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百度與美的達成合作 繼續佈局家用智慧產品

就在這兩天的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

目前, 不同品牌智慧產品之間沒有統一的標準和 API(應用程式介面), 這是目前智慧家居助手最大的發展障礙之一,

人工智慧助手最大優勢在於擁有各自的 API, 開發者可以在此之上為這些系統開發各種技能。

無論是百度、亞馬遜還是Google, 他們能否成為未來智慧家庭助手的主流作業系統, 似乎都取決於其支援的家用電器和上面的應用程式的多寡。

回看智慧手機發展的歷史就能發現, 一個作業系統的興衰, 要足夠多的機型支持, 也有要足夠多的開發者在上面開發各種應用, 應用的種類決定著系統的豐富度, 哪個用戶願意選一個什麼也做不了的作業系統呢?

所以, 佔領設備是一端, 作業系統的另一端, 是開發者。

朱凱華說, 百度也在努力降低開發者這邊的門檻, 同時也在跟一些開發者合作。 同樣是今年, 將會針對開發者推出一些工具和解決方案。

目前, 百度自己的對話式人工智慧作業系統DuerOS自稱有80多種功能, 7大類目, 而對標外國的亞馬遜Echo上的智慧語音助手Alexa, 消費者技術協會的首席經濟學家肖恩·杜布拉維奇(Shawn DuBravac)甚至認為, Alexa未來可能有1500個不同的應用。

只是這些跟今天手機上數不清的APP比, 仍是九牛一毛。 這個差距說明了語音交互對比起移動互聯網而言是多麼不成熟的市場, 業界玩得熱情高漲, 但外面的消費者幾乎無感。

誰能抓住未來?

消費者的無感, 據朱凱華和景鯤分享, 也是目前語音交互應用面臨的三個問題。

第一是交互的可靠性, 是否能準確識別用戶的需求。

第二是需要有新的形態, 比如物聯網之前是以手機為中心的,

接下來的物聯網可能是另外的設備。

第三是用戶對科技的認知和習慣, 景鯤說, 現在跟語音交互的往往是對語音有認知的, 一旦你習慣了一個新的科技, 你就回不去了。

雖然難以預測語音交互應用的爆發, 但他們都相信, 相較於鍵盤、觸控式螢幕等方式, 語言是最自然的方式。 越自然的對話模式, 它在人類生活中的角色將會越重要, 服務人類的時間和範圍都將會更廣。

也許百度起跑並不晚, 但Siri與Echo的故事告訴我們, 開始的先後, 並不是勝敗的關鍵。 更讓百度不得不加草木皆兵的是, 誰不想抓住下一個時代呢?

光是說智慧語音助手, 國外就有一大堆發力已久的巨頭, 蘋果、微軟、亞馬遜、穀歌;國內有一群深耕此地的公司:科大訊飛和最近存在感略高的搜狗。

這段時間, 連華為也說推出自主的語音數位助手服務, 還說要挑戰蘋果、亞馬遜和Google 。

至於智慧家居領域, 比較不安分的是小米, 在幾年前就推出了不少智慧硬體, 並用小米手機將他們連起來。 華為在今年的AWE上, 也發佈了自己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 HiLink通過一部手機聯接用戶並整合家電。

除了這些玩家, 在背後蟄伏的巨頭不少, 即便沒有公開宣佈, 但誰會願意放棄下一波紅利。

未來還沒來, 又有誰知道誰笑到最後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