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EASD2017 發自葡萄牙里斯本」降糖藥物“變天” 心血管醫生為降糖藥物振奮?

“楊進剛 發自葡萄牙里斯本·降糖藥物“變天” 心血管醫生為降糖藥物振奮, [518].醫師報,2017-9-21(12-13)”

胡大一教授報告ACE研究的基線資料

9月12~15日, 第53屆歐洲糖尿病學會年會(EASD2017)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

據悉, 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的15000名糖尿病學界專家齊聚一堂, 共襄盛事。

為了探討糖尿病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本次大會共設有48個口頭報告專場, 6場Poster, 5場頒獎演講, 30場不同領域的主題研討會。 同時, 為了給年輕學者提供交流平臺, 培養有生力量, 大會今年設立了“EASD Young Academy” 和“Rising Star”研討會, 體現了學會對年輕學者的重視。

1

EASD主席Juleen R Zierath教授專訪

“中國高水準研究令我印象深刻”

中國糖尿病為

世界糖尿病做出貢獻

Zierath教授指出, 有很多中國醫生參加了EASD會議, 總人數在所有參會國家中居前十的位置。 他們帶來了多項重磅研究成果, 如ACE研究, 大慶研究等。

“中國人口基數大, 糖尿病人發病人數相應就多。 而且近年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

中國居民生活方式發生改變, 肥胖等糖尿病危險因素的流行情況也愈加嚴重, 對於已有糖尿病風險的人群, 若同時存在這些危險因素, 則會大大加快他們的糖尿病進程”, Zierath教授分析中國糖尿病人群日益增長的原因時提及。

她對中國內分泌醫生在糖尿病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 “比如在糖尿病遺傳學方面, 那些高水準的研究令我印象深刻。 ”

建設青年人才梯隊

“青年研究者是糖尿病領域的未來和基石。 ” Zierath教授強調。 為了挖掘有潛力的年輕學者, 為其搭建溝通網路, 並創建適合年輕學者的會議及更多交流機會, 學會特設“青年學院”。 並在此次年會上, 特設“Meet the professor”和“Mentoring Progamme”專場, 同時設置有供青年學者交流的休閒區域。

同時, EASD不僅是研究機構, 同時承擔重要的糖尿病繼續教育任務, 並通過分佈在全球的研究生教育, 培養人才。

資源網路共用 加大學術推廣

為了加大學術推廣力度, 由EASD舉辦的各式會議都有線上直播系統, 此次大會亦不例外。 會議期間, 全球糖尿病研究者可登陸EASD官網免費觀看EASD Live。 除此之外, 協會還利用TV、Webcasts、Videos等各種手段盡可能廣的做到資源分享。

另外, 作為EASD官方雜誌, Diabetologia所發表的文章, 全球學者可免費下載重要研究的幻燈資料。 此次會議期間, Diabetologia精心準備了“二甲雙胍60周年紀念特刊”, 薈萃二甲雙胍截止目前的重要研究綜述, 並贈與每位參會者。

設置重磅研究基金 鼓勵學術創新

Zierath教授介紹, 從1999年到如今, EASD持續資助全球糖尿病領域研究共1億歐元,

其中70%資金聚焦在糖尿病基礎研究領域, 54%聚焦2型糖尿病。 截至目前, EASD共資助近1000位糖尿病研究者, 覆蓋超50個國家, 每年收到750多項目申請資助, 平均每年實際資助約14個大型項目。

醫師報楊進剛副總編(左)與Juleen R Zierath教授(右)合影

1

降糖藥物“變天”

心血管醫生為降糖藥物振奮

有幾個會場, 你走進去會以為走錯了, 這哪裡是糖尿病會議, 這是心血管病會議啊。

講者介紹的完全就是心血管科的常見病例:一位大學教授68歲, 曾發生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NSTEMI), 做了支架, 幾年後又出現三支病變需要“搭橋”, 既往糖尿病史, 血壓、血脂和血糖都不達標。

在座的聽眾交頭接耳, 互相問什麼是NSTEMI?

