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貨|一篇文章看懂2018年中考改革

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

北京新中考改革將從2018年開始實施, 考試科目和分值較以往有了比較大的調整。

科目和分值均有調整

新中考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學)、體育9門課程, 總分580分。 語數外為必考科目, 外語增加了聽力、口語考試, 計分為40分, 外語有兩次考試機會。 其他科目實行選考, 即從除體育外的5門科目中選擇3門參加考試, 物理、生物(化學)須至少選擇1門。 解讀 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及教育部等部委相關配套檔精神十分吻合, 同時, 體現了首都特色和推進優質均衡教育發展的“北京理念”。 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環節。 新中考給學校、教師、學生必然帶來深刻影響, 給初中教育進一步優質均衡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請輸入正文

更多選擇性, 選考科目是亮點

新方案中將之前所謂的“小科”, 歷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學)全部納入考試科目, 同時, 學生可以在這些科目中五選三。 所選三科成績, 由高到低分別按照100%、80%、60%的係數折算為實際分數, 即:三科折算後實際滿分分別為100分、80分和60分。 解讀 之前, 北京市中考科目相對固定, 考試科目為語、數、英、物理、化學五門學科。 新中考方案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選擇, 學生不必為自己的弱項誠惶誠恐, 每個學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優勢的展示機會。 具體表現在, 科目可以選擇, 尊重學生的強項, 尊重學生學習特點, 同時命題時答案具有開放性。

開放性科學實踐占10分, 體育成績增至40分

方案中規定, 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五門考試科目滿分均為100分, 每科都包含10分開放性社會實踐活動分數;同時體育分數增加到40分, 逐步增強考試專案的選擇性, 加強儀器設備在量評專案測試中的應用。

解讀

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是北京市教委2015年秋季學期推出的新舉措, 2015年秋季學期共有約43萬人次學生參加活動。 2016年春季學期自3月17日正式實施, 已經有3萬余名初一學生來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社會資源單位進行科學動手實踐。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本學期共有1009個活動項目供學生選擇, 滲透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 含電子與控制、健康與安全、自然與環境等六大領域。 中招改革的指導思想,

即是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堅持教育教學與社會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發實施實踐活動課程, 堅持品德、學習成績和能力素質並重。 同時有利於學生個性成長, 樹立多樣化的人才觀和人人成才觀念, 關注學生個性差異, 尊重學生選擇, 鼓勵學生個性發展, 促進每個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成長。

考查學生9年義務教育的積累

新中考方案中明確表明, 要嚴格按照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 注重考查學生9年義務教育的積累, 注重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 擴大選材範圍, 貼近生活, 注重實踐。 此外, 改進普通高中招生計畫分配方式。 加大市級優質教育資源統籌力度,

完善優質高中校部分招生計畫分配到初中校制度, 2016年力爭達到不低於招生計畫50%的目標。 招生政策向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比較短缺的區縣和一般初中學校傾斜, 引導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解讀 此次中考改革利於學校系統培養, 注重學生在初中階段能力素養的全面積累, 為高中特色培養奠定基礎。 在深化辦學體制改革, 繪製北京教育新地圖形過程中, 推進初中、小學、高中教育的有機銜接, 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 形成體系開放, 機制靈活的人才培養體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