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老外眼中的聯想與華為,驚訝中國對兩家的評價差距如此之大

一位北美的資深獵頭認為, “如果你的簡歷上有華為或聯想的工作經歷, 那將使你非常有競爭力。 ”這句話也印證了聯想與華為這兩大中國科技企業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 甚至在不少業內人士眼中, 中國科技企業出海模式的根源只有兩種:“聯想模式”和“華為模式”。

而在近日, 專注於幫助中國企業走向全球化的國外知名培訓師、組織變革管理諮詢師Elliott Zaagman(艾略特•紮格曼)也就這兩大企業發表了一篇萬字長文, 深入分析了兩家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體現出的不一樣的企業文化、海外進程、人才戰略、國際口碑。

在Elliott Zaagman看來:聯想和華為有著截然不同的世界觀、企業文化, 採取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全球化策略。

聯想崇尚的是樂觀、互信的企業價值觀, 而華為則更加狼性。 在經營國際市場時, 兩家企業的風格上, 他認為:“聯想, 在很多方面上看, 確實是一家全球化公司。 而華為, 則更像是一家中國企業在處理其國際業務。 ”

正如楊元慶所言:聯想不只是一家國內企業, 它的內在基因是國際化。 但在華為則是另一番景象:公司的全部海外分支機搆就像是環繞在行星周圍的諸多衛星。 而那個行星, 就是華為在深圳的總公司。

但無論模式如何, 這兩家公司都已經造出了讓世界驚歎的產品, 他們也確實是在用自己的努力打消著外國人對於中國科技的偏見。

可與國際市場相比, 現階段國內對這兩家企業卻有著迥然不同的態度

在國內, 華為才是更受歡迎的那一個。 多數企業更傾向于將華為, 而非聯想, 視為可供學習的典範。 這與兩家企業最近的表現有一定的關聯。

但在Elliott Zaagman看來, 聯想和華為都有著強大的品牌實力。

華為在很多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 比如他們始終不渝的在產品品質上下功夫;比如他們一直在朝著自己設定的長遠目標穩步前行。 不過現在的形勢是, 太多國內企業在看到華為的成功後開始盲目效法。 他們以為只要有了發展戰略和必要資源, 就無須與海外市場的員工搭建互惠互信的工作夥伴關係, 而這顯然大錯特錯。

Elliott Zaagman談到一位同時在這兩家企業有過工作經歷的商業領袖的話對他頗有啟發。

他說:“對於國際貿易雙方來說, 文化之間的不同與區隔就像一座橋樑。 在聯想這邊, 我認為喬健最為人稱道的一點, 在於她敢為人先, 在於她有決心去成為最先過橋的那群人。 只有當前人成功過橋, 才有更多後來者願意去追尋他們的腳步, 從這個角度上說, 我覺得喬健的努力是在讓世界連在一起。 不過很可惜, 我在華為身上完全看不到那樣的勇氣與決心。 ”

橋, 當然不是一個舒適的地點。 不過走過去, 認識橋對面的人卻是一個建立信任的過程, 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 和一個對世界施加正面影響的過程。 而這自然要比單純的去盤算著如何控制他人要高明得多。

從這個角度上說, 儘管聯想現在的發展勢頭並不理想, 但它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卻要比單純的賺錢要重要。 因為他們展現出的是海納百川的領袖氣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