一會兒又談到射血分數減低的心衰(HFrEF)和射血分數中間值的心衰(HFmrEF), 即射血分數為40%~49%時的狀態。 講者繞口令式的發音, 惹得觀眾笑起來。

沒錯, 這仍是糖尿病會議。 只不過近期多項糖尿病的臨床研究做出了有心血管保護的研究結果, 讓糖尿病醫生也開始振奮起來。

恩格列淨的EMPA-REG OUTCOME研究很有戲劇性。 本來研究目的是看看恩格列淨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心血管安全性如何,只要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就算達到FDA的要求。

結果卻出乎意料:加用恩格列淨組的糖尿病患者的總心血管事件、 總死亡率、 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率均明顯下降,並優於對照組。

該研究結果令人興奮不已,不僅在內分泌代謝領域專家, 而且在心血管專家都引發了強烈反響。

恩格列淨是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用以降糖也是一個很“牛”的想法。

正常生理情況下,腎臟每天經過腎小球濾過近160~180 g葡萄糖到腎小管中,但濾過的葡萄糖重吸收。在腎小管內的葡萄糖主要通過鈉一葡萄糖共轉運蛋白(SGLT)重吸收到液迴圈中。一般情況下,當血糖濃度達到10 mmol/L時葡萄糖會漏出到尿液中。而使用SGLT2抑制,就能抑制葡萄糖重吸收,促進葡萄糖排泄,從而達到降低血液迴圈中葡萄糖水平的作用。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EMPA-REG OUTCOME研究顯示,在平均3.1年的時間裡,與安慰劑相比,恩格列淨的治療使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腦卒中風險顯著降低14%。完全達到了該項試驗中包括降糖藥及心血管藥物(降壓藥和降脂藥)等3種藥物標準治療的主要終點,其中心血管死亡風險顯著降低38%。

這次在EASD大會上發佈的幾個EMPA-REG OUTCOME研究亞組分析顯示,不管基線患者是使用磺脲類藥物,還是二甲雙胍,恩格列淨都能改善心血管預後,並降低全因死亡率。

神奇的是,無論基線HbA1c是高是低,也不管HbA1c在使用恩格列淨後的變化趨勢如何,恩格列淨都能降低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風險。而且,也無論患者在入選研究時有無心力衰竭,恩格列淨都有保護2型糖尿病患者腎功能的效果。

此外,恩格列淨除降低血糖、改善糖毒性外,還可減輕體重、降低血壓、降低血尿酸和白蛋白尿,且沒有低血糖風險。

ADA2016會議上公佈的LEADER 研究則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GLP-1 類似物利拉魯肽可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結局降低12%,同時可使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22%。這使得利拉魯肽成為繼恩格列淨後第二種被隨機臨床試驗證實可產生心血管獲益的降糖藥。

與恩格列淨不同,雖然利拉魯肽有助於控制血糖並減輕體重,但並不能減少心衰患者臨床終點事件。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還得感謝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

因“羅格列酮事件”以及一系列大型試驗發現,強化降糖可能導致死亡風險增加,FDA於2008年7月舉行會議。與會專家以14:2票通過決議,“高瞻遠矚”的強制性要求糖尿病藥物上市前評估心血管安全性,要求心血管安全性研究把終點設計為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與非致死性卒中所組成的複合終點,研究期限至少應達到3~5年,參加研究者應為具有心血管危險水準較高的糖尿病患者,且須保證足夠的終點事件數量。

這真是個好主意。雖然一眾研發企業一肚子牢騷,沒辦法,“聖旨”還要聽啊。

之後,全球就轟轟烈烈的開展了一系列新型降糖藥物的心血管結局研究(CVOT)。

新型降糖藥物中,還真有兩個藥物脫穎而出,一個是恩格列淨,一個是利拉魯肽。這兩種藥都有大規模、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證實有心血管保護作用。

FDA本想一定要保證降糖藥物的安全性,結果這兩種藥的問世一下子顯示出了FDA的短視:為什麼不能改善心血管結局呢?

