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終篇了看過來 2017執業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考點(六)

 一、民族醫藥(2分)

【部分考點精析】

1.藏醫五元學說:土水風火空

藏醫三因學說:隆、赤巴、培根

三因與五元的關係:隆=風;赤巴=火;培=水, 根=土

2.蒙醫三根學說:赫依、希日、巴達幹

傳統蒙藥的劑型:湯劑(湯散)、散劑、丸劑、膏劑、灰劑、油劑、攪全劑、酒劑(現不常用)

二.臨床檢驗(2分)

【部分考點精析】

1.部分常見的血常規檢查參考範圍:

(1)白細胞計數(RBC):成人末梢血(4.0~10.0)×109/L;兒童(5.0~12.0)×109/L

(2)紅細胞技數(RBC):男性(4.0~5.5)×1012/L;女性(3.5~5.0)×1012/L;新生兒(6.0~7.0)×1012/L

(3)血紅蛋白(Hb):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兒180~190g/L。

(4)血小板計數(PLT):(100~300)×109/L

2.尿中白細胞的臨床意義:泌尿系統感染、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 女性白帶混入尿液時, 也可發現較多的白細胞。

(★)

3.腎功能檢查:

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男性44~132μmol/L;女性70~106μmol/L

4.大三陽:HBsAg(+)、HBeAg(+)、抗HBc(+)

小三陽:HBsAg(+)、抗HBe(+)、抗HBc(+)

三.中醫藥資訊與藥學服務(1分)

掌握資訊來源。

四.中藥調劑學(20分)

1.掌握處方格式、調劑流程;掌握中藥的正名和別名、並開藥名、用藥禁忌;掌握中藥鬥譜。

【部分考點精析】

1.四查十對:查處方, 對科別, 對姓名, 對年齡;查藥品, 對藥名, 對劑型, 對規格, 對數量;查配伍禁忌, 對藥品性狀, 對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 對臨床診斷。

2.配伍“藥引”送服的中成藥(★):

活絡丹、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等可用黃酒送服;藿香正氣丸、附子理中丸等可用姜湯送服;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可用淡鹽水送服;銀翹解毒丸用鮮蘆根煎湯送服;川芎茶調散用清茶送服;四神丸、更衣丸用米湯送服;六神丸、西瓜霜片、速效救心丸含服。

3.常考的中藥正名與別名(★):

大黃:川軍、生軍、錦紋將軍;馬錢子:番木鼈、馬前;香附:

香附子、莎草根;重樓:七葉一枝花、蚤休、草河車;檳榔:大腹子, 海南子。

4.常見的處方應付實例(★★)

處方直接寫藥名(或炒), 需調配清炒品, 如紫蘇子、萊菔子、穀芽、麥芽、王不留行、酸棗仁、蔓荊子、蒼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等;需調配麩炒品, 如僵蠶、白術、枳殼等;需調配燙製品, 如龜甲、鱉甲、穿山甲等。 需調配蜜炙品, 如枇杷葉、馬兜鈴等;需調配醋炙品, 如延胡索等;需調配鹽炙品, 如補骨脂、益智仁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