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淩宗偉:“分層走班”的“罪惡”

總體而言, 所謂分層走班是以科學的名義堂而皇之地幹著反教育的勾當。

具體而言, 以學科分數為依據將學生分成A、B、C三層, 實際上就是用“科學的”名義將學生三六九等合法化;表面上看是為短期內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是為了學生“好”, 其背後則升學主義之心昭然若揭, 對孩子的傷害將是永久的, 無法彌補的一一這A、B、C就如烙臉上一樣, 更可能烙在他們心上;價值取向有違因材施教原則, 也背離差異化教學原則。 大家不妨讀讀《學校會傷人》《可見的學習》《課堂教學法(理論篇)》等。 也可以翻翻佐藤學關於分層教學的有關論述。

所謂差異化教學, 所謂因材施教, 強調的是從不同人的個性化特點出發, 給不同的個體以不同的教育, 所謂“長善救失”是也, 或者直白點說就是缺什麼, 補什麼。 要達到這樣的目的, 按分數排名分班豈不是胡扯的勾當?

教育行政官員急功近利的思維可以理解,

那些教研員居然推波助瀾, 豈不是居心不良?

各位同仁, 用腳趾頭想想也明白的道理, 你的90分, 跟我的90分能說明你我一樣嗎, 走班, 有那麼簡單嗎?

當年NT所謂“12字教學方針”出臺時, 我就公開批評其屬於“謀財害命”的方針, 幾年過去了,

據說改為“12字教學建議”了, 總算有所長進了。 什麼時候這反教育的“分層走班”再改改呢?如果不放棄以分數為依據的分層, 這班不走也罷!說得偏激一點, 如果考試制度, 選拔方式不從根本上改變, 任何課堂教學“改革”都是折騰!其結果, 就如下圖:

教育教學還是有點保守主義哲學的好。 當然, 樂觀點看, 非要走班的話, 就要在充分瞭解學生的基礎上, 結合學校可提供的師資與課程來取捨, 而不是跟風式的, 為走而走則有可能作惡。 這當中, 邏輯起點是學生的個人資本(遺傳稟賦、家庭背景、後天努力)以及現在的學科學習狀態, 這當中首要的任務是對具體學生學情的評估, 這評估絕不單單是幾次考試的成績, 還有其他因素的綜合評判(比如同一學科不同人同樣分數的不同構成等)。 這些沒搞清楚, 以行政命令下達政治任務的方式推開就是折騰, 就是反教育的, 無異於飲鴆止渴, 就是作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