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為什麼糖尿病人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得結核病?

點擊上方“中國疾控動態”可訂閱哦!

糖尿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 古羅馬時期就有糖尿病人的尿液中有糖成分的報導。 時至今日,

糖尿病已成為世界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然而, 對於糖尿病與結核病有什麼關係?可能多數人還不完全清楚。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傳染病, 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已感染結核菌。 正常人一生中發生結核病的機率只有10%。 糖尿病人因其免疫功能、微血管功能的損傷等原因, 其人體內的結核菌容易活化成為活動性結核, 即得了結核病。 研究發現, 糖尿病人發生結核病的風險為正常人的2~3倍。 越是經濟困難的群體和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人越容易併發結核病。 1型和2型糖尿病都能大大增加患結核病的風險。 在結核病高發社區的糖尿病人發生結核病的風險更大。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 從未感染過結核的糖尿病人也容易感染新的結核菌。

可能與糖尿病人微營養素缺乏、整體免疫功能損傷有關。 如果該糖尿病人同時還有結核病的其它危險因素, 例如HIV感染、吸煙、營養缺乏等, 就更容易發生結核病。

既然糖尿病人比一般人群更容易得結核病, 為什麼很多人還不認識呢?原來, 糖尿病人患結核病的臨床表現常常不典型, 容易被漏診。 結核病人中大多數是肺結核, 易患部位是上肺(如右上肺尖), 而糖尿病人患的結核常在中下肺, 容易形成大面積滲出性改變, 極易形成空洞。 結核病人分為痰中帶菌和不帶菌, 即痰塗片陽性和痰塗片陰性。 痰塗片陽性的肺結核病人是傳染源, 有重要的公共衛生學意義。 值得重視的是, 糖尿病併發的肺結核中痰塗片陽性的更常見。

因此, 一旦發生糖尿病結核應特別注意防止結核病的傳播。

結核病的治療有它的特殊性。 簡單地說就是要早期、聯合用藥、規律治療, 療程至少6~8個月。 如果不能堅持合理和規律用藥就會產生結核菌耐藥, 造成慘重的後果。 國際上普遍認為, 糖尿病併發結核病的治療方案與治療沒有糖尿病的結核相同, 但療程要延長。 由於糖尿病的原因和某些治療糖尿病的藥物與抗結核藥物的交互作用, 糖尿病併發結核的治療效果要比治療沒有糖尿病的結核差得多, 發生治療失敗和治療中死亡的機率增大。

控制糖尿病結核的關鍵在於早期預防、早期發現。 糖尿病人要瞭解結核病的常識,

知道自己是易患結核病的高危人群, 積極有效地治療和控制糖尿病。 一旦有超過2~4周的咳嗽、發熱、夜間盜汗、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等情況時, 應當及時就醫。 作為糖尿病醫生, 在看病人時應當詢問病人有無結核病的可疑症狀, 並及時將有可疑症狀的糖尿病人轉到結核病門診確診。

覺得不錯就點個贊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