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禮贊瀏陽的文化設施與城市品位

城市作為人類最偉大的創造, 不僅見證著一個城市千百年的發展歷程, 而且鐫刻著人類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 一位哲人說過:一個城市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

沒有自己的個性和品位, 無異于文化的荒漠和沒有靈魂的軀殼, 是沒有凝聚力、感召力的, 也是沒有活力、沒有未來的。 也就是說, 文化是城市品位的標記和靈魂的載體, 是其內在潛力和發展動力的根基和源泉, 只有懂得尊重文化的城市, 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現代城市。

瀏陽有著近兩千年的發展歷史, 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也有著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底色, 紅色、綠色、古色文化資源豐富。 近幾年來, 瀏陽通過整合本土特色文化元素, 不斷完善群眾文化廣場、文化館、圖書館等市級公共文化設施服務功能的基礎上, 高規格建設了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和耀邦故居,

規劃建設了歐陽予倩大劇院、體育中心和檔案館, 動工建設了新圖書館、博物館、城市規劃館, 新的文化藝術中心和市民體育休閒公園正在規劃中, 這種集文化、體育、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體育服務中心依百姓文化生活所需而建,為的是更加便利、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增強城市公共文化的服務功能, 潛移默化地改變市民的生活方式, 提高市民的生活品位和幸福指數的同時, 彰顯了瀏陽市域文化優勢, 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競爭力。

與此同時, 在基層文化建設上瀏陽不斷加大資金投入, 按照《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要求, 高標準規劃建設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建成32個綜合文化站,

50個示範性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300余個文化屋場, 體育健身器材遍佈城鄉, 農家書屋實現全市村(社區)全覆蓋, 全市各級公共文化設施全部實現免費開放, 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 讓群眾廣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文化成就感和獲得感。 由此可見, 推進城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是構建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 也是一個城市豐富文化內涵的必然要求。

當然, 每一個城市與每一個人一樣, 都有其不同的特性。 城市之間相區別的特質就是文化的特色和品位, 瀏陽河的歌聲傳唱海內外, 瀏陽的花炮扮靚了全世界, 瀏陽的菊花石驚豔過世博會, 譚嗣同為變法捐軀慷慨激昂,

胡耀邦兩袖清風淡泊天下, 30位開國將軍的不朽人生詮釋了“敢為人先、自強不息”的瀏陽精神,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鑄就了瀏陽河與毛澤東的神秘歷史淵源, 輝映著紅一方面軍誕生的偉大榮光;在瀏陽涓涓流淌的歷史長河中, 可以聽見八大書院的朗朗書聲;杜甫、楊時、歐陽圭齋等歷史過往名人的低聲吟唱;石霜寺、興華寺、大光寺和寶蓋寺的暮鼓晨鐘……, 這些都是瀏陽引以自豪的文化底蘊, 也是瀏陽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軟實力, 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建設高品位的文化城市, 不僅意味著城市經濟實力的提升, 更意味著城市文化競爭力的增強。 今日瀏陽, 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耀眼的成績,

縣域基本競爭實力躋身全國第十九強, 已踏上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瀏陽正緊扣“在區域謀發展、在全國爭地位、在全球引資源”的戰略思路, 朝著“建設兩個中心, 進軍全國十強”的目標邁進。 我堅信, 明日瀏陽, 將會是一座充滿文化氣息、洋溢文化自信、體現文化品位的美麗之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