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習近平讓他在金秋時節,收穫滿滿

文章的開頭, 先和大家說說魚尾獅吧, 魚尾獅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 為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噴水雕塑, 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標。

據說, 魚尾獅獅頭的設計靈感是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 西元14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王國名叫聖尼祿烏達瑪的王子在前往麻六甲途中來到了新加坡。 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 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 他於是為此島取名新加坡, 在梵文中即獅城的意思, 而魚尾十分美麗, 既代表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 同時也象徵著當年飄洋過海, 南來謀生求存的祖祖輩輩們。 這也是新加坡名字的來源。 放眼中新交往的歷史, 中國與素有“花園城市”之稱的新加坡有著美好的回憶。 但最近幾年, 中新關係卻委實曲折。 從“星光部隊”裝甲車扣押事件, 再到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中新兩國今不如昔的關係讓兩國人民深感遺憾。
“多雨紅榴折, 新秋綠芋肥。 ”在中國, 金秋時節, 正是收穫的時節。 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0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還有不到一個月, 中國就要舉行黨的十九大了, 李顯龍選擇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來訪華, 看來他這個秋天的收穫可是不菲!

收穫一:保持接觸, 發展更大。 習近平指出:“保持高層接觸是中新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的良好傳統, 也是中新關係緊密的體現。 相信總理先生此次訪問將深化中新傳統友誼, 推動兩國各領域合作得到更大發展。 ”1990年10月3日, 中新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新加坡成為東盟中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雖然建交時間晚, 但是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與中國老一輩領導人的交往可以說不少也不晚。

1976年5月, 李光耀第一次訪華, 83歲高齡的毛澤東抱恙會見了李光耀, 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華國鋒與其進行了三輪會談;1978年, 中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對尚未建交的新加坡進行了首次訪問。 在這次的訪問中, 李光耀向鄧小平詳細介紹了新加坡獨立之後的發展進程和經濟策略。 20世紀80年代初, 中新建交暫緩而經貿先行, 先後簽訂了8項經貿協定, 1980年6月兩國達成協議, 互設商務代表處, 工作人員享受外交特權, 可以辦理簽證業務。 商務代表處設立後, 兩國增進了商貿合作, 友誼也得到了發展。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 取之于藍, 而青于藍;冰, 水為之, 而寒于水。 ”學習知識尚且如此,
學習老一輩領導人的良好品質更是, 李顯龍此次來訪應該明白只有做對中新兩國有益的事情, 才能使兩國關係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 從而讓兩國今後的發展能“春風得意”。

收穫二:深化“三要”, 走得更遠。 習近平強調, “加強兩國的政治互信, 不斷鞏固和發展中新關係, 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利益, 也有利於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雙方要堅持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 中新兩國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方面立場相近, 觀點相似, 有著廣泛共同利益。 雙方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 發揮好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等機制作用, 不斷開拓創新, 豐富合作內涵, 深化全方位合作。

要繼續加強人文交流, 多做促進民心相通的事情, 使中新友好傳統得到更好繼承和發揚。 ”英國小說家約瑟夫·魯說:“信任是友誼的重要空氣, 這種空氣減少多少, 友誼也會相應消失多少。 ”中新兩國只有增強政治上的互信、鞏固關係, 才能為彼此之間的友誼加分, 為兩國人民的幸福“加糖”, 為地區和世界的發展“加固”。 所謂“合意友來情不厭, 知心人至話投機”, 中新雙方首先就要懂得理解、尊重對方, 特別是在一些重大問題和核心利益上, 只有合意、知心, 相互支持, 兩國才能攜手繼續發展、收穫更多利益果實, 如若“顧左右而言他”, 那可真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 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是中新兩國合作的產物, 它極大地促進了中新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的發展, 同時也詮釋了中新之間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的重要性,希望新加坡方面能夠明白習近平所說的,抓住機遇,不斷把中新的合作提高到一個更新更高的水準。2015年11月7日,正在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與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共同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揭牌。習近平在揭牌儀式當天表示:“這個中國文化中心既是中國的,也是新加坡的。”有資料顯示2016年一年來,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近80項、100多場次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接待各界民眾6萬餘人次;打造了“歡樂春節”“山東文化年”“中新兒童藝術節”“天涯共此時”“中國文化精品展”“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馬蘭花藝校”“全景中國”和“發現中國”系列講座等七大品牌活動。可見,人文交流是中新關係發展的源頭活水,有利於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瞭解,夯實雙方傳統友好的民意。

