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幫孩子消減自卑樹立自信?

如何幫孩子消減自卑樹立自信?德國學者阿德勒認為, 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巨人的世界裡, 在巨人的世界裡, 弱小的個體經受著身體與心理雙重的壓抑,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身體上的, 在孩子眼裡大人高高在上的身軀是一種象徵, 所以教育專家一致強調:只有蹲下來, 才能真正明白你的孩子。

再從心靈的角度來看, 為什麼有的父母可以和孩子很好的交流, 而有的卻不行, 父母的教養方式如果是權威形式, 那就等於給自己的孩子人為的設置了一道自卑的屏障。 因為從小孩子就習慣你對他說:你應該這樣,

你應該那樣。

他不敢放手去探索, 當我們的父母過多限制孩子的行為時, 也限制了孩子與創新間的距離。

對於父母來講, 做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導師, 首先要儘量減少在教養方式上給孩子造成對權威的自卑。

權威的壓力還來源於就是學校, 就是老師, 以及老師背後所代表的各種為人的定理定論,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從某種程度上都是穿梭在別人的陰影裡。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有著自卑, 孩子的心靈更敏感, 更容易陷入這樣的心理中, 只不過有時以漫不經心或自負等形式表現出來, 其實都是假像罷了。

1、改變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 通常具備說話吞吞吐吐, 走路畏縮等特點。 從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 便可改變他們的心態。 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 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著整潔大方的服裝, 講話爽快, 走路昂首闊步等。

2、語言暗示法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 改變消極的心態, 因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

“你一定行”之類的語言為孩子打氣, 或是在此基礎上, 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 在語言暗示之後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3、預演勝利法

每當孩子遇到困難, 不敢接受挑戰時, 就要求他先在頭腦中想像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 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 對於幫助孩子戰勝恐懼心理, 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任務, 具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4、發揮長處法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同時, 也有自己的短處和劣勢。 如果用其所短, 而舍其所長, 就連天才也會喪失信心, 自暴自棄;相反, 一個人若能揚長避短, 強化自己的長處, 就是有殘疾的人也能充滿信心, 享受成功的快樂。

因此, 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 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勢, 並為他們提供發揮長處的機會和條件, 這也是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關鍵。 (待續)

5、儲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 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的, 科學家研究表明, 每一次成功, 人的大腦便有一種刻畫的痕跡。 當人重新憶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時, 又可重新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 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 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 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 積少成多, 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 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 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6、 洗刷陰影法

失敗的陰影是產生自卑的溫床。

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與失敗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 及時洗刷失敗的陰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 洗刷失敗陰影的方法很多, 較為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家長要幫助孩子將失敗當作學習的機遇, 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 從失敗中學習和吸取教訓, 總結經驗;二是徹底遺忘, 家長要幫助孩子有意將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徹底地忘記, 或是用成功的經歷去抵消失敗的陰影。

7、逆向比較法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 要認識自己就得拿別人來做比較。 我們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較, 即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 但對於“羨人之長, 羞己之短”的孩子來說, 採用選擇別人的短處作為比較的物件, 對於消除自卑心理,達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才能的發揮就越充分。”對於後進孩子來說,與其空談立志,還不如讓這些孩子適當降低追求,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做到一個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一來孩子會經常擁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進步。

對於消除自卑心理,達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說過:“追求越高,才能的發揮就越充分。”對於後進孩子來說,與其空談立志,還不如讓這些孩子適當降低追求,讓大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做到一個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都有目標可尋。目標變得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一來孩子會經常擁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進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