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團夥成立公司專騙應聘者 40餘人被騙22萬

昨天上午, 朝陽法院溫榆河法庭審理了一起詐騙案, 一夥不法分子成立了一家傳媒公司, 打著介紹模特、群演工作的幌子, 收取應聘者保證金, 並據為己有。 在5個月內, 這夥人騙取40余人錢款22萬餘元。 此案昨天並未宣判。

公訴機關指控稱:被告人路某、李某、張某於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間, 在北京市朝陽區千鶴家園社區北京華語新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內, 通過在網上發佈虛假高薪招聘資訊, 以介紹工作收取違約金、保證金等形式, 騙取40余名被害人共計22萬餘元。 其中, 被告人路某負責北京華語新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運營,

被告人李某負責面試被害人以及收取相應的違約金和保證金, 被告人張某負責發佈招聘資訊並聯繫應聘者來公司進行面試。

公訴機關認為, 三名被告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虛構事實, 隱瞞真相, 騙取他人錢財, 且數額巨大, 應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鑒於被告人張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 系從犯, 應當減輕處罰。

據悉, 該公司老闆目前在逃。 被告人路某供述, 公司成立於去年9月, 一共9人。

根據被告人供述, 公司會在各類招聘網站發佈招聘資訊, 招聘群眾演員, 平面模特, 一旦有招聘者“上鉤”, 便將招聘者約到公司所在地面試。 面試人員會給招聘者畫一張“大餅”, 透露公司正和多個電商服裝商家合作,

替這些商戶招募服裝模特, 模特的酬勞也已經洽談好, 共拍攝24場, 酬勞4萬餘元。

一旦應聘者對此表露出興趣, 面試人員便會謊稱公司已經和服裝商戶簽了合作協定, 交了定金, 因此需要應聘者交納保證金或違約金。 面試人員往往會為收取保證金的理由加“雙保險”, 他們假意當場測量應聘者的身材, 告訴應聘者服裝電商很快就會為應聘者做出合身的衣服。 如果應聘者違約不來拍攝, 製作衣服的費用就會白白浪費掉, 公司繼而受到牽連, 需要賠償電商損失, 因此招聘者必須交納保證金。

拿到錢後, 公司人員便會將應聘者拋之腦後, 不再理會, 一旦應聘者前來詢問, 便施展各種招數拖延。

昨天此案並未當庭宣判, 檢方建議判處張某1年以下有期徒刑,

另外兩名被告的刑期均在3年半至6年之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