強化降糖是否能夠顯著降低大血管病變?這一問題讓無數糖尿病專家熬白了頭。

之前非常明確的是,高血糖與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關係密切。強化降糖顯著降低微血管病變也確定無疑。但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卻是心血管病變,包括心、腦血管病變和下肢血管病變。

近30年,國際上許多學者為此做了大量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但基本上以失敗告終。那這次EMPA- REG 研究結果明確證實,作為降糖藥物的恩格列淨降低了心血管事件,是否證明降糖治療可預防大血管病變?

紀立農教授認為,還沒有證明。因為恩格列淨的具體機制並不清楚。

紀立農教授認為,恩格列淨可能有改善心臟代謝作用,以及葡萄糖的持續利尿作用,改善水鈉瀦留,血容量減少,血壓降低,減輕了心臟負荷,首先受益的是心臟,其次腎臟也受益。其他也可能包括動脈僵硬度的改善、減少內臟脂肪、降低血尿酸等。

在討論環節,也有糖尿病醫生指出,恩格列淨的作用機制並不清楚,會不會阻礙該藥物使用?來自美國的Silvio Inzucchi說:“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Son V. Pham認為,就在人們基本放棄了降糖治療可預防心血管事件理念之後,恩格列淨橫空出世,明確證實了其有通過降壓,改善主動脈彈性,有降低心臟負荷和減少氧耗的作用,最終讓患者獲益。

“心血管科醫生認為,恩格列淨當然是心血管藥物,對糖尿病患者還有降糖作用。”他說。

現在心血管醫生關心的是,對於之前沒有心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沒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患者,更或者僅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恩格列淨是否也有同樣的效果?

目前,一項名為EMPEROR HF的Ⅲ期臨床研究已啟動,主要評估恩格列淨治療慢性心衰的療效。計畫入組約7000例患者,不僅入組伴有糖尿病的心衰患者,還入組無糖尿病的心衰患者。

專家座談恩格列淨心血管作用

中國研究“串串燒”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大一教授和解放軍總醫院潘長玉教授領銜的阿卡波糖心血管評估(ACE)試驗結果揭曉:對於我國冠心病伴糖耐量受損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雖然使糖尿病發生率減少18%,但未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

研究者表示,雖然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餐後高血糖與心血管風險增加相關,但根據ACE研究以及之前的NAVIGATOR研究,直接以餐後血糖為靶標並不能直接降低冠心病伴糖耐量受損高危人群的心血管事件風險;但阿卡波糖可能通過延遲該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發生而降低長期心血管風險。

此外,兩組次要終點,包括複合終點(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和非致死性卒中)、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致死性/非致死性心梗、致死性/非致死性卒中、因不穩定性心絞痛或心衰住院以及腎功能受損,均無顯著差異。

不過,ACE試驗中阿卡波糖組較安慰劑組的糖尿病發生率降低18%(13%與16%)。研究者認為,雖然阿卡波糖對心血管結果沒有直接作用,但由於糖尿病能夠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翻倍,因此阿卡波糖可能通過延遲或預防冠心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而降低長期心血管風險。

安全性方面,研究顯示,消化道疾病是導致停藥或劑量改變的最常見不良反應,阿卡波糖組的發生率明顯更高(7%與5%),但兩組的非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人數無明顯差異。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陳燕燕教授代表團隊彙報了“中國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病風險代謝特徵——大慶研究長期隨訪結果”。

研究發現,72種代謝產物及8種代謝途徑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相關,其中18種代謝產物在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人群中升高超過1000倍。多變數回歸分析顯示2種代謝物(20-HETE、Palmitoyl sphingomyelin)可能是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4種代謝途徑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度相關。

研究領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李光偉教授強調,如果能更加準確地區分糖尿病高危人群與普通人群,就可以把精力集中于高危人群管理中積極干預以預防糖尿病。

