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暨南大學2017年新生訓練營閉營 五校區6000余名新生深度參與

9月18日, 暨南大學2017年本科新生訓練營閉營儀式暨迎新文藝演出在學校禮堂舉行。 校領導林如鵬、宋獻中、饒敏, 校長助理王志偉與來自校本部、番禺校區、華文校區的近2000名師生一道, 為9天的訓練營畫下句號。 9月17日, 深圳校區、珠海校區也分別舉行了新生訓練營閉營儀式暨迎新晚會。

本次新生訓練營在體驗教育培訓、武術及佇列訓練、嶺南文化考察、專題講座、創意造型設計、拔河比賽、定向越野賽事、校史校情教育、《學子銘》徵文比賽、5A卓越引領計畫宣講會、新生電影之夜等傳統專案之外, 還特別舉辦了教師節講座和視頻連線感恩教育活動、首次將“暨南微校”引入新生訓練營全過程、在五校區同步舉行“新生之夜”。

林如鵬書記寄語新同學:將新生訓練營的良好作風帶到學習生活中去

9月10日, 新生訓練營在石牌、番禺、華文、珠海和深圳五校區同時開展, 來自全世界各地的6000余名本科新生參與其中。 暨南園隨處可見身著黃色營服、被親切地稱為“小蜜蜂2.0”的2017級本科新同學。

閉營儀式上, 校黨委書記林如鵬發表講話, 衷心地希望2017級新同學們始終恪守“忠信篤敬”的校訓, 將新生訓練營期間形成的良好習慣和作風帶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去, 倍加珍惜大好的青春年華, 志存高遠, 勤於學習, 勇於創新, 嚴於律己, 科學規劃大學生涯, 如饑似渴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不斷拓寬視野, 提升能力, 培養優秀品質, 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 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為助力暨南大學高水準大學和“雙一流”大學建設, 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迎新文藝演出上演 新生訓練營先進個人、團體獲表彰

閉營儀式上, 新生們進行了拉歌比賽, 觀看了新生訓練營視頻, 並欣賞了一場兼具古典、現代、民族、國際等眾多元素的文藝演出。

2017級新生藝術體驗營的同學聯同暨南大學學生藝術團(舞蹈團、聲樂團), 以及暨南大學街舞協會共同表演了《我的暨南夢》;番禺校區本科學生表演團隊、學生藝術團合唱團演唱了可愛的“小黃人”主題曲《Happy》;藝術體驗營語言藝術團的同學帶來配樂詩朗誦《時光與成長》;新生成員們和學生藝術團聲樂團成員一起演唱《改變自己》。

此外還有阿卡貝拉表演《彎彎的月亮》、意氣風發的《暨南風骨》、土家族舞蹈《擺手女兒家》等。

(《我的暨南夢》精彩瞬間)

活動過程中, 文藝表演和頒獎交叉進行。

本次大會頒出的個人獎項包括新生訓練營優秀營員及優秀學生幹部。 團體獎項則包括宿舍評比、組織紀律考評、知識測評、拔河比賽、定向越野比賽、跳大繩比賽、拉歌比賽、武術及列隊匯演、創意造型、宣傳工作優秀組織獎和新生訓練營團體獎。 最終, 力學與建築學院獲得新生訓練營(校本部)團體總分第一名, 管理學院獲得新生訓練營(番禺校區)團體總分第一名。

(力學與建築學院、管理學院獲團體總分第一名)

表彰現場, 新聞與傳播學院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新生郭嘉賢一直用力地鼓掌, 當有助教上臺領獎時, 他鼓得最用勁。 他說, “最讓他感動的是助教, 他們有自己的學業, 仍每天起早貪黑, 白天和我們一起參加各項活動, 晚上整理檔, 工作很繁重。 非常感謝助教的陪伴。 ”

“暨南微校”首次引入 新生訓練營實現三地五校區協同

打開微信、進入“暨南微校”、點擊新生訓練營知識測試, 簡單的幾個步驟後, 2017級新生即可隨時隨地完成校史校規、安全教育、學習生活知識測試, 並獲得精准評分,省去了分發試卷、書寫答題、人工計分的繁瑣。這是今年學生處將“暨南微校”學生工作企業號引入新生訓練營後帶來的便利。

“暨南微校”是暨南大學學生的校內微信服務平臺,於2015年6月啟用,現已綁定全校98%以上在校本科學生及主管學生工作的幹部,其中2017級新生已實現100%覆蓋,不少同學甚至在入學以前便根據錄取通知書、新生群的指引綁定了“暨南微校”,享受其點對點的便捷服務。