收穫三:“一帶一路”,合作更深。習近平還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當前兩國合作重點,希望雙方建設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並在地區層面帶動其他國家共同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新加坡作為“一帶一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國家,也是亞太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其實力有目共睹。因此,新加坡更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這個契機。目前,中國和新加坡正在推動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將形成戰略性“南向通道”,在之後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後又繼續向北延伸,從而形成“一帶一路”經西部地區的一個完整環線,這也是一條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因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為西部大開發起到示範性作用。最後,李顯龍表示,我完全同意習近平主席對新中關係的評價。新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臺灣“獨立”,希望看到中國穩定、繁榮,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迅速變化,新加坡希望更加密切地同中國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人力資源等各領域合作,加強發展戰略對接,以造福兩國人民。新方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助力本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新加坡願積極促進中國-東盟合作關係不斷深化。

世界上沒有一條江河是筆直地奔向大海的,在中新兩國近年曲折發展的關係中,難免有過複雜的“情緒”。但錯在哪裡,責任在誰,自然清楚。中國待人始終講正確的義利觀,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講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夥伴、朋友越來越多,不差一個;中國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好,合作者眾,不差一個;中國大國地位越來越高,發揮作用越來越大,不希望見到牆頭草、騎牆派,更不能在核心利益上忽悠中國。識時務、看大勢、明原則,乃是政治家的本色。新加坡不應舍本求末,教訓要汲取!相信此番有了習近平主席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共同努力,定會在這金秋時節收穫不一樣的碩果;也相信只要中新兩國不忘初心、以誠相待,雙邊關係的豐收之秋將會迎來下一個豐收之冬、豐收之春……惠及兩國乃至世界的民眾!(文/學習大軍,2017年9月21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同時也詮釋了中新之間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的重要性,希望新加坡方面能夠明白習近平所說的,抓住機遇,不斷把中新的合作提高到一個更新更高的水準。2015年11月7日,正在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與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共同為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揭牌。習近平在揭牌儀式當天表示:“這個中國文化中心既是中國的,也是新加坡的。”有資料顯示2016年一年來,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了近80項、100多場次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接待各界民眾6萬餘人次;打造了“歡樂春節”“山東文化年”“中新兒童藝術節”“天涯共此時”“中國文化精品展”“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馬蘭花藝校”“全景中國”和“發現中國”系列講座等七大品牌活動。可見,人文交流是中新關係發展的源頭活水,有利於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瞭解,夯實雙方傳統友好的民意。

收穫三:“一帶一路”,合作更深。習近平還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是當前兩國合作重點,希望雙方建設好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並在地區層面帶動其他國家共同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新加坡作為“一帶一路”,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要國家,也是亞太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其實力有目共睹。因此,新加坡更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這個契機。目前,中國和新加坡正在推動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將形成戰略性“南向通道”,在之後蘭渝鐵路全線通車後又繼續向北延伸,從而形成“一帶一路”經西部地區的一個完整環線,這也是一條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因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為西部大開發起到示範性作用。最後,李顯龍表示,我完全同意習近平主席對新中關係的評價。新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臺灣“獨立”,希望看到中國穩定、繁榮,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當前國際和地區形勢迅速變化,新加坡希望更加密切地同中國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人力資源等各領域合作,加強發展戰略對接,以造福兩國人民。新方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助力本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新加坡願積極促進中國-東盟合作關係不斷深化。

世界上沒有一條江河是筆直地奔向大海的,在中新兩國近年曲折發展的關係中,難免有過複雜的“情緒”。但錯在哪裡,責任在誰,自然清楚。中國待人始終講正確的義利觀,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講合作共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的夥伴、朋友越來越多,不差一個;中國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好,合作者眾,不差一個;中國大國地位越來越高,發揮作用越來越大,不希望見到牆頭草、騎牆派,更不能在核心利益上忽悠中國。識時務、看大勢、明原則,乃是政治家的本色。新加坡不應舍本求末,教訓要汲取!相信此番有了習近平主席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共同努力,定會在這金秋時節收穫不一樣的碩果;也相信只要中新兩國不忘初心、以誠相待,雙邊關係的豐收之秋將會迎來下一個豐收之冬、豐收之春……惠及兩國乃至世界的民眾!(文/學習大軍,2017年9月21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