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關注:醫院消防安全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場所, 人員密集, 情況複雜, 建築密集、儀器設備眾多, 一旦發生火災就會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醫院的火災危險性及特點

1、火災損失大

醫院是人員高度集中的公共場所, 不僅有病人和醫護人員, 還包括後勤、病人家屬等, 一旦發生火災, 很容易出現摔傷、踩踏、燒傷甚至死亡等事件發生。 另外醫院的貴重醫療設備多, 一旦發生火災將損失慘重。

2、火災撲救難度大

病人有很多行動不便, 有的甚至還躺在擔架上, 對於人員的救護增加了難度。 另外醫院大部分建築連成一片, 一旦發生火災撲救難度也將加大。

3、消防安全管理難度大

消防安全涉及到醫院事務的方方面面, 不僅包括消防設施的維護、檢查, 還包括消防技能的演練、消防應急預案的制定等。

日常火災預防措施

1、防火巡查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 並確定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

2、防火檢查

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 防火檢查應當填寫檢查記錄, 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

3、員工上班前、下班後防火檢查內容

每個科室的每位員工都要養成每天上班前、下班後對本科室區域內進行防火檢查的好習慣。 重點檢查包括: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鎖閉情況;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標誌完好情況;場所有無遺留火種等。

發生火災, 如何處理

1、正確報警, 防止混亂

在火勢發展比較緩慢的情況下, 工作人員應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區域的人員, 將他們先疏散出去, 然後視情況公開通報, 告訴其他人員疏散。 在火勢猛烈, 並且疏散條件比較好時, 可同時公開通報, 讓全部人員疏散。 在火場上具體怎樣通報, 可根據火場具體情況確定, 但必須保證迅速簡便, 使各種疏散通道得到及時充分利用, 防止發生混亂。

2、正確引導, 穩定情緒

火災時, 由於人們急於逃生的心理作用, 可能會一起擁向有明顯標誌的出口, 此時, 有關工作人員要設法引導疏散, 為逃生人員指明各種疏散通道, 同時要用鎮定的語氣呼喊,

勸說大家消除恐慌心理, 有條不紊地疏散。

3、制止脫險者再進入火災場內

對已疏散到安全區域的人員, 要加強管理, 禁止他們重返火場救人或搶救財物, 因為這樣有可能遇到新的危險, 造成疏散的混亂, 妨礙救人和滅火。 必要時應在建築物內外的關鍵部位配備警戒人員。

4、如何進行火場救人

(1)對於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者、兒童以及因驚嚇、煙熏、火燒而昏迷的人員, 要用背、抱、抬的方法將他們搶救出來。 需要穿過煙火封鎖區時, 可有濕衣服、濕被褥等將被救者和救援者的頭、臉部及身體遮蓋起來, 並用霧狀水槍掩護, 防止被火或熱氣灼傷。

(2)樓層的內部走道、樓梯、門等通道已被煙火封鎖, 被困人員無法逃生時,

應利用消防拉梯等架到被困人員所在的視窗、陽臺、屋頂等處, 然後利用消防梯、舉高消防車、救生袋、緩降器等將被困人員救出。

(3)被困在視窗、陽臺、屋頂的人員, 尤其是懸掉在建築物外面的人員, 在濃煙烈火的威脅下, 有可能冒險跳樓, 此時要用喊話或大字標語的方式, 告誡他們堅持到底等待救援, 不要鋌而走險。 同時在地面做好救生準備, 如拉開救生網、救生墊, 可用海綿墊、席夢思床墊等代替, 以防萬一。

(4)在使用消防梯搶救樓層內被困人員時, 要警惕並制止他們蜂擁而上, 以免造成人員墜落、翻梯等事故。 被困人員自己沿消防梯從樓層向地面疏散時, 應用安全繩系其腰部保護, 或由消防人員將其背在身上護送下梯。

(5)被搶救出來的受傷人員, 除在現場急救外, 還應及時進行搶救治療。

醫院消防安全管理十條規定

1

消防安全責任

醫院應依法建立並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 明確各級、各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及工作職責。

醫院的主要負責人為消防安全責任人, 對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統籌安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醫院或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確定一名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院領導為消防安全管理人, 負責組織實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主要履行制定落實消防安全制度, 組織開展防火巡查檢查、火災隱患整改、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等職責。

2

管理人員及部門

醫院應當確定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 住院床位在50張以上的醫院應當確定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

