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微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