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棚黃瓜全套栽培技術

黃瓜一直都是市場上比較暢銷的蔬菜品種, 種植也比較廣泛, 種植方式主要包括設施與露地兩種。 由於大棚栽培成熟期可控、產量成倍增長、經濟效益較高,

已成為各地主要的栽培模式。

黃瓜的生長習性

黃瓜是喜溫暖、喜弱光、耐濕潤、單性結果的作物, 喜肥水, 生長快、結果多, 但根系主要分佈在15~25cm的淺耕層內, 且葉面水分蒸騰量大, 植株杆細, 耐肥水能力弱, 吸收力較差。

黃瓜的生育期

發芽期:從種子萌動到第一片真葉出現, 歷時5~10天。 此階段生長量小, 速度緩慢, 需要較高的溫濕度和充足的光照。

幼苗期:從子葉出現到定植前, 植株具4~5片葉, 歷時30~45天。 此階段開始花芽分化, 但生長中心仍為根、莖、葉等營養器官。

抽蔓期:從幼苗定植到第一個瓜坐住。 該期結束莖高約30~40cm, 真葉展開7~8片, 歷時10~20天。 以營養生長為主, 逐漸向生殖生長轉化。

結果期:從根瓜坐住到拉秧結束。 露地黃瓜結果期約40天, 大棚黃瓜結果期較長約120~150天。 此階段植物生長速度減緩, 以果實及花芽發育為中心。

黃瓜對栽培環境的要求

溫度:黃瓜喜溫暖, 不耐寒冷。 生育期適宜溫度為10-32℃。 一般白天25-32℃, 夜間15-18℃生長最好, 最適宜地溫為20-25℃, 最低為15℃左右。 最適宜的晝夜溫差10-15℃。

黃瓜高溫35℃光合作用不良, 45℃出現高溫障礙, 低溫-2-0℃凍死, 如果低溫煉苗可承受3℃的低溫。

光照:華南型品種對短日照較為敏感, 而華北型品種對日照的長短要求不嚴格, 已成為日照中性植物, 其光飽和點為5.5萬勒克斯, 光補償點為1500勒克斯, 多數品種在8-11小時的短日照條件下, 生長良好。

水分:黃瓜產量高, 需水量大, 適宜土壤濕度為60-90%。 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 土壤濕度60-70%, 結果期必須供給充足的水分, 土壤濕度80-90%。 黃瓜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90%, 空氣相對濕度過大很容易發病, 造成減產。

土壤:黃瓜喜濕而不耐澇、喜肥而不耐肥, 宜選擇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壤。 一般喜歡pH5.5-7.2之間的土壤, 但以pH值為6.5最好。

大棚黃瓜栽培技術要點

播前準備

選擇良種:根據當地的環境條件選用前期耐低溫、後期耐高溫, 抗病性強, 生長勢強, 產量高的品種。

苗床的準備:苗床營養土選用6份未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 3份充分腐熟過篩有機肥, 生物菌肥1份混合後過篩。 過篩後的營養土可配一些藥劑, 以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

浸種、催芽:播種前1-3天進行曬種, 後將種子用55-60℃的溫水進行燙種5-10分鐘, 並不斷攪拌到水溫降至30-35℃, 將種子反復搓洗, 並用清水洗淨黏液, 浸泡3-4小時。 也可用1000倍的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浸種1小時, 用清水沖洗後再用清水浸種4小時, 後撈出清洗1遍, 去水甩幹, 用濕布包好, 放在28-32℃的條件下催芽1-2天, 當種子有70%露白時即可播種。

苗期管理:子葉展平後及時分苗。 苗期倒苗2-3次, 苗期給以變溫管理, 即不同生育階段、白天和黑夜、晴天和陰天給以不同溫度管理。 苗期葉面噴肥兩次, 水分要促控得當, 儘量增強光照, 及時除草和防治病蟲害。 定植前控水降溫, 加強通風鍛煉。 幼苗長到5-6片葉, 苗齡55-60天時準備定植。

整地

黃瓜幼苗根莖的含水量較大, 較脆易折, 既怕淹又不耐旱,因此,在整地時要使地面平整並向一方稍有傾斜,以利於排灌,土壤無大塊且富含有機質。

清除溫室殘茬,提前耕翻曬垡。定植前整地,並施足底肥,由於大棚栽培黃瓜結果期長,要以長效的有機肥為主,氮、磷、鉀、鈣、鎂及其他中微肥配合施用。

黃瓜喜硝態氮,在只供給銨態氮時,葉片會變小,生長緩慢,對鈣鎂吸收量會降低,常常會發生缺鈣的生理障礙,會使產量降低,要注意及時補充。

土壤本身含鎂量低,鉀肥、氮肥用量過多同樣阻礙對鎂的吸收,尤其是棚室栽培的黃瓜更明顯;收穫量大而且又沒有施用足夠量的鎂肥都會使黃瓜缺鎂,在栽培前要施用足夠的含鎂肥料。