一級醫院應確定專(兼)職人員不少於1人,二級醫院應確定專(兼)職人員不少於2人,三級醫院應確定專(兼)職人員不少於3人。

各科室、獨立的門診部、衛生所(室)、診所應當確定專(兼)消防管理人員,每天上班前、下班後負責檢查和整改本科室、本場所火災隱患。

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在消防安全責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領導下,具體實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

防火巡查

醫院應當開展日常防火巡查工作,並明確巡查的重點和人員。

醫院住院樓(部)、門診部等白天應當每兩小時至少開展一次防火巡查,住院樓(部)、急診部夜間應當至少開展兩次防火巡查,其他場所每日應當至少開展一次防火巡查。重點巡查以下內容:

(一)用火用電用油用氣有無違章情況;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誌、應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誌是否在位、完整;

(四)消防控制室和住院樓(部)、門診部、藥品庫房、實驗室、供氧站、高壓氧艙、膠片室和鍋爐房、發電機房、配電房、消防水泵房等消防安全重點部位人員是否在崗在位;

(五)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於關閉狀態,防火捲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

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要及時上報,落實整改和防範措施。

4

防火檢查

醫院消防安全責任人或管理人應當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有各部門、各科室負責人參加的防火檢查,重點檢查以下內容:

(一)消防安全制度落實情況;

(二)日常防火巡查工作落實情況;

(三)重點工種人員及其他醫護人員消防知識掌握情況;

(四)消防控制室和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

(五)消防設施設備運行和完好有效情況;

(六)電氣線路、燃氣管道定期檢查情況;

(七)火災隱患整改和防範措施落實情況。

對發現的消防安全問題,應當督促整改。

5

消防控制室、設施維保檢測及安全評估

醫院應當依照規定對建築消防設施、器材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確保完好有效。

對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醫院應當委託有資質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建築消防設施進行維保、檢測,單項檢查每月至少1次,聯動檢查每季度至少1次,自動消防設施每年至少全面檢測1次。

消防控制室應當實行24小時值班,每班不少於2人。值班人員應持證上崗,熟悉應急處置程式,能熟練操作消防設施。消防控制室內應保存竣工後的總平面佈局圖、建築消防設施平面佈置圖、系統圖及安全出口佈置圖等紙質或電子檔案資料。

屬於火災高危單位的醫院,應當委託有資質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開展1次消防安全評估,並針對評估結果加強和改進消防安全工作。

6

消防安全標識化管理

醫院消防設施設備、器材等應實行標識化管理。

消防設施設備及器材要設置規範、醒目的標識並用文字或圖例標明操作使用方法;在樓層顯著位置應設置本樓層疏散指示圖,在病房門後應設置疏散逃生線路示意圖;在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顯著位置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處應設置消防警示、提示標識;在主要消防設施設備上應張貼維護保養、檢測單位和維護保養、檢測情況。

7

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醫院應當每半年至少開展1次全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醫護人員上崗前、轉崗前應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所有醫護人員應懂得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會報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疏散逃生自救。

醫院對入院治療的病員和陪護人員應及時開展入院消防安全提示。

8

志願消防隊

醫院應建立志願消防隊伍,消防隊員的數量不應少於本單位從業人員數量的30%,並能保證每班次隨時能夠出動足夠的滅火救援力量。志願消防隊應配備必要的消防裝備和滅火器材,並定期開展訓練。

9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及演練

醫院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每半年至少演練一次。

各科室、住院部、門診樓、藥品庫房、實驗室、供氧站、高壓氧艙、膠片室和鍋爐房、配電房等應分別制定針對性的預案。預案應明確每班次每崗位的報警、疏散、撲救初起火災的任務分工和職責要求,並定期組織演練。

10

禁止性條款

嚴禁下列行為:

(一)擅自使用未經消防驗收或消防竣工驗收備案抽查合格,及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的建築、場所;

(二)違規新建、擴建、改建(含室內外裝修、建築保溫、用途變更);

(三)採用易燃、可燃夾心彩鋼板作室內分隔或搭建臨時建築;

(四)擅自停用、關閉消防設施設備;

(五)鎖閉、遮擋安全出口,佔用、堵塞疏散通道、消防車通道和消防撲救場地;

(六)違規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病房樓內使用液化石油氣;

(七)私拉亂接電氣線路,使用非醫療大功率用電設備;