臨床上,有時併發症並不與血糖控制情況正相關。對此,李光偉教授提出“不同人對高血糖耐受性可能不同”的假說,他將之歸因於每個個體的代謝途徑、基因組學的差異。

因此,李教授指出,如何從代謝途徑和基因組學等領域更加準確地區分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以及如何準確在糖尿病人群中挑選出心血管病以及併發症高風險的人群,應該成為未來努力的方向。

李教授強調,本次研究發現了2個獨立於血糖、血壓、血脂,與糖尿病心血管風險相關的代謝產物,還需要在其他人群中進一步驗證。

他指出,此次發佈的雖然只是一個初步的結果,但是這也許將給未來的糖尿病防治以新的啟示——通過檢測對應的代謝產物,找出高風險人群,並給予精准干預和治療。

腸促胰素研究“連連看”

TECOS研究:西格列汀可延遲啟用胰島素時間

TECOS試驗亞組分析結果表明,對於接受二甲雙胍單藥治療(5739例)和二甲雙胍+磺脲類聯合治療(5472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延遲因病情進展需胰島素治療的時間。

DURATION-8研究:艾塞那肽+達格列淨 遠期療效可靠

DURATION-8試驗1年結果表明,艾塞那肽(每週1次)+達格列淨的耐受性良好且無意外不良事件發生,28周時血糖、體重和收縮壓療效維持至52周。

SUSTAIN 6研究:索馬魯肽可降低體重

SUSTAIN 6試驗表明,在心血管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標準治療基礎上聯合索馬魯肽治療,可降低體重、BMI和腰圍,且效果持續並具有臨床意義。

AWARD-7研究:中重度慢性腎病伴糖尿病者,杜拉魯肽與甘精胰島素相當

AWARD-7試驗表明,對於伴有中重度慢性腎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與甘精胰島素相比,杜拉魯肽血糖控制、體重減輕效果更佳,低血糖事件發生率更低。

DURATION-7研究:艾塞那肽可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及體重

分析表明,在最佳甘精胰島素±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艾塞那肽(每週1次),可使患者改善HbA1c和降低體重的可能性升高1倍。

《醫師報》9月21日12-13版

掃碼查看往期報紙

往期回顧

編輯、排版:《醫師報》畢雪立

過往的君子幫點贊哈~~老闆說點贊滿 500 給小編加雞腿~~ 本來研究目的是看看恩格列淨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的心血管安全性如何,只要不增加心血管事件就算達到FDA的要求。

結果卻出乎意料:加用恩格列淨組的糖尿病患者的總心血管事件、 總死亡率、 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率均明顯下降,並優於對照組。

該研究結果令人興奮不已,不僅在內分泌代謝領域專家, 而且在心血管專家都引發了強烈反響。

恩格列淨是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用以降糖也是一個很“牛”的想法。

正常生理情況下,腎臟每天經過腎小球濾過近160~180 g葡萄糖到腎小管中,但濾過的葡萄糖重吸收。在腎小管內的葡萄糖主要通過鈉一葡萄糖共轉運蛋白(SGLT)重吸收到液迴圈中。一般情況下,當血糖濃度達到10 mmol/L時葡萄糖會漏出到尿液中。而使用SGLT2抑制,就能抑制葡萄糖重吸收,促進葡萄糖排泄,從而達到降低血液迴圈中葡萄糖水平的作用。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EMPA-REG OUTCOME研究顯示,在平均3.1年的時間裡,與安慰劑相比,恩格列淨的治療使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腦卒中風險顯著降低14%。完全達到了該項試驗中包括降糖藥及心血管藥物(降壓藥和降脂藥)等3種藥物標準治療的主要終點,其中心血管死亡風險顯著降低38%。

這次在EASD大會上發佈的幾個EMPA-REG OUTCOME研究亞組分析顯示,不管基線患者是使用磺脲類藥物,還是二甲雙胍,恩格列淨都能改善心血管預後,並降低全因死亡率。

神奇的是,無論基線HbA1c是高是低,也不管HbA1c在使用恩格列淨後的變化趨勢如何,恩格列淨都能降低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風險。而且,也無論患者在入選研究時有無心力衰竭,恩格列淨都有保護2型糖尿病患者腎功能的效果。

