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有一種規則,可以判斷出人品

-1-

聽我朋友小林講過一個借錢的故事:他的一個朋友剛來上海不久, 找了一份工作, 把自己安頓好之後, 發現沒什麼錢了, 信用卡還在透資當中, 在走投無路時找到了他。

小林出於認識他那麼多年, 借了一萬給他。

一年多後, 小林面臨職業轉型, 也缺錢用, 於是打電話給那位朋友, 談起自己需要用錢了, 能不能把錢先還上。

這一年多, 小林出於情面沒有向他朋友提借錢的事情, 沒想到那朋友也從來沒提過, 也沒有什麼音訊。

這一次, 那朋友帶著脾氣說:“你沒看到我也沒什麼錢嗎?我還住著合租房呢?過一陣吧。

小林聽到這, 心中無比生氣, 感覺自己成了要債的人, 又碰了一鼻子灰, 頓時覺得這錢是要不回來了。

後來, 要了幾次, 得到的都是這樣的回答, 結果兩人吵了一架, 從此兩人成路人, 小林的錢再也沒要到。

-2-

“社交的本質”中把社交分為兩種, 一種是共情社交,

一種是功利社交。

所謂的共情社交就是指為獲得情感聯結與情感體驗, 或因共同的興趣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這種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換, 只是為獲得情感與心理上的慰藉與共鳴。

所謂功利社交, 就是指為達成某一目的, 或是從對方身上獲得某種利益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這種社交是帶功利性質的, 只為了獲得資訊、知識與物質等的交互傳遞。

這兩種社交有根本區別, 但我們總喜歡混為一談——認為“共情社交”的朋友為我做“功利社交”的事情, 是理所當然的。

我自己教英語和寫文章, 就有朋友經常來找我。

“你不是教英語的嗎?幫我翻譯點東西唄。 ”

“你寫作很棒呀, 幫我寫篇宣傳文案吧。 ”

“你不是分享時間管理的嗎?幫我做做時間管理規劃哈。

以前我經常會幫他們, 後來遇到很多人一次接一次要幫忙的, 我就委婉拒絕了, 有時就被罵“不夠朋友”“不講義氣”, 還有人偷偷把我遮罩了。

這就是從共情朋友變為功利朋友了, 很多人把這兩種社交給弄混掉, 導致朋友間情誼破滅了。

其實, 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 當從小長大的共情朋友提出功利訴求時, 我們就應當以功利社交的方式去溝通, 這樣對方幫你是情分, 不幫你是本分。

-3-

很早之前看到有個在行的行家談約見貓叔的經歷, 在見面前, 貓叔通過各種方式來約見她, 終於在貓叔的堅持下, 最終見了面。

貓叔除了請了吃飯, 還在回去的時候, 立馬在在行上給予幾百字的好評, 又在微信上包了個大紅包。

她感慨:怪不得那麼多的人喜歡貓叔。

有一次一個朋友讓我在他的平臺做線上的時間管理分享, 二話沒說, 我就用心做了這次分享, 還在群裡做了認真答疑。

哪知課程結束後, 他立馬親自給我打款, 我說:“幹嘛呢?免費來幫忙的哈。 ”

他說了一句話讓我記了好久:“越是真心的朋友, 越是珍惜你的價值。 ”

什麼是真朋友?有一個簡單粗暴的標準:能開誠公佈地談錢的。

朋友間的錢規則就是:互相談情, 主動談錢。 不占朋友便宜, 是一個人對待友情的頂級修養。

-4-

在傳統文化這個圈子裡面呆久了, 就會覺得這個圈子的很多人利用文化來困住底下的人, 我們稱為“文化的囚奴”。

你說要買點奢侈品, 他就說:“儉以養德。 ”

你說要追求財富自由,

他說:“只有內在豐富才是永恆。 ”

你說:“老闆我這點工資連自己消費都不夠, 該怎麼養家?”他說:“傳播傳統文化, 就不要談錢......”

我們發現很多人剛進入這個圈子, 很興奮, 因為得到了“感恩”“恭敬”“慈悲”的洗禮, 時間長了就會覺得憋屈, 這種憋屈來自于不能談錢。

這個圈子的人, 很多人都會走入這樣的誤區:只有內在豐富了, 感恩心、恭敬心、慈悲心升起了, 才能真正幸福。

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 但大部分人的結局都不大好, 不是文化不行, 而是傳播文化的人自己都沒有做到, 還在鑽文化的空子。

其實, 這種表面的利他, 是很好的利己, 所有不談錢的文化都是耍流氓。 談錢傷感情, 不是因為錢太俗, 而是因為那份感情太虛, 不接地氣, 真正的文化和感情, 是經得起談錢的。

-5-

有個心理學家分享過一個小經驗:“千萬不要去和那些一毛不拔的人做朋友,倒不是因為他們摳,其實他們普遍都不壞,甚至可以成為好人,但他們太吝嗇付出了,不是他們不願意給,而是他們給不出。

