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善良嫂子照料智障小叔子十余載

在市埇橋區褚蘭鎮街西村, 提起72歲的農村婦女王傳蘭, 知曉的人無不異口同聲稱讚:“傳蘭老人菩薩心腸, 名符其實的大好人!”

初秋時節, 瓜果飄香, 秋陽高照, 筆者來到埇橋區褚蘭鎮街西村一處低矮的小院落:房子還是70年代用山上青石塊砌起來的, 屋內低窪潮濕, 爛傢俱靠著牆角雜亂堆碼起來, 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 一位智障者斜靠在一位正在從花生秧上擇花生果的老人腳旁。

這位老人今年72歲, 名叫王傳蘭, 智障者是她丈夫的親弟弟, 今年54歲, 名叫王四清。

1968年年僅21歲的王傳蘭嫁給丈夫王永臣, 一進婆家門就發現有一個弱智、生活起居全靠父母伺候的5歲小叔子。 小叔子平日生活全靠婆婆一把屎一把尿精心照料, 王傳蘭目睹了婆婆的善心和艱苦,

從那時起, 只要空閒, 她總是幫婆婆一把, 分擔一下照顧小叔子的日常瑣事。

1997年和2007年, 公公、婆婆先後病逝, 婆婆臨終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傻乎乎的兒子。 王傳蘭猜測到婆婆的心思, 多次在婆婆病床前對婆婆說:“媽, 你放心,

只要我和永臣有一口吃的, 就餓不著四清, 這麼多年我是啥人你也清楚, 我會好好照顧他的。 ”婆婆去世後, 伺候小叔子生活的重擔全壓在了王傳蘭身上。 也因為生活清貧勞苦和小叔子的拖累, 現如今王傳蘭患上嚴重的內風濕性關節炎, 手指、腳趾骨關節彎曲疼痛, 可她依然堅定地細心照料小叔子王四清, 這一干就是十年。

在王傳蘭的老式低窪潮濕破舊院子裡, 筆者看到王四清在筆者採訪的幾個小時裡寸步不離嫂子腳前身後, “姐…姐…”地喊個不停。

婆婆走後, 小叔子就一直跟隨王傳蘭夫妻倆生活。 丈夫販菜趕集經常不在家, 王四清因為不能坐、立, 經常是這邊衣服換下還未洗, 那邊屎尿又弄了一身。 “唉, 我都能難為死……”小叔子畢竟是男人,

一開始, 王傳蘭多少都有些羞澀, 不好意思給他脫洗擦身, 可看到他比自己小18歲, 整日圍繞在自己身旁口口聲聲姐長姐短時, 天長日久, 她便把他當成自己的至親看待。

“長嫂比母”, 王傳蘭象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小叔子, 每天丈夫吃什麼小叔子也吃什麼, 過年過節親戚來探望自己帶的食物, 王傳蘭總要多留點給小叔子吃, 農忙時來不及做飯, 她就在附近超市買點食品先給他墊下肚子。 夏天熱, 冬天涼, 王傳蘭常常睡不安穩, 不是怕蚊子咬他, 就是怕他冷, 常常披衣下床為他點蚊香、開電扇、蓋被子。 因為家裡有這個一會離不開她的弱智小叔子, 公婆走後十餘年, 王傳蘭沒出過一次遠門。

“姐…姐…”快中午十二點,王四清姐長姐短地爬向正忙著擇花生果的王傳蘭身旁。“他餓了”,王傳蘭拍拍他的頭,笑眯眯地走進廚房端來飯菜,一口一口喂他……

由於王四清重度智障,當地政府為他辦理了五保戶待遇,也給他翻蓋了兩小間新磚瓦房。可是,王傳蘭不願放棄照顧小叔子,畢竟他生活不能自理,日常一切需要人伺候。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自己再難,只要能動,能為他做飯,洗衣,也算是自己對九泉之下公婆最好的交待。

如今,王傳蘭也是70多歲的老人了,還患有嚴重內風濕關節炎,可她仍一如既往細心照料弱智小叔子,她還教育自己的兒孫,特別是兩個正上大學的孫子,一定要傳承好良好的家風,對任何人都把愛心、善心放在首位,做一個好人。

“姐…姐…”快中午十二點,王四清姐長姐短地爬向正忙著擇花生果的王傳蘭身旁。“他餓了”,王傳蘭拍拍他的頭,笑眯眯地走進廚房端來飯菜,一口一口喂他……

由於王四清重度智障,當地政府為他辦理了五保戶待遇,也給他翻蓋了兩小間新磚瓦房。可是,王傳蘭不願放棄照顧小叔子,畢竟他生活不能自理,日常一切需要人伺候。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自己再難,只要能動,能為他做飯,洗衣,也算是自己對九泉之下公婆最好的交待。

如今,王傳蘭也是70多歲的老人了,還患有嚴重內風濕關節炎,可她仍一如既往細心照料弱智小叔子,她還教育自己的兒孫,特別是兩個正上大學的孫子,一定要傳承好良好的家風,對任何人都把愛心、善心放在首位,做一個好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