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京醫喜訊|北京醫院4位專家榮膺全國首屆國家名醫光榮稱號

尊醫重衛, 傾聽 800 萬醫生的聲音, 關愛 800 萬醫者的成長。 9月22日上午, 由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健康時報社主辦的首屆國家名醫高峰論壇(2017年度)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

北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黃慈波教授、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心血管內科主任楊傑孚教授、內分泌科副主任潘琦教授榮膺全國首屆國家名醫, 並分獲卓越建樹、優秀風範、青年新銳獎。

黃慈波, 北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副主委、內科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分會副會長、免疫吸附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分會主任委員;北京風濕病學分會副主委。 先後在301醫院、北京醫院從事風濕病治療35年, 特別擅長於對各種關節炎、紅斑狼瘡、血管炎和發熱待查等疑難重症診治, 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 獲政府科研基金近千萬元資助, 在乾燥綜合征、骨關節炎、紅斑狼瘡、白塞病、萊姆病臨床和發病機制研究成果顯著。 15年來率先在國內開展免疫吸附治療各種風濕病, 成果獨特使無數病人獲得臨床治癒。 近十年對膝骨關節炎軟骨治療、硬皮病的治療亦有突破性進展, 並獲發明專利。
先後發表論文180余篇, 主編和參編專著20餘本, 主要參編風濕病診療共識與指南20餘篇, 獲多項醫療成果獎和科技進步獎。

此次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獎。

郭立新, 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曾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2013-2016年年會執行主席、“聯合國糖尿病日暨藍光行動”中國區執行主席。

從事臨床工作30年, 注重解決臨床疑難問題, 引領學術發展, 在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內分泌代謝疾病領域有所建樹。 同時, 積極推進京津冀內分泌領域的合作與發展, 參與《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等書籍的撰寫, 承擔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項基金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0多項, 發表論文 180余篇, 主編內分泌專著4部。 獲“國家衛計委優秀共產黨員”、“北京醫學會突出貢獻獎”、“2016中國糖尿病診療基層行特別貢獻獎”等獎項。 還多次赴藏區義診、擔任藏區醫師學院內分泌分院院長, 培訓藏區醫師, 多次赴甯、甘、新等邊遠地區教學查房、培訓基層醫師。

此次榮獲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獎。

楊傑孚, 北京醫院心臟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常務委員、心力衰竭學組組長, 中華醫學會起搏與電生理分會副主任委員...

從事臨床工作30載, 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是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學科帶頭人。長期擔任党和國家重要領導人的醫療保健任務,是中央保健委員專家組成員,並獲突出貢獻獎。在高齡老年人心律失常介入、植入器械方面創立了獨特的治療方式,手術成功率高、併發症低,處於國內領先水準。 參與全國高等院校8年制臨床醫學內科學心血管專業教材的編寫。主編《心臟病藥物治療學》、《心臟急診》等心血管病專著5部;國內外共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

此次榮獲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獎。

潘琦,北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務處副處長,全科規範化培訓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學副教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神經病變學組副組長。

秉承“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信念,潘琦致力於糖尿病基層培訓和全科培訓,協助組建北京糖尿病分會社區糖尿病學組,組織完成北京市糖尿病神經病變篩查項目。援疆期間,在兵團系統率先開展胰島細胞相關抗體檢測等新專案。

作為專案負責人,參與多項國家科技部 “十一 • 五”、“十二 • 五” 重大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行業基金等專案,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編學術專著7部,榮獲“中國內分泌代謝醫師獎”、“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教師獎”、“榮記新疆建設兵團個人三等功”等多個榮譽稱號。在她看來,最大的快樂是為病人解除痛苦。

此次榮獲國之名醫·青年新銳獎。

活動中,原國務委員、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本次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團聯合主席、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雷海潮參加會議。

大會共設“優秀醫生成長:政策與管理”“醫生環境支持:傾聽與關愛”“醫生全面提升:專業與素養”“醫生職業之路:光榮與夢想”四大議題,營造尊醫重衛、名醫成長的社會氛圍,引領主流媒體對醫生成長的輿論環境支援,推舉國之名醫系列,展示國之名醫群體形象,推動中國醫改縱深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國家戰略。

此次,國之名醫榜單是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共設置國之大醫特別致敬、國之名醫卓越建樹、國之名醫優秀風範、國之名醫青年新銳四個榮譽稱號,展示臨床工作突出、科研貢獻顯著、患者口碑良好的醫生群體。

編輯製作:宣傳處

是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建設學科帶頭人。長期擔任党和國家重要領導人的醫療保健任務,是中央保健委員專家組成員,並獲突出貢獻獎。在高齡老年人心律失常介入、植入器械方面創立了獨特的治療方式,手術成功率高、併發症低,處於國內領先水準。 參與全國高等院校8年制臨床醫學內科學心血管專業教材的編寫。主編《心臟病藥物治療學》、《心臟急診》等心血管病專著5部;國內外共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

此次榮獲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獎。

潘琦,北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務處副處長,全科規範化培訓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學副教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糖尿病神經病變學組副組長。

秉承“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信念,潘琦致力於糖尿病基層培訓和全科培訓,協助組建北京糖尿病分會社區糖尿病學組,組織完成北京市糖尿病神經病變篩查項目。援疆期間,在兵團系統率先開展胰島細胞相關抗體檢測等新專案。

作為專案負責人,參與多項國家科技部 “十一 • 五”、“十二 • 五” 重大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行業基金等專案,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編學術專著7部,榮獲“中國內分泌代謝醫師獎”、“北京大學醫學部優秀教師獎”、“榮記新疆建設兵團個人三等功”等多個榮譽稱號。在她看來,最大的快樂是為病人解除痛苦。

此次榮獲國之名醫·青年新銳獎。

活動中,原國務委員、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至立,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本次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團聯合主席、原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雷海潮參加會議。

大會共設“優秀醫生成長:政策與管理”“醫生環境支持:傾聽與關愛”“醫生全面提升:專業與素養”“醫生職業之路:光榮與夢想”四大議題,營造尊醫重衛、名醫成長的社會氛圍,引領主流媒體對醫生成長的輿論環境支援,推舉國之名醫系列,展示國之名醫群體形象,推動中國醫改縱深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國家戰略。

此次,國之名醫榜單是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共設置國之大醫特別致敬、國之名醫卓越建樹、國之名醫優秀風範、國之名醫青年新銳四個榮譽稱號,展示臨床工作突出、科研貢獻顯著、患者口碑良好的醫生群體。

編輯製作:宣傳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