“每個成年之後,仍然一毛不拔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寸草不生的荒原,他們都有一個充滿恐懼與匱乏的童年,因為太過匱乏導致的荒涼,他們慢慢將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大黑洞,永遠在害怕,永遠在汲取,永遠在警惕。”

這話夠狠,但入木三分。

在大學時認識一個朋友小朱,她抱怨他的男朋友太吝嗇,終於有一天忍不住,就分手了。

她男朋友最喜歡說的三句話:“這個不好吃。”“這個不好看。”“這個不適合。”

有一次他們去了一家稍高級一點的餐廳,還沒有走到裡面,小朱男朋友就說要換一家,好不容易,小朱把他拉進去了,她男朋友把菜單翻了好幾遍,就點了兩個素的,要麼說太貴,要麼說太油。

小朱氣得不行,難得出來吃一趟好的,還這麼憋屈,交往了一段時間後,這樣的情況多了,小朱覺得她們兩消費觀不同,就毫不猶豫分手了。

我以前看一個人經常看他的面相,看他的穿衣風格,看他的說話得體,現在慢慢明白了:面相好,說明簡單。穿衣得體,說明注重形象;說話有分寸,說明情商高。

最能反應一個人品質的,就是花錢這件事。消費觀可以折射一個人內在的格局。

-6-

從小到大,我是個不缺錢的人,雖然家裡算不上富裕,但口袋中錢一直是足的。

母親經常對我說一句話:“對自己要小氣,對別人要大方。”這句話,也成了我一生的生活準則。

朋友一起吃飯,我會悄悄先把錢付了;朋友一起打車,我會偷偷先坐到副駕駛的位子;如果朋友請客,我會讓他們少點菜,不要浪費了......

在花錢這件事上,我非常欣賞主持人何炅,每次錄節目或者朋友一起吃飯,何老師總是偷偷買單,把大家都照顧好。

如果朋友家請客吃飯,他就讓他們隨意一些,儘量少麻煩他們。

“花自己的錢越大方越好,花別人的錢越小氣越好。”這已經成為我一直恪守的花錢準則,這也是我區分一個人品質好壞的尺規之一。

生活中,我們發現一個現象:當別人說這是原則問題時,十之八九是錢的問題,只有瞭解錢規則,才能很好解決生活的問題。

我相信一句話:懂得錢規則的人,人品一定不會太差。

是經得起談錢的。

-5-

有個心理學家分享過一個小經驗:“千萬不要去和那些一毛不拔的人做朋友,倒不是因為他們摳,其實他們普遍都不壞,甚至可以成為好人,但他們太吝嗇付出了,不是他們不願意給,而是他們給不出。

“每個成年之後,仍然一毛不拔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寸草不生的荒原,他們都有一個充滿恐懼與匱乏的童年,因為太過匱乏導致的荒涼,他們慢慢將自己的人生變成了一個大黑洞,永遠在害怕,永遠在汲取,永遠在警惕。”

這話夠狠,但入木三分。

在大學時認識一個朋友小朱,她抱怨他的男朋友太吝嗇,終於有一天忍不住,就分手了。

她男朋友最喜歡說的三句話:“這個不好吃。”“這個不好看。”“這個不適合。”

有一次他們去了一家稍高級一點的餐廳,還沒有走到裡面,小朱男朋友就說要換一家,好不容易,小朱把他拉進去了,她男朋友把菜單翻了好幾遍,就點了兩個素的,要麼說太貴,要麼說太油。

小朱氣得不行,難得出來吃一趟好的,還這麼憋屈,交往了一段時間後,這樣的情況多了,小朱覺得她們兩消費觀不同,就毫不猶豫分手了。

我以前看一個人經常看他的面相,看他的穿衣風格,看他的說話得體,現在慢慢明白了:面相好,說明簡單。穿衣得體,說明注重形象;說話有分寸,說明情商高。

最能反應一個人品質的,就是花錢這件事。消費觀可以折射一個人內在的格局。

-6-

從小到大,我是個不缺錢的人,雖然家裡算不上富裕,但口袋中錢一直是足的。

母親經常對我說一句話:“對自己要小氣,對別人要大方。”這句話,也成了我一生的生活準則。

朋友一起吃飯,我會悄悄先把錢付了;朋友一起打車,我會偷偷先坐到副駕駛的位子;如果朋友請客,我會讓他們少點菜,不要浪費了......

在花錢這件事上,我非常欣賞主持人何炅,每次錄節目或者朋友一起吃飯,何老師總是偷偷買單,把大家都照顧好。

如果朋友家請客吃飯,他就讓他們隨意一些,儘量少麻煩他們。

“花自己的錢越大方越好,花別人的錢越小氣越好。”這已經成為我一直恪守的花錢準則,這也是我區分一個人品質好壞的尺規之一。

生活中,我們發現一個現象:當別人說這是原則問題時,十之八九是錢的問題,只有瞭解錢規則,才能很好解決生活的問題。

我相信一句話:懂得錢規則的人,人品一定不會太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