對於土壤肥力欠佳的地塊,可隨底肥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起到改善土壤環境,均衡營養等作用。

整好地後,沿南北向畫線開溝起壟,採用大小行、小高畦地膜覆蓋栽培,膜下暗灌或膜下滴灌方式澆水。大行距80釐米、小行距40釐米,壟高20~25釐米。起壟後在定植前一周要密閉封口以便提高地溫。

適期定植

10cm土層溫度穩定在12°C以上,夜間氣溫不低於5°C時可定植。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栽培條件嚴格把握定植期,不能盲目提前。

注意在定植前關注天氣情況,選擇連續五天的晴天定植。在定植前的一天,地面噴施嘧菌酯+精甲霜·錳鋅,可以有效地預防霜黴病的發生。

定植時在定植穴裡邊撒枯草芽孢桿菌,畝用量23公斤,起到抑菌和防病的效果。注意定植不要過深,定植完後的定植水一定要澆勻,保證每一棵苗都要澆透。

定植後的管理

緩苗期:定植後1周內加強保溫,關嚴門窗,掛好門簾,不超過33°C不通風。若遇寒流,須加強保溫。定植在10到15天左右進行一次灌根,可用嘧菌酯+春雷·王銅。

發現心葉見長時,表示已經緩苗,需水量增加,要求及時澆緩苗水,可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200~300倍液,利於作物生根快、提苗迅速。

初花期:從緩苗期到根瓜坐住這段時間,主要是促根控秧苗,為結果期打好基礎。緩苗後及時插架綁蔓,高秧彎曲綁,使大小秧的頂端均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便於管理。適當控水蹲苗,以利於發根。

植株長勢過慢,葉片暗綠無光澤,龍頭緊聚說明缺水;如果葉柄、節間過長,葉色淡綠,葉片上舉,靠近生長點的葉片稀疏,說明水分過多。

實行大溫差管理,白天室溫超過35°C時進行放風降溫,午後20-25°C時閉風,夜間溫度應當保持在10-13°C。放風方法是先打開門窗,隨著外溫度的升高,可以卷起肩部壓在圍裙上的薄膜,扒縫放風。

在抽蔓至花前,每畝沖施大量元素均衡肥3公斤+海精靈生物刺激劑2公斤,促進開花結果。

結果期:應供給充足的水肥,促進結瓜,防治早衰。加大通風量降溫排濕,扒縫或揭開大棚底邊薄膜通風,避免夜間結露,通風口面積要達到全部覆蓋面積的25%,夜間濕度最好控制在65%以下。

待瓜條坐住,長至10-15釐米的時候,澆水時要帶肥,並且逐漸開始進入正常澆水沖肥階段,適時補充葉麵肥。

主要以沖高氮高鉀的肥料為主,適當添加含礦源腐植酸的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升營養水準。當發現化瓜嚴重,瓜葉肥大,畸形瓜多時,用磷鉀源庫0.2kg對水100kg攪拌溶解後噴施葉面,3-5天1次,可有效緩解。如缺少其他微量元素時,注意補充。

黃瓜根系淺,以“少食多餐”為肥水管理準則。當植株達到25-30葉片時摘心,促進回頭瓜著生,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和捲曲葉。

採收期:此期肥水應掌握輕澆、勤澆的原則,施肥量先輕後重。

視植株生長情況和採收情況,每畝每次追施大量元素均衡肥2公斤+高鉀肥3公斤+海精靈生物刺激劑5公斤,建議10天一次肥。可根據實際情況葉面追施1%硫酸鎂或0.5%EDTA螯合鎂。

關於生育期病害及生長異常可以參考助手平臺往期的文章:

● 黃瓜病蟲害管理

● 黃瓜生理病害

參考資料

《塑膠薄膜大棚春黃瓜栽培技術》 柳臣

《大棚黃瓜栽培技術》 劉文凱

【1kg】美都樂.微補還香型 瓜果蔬菜 果樹類 葉面噴施液態肥 ¥60 購買

------------------------------------

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疑問,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既怕淹又不耐旱,因此,在整地時要使地面平整並向一方稍有傾斜,以利於排灌,土壤無大塊且富含有機質。