“暨南微校”已上線運營12個功能應用,除了線上答題,還包括簽到、投票、校內通訊錄、校內論壇、失物招領、做任務、審批、會議大螢幕、學生學習與發展工作坊、意見回饋、超級表單。

學生處處長區向麗說,“暨南微校”是暨南大學開展學生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它以青年一代喜愛的方式提供點對點地服務,深受本科生的喜愛。今年新生訓練營首次引入“暨南微校”,不僅各項活動開展得高效快捷,也讓新生訓練營在三地五校區協同推進。

此外,今年校本部也首次舉辦新生之夜活動。自此,這一四年前首發於番禺校區的活動首次全面覆蓋了五個校區。

教師節連線培育感恩意識 各式活動助新生融入

本次新生訓練營于9月10日開營,恰逢教師節,學校特意在體驗教育培訓活動中新增了兩個環節——暨南大學教師節宣導者之一蒙雅森教授作分享、新生與中學老師現場視頻連線。蒙雅森講述了34年前暨南大學學子長途跋涉北上宣導“尊師節”的故事。2017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彭一湉自告奮勇,與自己的高中班主任進行微信視頻通話,感謝班主任的教導和鼓勵,並送上節日祝福。

該活動的組織者、學生處副處長洪毅表示,希望可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新生瞭解到暨南大學學子宣導設立教師節的歷史,學習他們尊重教師的壯舉;也鼓勵學生多與自己的老師形成良性溝通,培養感恩意識。

學校還在新生中廣泛開展“築夢暨南”系列活動,通過“名師第一課”“大學政策精准解讀”“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等各類講座,教育和引導新生正確規劃大學生活,並讓新生通過圖文、新媒體等各種形式,將自己初到暨南園時的夢想展示出來。獲獎作品通過各種網路進行推送。

四海書院投資經濟專業新生黃露說,“新生訓練營是辛苦,每天都日程滿滿,但它讓我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可以淡定從容地面對學習中的挫折與困難。”

(合影)

編輯 | 黃昭穎

並獲得精准評分,省去了分發試卷、書寫答題、人工計分的繁瑣。這是今年學生處將“暨南微校”學生工作企業號引入新生訓練營後帶來的便利。

“暨南微校”是暨南大學學生的校內微信服務平臺,於2015年6月啟用,現已綁定全校98%以上在校本科學生及主管學生工作的幹部,其中2017級新生已實現100%覆蓋,不少同學甚至在入學以前便根據錄取通知書、新生群的指引綁定了“暨南微校”,享受其點對點的便捷服務。

“暨南微校”已上線運營12個功能應用,除了線上答題,還包括簽到、投票、校內通訊錄、校內論壇、失物招領、做任務、審批、會議大螢幕、學生學習與發展工作坊、意見回饋、超級表單。

學生處處長區向麗說,“暨南微校”是暨南大學開展學生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它以青年一代喜愛的方式提供點對點地服務,深受本科生的喜愛。今年新生訓練營首次引入“暨南微校”,不僅各項活動開展得高效快捷,也讓新生訓練營在三地五校區協同推進。

此外,今年校本部也首次舉辦新生之夜活動。自此,這一四年前首發於番禺校區的活動首次全面覆蓋了五個校區。

教師節連線培育感恩意識 各式活動助新生融入

本次新生訓練營于9月10日開營,恰逢教師節,學校特意在體驗教育培訓活動中新增了兩個環節——暨南大學教師節宣導者之一蒙雅森教授作分享、新生與中學老師現場視頻連線。蒙雅森講述了34年前暨南大學學子長途跋涉北上宣導“尊師節”的故事。2017級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彭一湉自告奮勇,與自己的高中班主任進行微信視頻通話,感謝班主任的教導和鼓勵,並送上節日祝福。

該活動的組織者、學生處副處長洪毅表示,希望可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新生瞭解到暨南大學學子宣導設立教師節的歷史,學習他們尊重教師的壯舉;也鼓勵學生多與自己的老師形成良性溝通,培養感恩意識。

學校還在新生中廣泛開展“築夢暨南”系列活動,通過“名師第一課”“大學政策精准解讀”“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等各類講座,教育和引導新生正確規劃大學生活,並讓新生通過圖文、新媒體等各種形式,將自己初到暨南園時的夢想展示出來。獲獎作品通過各種網路進行推送。

四海書院投資經濟專業新生黃露說,“新生訓練營是辛苦,每天都日程滿滿,但它讓我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可以淡定從容地面對學習中的挫折與困難。”

(合影)

編輯 | 黃昭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