此外,恩格列淨除降低血糖、改善糖毒性外,還可減輕體重、降低血壓、降低血尿酸和白蛋白尿,且沒有低血糖風險。

ADA2016會議上公佈的LEADER 研究則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GLP-1 類似物利拉魯肽可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結局降低12%,同時可使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22%。這使得利拉魯肽成為繼恩格列淨後第二種被隨機臨床試驗證實可產生心血管獲益的降糖藥。

與恩格列淨不同,雖然利拉魯肽有助於控制血糖並減輕體重,但並不能減少心衰患者臨床終點事件。

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還得感謝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

因“羅格列酮事件”以及一系列大型試驗發現,強化降糖可能導致死亡風險增加,FDA於2008年7月舉行會議。與會專家以14:2票通過決議,“高瞻遠矚”的強制性要求糖尿病藥物上市前評估心血管安全性,要求心血管安全性研究把終點設計為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與非致死性卒中所組成的複合終點,研究期限至少應達到3~5年,參加研究者應為具有心血管危險水準較高的糖尿病患者,且須保證足夠的終點事件數量。

這真是個好主意。雖然一眾研發企業一肚子牢騷,沒辦法,“聖旨”還要聽啊。

之後,全球就轟轟烈烈的開展了一系列新型降糖藥物的心血管結局研究(CVOT)。

新型降糖藥物中,還真有兩個藥物脫穎而出,一個是恩格列淨,一個是利拉魯肽。這兩種藥都有大規模、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證實有心血管保護作用。

FDA本想一定要保證降糖藥物的安全性,結果這兩種藥的問世一下子顯示出了FDA的短視:為什麼不能改善心血管結局呢?

強化降糖是否能夠顯著降低大血管病變?這一問題讓無數糖尿病專家熬白了頭。

之前非常明確的是,高血糖與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關係密切。強化降糖顯著降低微血管病變也確定無疑。但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卻是心血管病變,包括心、腦血管病變和下肢血管病變。

近30年,國際上許多學者為此做了大量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但基本上以失敗告終。那這次EMPA- REG 研究結果明確證實,作為降糖藥物的恩格列淨降低了心血管事件,是否證明降糖治療可預防大血管病變?

紀立農教授認為,還沒有證明。因為恩格列淨的具體機制並不清楚。

紀立農教授認為,恩格列淨可能有改善心臟代謝作用,以及葡萄糖的持續利尿作用,改善水鈉瀦留,血容量減少,血壓降低,減輕了心臟負荷,首先受益的是心臟,其次腎臟也受益。其他也可能包括動脈僵硬度的改善、減少內臟脂肪、降低血尿酸等。

在討論環節,也有糖尿病醫生指出,恩格列淨的作用機制並不清楚,會不會阻礙該藥物使用?來自美國的Silvio Inzucchi說:“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耗子就是好貓。”

美國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Son V. Pham認為,就在人們基本放棄了降糖治療可預防心血管事件理念之後,恩格列淨橫空出世,明確證實了其有通過降壓,改善主動脈彈性,有降低心臟負荷和減少氧耗的作用,最終讓患者獲益。

“心血管科醫生認為,恩格列淨當然是心血管藥物,對糖尿病患者還有降糖作用。”他說。

現在心血管醫生關心的是,對於之前沒有心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沒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患者,更或者僅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恩格列淨是否也有同樣的效果?