清除溫室殘茬,提前耕翻曬垡。定植前整地,並施足底肥,由於大棚栽培黃瓜結果期長,要以長效的有機肥為主,氮、磷、鉀、鈣、鎂及其他中微肥配合施用。

黃瓜喜硝態氮,在只供給銨態氮時,葉片會變小,生長緩慢,對鈣鎂吸收量會降低,常常會發生缺鈣的生理障礙,會使產量降低,要注意及時補充。

土壤本身含鎂量低,鉀肥、氮肥用量過多同樣阻礙對鎂的吸收,尤其是棚室栽培的黃瓜更明顯;收穫量大而且又沒有施用足夠量的鎂肥都會使黃瓜缺鎂,在栽培前要施用足夠的含鎂肥料。

對於土壤肥力欠佳的地塊,可隨底肥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起到改善土壤環境,均衡營養等作用。

整好地後,沿南北向畫線開溝起壟,採用大小行、小高畦地膜覆蓋栽培,膜下暗灌或膜下滴灌方式澆水。大行距80釐米、小行距40釐米,壟高20~25釐米。起壟後在定植前一周要密閉封口以便提高地溫。

適期定植

10cm土層溫度穩定在12°C以上,夜間氣溫不低於5°C時可定植。一定要根據具體的栽培條件嚴格把握定植期,不能盲目提前。

注意在定植前關注天氣情況,選擇連續五天的晴天定植。在定植前的一天,地面噴施嘧菌酯+精甲霜·錳鋅,可以有效地預防霜黴病的發生。

定植時在定植穴裡邊撒枯草芽孢桿菌,畝用量23公斤,起到抑菌和防病的效果。注意定植不要過深,定植完後的定植水一定要澆勻,保證每一棵苗都要澆透。

定植後的管理

緩苗期:定植後1周內加強保溫,關嚴門窗,掛好門簾,不超過33°C不通風。若遇寒流,須加強保溫。定植在10到15天左右進行一次灌根,可用嘧菌酯+春雷·王銅。

發現心葉見長時,表示已經緩苗,需水量增加,要求及時澆緩苗水,可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200~300倍液,利於作物生根快、提苗迅速。

初花期:從緩苗期到根瓜坐住這段時間,主要是促根控秧苗,為結果期打好基礎。緩苗後及時插架綁蔓,高秧彎曲綁,使大小秧的頂端均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便於管理。適當控水蹲苗,以利於發根。

植株長勢過慢,葉片暗綠無光澤,龍頭緊聚說明缺水;如果葉柄、節間過長,葉色淡綠,葉片上舉,靠近生長點的葉片稀疏,說明水分過多。

實行大溫差管理,白天室溫超過35°C時進行放風降溫,午後20-25°C時閉風,夜間溫度應當保持在10-13°C。放風方法是先打開門窗,隨著外溫度的升高,可以卷起肩部壓在圍裙上的薄膜,扒縫放風。

在抽蔓至花前,每畝沖施大量元素均衡肥3公斤+海精靈生物刺激劑2公斤,促進開花結果。

結果期:應供給充足的水肥,促進結瓜,防治早衰。加大通風量降溫排濕,扒縫或揭開大棚底邊薄膜通風,避免夜間結露,通風口面積要達到全部覆蓋面積的25%,夜間濕度最好控制在65%以下。

待瓜條坐住,長至10-15釐米的時候,澆水時要帶肥,並且逐漸開始進入正常澆水沖肥階段,適時補充葉麵肥。

主要以沖高氮高鉀的肥料為主,適當添加含礦源腐植酸的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升營養水準。當發現化瓜嚴重,瓜葉肥大,畸形瓜多時,用磷鉀源庫0.2kg對水100kg攪拌溶解後噴施葉面,3-5天1次,可有效緩解。如缺少其他微量元素時,注意補充。

黃瓜根系淺,以“少食多餐”為肥水管理準則。當植株達到25-30葉片時摘心,促進回頭瓜著生,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和捲曲葉。

採收期:此期肥水應掌握輕澆、勤澆的原則,施肥量先輕後重。

視植株生長情況和採收情況,每畝每次追施大量元素均衡肥2公斤+高鉀肥3公斤+海精靈生物刺激劑5公斤,建議10天一次肥。可根據實際情況葉面追施1%硫酸鎂或0.5%EDTA螯合鎂。

關於生育期病害及生長異常可以參考助手平臺往期的文章:

● 黃瓜病蟲害管理

● 黃瓜生理病害

參考資料

《塑膠薄膜大棚春黃瓜栽培技術》 柳臣

《大棚黃瓜栽培技術》 劉文凱

【1kg】美都樂.微補還香型 瓜果蔬菜 果樹類 葉面噴施液態肥 ¥60 購買

------------------------------------

學農技、找專家、問病害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或疑問,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