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原來醫生給患者看病的流程是醬紫,很多人都被騙了~

是不是很多朋友去醫院找醫生看病, 遇到醫生沒問幾句, 就讓你做CT、造影、核磁等?其實,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被醫生騙了~

實際上,

醫生給患者看病的基本流程大致分為5個步驟, 順序依次為:

第一, 詳細詢問病人的病史, 同病人溝通,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 物理診斷, 具體分為“望”――看看病人有沒有黃疸貧血等;“觸”――觸摸病人的胸腹部;“叩”――叩叩他的肺部和心臟部位;“聽”――就是使用聽診器;

第三, 用一些基本技術檢查和診斷疾病, 比如做心電圖、拍胸片, 這些技術通常經過多年臨床運用, 對診斷有價值且成本很低;

第四, 讓病人做無創傷性的輔助檢查, 比如做運動平板測試、超聲心動圖檢查;最後, 才是讓患者做CT、冠狀動脈造影等成本很高且有創傷的檢查。

很多人以為CT、造影等檢查是無害的, 可以隨便做。 事實上, CT、造影等檢查的成本高、創傷大, 還可能給病人帶來永久性傷害。

比如做一次心臟冠狀動脈CT檢查, 放射線量相當於拍了750次X線胸片, 這對一些並不需要做CT檢查的年輕人, 尤其是年輕女性來說, 不但起不到作用, 還會浪費醫療經費, 更重要的是, 這會給病人帶來一生的癌症風險。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胡大一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 現在不少醫生的診斷過程本末倒置了, 問診幾句後, 立刻就讓病人做CT、造影、核磁, 直接跳到第五個步驟。 很多醫生忽視了最基本的東西, 過度依賴尖端技術解決常見病, 把疑病留給精密儀器。

(圖文來源於網路, 僅作分享, 如侵權請聯繫中公醫考網刪除, 謝謝)

中公醫考網, 中公教育旗下大型國家醫學考試網站,

提供與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有關的考試資訊、歷年真題、類比試題及面授、網路課程等, 敬請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