目前,一項名為EMPEROR HF的Ⅲ期臨床研究已啟動,主要評估恩格列淨治療慢性心衰的療效。計畫入組約7000例患者,不僅入組伴有糖尿病的心衰患者,還入組無糖尿病的心衰患者。

專家座談恩格列淨心血管作用

中國研究“串串燒”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大一教授和解放軍總醫院潘長玉教授領銜的阿卡波糖心血管評估(ACE)試驗結果揭曉:對於我國冠心病伴糖耐量受損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雖然使糖尿病發生率減少18%,但未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

研究者表示,雖然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餐後高血糖與心血管風險增加相關,但根據ACE研究以及之前的NAVIGATOR研究,直接以餐後血糖為靶標並不能直接降低冠心病伴糖耐量受損高危人群的心血管事件風險;但阿卡波糖可能通過延遲該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發生而降低長期心血管風險。

此外,兩組次要終點,包括複合終點(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和非致死性卒中)、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致死性/非致死性心梗、致死性/非致死性卒中、因不穩定性心絞痛或心衰住院以及腎功能受損,均無顯著差異。

不過,ACE試驗中阿卡波糖組較安慰劑組的糖尿病發生率降低18%(13%與16%)。研究者認為,雖然阿卡波糖對心血管結果沒有直接作用,但由於糖尿病能夠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翻倍,因此阿卡波糖可能通過延遲或預防冠心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而降低長期心血管風險。

安全性方面,研究顯示,消化道疾病是導致停藥或劑量改變的最常見不良反應,阿卡波糖組的發生率明顯更高(7%與5%),但兩組的非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人數無明顯差異。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陳燕燕教授代表團隊彙報了“中國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病風險代謝特徵——大慶研究長期隨訪結果”。

研究發現,72種代謝產物及8種代謝途徑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相關,其中18種代謝產物在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人群中升高超過1000倍。多變數回歸分析顯示2種代謝物(20-HETE、Palmitoyl sphingomyelin)可能是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4種代謝途徑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度相關。

研究領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李光偉教授強調,如果能更加準確地區分糖尿病高危人群與普通人群,就可以把精力集中于高危人群管理中積極干預以預防糖尿病。

臨床上,有時併發症並不與血糖控制情況正相關。對此,李光偉教授提出“不同人對高血糖耐受性可能不同”的假說,他將之歸因於每個個體的代謝途徑、基因組學的差異。

因此,李教授指出,如何從代謝途徑和基因組學等領域更加準確地區分糖尿病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以及如何準確在糖尿病人群中挑選出心血管病以及併發症高風險的人群,應該成為未來努力的方向。

李教授強調,本次研究發現了2個獨立於血糖、血壓、血脂,與糖尿病心血管風險相關的代謝產物,還需要在其他人群中進一步驗證。

他指出,此次發佈的雖然只是一個初步的結果,但是這也許將給未來的糖尿病防治以新的啟示——通過檢測對應的代謝產物,找出高風險人群,並給予精准干預和治療。

腸促胰素研究“連連看”

TECOS研究:西格列汀可延遲啟用胰島素時間

TECOS試驗亞組分析結果表明,對於接受二甲雙胍單藥治療(5739例)和二甲雙胍+磺脲類聯合治療(5472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延遲因病情進展需胰島素治療的時間。

DURATION-8研究:艾塞那肽+達格列淨 遠期療效可靠

DURATION-8試驗1年結果表明,艾塞那肽(每週1次)+達格列淨的耐受性良好且無意外不良事件發生,28周時血糖、體重和收縮壓療效維持至52周。

SUSTAIN 6研究:索馬魯肽可降低體重

SUSTAIN 6試驗表明,在心血管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標準治療基礎上聯合索馬魯肽治療,可降低體重、BMI和腰圍,且效果持續並具有臨床意義。

AWARD-7研究:中重度慢性腎病伴糖尿病者,杜拉魯肽與甘精胰島素相當

AWARD-7試驗表明,對於伴有中重度慢性腎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與甘精胰島素相比,杜拉魯肽血糖控制、體重減輕效果更佳,低血糖事件發生率更低。

DURATION-7研究:艾塞那肽可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及體重

分析表明,在最佳甘精胰島素±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艾塞那肽(每週1次),可使患者改善HbA1c和降低體重的可能性升高1倍。

《醫師報》9月21日12-13版

掃碼查看往期報紙

往期回顧

編輯、排版:《醫師報》畢雪立

過往的君子幫點贊哈~~老闆說點贊滿 500 給小編加雞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