(八)室內吸煙和違章使用明火。

(九)在門診樓、住院樓(部)的外窗設置鐵柵欄等障礙物。

住院床位在50張以上的醫院應當確定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

一級醫院應確定專(兼)職人員不少於1人,二級醫院應確定專(兼)職人員不少於2人,三級醫院應確定專(兼)職人員不少於3人。

各科室、獨立的門診部、衛生所(室)、診所應當確定專(兼)消防管理人員,每天上班前、下班後負責檢查和整改本科室、本場所火災隱患。

消防工作歸口管理職能部門、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在消防安全責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領導下,具體實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

防火巡查

醫院應當開展日常防火巡查工作,並明確巡查的重點和人員。

醫院住院樓(部)、門診部等白天應當每兩小時至少開展一次防火巡查,住院樓(部)、急診部夜間應當至少開展兩次防火巡查,其他場所每日應當至少開展一次防火巡查。重點巡查以下內容:

(一)用火用電用油用氣有無違章情況;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誌、應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誌是否在位、完整;

(四)消防控制室和住院樓(部)、門診部、藥品庫房、實驗室、供氧站、高壓氧艙、膠片室和鍋爐房、發電機房、配電房、消防水泵房等消防安全重點部位人員是否在崗在位;

(五)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於關閉狀態,防火捲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

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不能及時處理的要及時上報,落實整改和防範措施。

4

防火檢查

醫院消防安全責任人或管理人應當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有各部門、各科室負責人參加的防火檢查,重點檢查以下內容:

(一)消防安全制度落實情況;

(二)日常防火巡查工作落實情況;

(三)重點工種人員及其他醫護人員消防知識掌握情況;

(四)消防控制室和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管理情況;

(五)消防設施設備運行和完好有效情況;

(六)電氣線路、燃氣管道定期檢查情況;

(七)火災隱患整改和防範措施落實情況。

對發現的消防安全問題,應當督促整改。

5

消防控制室、設施維保檢測及安全評估

醫院應當依照規定對建築消防設施、器材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確保完好有效。

對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醫院應當委託有資質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對建築消防設施進行維保、檢測,單項檢查每月至少1次,聯動檢查每季度至少1次,自動消防設施每年至少全面檢測1次。

消防控制室應當實行24小時值班,每班不少於2人。值班人員應持證上崗,熟悉應急處置程式,能熟練操作消防設施。消防控制室內應保存竣工後的總平面佈局圖、建築消防設施平面佈置圖、系統圖及安全出口佈置圖等紙質或電子檔案資料。

屬於火災高危單位的醫院,應當委託有資質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開展1次消防安全評估,並針對評估結果加強和改進消防安全工作。

6

消防安全標識化管理

醫院消防設施設備、器材等應實行標識化管理。

消防設施設備及器材要設置規範、醒目的標識並用文字或圖例標明操作使用方法;在樓層顯著位置應設置本樓層疏散指示圖,在病房門後應設置疏散逃生線路示意圖;在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顯著位置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處應設置消防警示、提示標識;在主要消防設施設備上應張貼維護保養、檢測單位和維護保養、檢測情況。

7

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醫院應當每半年至少開展1次全員消防安全教育培訓,醫護人員上崗前、轉崗前應進行崗前消防安全培訓。所有醫護人員應懂得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會報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疏散逃生自救。

醫院對入院治療的病員和陪護人員應及時開展入院消防安全提示。

8

志願消防隊

醫院應建立志願消防隊伍,消防隊員的數量不應少於本單位從業人員數量的30%,並能保證每班次隨時能夠出動足夠的滅火救援力量。志願消防隊應配備必要的消防裝備和滅火器材,並定期開展訓練。

9

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及演練

醫院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並每半年至少演練一次。

各科室、住院部、門診樓、藥品庫房、實驗室、供氧站、高壓氧艙、膠片室和鍋爐房、配電房等應分別制定針對性的預案。預案應明確每班次每崗位的報警、疏散、撲救初起火災的任務分工和職責要求,並定期組織演練。

10

禁止性條款

嚴禁下列行為:

(一)擅自使用未經消防驗收或消防竣工驗收備案抽查合格,及不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的建築、場所;

(二)違規新建、擴建、改建(含室內外裝修、建築保溫、用途變更);

(三)採用易燃、可燃夾心彩鋼板作室內分隔或搭建臨時建築;

(四)擅自停用、關閉消防設施設備;

(五)鎖閉、遮擋安全出口,佔用、堵塞疏散通道、消防車通道和消防撲救場地;

(六)違規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病房樓內使用液化石油氣;

(七)私拉亂接電氣線路,使用非醫療大功率用電設備;

(八)室內吸煙和違章使用明火。

(九)在門診樓、住院樓(部)的外窗設置鐵柵欄等障礙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